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治未病

中醫學的核心理念之一
治未病,是中醫學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通過飲食起居、情志調理、運動療法及中草藥等多種措施,調養體質,調理身體陰陽氣血等平衡,增強人體抗病能力,讓人體少生病、不生病,縱使得病也能盡快痊愈,痊愈後少複發。中醫治未病是中醫預防保健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準則,并成為現代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1]
    中文名:治未病 外文名: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拼音:zhi wei bing 近義詞: 反義詞: 就診科室:中醫科

概述

治未病是采取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發生、發展的方法。也是中醫治則學說的基本法則。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等多個方面的内容。即:防病于未然,強調攝生,預防疾病的發生;既病之後防其傳變,強調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及時控制疾病的發展演變;預後防止疾病的複發及治愈後遺症。

早在《黃帝内經》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養生謀略。。《難經》、《金匮要略》繼承發揮了《内經》的理論,使中醫預防理論備受後世重視,日臻完善。到21世紀初,治未病仍然是中國衛生界所遵守的“預防為主”戰略的最早思想。

中醫治未病的目的就是保證健康,延長人生命的期限,提高生活的質量。治未病是中醫學預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預防和診治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詞義

治未病之“治”,多釋為預防和治療。就《内經》所論,“治”之含義所涉多個方面:

1、治療、醫治。《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素問·标本病傳論》說:“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

2、治理、管理。如《素問·太陰陽明論》所說:“脾者,土也,治中央”,即治理之意。

3、調理、調養。如《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從欲快志于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所謂“治神”、“治身”之“治”,皆調理、調養之意。

4、條達、調順。如《素問·五常政大論》所說:“堅成之紀……,天氣潔,地氣明,陽氣随,陰治化,燥行其政”。

5、安定。《靈樞·五亂》說:“何失而亂,何得而治”。

未病

未病的意義有:

1、無病。

2、病欲發而有先兆。

3、病之初起。

4、既病而尚未殃及之地(未病之髒腑)。

5、病将愈,有可能出現的遺複。

發展源流

理論奠基

中醫“治未病”思想最早見于《黃帝内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強調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此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和《素問·刺熱論》又分别指出:“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 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内經》時代的中醫學已認識到,人體由健康向疾病的轉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幹預具有積極意義。因此,《靈樞·逆順》中謂:“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即是強調在疾病發生之前或萌芽之初,把握時機,采取積極的幹預措施,以防止疾病的發生,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對于已發生的疾病,中醫“治未病”思想強調“既病防變”,對此,《難經·七十七難》從中醫理論的整體觀出發,闡述道:“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脾,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内經》和《難經》提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思想,開啟了中醫預防思想的先河,為中醫“治未病”學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理論形成

東漢張仲景禀《内經》、《難經》之旨,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發展了中醫預防保健理論,在《金匮要略》中提出預防保健要重視“養慎”的思想,即内養正氣,外慎邪風之意。《金匮要略·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指出:”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幹忤經絡”、“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遣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不但指出了攝生養慎對未病前預防保健的積極意義,還提出了預防保健的一些具體措施。

張仲景十分強調在疾病初發,邪位淺表時及早治療的重要性,認為若一時不慎而感受外邪,必須早期及時治療,防微杜漸,以防病邪深入于内,滅病邪于萌芽之時。《金匮要略》中多處可見謹微防病的論述,《血痹虛勞病脈并治第六》雲:“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

後世發展

古代醫家對于“治未病”的學術思想非常重視,自《内經》、《傷寒雜病論》以降,諸多中醫經典著作中常有論述。

唐代大醫家孫思邈比較科學地将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認為“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提倡積極養生的思想,反對單純着眼于疾病的被動治療,認為人能否延年益壽,與能否有效地預防疾病有密切的關系。此外,他還認為“治未病”應當“形神共調”,因為人的神與形、心與身都是相互影響的,情緒波動,精神抑郁或緊張,是許多疾病的發生原因,心理活動的失宜會損害人體的健康。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地真》中指出:“是以聖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于無事之前,不迫于既逝之後。”強調氣功攝生。

