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宮砂

守宮砂

豔紅的斑點
守宮砂是傳說中的一種判斷女子是否“失身”的方法。傳說用朱砂喂養壁虎,養到三年以上或滿三斤重,待壁虎全身通紅時,在七月初七将其烤幹碾成末或搗爛取漿,點在宮中女子的手臂上,經過數日不洗滌,便可滲入皮下形成豔紅的斑點,即“守宮砂”。傳說除非女子“失身”,否則守宮砂終身不褪。
    中文名:守宮砂 外文名: 别名: 起源:約秦漢時期(一說秦始皇時期)

質疑

古人對守宮砂早就提出了質疑。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此說法一針見血地指出:“點臂之說,《淮南萬畢術》、張華《博物志》、彭乘《墨客揮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

相關出處

t

“守宮”一詞最早出現于《爾雅》之中,但編者将其與蝾螈、蜥蜴、蝘蜓[yǎntíng]混作一類。“宮”是古代對房屋、居室的通稱,因壁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宮。”因此被視為安守宮室的瑞獸。

以朱砂飼壁搗爛而成者,舊謂塗于婦女臂上可驗持貞操。

後來,“宮”專指帝王、皇後、妃子等居住的皇宮内苑,即為皇帝看守後宮之意。“守宮”一詞與“守宮砂”也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相關評論

所謂的“守宮砂”,是古代男權社會強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