輸卵管

輸卵管

女性生殖器官
解剖名。為女性一對細長而彎曲的肌性管道,長10~12cm,直徑約5mm,位于子宮底兩側,包裹在子宮闊韌帶上緣内。自子宮兩角分别伸展至左、右卵巢,是輸送卵細胞進入子宮的管道。
    中文名:輸卵管 外文名:oviduct、uterine tube

位置

輸卵管位于人體的盆腔内,一般的人有兩條,左、右輸卵管各位于子宮一側。它們由子宮底外側角部向外,平行伸展,先達卵巢的子宮端,再沿卵巢系膜緣上行至卵巢的輸卵管端,且呈弓形而覆蓋于卵巢上,然後向下、向内行,終止于卵巢的遊離緣及其内側面上部。

輸卵管是卵子運輸、儲存、獲能,以及卵母細胞采取、運送、成熟、受精和早期胚胎發育的重要場所。輸卵管與其他空腔器官相似,其管壁由内向外為粘膜層、肌層和漿膜層所構成。其中,肌層的結構和厚度因不同節段而有差異,峽部肌層最厚,管腔亦最小。輸卵管肌層與子宮肌層相連,子宮最内層的縱行肌至峽部消失。

輸卵管被腹膜即闊韌帶(broadligament)兩葉所包裹。位于輸卵管與卵巢和卵巢固有韌帶間部分,稱為輸卵管系膜,其中含有供應輸卵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等。從輸卵管壺腹部和卵巢上極處,向骨盆側壁延伸的闊韌帶部分,稱為卵巢懸韌帶,亦稱骨盆漏鬥韌帶。卵巢冠是位于輸卵管系膜外側部分,包含着向卵巢方向彙集形成盲端的10~15根短管,并通向位于輸卵管系膜内的始基管,即卵巢冠長管。卵巢冠、卵巢旁體都是中腎管的殘餘。

在輸卵管傘部或與傘部鄰近的闊韌帶處,幾乎經常可見1個以上約0.5~1cm直徑大小的小泡,稱為卵巢冠泡狀附件。它起源于副中腎管,但在臨床上并無任何意義。左側輸卵管與小腸、乙狀結腸相鄰。右側輸卵管與小腸、闌尾接近。輸卵管的活動度較大,不但能随子宮位置的改變而移動,而且自身亦能因蠕動和收縮而變位。若女性患有闌尾炎,易造成右側輸卵管傘端梗阻及盆腔粘連。

功能

輸卵管正常的生理功能對女性的生育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精子上行的通道,是受精卵結合的場所,同時還是運輸精卵的軌道。

形态

輸卵管呈管狀,左右各一,長約8~15cm。每側輸卵管有兩個開口,内側開口于子宮角部的宮腔内,稱為輸卵管一子宮口,外側開口于腹腔内,稱為輸卵管一腹腔口。它通過腹腔口,使腹腔與體外直接相通。輸卵管由内口到外口,依據輸卵管形态可将其分為四部分:

間質部:

為輸卵管位于子宮肌壁内的部分,故間質部又稱壁内部,長約1cm。管腔極細,直徑約0.5~1mm。其行徑一般為由輸卵管一子宮口,斜直或彎曲地上行,走向子宮底部,然後側行而出子宮壁;但其行徑也可能是迂回曲折的。在後一種情況下,做輸卵管吻合手術時,可發現間質部的管腔僅能通過極細而堅韌的馬尾絲。間質部堵塞需要做經x線的輸卵管介入治療。做宮腔鏡下插管治療因所應用的材料較粗,療效較差多不采用。

峽部:

由子宮壁向外延伸的部分為峽部。峽部直而短,占據輸卵管内1/3段,約長2~3cm,從子宮外側角水平向外延伸,達卵巢下端附近,内接輸卵管子宮部,外連輸卵管壺腹。此部短而細直,壁厚腔窄。輸卵管峽部管腔直徑最小0.9mm,最大達2mm。

