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工程

光伏工程

太陽能發電的系統工程
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而光伏工程包括研究開發太陽能發電的一項系統工程,光伏工程的另一層含義是指采用太陽能發電的設備工程。
    中文名:光伏工程 外文名:Photovoltaic engineering 别名:

定義

通常說的太陽能發電指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簡稱“光電”。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将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而光伏工程包括研究開發太陽能發電的一項系統工程,光伏工程的另一層含義是指采用太陽能發電的設備工程。

簡介

光伏發電系統分為離網光伏系統和并網光伏系統。離網光伏電站包括邊遠地區的村莊供電系統,太陽能戶用電源系統,通信信号電源、陰極保護、太陽能路燈等各種帶有蓄電池的可以獨立運行的光伏發電系統。光伏發電實例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是與電網相連并向電網輸送電力的光伏發電系統。可以分為帶蓄電池的和不帶蓄電池的并網發電系統。

帶有蓄電池的并網發電系統具有可調度性,可以根據需要并入或退出電網,還具有備用電源的功能,當電網因故停電時可緊急供電。帶有蓄電池的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常常安裝在居民建築;不帶蓄電池的并網發電系統不具備可調度性和備用電源的功能,一般安裝在較大型的系統上。

生态環境的影響

大型地面光伏工程或導緻生态惡化。我國的大西北地區的日照條件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優秀的,年平均日照時間為3100-3600小時,年總輻射量可達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這些都成為建設大規模光伏電站得天獨厚的條件。

2007年,青海省率先開始了規模發展太陽能光伏産業的征程。

2015年7月28日,四川光伏工程(二期)已正式啟動。該工程惠及34個縣市,改善近12萬人口的用電問題,計劃今年11月底竣工。

生态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的基礎,但是在光伏工程項目上,環境污染卻被人們所忽視,這意味着,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工業産值與環境污染指數相生相伴,同步上升的定律将在西北複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