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之戰

金門之戰

解放戰争末期發生于福建省金門島的一場戰役
當人民解放軍在東南沿海凱歌進軍時,出乎意料地出現了金門登陸戰的失利。1949年10月中旬解放廈門後:第十兵團叉以3個團乘勝發起金門登陸戰,準備完成漳廈金戰役掃尾一仗,然而一直所向無敵的部隊卻在過去鮮為人知的金門島上陷入了一場悲劇。解放軍第二四四團登陸後即遭國民黨軍坦克群攻擊而嚴重受挫,是金門失利的一個不幸開端,它揭示了島嶼作戰中反坦克問題的嚴重性。事後國民黨軍在總結金門作戰經驗時,陳誠曾稱裝甲兵居于首功。當天下午3時許,金門島上解放軍最後一個電台即第二五三團的報話機從古甯頭報告:“敵三面進攻,情況十分危急。”揚聲器裡夾雜着槍炮聲,突然一聲爆炸,報話随即停止了工作。
  • 名稱:金門戰役(古甯頭戰役)
  • 地點:福建省金門島
  • 參戰方:解放軍三野第十兵團,(李良榮)(胡琏)兵團
  • 結果:國軍獲勝
  • 參戰方兵力:9086人(解放軍) 40000人左右(國軍)
  • 傷亡情況:
  • 主要指揮官:葉飛 、李良榮 、胡琏 、根本博(日本外援)

戰争背景

人民解放軍渡江後,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人民解放軍迅速奪取了閩北、閩南各城,但主要弱點在于缺乏海戰經驗,且無海、空軍掩護作戰。1949年6月以前,國民黨軍根本未在金門島上設防。直到6月中旬,“廈門要塞司令部”才成立金門要塞總台,從這時起才開始在島上構築工事鋪設通信線路。

8月起,随着福建戰事的發展,國民黨軍開始逐漸增強金門防禦。首先在8月初,國民黨軍第二十二兵團率領所部進駐金門地區,其中兵團部、第二十五軍軍部及第四十五師守金門,第五軍軍部和第二零零師守小金門,第四十師守大嶝島。其中第二零一師由師長鄭果指揮,在台灣由孫立人訓練後,擔任金門第一線的防務,人員裝備較第二十二兵團部隊整齊。九月中旬,第五軍(欠第一六六師)歸還第二十二兵團建制,擔任小金門防務。n國軍方面,當時駐守金門的總指揮官湯恩伯,在解放軍攻打金門前夕,湯恩伯接到了蔣介石的電令:“金門不能再失,必須就地督戰,負責盡職,不得請辭易将。東南軍政長官陳誠見漳州已失,金門守軍戰力不足,乃派副長官羅卓英銜命親往汕頭,洽胡琏之第十二兵團接替第二十二兵團防守金門。胡琏兵團原屬廣州方面之作戰序列,但羅卓英認定台灣是黨國長久之地請求胡琏出兵,而十二兵團在‘’國防部‘’補給名單上僅二個軍,但兵團實有三個軍,遂以未列名的一個軍調往金門,暫歸第二十二兵團李良榮指揮。

10月19日,第十九軍劉雲瀚部(下轄第十三師、第十四師、第十八師)奉公署命改駛金門。22日晚抵達金門,因接駁效率不彰,直到24日晚才将部隊一半接運上岸,金門戰役時羅卓英在旁督戰沒有參與指揮,在金門戰役勝利後和李良榮湯恩伯于1949年10月30日返回台北述職而後12兵團撤銷改為金防部胡琏為司令官。

戰争起因

人民解放軍三野渡江以來,并未遭遇國民黨大軍的反抗,一種驕傲心态充斥登陸部隊及指揮員之中,未注意渡海作戰種種隐憂,如搭載船隻不足;另外情報不靈,在大、小嶝島戰役中,也發現被俘國民黨軍中已有胡琏兵團第十八軍主力第十一師的俘虜,但主其事者仍然認為守軍要逃跑,反懷疑供詞不可靠。