輸卵管峽部肌層較厚,由内縱、中環和外縱三層平滑肌組成,中層環行,與環繞輸卵管的血管平行;内層又稱固有層,從間質部向外伸展1cm後,内層便呈螺旋狀。肌層有節奏的收縮可引起輸卵管由遠端向近端的蠕動。粘膜皺折減少,纖毛細胞僅占上皮細胞總數的20%~30%。輸卵管峽部橫斷面可見管腔呈不規則形,粘膜皺襞明顯,上皮為單層柱狀,固有膜較薄,中為肌層,最外層為漿膜。

輸卵管峽部的神經分布與其他器官一樣,是沿輸卵管血管行走,但大多數神經分布在輸卵管肌層中,且各個節段分布不一:①在壺腹部,薄弱的肌層中神經極少,且以血管舒縮纖維為主;②至峽部則神經總數顯著增加,其中大多數纖維供應肥厚的環形肌層,當接近輸卵管間質部時,神經纖維略有減少;③至間質部肌層,神經纖維進一步減少,但仍較其周圍子宮底部平滑肌中的神經纖維為多。正是由于輸卵管峽部具有肌層肥厚和大量腎上腺素能神經支配的特點,故峽部被視為一種具有腎上腺素能的括約肌。

輸卵管的動脈血液來自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分支。一般由子宮動脈分支供應輸卵管間質部和内側2/3段,其他部分由卵巢動脈分支供應,兩分支血管各發出20~30小支分布于管壁,兩動脈分支的末端在輸卵管系膜内相互吻合。

輸卵管的靜脈血流與同名動脈并行。動脈一靜脈間毛細血管網分布在輸卵管粘膜、肌層和漿膜層。粘膜皺襞間毛細血管網引流至粘膜層和肌層間的血管叢,粘膜層和肌層毛細血管網引流至肌層血管叢,漿膜層毛細血管網引流至漿膜血管叢。上述所有3種血管叢均在漿膜下彙合,沿相應靜脈向外引流。

輸卵管的峽部控制精子的釋放和促進精子的獲能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排卵期輸卵管近端血中孕酮、雄烯二酮和雌二醇以及PGF2濃度升高,調節峽部平滑肌的收縮性和通透性;

②排卵期峽部分泌細胞的分泌功能也最活躍,可分泌多種蛋白質如33.8%的白蛋白,44.4%的球蛋白,1.8%的Y球蛋白以及各種各樣的酶,如澱粉酶和乳酸脫氫酶。這些酶能使糖原分解為丙酮酸和葡萄糖,丙酮酸是受精卵分裂和生長必需的底物,而葡萄糖則是精子和受精卵的主要能源;

③子宮一輸卵管連接處和峽部分泌細胞膜上的碳酸酐酶,調節管腔的酸堿平衡,使碳酸根離子增加,輸卵管pH值由7.1~7.3升高到7.5~7.8,有利于精子的活動;

④峽部的鉀離子抑制和刺激丙酮酸鹽的合成也對精子的活動力有作用;⑤排卵期峽部管腔内兒茶酚胺,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含量比壺腹部高,從而調節峽部平滑肌的張力以控制貯存精子的釋放。輸卵管峽部是非常的細,管腔狹小,若輸卵管有炎症,是最容易堵塞的部位,從而造成不孕或宮外孕。同時輸卵管峽部堵塞的治療最适宜于經X線的輸卵管介入複通術治療。在臨床計劃生育手術中,輸卵管峽部是輸卵管結紮術和栓堵術的首選部位。

壺腹部:

由峽部向外延伸的膨大部分為輸卵管壺腹部(ampulla)。輸卵管壺腹部是指輸卵管腹腔端開口至壺腹部一峽部連接之間的一段,壺腹部管壁薄而彎曲,占輸卵管全長1/2以上,長約5~8cm。管腔直徑與峽部連接處為1~2mm,遠端則較寬大,可達1cm以上。壺腹部管腔充滿了富含複雜皺折的粘膜,粘膜為單層上皮,由纖毛細胞、分泌細胞和基底細胞組成。其中纖毛細胞占40%~60%,仍多于其它細胞的數目,且富含微纖毛,纖毛的擺動也朝向宮腔。粘膜之外有内環和外縱兩層平滑肌。輸卵管壺腹部呈“S”彎曲,自卵巢下端起于輸卵管峽部外端,先向外行,然後彎向上,沿卵巢前緣上行,至卵巢上端,再彎曲向後,移行于漏鬥部。壺腹部是卵子受精處,若受精卵植入此部,則形成輸卵管妊娠。

