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平

孫立平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孫立平,男,遼甯省綏中縣人。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現任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他是一位社會學專家,近年先後出版《斷裂——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失衡——斷裂社會的運作邏輯》等作品。2006年被《南風窗》雜志評為了“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獎”。
    中文名:孫立平 民族:漢族 出生地:遼甯省 畢業院校: 學位/學曆: 職業: 專業方向: 職務:教授 學術代表作: 主要成就: 籍貫:遼甯省綏中縣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5年5月

孫立平,男,1955年5月出生。現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1983年獲學士學位。1983--1999年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工作,曾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北京大學社會生活口述資料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轉到清華大學工作。研究方向為社會發展、社會結構變遷和口述社會史。

研究方向

——在20世紀80年代,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現代化。曾出版《社會現代化》、《走向現代之路》、《發展的反省與探索》等著作,并發表論文多篇。其間,提出現代化的時序模式、後發外生型現代化等理論。特别是後發外生型現代化理論在學術界産生了廣泛的影響。

——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後,研究的興趣轉向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相繼發表《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合作)、《改革前後中國國家、民間統治精英和民衆互動關系的演變》等論文,并提出了“總體性社會”、“總體性資本”、“自由流動資源”與“自由活動空間”等重要概念和理論。發表在《戰略與管理》1998年第五期上的《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中近期趨勢和隐患》(合作)受到海内外學術界的關注。

——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轉型社會學。其主持的大型研究計劃“二十世紀下半期中國農村社會變遷口述資料收集與研究”,關注的是作為一種文明的共産主義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的運行邏輯。另外主持的“當代中國農村中國家與農民關系研究”和“從單位制到社區制----社區建設研究”則關注于“總體性社會”向“後總體性社會”的轉型過程。

研究成果

1999年,在北京大學“中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讨會上提出“過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2000年,與其同事和學生一起在《清華社會學評論》上發表“當代中國農村國家―農民關系的實踐形态”一組文章;2001年,在“過程―事件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實踐社會學”,倡導對中國市場轉型實踐過程的研究。《邁向實踐社會學》發表在《學海》2002年第三期,《實踐社會學與市場轉型過程分析》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五期;2002年,在有關研讨會上宣讀了《9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結構演變的新趨勢》長篇研究報告。其中“斷裂社會”的理論觀點被海内外報刊廣泛轉載。描述中國改革處在十字路口的處境的《斷裂》、《失衡》兩書受到普遍歡迎。

人物言論

2011年3月,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立平撰文稱,當前中國利益關系的失衡,并不僅僅是通常所說的收入分配所緻,财富變動也是一個重要表現因素。具體地說,分析中國今天的貧富格局,至少要考慮到:我們究竟創造了多少财富,這些财富是怎麼分的?我們有多少存量的公共财富,其價值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動,有多少變成了個人的?在個人已有的存量财富中,其增值的情況如何?财富在群體間或個人間是如何轉移的?隻有弄清楚這些不無隐秘的具體環節,才能真正理解中國目前的貧富格局。

2011年4月,孫正平接受采訪時表示,關于幸福的建設有兩條線:一條是民生,另一條是公平正義,而公平正義比民生還重要。因為“最大的痛苦是沒地方說理,令好人寒心的社會就是最壞的社會”。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道德的基礎,道德的底線就會喪失;沒有公平正義,每個人都覺得是受害者,都是弱者……孫立平認為,政府的第一要務不是發展經濟,而是維護公平正義。如果在建設幸福社會的時候,強調這一點,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将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主要著作

《社會現代化》

《發展的反省與探索》

《傳統與變遷》

《斷裂》

《轉型與斷裂》

《失衡》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