宋代成無己《注解傷寒論》也強調:“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

元代鄒铉《壽親養老新書》注重日常的養護:“提出攝養之道,莫若守中實内,以陶和将護之方。須在閑日,安不忘危。”

元代著名醫家朱震亨深入研究《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後,在《丹溪心法》卷前指出:“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後,不若攝養于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故宜夜卧早起于發陳之春,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緩形無怒而遂其志,以之食涼食寒而養其陽……”告誡人們應内養正氣,外避風寒,重視精神調節及真氣保養,使志無怒,使志安甯,順應自然四時氣候變化,調飲食,慎起居,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使“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後世醫家通過臨床實踐已觀察到許多危重疾病,具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發病前會出現某些征兆,若能遵循“治未病”原則,根據“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的思想,早期予以預防及施治,就可以防止疾病向縱深發展。

随着明清時期溫病學的迅速發展,諸多醫家亦将治未病思想運用于溫病的治療中,如吳又可在《溫疫論》中提出“客邪貴乎早逐”,“欲為萬全之策,不過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為要耳”。

清代醫家葉天士創立衛氣營血辨證,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導下,溫病治療時,為恐邪深入傳變,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常常根據患者的體質情況結合溫邪的特點,先證用藥,以阻斷病勢的發展。如其在《溫熱論》中提出腎水素虧而患溫病者,邪雖未及下焦,治療時宜于甘寒之中加入鹹寒之品,以防其變。

基本含義

中醫“治未病”理論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複”三大主題。

未病先防

也就是說人們在沒有患病的時候,要積極預防疾病的發生。

中醫以“正氣内存,邪不可幹”的論述強調重視體質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和“精神内守,病安從來”的養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們“順應天時,天人合一”,積極消除緻病因素,避免或減少它對人體的侵害,就可保證不發病或雖病亦不重。

未病先防正是與現代“預防為主”的新醫學模式相吻合。它包含着調養精神、體格鍛煉、合理飲食、适時養生、科學用藥等豐富内容。

已病防變

也就是說在患病以後,要積極采取措施預防疾病加重。一般來說,疾病的轉變是由表入裡,由輕變重,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必須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轉變途徑,做到早期診斷,有效治療,治在疾病發作加重之先。

愈後防複

所謂“愈後防複”,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穩定之後,要注意預防複發,時刻掌握健康的“主動權”。一般病人初愈後,大多虛弱,這就要求在康複醫療中,做到除邪務盡。針對患者氣血衰少,津液虧虛,脾腎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點,采取綜合措施,促使髒腑組織功能盡快恢複正常,達到邪盡病愈,病不複發的目的。

思想原則

1、道法自然,平衡陰陽

也就是說人的生活起居在四時季節中必須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人體的生理活動才能保持正常。

2、精神内守,病安從來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是當代社會的多發病,中醫學的養生觀脫胎于道儒等諸子百家養性的思想,因此中醫學曆來重視心理保健在養生“治未病”中的作用。

3、飲食調理,以資氣血

這是“治未病”的上策,即是防病祛病、延年益壽的上策,是最高水平的“治未病”之術。每個人的飲食應按其不同體質而有所取舍,不要片面追求一飽口福。

4、強身健體,動靜相宜

平時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促使血脈流通,氣機調暢,從而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同時要做到勞逸結合,使活動有益于身心。

5、增強正氣,規避邪氣

因為疾病的發生涉及到正氣和邪氣兩方面的因素,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内在基礎,邪氣侵犯是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所以預防疾病發生也必須從這兩方面着手:一是培養正氣,提高肌體的抗邪能力;二是采取多種措施防止病邪侵襲。

(1)增強正氣:一方面重視精神調養;另一方面還可以用藥物及人工免疫等方法,增強體質,提高抗邪能力,預防疾病發生。

(2)、要規避邪氣:要注意飲食清潔,防止病從口入;藥物預防,驅除邪氣,提高免疫機能;愛護生态環境,保持生态平衡;維持環境衛生,防止污染等。

6、早期診治,防病傳變

疾病發生後,各有一定的轉變規律,應該根據其規律采取阻截措施。在臨床上對一切疾病的治療,都是越早越好。《黃帝内經》亦有“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的說法。

