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壇

月壇

明清壇廟古建築
月壇,又名夕月壇,月壇公園地處中國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外,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月神的地方。是北京著名的五壇八廟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是首都著名的古典園林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壇廟古建築。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南禮士路西側。月壇又名月夕壇,是明清皇帝祭月和祭諸星座的場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主要建築有遣官房、拜台、天門、鐘樓、具服殿、神廚、祭器庫、宰牲亭、棂星門等。祭壇拜台14米見方,高1.5米,白石砌築,四周有壝牆和棂星門。1955年辟為公園後,在外壇增建了嫦娥奔月雕塑和以詠月為主題的大型詩碑碑廊。
    中文名:月壇公園 外文名: 别名: 位置:西城區南禮士路西,月壇北街路南 面積:8.12公頃 創建日期:1530年 開放時間:6:00-21:00 門票:1元 所屬地區:中國北京市 公園組成:北園和南園 保護級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最初用途:明清兩代帝王祭祀月神的地方 建成年代:明嘉靖九年(1530年) 大牆碑刻:76塊 公園特色:優美的賞月和遊覽勝地 祭月儀式:每月進行

月壇

月壇,又名夕月壇,月壇公園地處中國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外,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月神的地方。是北京著名的五壇八廟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是首都著名的古典園林之一。

月壇(現開辟成了公園),東門在南禮士路西,月壇北街的路南是其北門。月壇最早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主體建築是一座方型高台,高1.5米,壇面鋪設着白色琉璃,四面設有白石階。

月壇内則建有具服殿、祠祭署等附屬建築,鐘樓、天門、神庫等古建築則保存完好,風采依舊。園内的古建築均為市級文物保護對象。園内還種植了大量松柏樹木,走進壇内,頓時覺得生意盎然談。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代,秋分亥時在夕月壇舉行祭祀之禮,主祭夜明之神,配祀二十八宿、木火土金水五星及周天星辰。每逢醜、辰、未、戌年,皇帝則要親自赴月壇行祭祀禮,而其它年份“朝日則譴文臣,夕月則譴武官”代行。

新中國成立之後,月壇開始蛻去其神秘的面紗,1955年開始對公衆開放祭壇并在其外部設置了兒童樂園。但是祭壇設有廣播天線,不準參觀。

改革開放之後,月壇又被修繕一新。1983年新建景點月壇蟾宮、香院、攬月亭、霁月亭、爽心亭、月桂亭等諸多景點點。蟾宮内有碑廊、雙環映月池、廣寒橋和嫦娥奔月雕塑。此外還加種了婆羅樹、梧桐樹、石榴樹和桂花等名貴觀賞樹種。突出了“月”的主題和秋的意境,成為北京一處優美的賞月和遊覽勝地。月壇還是男女老少單身青年的好去處,因為新建的月下老人祠設有婚介服務,代行月下老人之事。

1969年在公園内建築了電視鐵塔。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間,月壇的古建遭到嚴重損壞,兩座天門和幾處殿堂頂上的“獸吻”、“垂戗獸”被砸掉,銅鍋、鐵缸、大石屏被砸毀,明嘉靖九年(1530年)鑄的大銅鐘被送到冶煉廠,大部分壇牆被拆除用做私建房屋。所以壇南古建築駐紮了警衛部隊,使得古建得以保存,但皆已年久失修。

1978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月壇公園園内重修園路,始設上下水管網,開辟了月季園。地震期間被毀壞的綠地、樹木得到恢複和補充。1980年油漆了具服殿,1982年整修了鐘樓,重新安裝了屋頂的蹲獸。

1984年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在西南角修建月下老人祠,其内有月下老人塑像及描繪月下老人神話傳說的大型壁畫。

1988年後,園内又增添了電子遊藝廳、碰碰車及電動玩具、遊樂場、愛月泉舞場、樂園餐廳、婚姻喜慶系列服務部等服務項目,在東北角設集郵市場。

1991年2月,月壇公園正式售票管理

2003年底,西城區政府于開始計劃對月壇公園進行整體改造。

2004年2月19日,月壇公園周邊環境整治工程正式列入2004年北京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主要整治任務是恢複公園古建築風貌,對公園内外進行綜合整治;拆遷整治範圍内的部分居民和單位;完善文化和公共設施;進行道路整修和擴建。其中北園恢複古壇風韻,體現傳統文化特色;南園在保持壇廟風格的基礎上,以月文化為主題,改造成為具有中國古典山水風格的公園,并增加現代休閑功能。

2006年05月25日,月壇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主要景點

月壇公園占地8.12公頃,分為南園和北園兩部分。北園以紅磚綠瓦的古建築和規則式的道路為主要特征;而南園則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園路組成一個自然山水園的格局。

古建風格的北園

①月壇:月壇為一層,高1.50米,14米見方,面積196平方米。明朝嘉靖時壇面用白琉璃瓦,清乾隆年間壇面改砌以金磚。夕月壇東南西北四面建有石台階,台階均為六級。圍繞夕月壇的璇牆為方形,方壝牆周長九十四丈七尺,高八尺,厚二尺二寸。方壝牆覆黑琉璃瓦,方形壝牆正東建有三門六柱的棂星門,壝牆西南北各建一座一門二柱的棂星門。棂星門門楣、門阈、門柱是漢白玉石制成,配以紅色的棂星門。