漏鬥部:

輸卵管壺腹部向外逐漸膨大呈漏鬥狀,稱為漏鬥部。漏鬥部中央的開口即輸卵管一腹腔口。漏鬥周緣有多個放射狀的不規則突起,稱為輸卵管傘。傘的長短不一,一般為1~1.5cm。傘内面覆蓋有粘膜,其中較大的傘有縱行粘膜襞,并向内移行至漏鬥部粘膜縱襞。輸卵管傘中有1個最長的粘膜縱襞亦為最深的突起,與卵巢的輸卵管端相接觸,稱為卵傘,有“拾卵”作用。

卵子運行的主要環節是輸卵管傘端的作用。根據一些動物體内的直接觀察,排卵後卵子并不在腹腔内遊走很長的距離。由于輸卵管肌肉、系膜及卵巢固有韌帶的收縮活動相互配合,使輸卵管傘端與卵巢排卵部位非常接近。在人類,手術時也經常見到雙側輸卵管繞向子宮後方,估計人的輸卵管捕獲卵子的功能與哺乳動物可能相似。

卵子進入輸卵管主要是由于輸卵管傘端的撿拾作用。近年來,人們在直視下觀察,發現排卵的卵泡并非暴力破裂把卵子沖入腹腔,而是卵泡液帶着卵丘細胞的次級卵母細胞經排卵點緩慢流出。排卵後由于孕激素的作用,輸卵管傘端廣泛分散、充血,輸卵管收縮強度增加,加上傘端離排卵點很近以及傘端大量纖毛的擺動,幾分鐘内卵子就被迅速送至壺腹部。輸卵管液在輸卵管的狹部流速比較快,而在壺腹部的流速則很慢,便于卵子在壺腹部停留,并在此處受精。卵子從卵巢排出後,受精發生在排卵後12小時内。

組織結構

輸卵管與其他空腔器官相似,其管壁由内向外為粘膜層、肌層和漿膜層所構成。

粘膜層:

粘膜層包括上皮和其下的纖維結締組織層,後者又稱為固有膜。粘膜層沿輸卵管長軸向管腔突出許多皺襞,每個皺襞又有第二級甚或第三級分支突起。因此,在輸卵管橫切面上,輸卵管腔被無數的皺襞所占據。粘膜層的厚度和皺襞的多寡不一,以壺腹部粘膜層最厚,皺襞最多,在該部管腔縱橫曲折,有似迷路。峽部皺襞較少,至間質部則更短而少。深入了解輸卵管的粘膜結構對于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片子的正确閱讀與分析、輸卵管堵塞的複通治療及輸卵管鏡檢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粘膜層的上皮為單層高柱狀細胞所構成,斜切面可見假複層。壺腹部細胞最高。上皮細胞可分為4種不同類型:纖毛細胞、分泌細胞、楔形細胞和未分化細胞。

(1)纖毛細胞(:纖毛細胞較高且寬,胞漿灰白、反光,核周更明顯,可見核周暈。胞漿中含有勻細顆粒。細胞核較大,呈卵圓形,其長軸常與細胞長軸垂直。纖毛細胞的細胞核遠離基底膜,染色較淡。纖毛細長,約7~8μm,在固定的切片中,纖毛往往融合成片,像一層嗜酸性物質附着在細胞表面。纖毛細胞常成堆出現,且在傘部和壺腹部最多,愈近斜部則愈少。

在電鏡下,可見纖毛細胞胞漿中有糙面内質網和脂粒,線粒體甚大。每個纖毛細胞有200~300根纖毛,每根纖毛與位于細胞膜下方的基礎小體相連接。纖毛的表層蓋有從細胞膜部分延續而來的薄膜。在纖毛内部充滿均勻的胞漿,其中央細絲附在中央鞘上。