網絡間有傳說:粟裕曾提出對攻擊金門有“三不打”指示:沒有一次運載六個團的船隻不打;敵增援不打;要求山東沿海挑選六千名久經考驗的船工支援十兵團,船工不到不打。其中第一條和第三條都與渡海有關。但是,在戰役過程中,葉飛等戰役指揮員沒能很好地貫徹,這也是後來導緻戰役失敗的原因之一。這種說法出自肖軍長回憶錄,由于是單證,早已不被學術界認可。n解放軍進攻部隊為第十兵團下之二十八軍,共三個團九千餘人。1949年10月15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10月17日,廈門解放,25日淩晨1點30分,人民解放軍開始登陸金門。

戰争經過

第一日

解放軍初始的作戰部署是運送第一個梯隊三個團約九千人在瓊林和古甯頭之間灘地登陸,再運送第二梯隊,近約兩萬人登陸大金門,先打下西半部再打太武山,預計三天後拿下大金門,但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國軍)湯恩伯将軍預測到解放軍會在壟口至古甯頭之間平坦沙岸登陸大金門,于是在沿岸布地雷達七千四百五十五枚,此外鄭果師長也下令在西半島築防禦工事,完成土堡約兩百座對抗解放軍登陸。

戰役經過10月24日晚上九時,解放軍第一梯次三個團分别在澳頭、大嶝、蓮河登船完畢,二十五日約淩晨一時半抵達壟口、後沙、古甯頭一帶。為了掩護登陸,解放軍炮兵開始從大、小嶝炮擊金門北岸官澳、西園、觀音亭山、古甯頭等地猛烈射擊。解放軍隔岸炮擊火力有限,最先在壟口登陸的解放軍二四四團遭到國軍戰車攻擊死傷慘重,二五一團在古甯頭突破登陸,二五三團在湖尾登陸,突破防線,這時解放軍葉飛将軍接到登陸成功報告,以為勝利在望,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設在海灘的障礙物勾挂住解放軍船隻,而搶灘船隻因退潮全陷在沙灘上。n25日清晨國民黨火力最強的為LST-210中榮艦艦長馬炎衡但中榮為什麼會留下來原來是因為“中榮”艦官兵在船上夾帶了砂糖要開到定海賺外快,結果意外被派往金門,隻好在當地以貨易貨換花生油,誰知數量太大金門一時來不及生産,“中榮”艦就隻好留下來了。這種事當然沒辦法據實以報,反正立了大功戰後獲得獲頒六等雲麾勳章一座。

26日淩晨2點,國民黨海防第二艦隊司令黎玉玺受命率艦隊旗艦“太平”号艦長馮啟聰自澎湖基地開往金門增援立即駛入古甯頭西北海域,猛轟大嶝島解放軍炮兵陣地。敵202号掃雷艦、南安艦駛入古甯頭西北島沙水道,炮擊我登島部隊,黎玉玺到達金門之前,已令駐守金門島的國民黨海軍進行海上封鎖,第二梯次援軍隔海望洋興歎駐台中的國軍空軍第1大隊,擁有25架B24轟炸機和60架FB26蚊式戰鬥轟炸機,負責對金門地區的空中支援炸毀船隻。n10月25日,人民解放軍二四四團一度占領雙乳山,天亮時遭國民黨軍裝甲部隊反擊退敗。在湖尾登陸的人民解放軍二五三團占領觀音山和湖尾高地,到二十五日中午被迫撤退,人民解放軍二五一團沖出包圍前進到古甯頭,固守林厝,與國民黨十四師和一一八師強力反攻,雙方反複争奪。國民黨軍十四師團長端着刺刀親自沖鋒,但他的士兵均伏地不前,隻有他一個人沖了幾步即亡。胡琏與高魁元親臨前敵,冒着槍炮給官兵打氣。胡琏說:“忘了雙堆集的恥辱乎?”又拿出酒和燒雞親自喂負傷的士兵吃。國民黨軍再次沖鋒。高地上守軍其實隻剩下解放軍一名教導員和一名指導員,其餘均犧牲。兩人知道勝利無望,同時舉槍自殺。n

第二日

10月26日淩晨,解放軍由二四六團團長孫雲秀率該團的兩個連和第八十五師的兩個連增援。二四六團在湖尾登陸;另兩連在古甯頭登陸敵第19軍18師少将師長伊俊立功心切,親自率領警衛營向解放軍沖鋒,雙方在海邊進行了慘烈的白刃戰金門戰役結束時,尹俊率領的警衛營隻剩下一名指揮員和57名士兵,可見戰鬥之激烈。