②北、西二大門:各為3間,綠琉璃筒瓦歇山頂,磚砌拔券門,通面阈22米,通進深4.5米。朱紅牆壁,檐下彩繪旋子彩畫,木門飾九橫九縱門釘。

③西大殿:三間,懸山,綠琉璃瓦頂,通面闊15米,通進深11.5米。

④南大殿;三間,懸山,綠琉璃瓦頂,通面闊15米,通進深12.5米。

⑤四角攢尖亭:黃琉璃瓦頂,每面5米見方。

⑥西院東大殿:三間,懸山,每面11米見方。

⑦西院南大殿;6間,懸山,筒瓦頂,通面闊25.5米,通進深8.25米。

⑧鐘樓:一閥,通面闊17米,通進深14米[4]。鐘樓兩層,綠琉璃筒瓦歇山頂,檐下彩繪旋子彩畫,通過内部的券門可登上二層,二層原有一尊鑄造于明代的黃銅大鐘,高3米,重2噸多,後來移至大鐘寺保存。現在鐘樓内的大鐘是按照原來大鐘的形狀而複制的。

⑨具服殿:正殿三間,南向,單檐歇山頂,覆綠琉璃;左右配殿各三間,懸山頂,覆綠琉璃;具服殿外設宮牆,宮牆南有三座宮門,中門為磚石結構歇山小頂過梁式過木方門,覆綠琉璃。

扣“月”主題的南園

南園又名“邀月園”或“蟾宮園”。中部新建一組小園,由5開間油漆彩畫北房和遊廊、花牆組成,院中植桂花,以取“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之意,命名“天香院”。内有露天音樂茶座,播《月光曲》《春江花月夜》等名曲,開展“月光晚會”,夜有彩色音樂聲控噴泉,把人引入“溶溶月夜花千朵,燦燦花前月一輪”境界。此外,園内還有200米長的大牆碑刻76塊,為現代書法家寫的曆代文人詠月的詩篇。南園東北角有種滿青松翠柏的小山,頂上建有敞堂,可供人們夏日登高納涼。西北角和南部也各有一丘,丘上各建一座彩畫古亭,名日攬月亭和霁月亭。登高舉目,可俯瞰全園。南山北麓有一玲珑小橋,橋側有瀑布直瀉入池,池中雕一塑像,名“嫦娥奔月”。天香院南側有塊開闊的草壇,上面置有數隻石質玉兔,與天香院共寓意為人‘間“廣寒”。

祭祀情況

明代初在南京建日月祭壇,遷都後在北京朝陽門外建“朝日壇”,在阜成門外建“夕月壇”。壇制區分日月。朝日壇的護壇地一百畝,夕月壇的朝日無從祀,夕月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一壇。春分祭日,在春分日的寅時(大約在淩晨3點到5點,古稱“平旦”)迎日出。秋分祭月,在秋分日的亥時(大約在21點到23點,古稱“人定”)迎月出。朝日迎神四拜,飲福受胙兩拜,送神四拜;夕月迎神飲福受胙送神皆再拜。東郊以甲、丙、戊、庚、壬年,西郊以醜、辰、未、戌年,天子車駕親祭。其它年份遣文大臣攝祭朝日壇,武大臣攝祭夕月壇。如果正祭遇風雨,則設小次于壇前,天子駕就小次行禮。

2010年9月21日晚,北京月壇公園在中秋、國慶雙節即将到來之際,在仿古的“月壇祭台”上,舉行了中秋皇家祭月禮儀展示,并用在月壇鐘樓鳴鐘的方式以示祝福,再現了古代皇家祭祀盛典。這是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之後,祭月的古老傳統時隔100多年再次在月壇恢複。

2011年9月21日晚8時左右,皇家祭祀盛典隆重登場。上香,獻玉帛,行初現禮,月壇公園拜月台前,盛裝的“皇帝”三叩九拜。2010年時北京市小規模地恢複了皇家祭月盛典,而2011年的祭祀規模則完全參照清朝記載的祭月典禮進行。“皇帝”特意到月壇昔日皇家祭祀更衣的“具服殿”更衣,然後來到拜月台前。贊禮官、後護大臣、樂舞生、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祭祀隊伍重現了百年前皇帝祭月的盛大儀式。讀祝官大聲宣讀祝文“福我兆民”,借此希望月神能造福百姓,祈求平安祥和。

贊頌詩句

明·徐渭《駕幸月壇群望西街》

玉露清秋湛碧空,金輿夕月引群工。n紅雲自結龍文上,彩仗如移桂影中。n壁畔常儀端捧鬯,郊西新魄正垂弓。n布衣久分華山侶,笑向歸驢堕晚風。

《乾隆十三年禦制八月朔日秋分夕月詩》

少采當秋仲,禋宗重夜明。九經循白道,萬物荷西成。

朔魄将臨望,虧輪本是盈。銀蟾與丹桂,齊語任閑評。

清·勞之辨《夕月壇陪祀詩》

冰輪夕曜配朝暾,設坎規模古制存。尚白總依商帝色,位西仍避太陽尊。

節因小盡蓂留葉,魄待初生桂露痕。忝竊列卿空應象,羞将衰鬓照銀盆。

旅遊指南

春季文化活動主要包括:晨練、群衆健身活動、南園天香庭内遊人自發的傳統戲劇表演等。

春季文化活動特色景點:南園臘梅、玉蘭等花卉。

最佳旅遊時間:月壇是明清兩代王朝祭祀月亮的場所,祭月儀式是每月都要進行的,因此參觀月壇全年各個月份都可以,都是最佳旅遊時間。

開放時間:6:00-21:00

地址:西城區月壇北街6号

所屬地區:北京西城區

門票:1元

交通路線:13、15、19、21、42、45、65、特4、823路月壇站下車

地址:

位于阜成門井甫紮士路西側

開放時間:6:00~21:00

門票:1元

交通:乘環線地鐵阜成門站下車,乘13、,15、19、44、45路公共汽車在月壇威兒童醫腕站下車前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