(2)分泌細胞:亦稱為無纖毛細胞,胞漿染色深且布滿微細顆粒,細胞核呈卵圓形、染色深、核染色體緻密。分泌細胞在上皮皺襞的底部及皺襞間較為明顯,其形态及核的位置随月經周期而不同。

在電鏡下,可見分泌細胞頂緣有胞漿形成的微絨毛突起,内質網呈不規則伸展,線粒體較纖毛細胞者為小。

(3)楔形細胞:楔形細胞表現為有被擠壓在細胞間、染色深而狹長的細胞核,僅少量或無細胞漿。電鏡下頂緣有胞漿形成的微絨毛突起,在月經前期和月經期,楔形細胞較多而明顯。

(4)未分化細胞:亦稱遊走細胞。細胞呈小圓形,位于上皮深部,大如白細胞。胞漿少而明亮,核居中央而染色深。

上皮下的固有膜為一層疏松、由細纖維所組成的結締組織,内有許多遊走細胞和肥大細胞。輸卵管缺乏粘膜肌層,故固有膜直接移行于肌膜的結締組織。固有膜内有血管、淋巴管網和無髓鞘神經,壺腹部血管特别豐富。輸卵管妊娠時,固有膜内的結締組織可轉化為蛻膜細胞。

肌層:

輸卵管肌層與子宮肌層相連,子宮最内層的縱行肌至峽部消失。因此,在橫斷面上,輸卵管肌層分為3層,但3層間無明顯分界。内層為近粘膜層的輸卵管的固有肌層,最厚,又可分為3組不同肌束,内、外為方向相反的縱行螺旋形肌束,中間為密螺旋狀環行肌束;中層在固有肌層之外,由肌纖維構成的網,其中伴有血管,這種血管周圍的肌纖維進入固有肌層内.外層為縱行的漿膜下肌層,此層在輸卵管的上方較明顯,往下則與闊韌帶相連而逐漸消失。

輸卵管肌層的結構和厚度,因不同節段而異。輸卵管間質部位于子宮肌壁内,與子宮外的輸卵管部分不同;其最内層仍為縱行肌包圍,形成明顯的肌束環。此外,在固有層以外的肌纖維構成的網中充滿血液時,可迫使間質部管腔閉合。因此,雖然間質部和子宮一峽部連接部無括約肌,但仍具有一定的括約功能。

除間質部外,在輸卵管其他部分中,以峽部肌層最厚,管腔亦最小。由峽部移行至壺腹部時,肌層由厚變薄,管壁由硬變軟,因而在峽部和壺腹部之間形成的峽一壺腹連接部,具有明顯的括約功能。壺腹部的固有肌層較薄,無明顯的内縱行肌束,僅有散在肌束分散在上皮的固有膜内,固有肌層的環形肌與外縱行肌相互交織在一起。

漏鬥部肌層最薄,但在其上皮的固有膜中有大量血管,血管周圍有肌束包圍,因而其構造頗似勃起組織,當血管充血時,此部分能腫脹勃起。傘部為漏鬥部延伸部分,僅含散在的肌細胞、無縱行的漿膜下肌層。

機理

輸卵管具有極其複雜而精細的生理功能,對拾卵、精子獲能、卵子受精、受精卵輸送及早期胚胎的生存和發育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胚胎移植和試管嬰兒等生殖輔助技術的發展,了解輸卵管在生殖過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因此,深入探讨輸卵管的生殖生理,将有助于進一步揭示生育的奧秘,并有可能為優生優育和計劃生育開辟新的途徑。

輸卵管能在一定的時間内将精子和卵子分别從相反的方向輸送至壺腹部,并創造适宜環境,使兩者結合為受精卵。受精卵繼續停留在輸卵管内發育分裂,直至子宮内膜及子宮肌層已成熟而變得宜于受精卵着床之時,始由輸卵管進入子宮腔。輸卵管如何完成如此複雜的生理過程仍在繼續探索中。

精子是怎樣進入輸卵管:

進入陰道的精子經過重重關卡,如宮頸粘液、宮腔,在性交高潮時,通過漏鬥狀宮角括約肌的松弛及肌肉蠕動的吸引作用,将精子經輸卵管的間質部吸入峽部,子宮——輸卵管連接部是精子進入輸卵管的又一屏障,可調節精子進入輸卵管的數量,孕酮也會影響精子的輸送。