同時,在沃頭的29軍87師259團千方百計搜集到幾條帆船,由3營代理營長梅鶴年帶領從全營挑選出的200名戰鬥骨幹,都是來自解放區的老兵(不是解放戰士),多帶彈藥,天黑後從沃頭起航,由于風向有1艘船折回,其他船隻上的100多人順利登陸,與島上部隊會合。n二四六團的兩連,天亮時突破包圍,在古甯頭和據守該地解放軍彙合。清晨六時三十分,國民黨軍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指揮反擊,一一八師從浦頭以北海岸線向林厝攻擊。林厝戰況激烈是因為人民解放軍據永久工事還擊。九時多,國民革命軍空軍輪番炸射。人民解放軍采取巷戰,雙方戰況慘烈15時20分,251團劉天祥團長報告:“敵人三面進攻,情況十分危急……”報話機裡可以清晰地聽到槍炮聲,突然一聲爆炸,金門登陸部隊與大陸的無線電聯系徹底中斷!

十一時,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偕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琏到達金門戰場,胡琏接手指揮。十二時國民黨軍攻下林厝。十五時拿下南山。n國民黨軍已三五二團于十五時攻入北山,一一八師師長李樹蘭以三五三團接替三五二團,偕同戰車繼續攻擊任務。n

第三日

10月26日午夜時分,人民解放軍彈盡糧絕,突圍到海邊,一千三百餘人困在古甯頭以北斷崖下沙灘。27日清晨國民黨軍猛攻。解放軍雖然頑強抵抗,但是仍然全軍覆沒,不是犧牲就是被俘。上午十時,古甯頭戰役正式結束。又27日淩晨三時尚有人民解放軍第二五九團第一營二連營教導員李風池約三十餘人,乘汽艇一艘到達古甯頭北側海岸,登陸後亦盡為國民黨軍所俘。n為全殲登島人民解放軍,蔣介石特派蔣經國于10月26日赴金門督戰。

據蔣經國日記稱:“11時半到達金門上空,俯瞰全島,觸目凄涼。降落後,乘吉普車迳赴湯恩伯總司令部,沿途都是傷兵、俘虜和搬運東西的士兵。複至最前線,在炮火中慰問官兵,遍地屍體,血肉模糊。”《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2輯第673頁。n據聞當時人民解放軍28軍副軍長肖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對葉飛失聲痛哭。葉飛報告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并報中央軍委,請求予處分。n金門上的戰鬥直到28日才逐漸平息,零星戰鬥持續更長。此外金門島上堅持戰鬥時間最久的是二五三團團長徐博,他在26日晚突出重圍進入東部山區後,就一直隐蔽在北太武山的山洞中,靠挖食地瓜等植物充饑,等待解放軍第二次登陸。直到1950年1月,即金門戰役結束三個月後才被國民黨軍發現俘虜。

戰争影響

金門戰役的失利,引起了全軍、全國震動,這次失利在我軍戰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過去戰史上幾次失利如長征中的湘江之戰、紅軍西路軍的失敗及皖南事變損失人數也不少,但卻沒有一次全軍覆沒,而這一次,卻損失了全部投入作戰的3個團9000多人,竟成建制覆沒。

金門失利後的第二天,28軍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色慘白、失聲痛哭地來到兵團葉飛司令員的辦公室,葉飛司令員慘痛地對他們說:“哭什麼,哭解決不了問題,你們應該鼓勵士氣,準備再攻金門。這次失利,我身為兵團司令員,由我負責,你們回去吧。”蕭鋒、李曼村剛剛離開葉飛司令員的辦公室,葉飛就收到了第三野戰軍的批評:“查此次損失為解放戰争以來最大者,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輕敵和急躁所緻。”同時要求10兵團“将此次經驗教訓深加檢讨”。