現實意義

為國民健康護航

作為健康殺手的多數慢性病,都可以通過“治未病”的種種措施來預防;而對于傳染病,通過打斷傳染必須的三個環節中任何一個環節,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行,指導人們遠離疾病。

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病、營養過剩的代謝紊亂等已成為人類健康的最大殺手,這類疾病目前尚無特效藥。《中醫現代化的指導思想與目标》提出了“辨證施保”,研究形成有效提高生存質量的養生、保健體系,明顯降低疾病的發病率來延年益壽,這是21世紀中醫現代化科技發展戰略目标之一。

中醫“治未病”,以增強體質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應自然變化,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來治未病的基本原則,可以從功能的、整體的變化來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變,病後調護。總之,“治未病”是人類保健養生,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治未病”對于全民健康素質的提高,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降低醫療費用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國民非常關心的問題,為了防止醫療費用日趨高漲,減少醫療保健費用的巨大投資,國家采取了這樣的策略:逐漸從以治療疾病為主導向以維護和促進健康為主導轉變,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堅持“預防為主”。而中醫的防治原則始終貫穿着“治未病”的思想,要求醫者在準(辨證準)、精(用藥精)、廉(價格低廉)、便(使用方便)上做文章。

将中醫“治未病”的特色和優勢加以發揚,在人們未病之前采取應對措施而不是病後用藥,将會給民衆帶來更多的健康利益,也将節省更多的醫療費用。“九五”期間,衛生部曾做過的一個課題,研究社區防治和預防投資效益比,得出的研究結論是:一塊錢的預防,可以節省醫療費八塊五毛錢。

發揮中醫優勢

中醫學“以人為本”、“天人相應”、“形神統一”的健康觀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導思想和養生保健方法能夠更好地适應這種健康需求的轉變。随着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疾病譜的改變、化學藥品的毒副反應、藥源性疾病、醫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以及新發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不斷出現,中醫更凸顯優勢。

促進中西醫學對話和交流

當前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相結合的新醫學模式,這樣一來,把影響人的健康的諸要素均納入其範疇,從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化進行醫學研究,這和中醫重視整體,強調“治未病”,就可以互補相成了。

“治未病”作為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作為中醫藥學奉獻給人類的先進和超前的思維,其實質就是“人人享有健康”。中醫學在醫學模式、理論特點和診療方法上,對疾病的防治都具有明顯的優勢。老百姓在這一點上都有所體會,比如人們常說“中醫治本”、“中醫治病去根”、“中醫講究調理”就是對中醫診治優勢的認同。

衛生政策

治未病健康工程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戰略部署,落實吳儀副總理關于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特色和優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決定在全國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1、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目标是:努力構建中醫特色明顯、技術适宜、形式多樣、服務規範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

2、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目的是:不斷提高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需求。

3、治未病健康工程的載體是: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經确定的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單位為主體,并根據發展要求和條件基礎,在嚴格把關指導下,逐步擴大試點單位。

4、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模式是:積極探索和完善以治未病理念為指導,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為一體的健康保障服務模式,通稱KY3H健康保障服務模式,積極創新治未病服務内容和方法以及規範技術方案、完善評價體系。

5、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機制是:積極探索治未病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多方參與的運行機制,以及治未病人才培養機制、科技創新機制、文化傳播機制等。

6、施行措施

治未病健康工程是一項具有曆史和現實意義的創新性工作,為保證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将充分發揮專家咨詢組的作用,組織制定治未病健康工程實施方案,明确實施步驟、組織方式、具體任務、評估指導等要求,積極推進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實施,為實現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目标而努力。

建立“治未病”科

2013年8月,為了打造中醫預防保健的服務提供平台,中醫藥管理局要求全部二級以上中醫院設立“治未病”科,開展“治未病”服務。同時,在一些其他的醫療衛生機構中也探索開展“治未病”工作,比如婦幼保健院、CDC、精神衛生中心、療養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