輸卵管峽部有收縮的逆蠕動的節段波,既有朝卵巢方向輸送精子至受精部位,又有将受精卵反向輸送到子宮腔的雙重功能。輸卵管液作為精子運送的載體,并為精子和受精卵提供營養。輸卵管液的主流是從子宮與輸卵管交界處向腹腔方向流動,是推動精子在輸卵管内前進的一種動力。

精子進入陰道後經過子宮到達輸卵管,大部分被阻留在輸卵管峽部的近端并在此獲能,發生頂體反應,等待排卵和受精機會。僅少部分在數分鐘内便被運送到輸卵管傘部,這可能與生殖道貯存部位發生飽和有關。一旦發生排卵,精子即被從峽部緩慢地釋放到壺腹部,并提供一定數量的最有活力的精子以供受精。輸卵管峽部控制精子釋放和促進精子獲能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排卵期輸卵管近端血中孕酮、雄烯二酮和雌二醇以及PGF2a濃度升高,可調節峽部平滑肌的收縮和通透性;

2、排卵期峽部分泌細胞的分泌功能也最活躍,可分泌多種蛋白質如33.8%的白蛋白,44.4%的球蛋白,1.8%的r球蛋白以及各種各樣的酶,如澱粉酶和乳酸脫氫酶等。

3、子宮輸卵管連接處和峽部分泌細胞膜上的碳酸酐酶,通過調節管腔的酸堿平衡.使碳酸根離子增加,輸卵管pH由7.1~7.3升高到7.5~7.8,有利于精子的活動;

4、峽部的鉀離子抑制和刺激丙酮酸鹽的合成也對精子的活動力有作用;

5、排卵期峽部管腔内兒茶酚胺,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含量比壺腹部高,從而調節峽部平滑肌的張力以控制貯存精子的釋放。

卵子是怎樣進入輸卵管的:

排卵時,卵細胞周圍被顆粒細胞圍繞形成卵丘,并由一層非細胞成分(糖蛋白)形成的透明帶包繞,将卵子與卵丘分開。顆粒細胞與卵細胞通過卵細胞膜與卵丘之間的空隙連接進行代謝交換。LH峰時卵細胞進行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卵前卵丘細胞與卵細胞脫離接觸,以利于排卵。卵子撿拾的機制主要靠輸卵管系膜平滑肌的收縮使輸卵管傘端向卵巢排卵的部位移動。同時,輸卵管傘部的平滑肌收縮,使傘部展開。

此時,卵巢固有韌帶收縮,卵巢沿其縱軸緩慢來回轉動,使張開的傘部貼于卵巢表面。然後,通過輸卵管肌層收縮所産生的負壓,和輸卵管傘端纖毛朝着輸卵管腹腔口方向有力的同步擺動,促使卵子及其周圍的卵丘細胞一起脫離卵泡,随卵泡液一起流向輸卵管口。剛從卵巢排出的卵表面粘性較強,可粘附在傘端的纖毛上,随纖毛的擺動移向輸卵管口,進入輸卵管,此即所謂的“掃拂效應”。

攝像分析發現,這一運動速度主要靠輸卵管黏膜纖毛活動及輸卵管蠕動和節斷性收縮。多數學者認為在纖毛運動和肌肉收縮中,以後者的作用為主,如切除一側輸卵管和對側卵巢的婦女仍然得以妊娠,說明輸卵管肌肉的收縮,使傘部可從子宮直腸窩或腹腔内捕獲卵子,同時臨床患纖毛不動綜合征的婦女卵子仍可進入輸卵管。輸卵管傘端造口術複通後的婦女也可妊娠,說明傘端在撿拾卵子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如将動物輸卵管部分行反向吻合後,卵子的運輸受阻,表明纖毛對卵子的正向運動的重要性。