當天,10兵團即向3野報告說:“我們檢讨造成此次金門作戰之慘痛損失原因,主要是我們急躁勝利沖昏頭腦,盲目樂觀輕敵所造成。直到已發現胡琏兵團已開始從汕頭船運增援金門,仍要求應在援敵未全部到達時予以攻擊,在船隻不足的情況下,未斷然下決心停止攻擊,這是最嚴重的罪行。”

胡琏十二兵團主力在料羅灣登陸後對人民解放軍登陸部隊反包圍,後撤國民黨軍發起反撲,在海陸空的立體進攻下,因潮水退落而在古甯頭海灘擱淺的船隻全被國民黨軍炮火擊毀,國民黨軍攻占了古甯頭灘頭陣地,切斷了解放軍登陸部隊的後路。由于船被炸毀,原定船隻返回運送第二梯隊的計劃成為泡影。想到了缺船,想到了國民黨軍增兵,但沒想到退潮時船會擱淺,又被炸毀。

這一信息令金門戰役總指揮、二十八軍副軍長肖鋒懊悔不已,他後來回憶說:“第二梯隊各單位,因無船可渡,隻能隔岸觀火,急得跺腳流淚,我内心更是如同火焚。”事後證明,金門作戰早打三天,晚打三天,都不會是現在這個慘痛的結局。早打,胡兵團未到;晚打,胡兵團到了,敵變我變。如今偏偏選的是敵人最強的時候:李未走,胡已到。

結果,我軍在北島登陸,胡琏在南島下船。在最關鍵的時刻胡兵團的生力軍源源湧入戰場。我軍愈打愈少,敵人愈打愈多。事至此,已不可為了。國民黨戰史承認:“25日夜間,解放軍獲得休整及增援,戰力又告恢複。若非十二兵團增援,金門原有守軍,勢難達成其任務。n蕭鋒第一個發言:“金門戰鬥的失利,是領導判斷失誤,指揮也有失誤,是驕傲輕敵的結果,是違背了毛主席不打無準備之仗的指示,也違背了粟裕首長指示的三個條件。這次失利是我對福建人民犯了個極大的錯誤,請求10兵團黨委、3野前委給我應得的處分。”葉飛很快就接過他的話說:“金門戰鬥的失利,主要責任在我,我是兵團司令員、兵團黨委第一書記,不能推給蕭鋒,他有不同意見,我因輕敵聽不進,臨開船時,在電話上我還堅持隻要上去兩個營,蕭鋒掌握好第二梯隊,戰鬥勝利是有希望的。是我造成的損失。請前委、黨中央給嚴厲處分。”

葉飛在會後真的給陳毅司令員起草電報,并報中央,請求處分,毛澤東主席當時表示,“金門失利、不是處分的問題,而是要接受教訓的問題。後援不繼,全部被敵殲滅,這是解放戰争三年多以來第一次不應有的損失。”10月24日,負責攻擊金門的二十八軍進行了多方面的渡海準備工作後,在二十九軍主力師的協同作戰下,發起了對金門的進攻。當晚19時,第一梯隊3個團開始登船起航,翌日淩晨登陸成功。

登島部隊因缺乏師級指揮員統一指揮,沒有組織船隻返航接運第二梯隊,也沒有鞏固灘頭陣地。據十兵團司令葉飛後來回憶說:“登陸部隊也沒有按照我事先交代的行動,沒有先鞏固灘頭陣地,隻留一個營兵力控制古甯頭灘頭陣地,就分兩路向敵縱深猛插,把縱深敵人李良榮兵團擊潰,一直向料羅灣方向追擊。”《葉飛回憶錄》第603頁。n中央軍委同時命令葉飛總結經驗,接受教訓,準備再攻金門。1950年,美國幹涉朝鮮戰争,黨中央、毛澤東主席決定停止解放金門的任務,集中全力剿匪。這樣,葉飛将軍和10兵團的将士失去了一次“立功贖罪的機會”。n鑒于金門戰役的慘敗,在第四野戰軍将要發動海南島戰役之前,毛澤東專門發電報要求四野向三野調查渡海作戰經驗,以免重蹈金門覆轍。後來第四野戰軍經過充分準備,攻占海南島。而葉飛等人經過對金門戰役的總結,在1953年的東山島戰役中取得勝利,第三野戰軍更于1955年攻占一江山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