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

敗血症

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敗血症(septicemia)是指緻病菌或條件緻病菌侵入血循環,并在血中生長繁殖,産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若侵入血流的細菌被人體防禦機能所清除,無明顯毒血症症狀時則稱為菌血症(bacteriemia)。敗血症伴有多發性膿腫而病程較長者稱為膿毒血症(pyemia)。敗血症如未迅速控制,可由原發感染部位向身體其他部位發展,引起轉移性膿腫。膿腫可發生在大腦的表面,導緻腦膜炎、在心髒周圍的包膜上,引起心包炎、發生在心髒的内膜上,引起心内膜炎、如果在骨髓中,則導緻骨髓炎、在大的關節中,引起關節疼痛或關節炎。最終因膿液的積聚在體内任何地方可形成膿腫,嚴重者發生感染性休克和遷徙性病竈。
    中文名:敗血症 外文名: 别名:菌血症,膿毒血症 英文名:septicemia 病原學:緻病菌或條件緻病菌侵入血循環,産生毒素所緻 傳染病:否 臨床表現:高熱,皮疹,關節痛,肝脾大,神志改變,休克等 就診科室:内科,傳染科,外科

簡介

敗血症是一種血液中毒的病症。患者多是免疫系統比較差的人,主因則是身體某些部位的細菌擴散至血液,細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且産生毒素,令人體器官功能受損,并會在病發時衰竭。

但是,有一部份的敗血症患者仍然找不到原發病竈。

分類

不同緻病菌引起的敗血症其臨床表現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

1、金葡菌敗血症;

2、表葡菌敗血症;

3、腸球菌敗血症;

4、革蘭陰性杆菌敗血症;

5、厭氧菌敗血症;

6、真菌敗血症。

病原學

1、化膿性球菌;

2、革蘭氏陰性杆菌;

3、厭氧菌;

4、真菌;

5、其他。

發病機理

病原菌入侵的途徑:

1、皮膚毛囊炎、疖、癰擠壓——入血燒傷

2、尿路、膽道、腸道火症-梗阻-入血醫源性。

發生敗血症的條件:

1、病原菌的毒力與數量

2、人體的防禦功能

(1)各種原因引起WBC下降或減少

(2)各種慢性疾病;

(3)免疫功能下降;

(4)各種醫源性的操作及損傷

症狀

1、情緒問題

2、發冷

3、低血壓

4、排尿減少

5、皮膚蒼白及瘀青

6、皮膚出現紅點

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大多顯著增高。

2、病原學檢查。

3、細菌培養。

4、細菌塗片:膿液、腦脊液、胸腹水、瘀點等直接塗片檢查,也可檢出病原菌,對敗血症的快速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詳細詢問病史和作詳盡體檢極為重要。凡有急性高熱、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加,而無局限于某一系統感染的傾向時,或有局部病竈、導管及器械操作史等均應考慮有敗血症的可能;血液或骨髓培養陽性為确診的依據。

診斷标準

1、病竈感染史。

2、起病急、寒顫高熱、體溫波動大、出汗較多,一般情況進行性衰竭,可有大關節疼痛。中毒症狀嚴重可有谵妄,昏迷及休克。

3、肝、脾腫大,皮膚粘膜瘀點,可有黃疸、貧血。

4、遷徙性病竈。

5、白細胞總數及中型粒細胞增多,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嚴重感染或某些革蘭氏陰性菌感染者,白細胞總數可減少。

6、瘀點、瘀斑圖片找細菌。

7、血或骨髓培養陽性,排除污染者可确診。

鑒别診斷

1、變應性亞敗血症(成人Still's病)

2、傷寒

3、粟粒性結核

4、惡性組納細胞病

5、淋巴瘤。

治療方式

治療敗血症現有:

1、氧氣治療

2、早期血液動力治療(輸液、輸血及強心劑之使用,使中心靜脈壓8-12mmHg、平均動脈壓大于65mmHg)

3、血糖控制

4、皮質類固醇治療(七天内,适量使用)

5、活化蛋白質C(具有抗凝血與抗發炎之效果,常使用在嚴重敗血症合并多重器官衰竭患者)及曆經十年臨床使用的試驗評估藥物Xigris(drotrecogin-alfa(activated),rhAPC),因未能顯著降低敗血病患的死亡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與歐洲藥物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 Agency, EMA)在2011年10月25日撤銷該藥物的使用。

預防

1.年齡小、營養狀況差、病原菌對抗菌藥物不敏感和發生休克、DIC者預後不佳。

2.盡量避免皮膚黏膜受損;及時發現和處理感染病竈;各種診療操作應嚴格執行無菌要求;不濫用抗生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

3、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借助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滅孩子體表的病菌,增加孩子的皮膚的堅韌性,幫助孩子提高免疫力。

4、經常給孩子洗溫水澡。經常洗澡每周2次以上可以清除孩子皮膚表層的病菌和污垢,促進血液循環,保護上皮組織細胞,增強孩子的皮膚預防能力。

5、孩子的衣着應柔軟、寬松。質料粗糙的過緊的衣褲會使孩子的皮膚受到摩擦,從而引起破損和感染。

6、不要讓孩子玩有尖角的玩具或者棍棒,以防止戳傷孩子的皮膚,引起病菌的侵入而發病。

7、如果發生皮膚破損,應及時用消炎藥為孩子清洗、消毒、以防感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