臨床上若将峽部——壺腹部、部分峽部、子宮——輸卵管連接部切除後,再進行輸卵管整形術,均可能正常生育,說明以上各節段并非正常受孕所不可缺少。

而當輸卵管其它原因導緻傘端粘膜完全破壞或輸卵管傘端切除絕育術後,再進行輸卵管整形術,術後受孕率極低,表明輸卵管傘部在拾卵和輸送卵子方面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些輸卵管生理特點輸卵管專業醫生必需要有一個非常詳盡的了解,才能在輸卵管手術操作過程中不僅把輸卵管通暢程度做到位,更要盡最大可能恢複與保留輸卵管的功能才可提高輸卵管堵塞患者的術後妊娠率。

輸卵管液

輸卵管液主要來自輸卵管黏膜的無纖毛細胞,但滲出的血漿成分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來源。輸卵管液體為漿液性的漏出液含有優質蛋白質,其含量和質量受卵巢激素平衡的調節。管腔中的輸卵管液既是精子和卵子的運行工具,又是它們的營養品。輸卵管上皮組織學及生化的周期性變化提供配子受精前和受精時以及桑椹胚的營養,發育中的胚胎與其相接近的輸卵管上皮相互作用。

絕大多數的輸卵管液由壺腹部流向腹腔,但當受精卵進入子宮時液體容量減少并向相反方向流動而進入子宮,這是由于峽部和子宮輸卵管交界處肌肉和黏膜的縮窄所緻。輸卵管液體幫助受精卵由峽部向子宮運輸的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其流動動力學可能受下列因素的影響:

(1)月經周期中液體在質和量上面的變化。

(2)纖毛的擺動。輸卵管各個部分對激素的敏感性不同,傘部對周期性激素變化比壺腹部敏感,因而纖毛蠕動使輸卵管液建立起一條流向,幫助卵子沿着輸卵管遷移。

(3)受肌肉的收縮和黏膜皺襞方向的不同使不同輸卵管節段的管腔直徑大小不一的影響。

輸卵管微環境

輸卵管微環境是指輸卵管的結構完整性、輸卵管的通暢性、輸卵管的柔韌性、輸卵管環形肌和縱形肌的規律收縮功能和規律性(輸送能力)、輸卵管粘膜細胞結構的完整性、粘膜表面纖毛細胞的纖毛擺動功能是否正常、粘膜表面無纖毛細胞的分泌功能是否健全、輸卵管腔内粘液的酸堿度、輸卵管傘端的位置及拾卵能力、盆腔的炎症及粘連情況、體内性激素的水平和比例、末梢神經功能及調節情況、微血管系統功能及血液供應(供應氧氣、營養物質,排除細胞代謝産物)情況等一系列功能結構的完整性,健康性,健全性。

在孕育過程中,輸卵管在此過程起到傳輸卵子和為精卵結合提供适合的環境,輸卵管微環境的健康有利于精子與卵子在結合之前不被損傷,在精子與卵子結合之後能順利到達子宮着床發育。

血管

輸卵管的動脈血液來自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分支。一般由子宮動脈分支供應輸卵管間質部和内側2/3段,其他部分由卵巢動脈分支供應,兩分支血管各發出20~30小支分布于管壁,兩動脈分支的末端在輸卵管系膜内相互吻合。

輸卵管的靜脈血流與同名動脈并行。動脈一靜脈間毛細血管網分布在輸卵管粘膜、肌層和漿膜層。粘膜皺襞間毛細血管網引流至粘膜層和肌層間的血管叢,粘膜層和肌層毛細血管網引流至肌層血管叢,漿膜層毛細血管網引流至漿膜血管叢。上述所有3種血管叢均在漿膜下彙合,沿相應靜脈向外引流。

淋巴

輸卵管的粘膜層、肌層和漿膜層都有淋巴管,且三者間的淋巴管是相互溝通的。

雖然子宮與輸卵管的淋巴系統是完全分開的,但因其淋巴液均彙集到卵巢下淋巴叢,并經共同通道,終止于主動脈旁淋巴結,故當感染或腫瘤引起共同通道發生阻塞時,病變即由其中一個器官通過淋巴管,逆行擴散至另一器官,此種現象不僅可能亦往往是常見的。

神經

輸卵管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所支配

交感神經的節前纖維來自胸10、11、12及腰1、2,其中部分纖維終止于腸系膜下神經節,由此再發出節後纖維經腹下(盆、骶前)神經叢支配輸卵管。另有一部分由胸10、11發出的交感神經節前纖維,在腹腔腹主動脈和腎神經節中進行突觸傳遞後,發出節後神經纖維至卵巢神經叢。由此分出的神經纖維支配輸卵管壺腹部遠端和傘部,屬于腎上腺素能神經元。

此外,還有部分節前纖維通過腸系膜下神經節和腹下神經叢,繼續前行至宮頸一陰道神經叢,再由外圍神經節發出節後神經纖維,支配輸卵管和壺腹部近端。由外圍神經節發出的節後纖維屬于短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因此,輸卵管的交感神經來源于兩部分,即峽部由腹下神經叢、壺腹部由卵巢神經叢所支配,其中既有來自長腎上腺素能神經元的神經,也有來自短腎上腺素能神經元的神經。

副交感神經的節前和節後纖維突觸位于輸卵管附近,因而節後纖維短而節前纖維較長,但在輸卵管肌壁中未發現有神經節。支配輸卵管的副交感神經來源有:從卵巢神經叢分出的迷走神經纖維支配輸卵管壺腹部;由骶2、3、4發出的副交感神經所組成的盆神經,傳遞至盆神經叢的終末神經後,發出短節後纖維支配輸卵管峽部和間質部。

對人類輸卵管的腎上腺素能神經支配的研究表明,有些神經沿輸卵管血管行走,但大多數神經分布在輸卵管肌層中,且各個節段分布不一:

①在壺腹部,薄弱的肌層中神經極少,且以血管舒縮纖維為主;

②至峽部則神經總數顯著增加,其中大多數纖維供應肥厚的環形肌層,當接近輸卵管間質部時,神經纖維略有減少;

③至間質部肌層,神經纖維進一步減少,但仍較其周圍子宮底部平滑肌中的神經纖維為多。正是由于輸卵管峽部具有肌層肥厚和大量腎上腺素能神經支配的特點,故峽部被視為一種具有腎上腺素能的括約肌。

人和一些其他動物的輸卵管均具有α和β兩種腎上腺素能受體,其作用取決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酮的水平,前者增強a受體的敏感性,後者則增強β受體的敏感性。

輸卵管的痛覺輸入神經纖維是沿胸11、12和腰1、2所組成的交感神經幹,經背側神經根進入相應的脊髓段。傘部及壺腹部的輸入神經纖維也可經卵巢神經叢和内髒神經進入胸10和胸11脊髓段。

病症

雙側輸卵管缺

如常與子宮缺如,殘遺子宮等類型的子宮畸形并發。

單側輸卵管缺

常伴有同側子宮缺如,亦即單角子宮畸形,一條輸卵管。

副輸卵管單側或雙側

是輸卵管發育異常中較常見的一種。即在正常輸卵管附近有一小型輸卵管,可具有傘部,近側端有管腔與主輸卵管管腔相通,但也可能阻塞。副輸卵管口或罕見的雙腔的輸卵管,可能就是畸形的變異。這些畸形可能成為不孕因素或誘發宮外孕。因此應予以切除,或進行修複、重建。

輸卵管畸形

輸卵管發育不全、閉瑣畸形、先天性閉合或傘部完全與一纖維性條索連接,并向子宮延伸。這類畸形常導緻不孕或宮外孕,且不易通過手術修複重建。

輸卵管中部節段狀缺失

類似輸卵管絕育手術的狀态,缺失段組織鏡下呈纖維肌性。如并存子宮畸形,則妊娠率更要銳減,并且這些輸卵管成形手術,術後易發生宮外孕。

輸卵管縮短、卷曲或呈囊袋狀

這類畸形常見于其母親孕期有服用已烯雌酚病史者。

輸卵管不通

輸卵管的通暢是受孕必不可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輸卵管的管腔比較狹窄,最窄部分的管腔直徑隻有1~2mm。

當發生輸卵管炎或盆腔炎時,輸卵管的最狹窄部分及傘端很容易發生粘連或完全閉鎖,這樣,精子和卵子就不能在管腔内相遇,因而造成不孕。

輸卵管不通一般有3種類型:一是輸卵管完全不通,且病損嚴重;二是輸卵管閉塞不通,但損壞程度比較輕微;三是輸卵管通而不暢。

輸卵管妊娠

卵子在輸卵管壺腹部受精,受精卵因某些原因在輸卵管被阻,而在輸卵管的某一部分着床、發育,發生輸卵管妊娠。以壺腹部妊娠為最多,占50~70%;其次為峽部,占30~40%;傘部、間質部最少見,占1~2%。

輸卵管炎

輸卵管炎在不孕婦女中較為常見,其病因是由于病原體感染引起,病原體主要有葡萄球菌、鍊球菌、大腸杆菌、淋球菌、變形杆菌、肺炎球菌、衣原體等所引起。最容易發生感染的時間是産後、流産後或月經後。分娩或流産時所造成的産道及胎盤剝離面的損傷或月經期子宮内膜剝脫的創面,都是病原體感染内生殖器的途徑。

有時感染是與不嚴格的無菌手術操作有關,如宮内節育器的安放、刮宮手術、輸卵管通液、碘油造影等。性生活過頻、月經期性交,也都可以引起感染而發生輸卵管炎。少數病人是因鄰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而來,如闌尾炎或機體其它部位的感染竈經血行傳播達輸卵管引起感染。

輸卵管積水

輸卵管積水是指輸卵管受病原體感染引起炎症以後,由于炎細胞的浸潤形成内膜腫脹、間質水腫、滲出,輸卵管粘膜上皮脫落,粘膜細胞的分泌液積存于管腔内,或因輸卵管炎症發生峽部及傘端粘連,阻塞後形成輸卵管積膿,當管腔内的膿細胞被吸收後,最終成為水樣液體。為慢性輸卵管炎症中較為常見的類型。

輸卵管炎症急性期時患者常有腹痛病史,而一般輸卵管積膿變為漿液性即輸卵管積水或積水被機體吸收後,炎症往往早已痊愈,所以輸卵管積水的患者平時多無腹痛症狀。由于輸卵管積水時,輸卵管擴張部和未擴張部的管腔仍可相通,故病人常有間斷性陰道排液,不孕往往為輸卵管積水的唯一表現。

輸卵管與不孕

輸卵管的通暢是受孕必不可少的主要條件之一,輸卵管的管腔比較狹窄,最窄部分的管腔直徑隻有1~2mm。當發生輸卵管炎或盆腔炎時,輸卵管的最狹窄部分及傘端很容易發生粘連或完全閉鎖。這樣,精子和卵子就不能在管腔内相遇,因而造成不孕。

輸卵管不孕婦女中較為常見,其常見病因有以下三點

感染

大多數輸卵管疾病繼發于感染,尤其是盆腔炎症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感染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闌尾穿孔、流産後感染或手術造成的炎症狀态,如子宮内膜異位症和外科手術造成的炎症狀态,由于粘連可導緻輸卵管的閉塞。罕見的是,胚胎源性的輸卵管缺如,這也是不孕的一個因素,最後病因也可能是醫源性的,如輸卵管結紮。

炎症、粘連

1期和2期的子宮内膜異位症是否引起不孕尚有争議,主要發生炎症前狀态能導緻粘連性疾病引起生育力低下,3期和4期子子宮内膜異位症引起強烈的解剖扭曲,這對不孕的影響不容置疑。外科手術引起的組織創傷也能導緻炎症前狀态甚至粘連,術後粘連發病率大約為75%,腹腔鏡不能防止粘連後遺症的發生,粘連屏障(如華博防粘連膜,或在手術後注重輸卵管微環境的修複)的應用平均可減少50%的粘連發生。

生殖道畸形

乙烯雌酚的暴露于畸形密切相關,如短彎曲管道和較小開口皺縮的傘端,結節性狹部輸卵管炎表示狹部輸卵管粘膜膨隆至肌層甚至漿膜下,很明顯與不孕和異位妊娠密切相關。其他畸形如附屬輸卵管的開口和較長輸卵管纖毛綜合症于不孕也密切相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