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北京市西三環北路美術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位于北京西三環北路54号,是中國國家畫院的内設機構,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負責開展美術展覽、收藏及公共教育服務等工作。[1][2][3]
  • 中文名: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北京西三環北路54号
  • 占地面積:
  • 類别:
  • 開放時間:
  • 門票價格:免費
  • 投用時間:1985年11月
  • 館藏精品:葉淺予書畫作品
  • 展館面積:1900平方米

曆史沿革

發端于80年代中期的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己日趨興盛,正以一個嶄新的姿态展示着中國國家畫院的文化窗口形象,在當代文化領域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她的文化功能和學術價值也漸愈凸顯出來,是中國國家畫院文化建設和藝術展示向外延伸的橋梁和紐帶。同時也是中國當代繪畫藝術發展和展示的一個聚焦點和推廣點。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将通過“人才興館,學術強館,服務立館”的辦館方針,為中國畫藝術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展館面積約1900平方米,展線400米,有五個展廳及貴賓廳,館内有活動、方便的拆裝展牆,其中燈光、溫度、濕度還有牆面的靜音功能都符合國際美術館标準,館内設備科學,外廊設有畫廊、書吧,從根本上以人性化的服務完善了美術館的建設,是對外重要的展示窗口。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将通過“人才興館,學術強館,服務立館”的辦館方針,為中國畫藝術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藝術博物館坐落在西三環中路,是專門進行中國傳統美術作品陳列展覽的,1985年11月落成開放,展覽館是一座仿古建築,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分4個展廳,環境幽雅,甯靜怡人。

文化活動

建館以來先後舉辦了一批具有一定藝術水平、代表了不同層次、不同流派的國畫展覽,如“中國畫研究院藏畫展”、“當代中國畫聯展”、“何海霞畫展”、“葉淺予創作回顧展”等。同時,為增強對外交流,吸收國外及港台地區畫家的創作經驗,先後舉辦了“馬來西亞畫家鐘正川水墨畫展”、“香港畫家饒宗頤書畫展”,都産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

展覽館在努力搞好學術性展覽的同時,不斷舉辦一些群衆美術展覽,為豐富群衆的業餘文化生活和提高廣大觀衆的欣賞水平做了大量的工作。

流金歲月中國近現代美術家文獻展

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協辦,國家畫院美術館承辦的“流金歲月中國近現代美術家文獻展”于2007年5月29日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是對近百年來中國畫壇上卓有建樹的老一輩藝術家作深入系統的文獻整理和學術研究。對他們在美術史上的學術成就、創作理念及在美術教學上的突出貢獻展開深入系統地回味與闡述。

此展通過對李可染、葉淺予、黃胄、蔡若虹四位老一輩藝術家不同時期的文獻資料、創作圖稿、繪畫力作的展覽展示,旨在對他們在中國美術史上所起到的廣泛作用進行全面闡述,對他們的學術成就與教學成果以高度的曆史性、前瞻性、客觀系統地進行研究與梳理。所以此次展覽應本着對大師的追憶、對藝術的真誠、對他們的藝術所具有的長久魅力給一個民族帶來的驕傲展開深入系統地回味與闡述,從而使具有悠久曆史的中國繪畫藝術在當代多元化的文化氛圍中把握自己的發展方向,在中西語境的文化碰撞中保持自身的品格與豐采。

此活動由展覽、研讨、畫集出版三部分組成,每位老藝術家展出經典作品50幅左右,文獻資料、圖片30件,圖稿、速寫及創作素材50幅左右,是一次充分體現學術性、研究性、綜合性、文獻性的大型藝術活動。

作用價值

藝術導向

這裡是中國畫研究院的展示窗口,中國畫曆經千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研究院在探索中國畫發展、繁榮的自身規律的同時,利用展覽把研究成果及時展現于社會,同時也通過展覽與觀衆交流、溝通,為研究和繁榮中國畫的創作提供一個園地。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從中國畫研究院展覽館到中國畫研究院美術館直到現在的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伴随着中國國家畫院的發展變化,自己也在不斷地壯大與成熟,在曆時半年多的館内外的改造與裝修後,正以一個嶄新的姿态來展示國家畫院的學術地位與文化價值,承載着國家畫院的形象建設。美術館依托于中國國家畫院,其學術定位和專業方向必須與國家畫院總體規劃及目标相一緻,我們美術館的定位為:以弘揚民族精神,延續和發展中國畫傳統文脈為宗旨,以現當代中國畫收藏、陳列、研究為特色,同時策劃并承辦當代中國畫作品展覽,學術研讨以及國際美術交流活動。全館同志在圍繞構建和諧文化和文化創新發展的前提下,結合美術館的實際工作,多次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讨,對打造國内第一家當代中國畫展覽、收藏、研究、策劃為主線的現代化美術館進行了有的放矢的研究和規劃。圍繞以上辦館方針,全館同志在院領導的精神指引下,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為改造後新館的開館工作及以後美術館的發展建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龍瑞在講話中提出:“正本清源、貼近文脈”的學術主張,得到業内積極響應。衆所周知,中國畫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中國畫和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悠久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們集中濃縮了中華文明的數千年曆史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在世界藝術之林有着極為特殊的審美地位和獨特的文化價值,随着我國國力的增強和中華文化的昌盛,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它,發展它,乃至弘揚它,這是涉及到中華文化自信和民族審美的大事。在他的領導下,全院上下積極着手,以創作、研究、教學、交流、出版、展覽的全方位工作,力圖發揮國家級畫院的學術職能和良好的藝術導向作用。

将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建設成為美術展覽、收藏、研究、對外美術交流及重大美術活動這五大中心的理念來開展工作,在辦館理念與方針上必須符合時代要求。圍繞中國國家畫院在學術建設等方面的要求,提升美術館的總體水平。樹立品牌意識,确立在中國畫界的良好形象。

學術交流

加強對内對外的學術交流,通過多種形式,吸納專家學者和專業人士,提高在學術建設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體現中國國家畫院在學術建設方面的龍頭作用。将通過各種形式,積極策劃具有較高學術含量的展覽。曾先後舉辦過各類藝術大展,如:《自然與人》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回望》當代中國畫山水、花鳥、人物大型展覽,《流金歲月-中國近現代美術家文獻展》、《天境幽韻-當代中國畫名家青城山寫生作品展》、《意.合當代中國畫、油畫學術邀請展》、《二十世紀中國畫名家作品系列觀摩展》、《中國花鳥畫九人探索交流展》、《聚焦西部·甯夏行中國畫畫-家甯夏寫生創作展覽》、《第十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創作研修班結業作品展》、《水墨五洲》、《水墨心象》,還有每年一次的院展及承接外界藝術家的個展等等,獨立編印并出版大型畫冊20多部,協助編印畫冊40多部。

服務社會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為了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正積極努力地進行館内的硬件設施的改造,力争使美術館在展覽、收藏、研究、交流及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向科學的、藝術的、國際化的平台邁進,為美術館文化功能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以後的工作進程中,還需發揮主觀進取精神,加強内部的科學管理,堅持以學術性,精神性為一體的辦館理念,不斷完善和強化自己,努力提升本館的文化品牌和學術定位,為中國畫這一傳統藝術的繼承和發展貢獻力量,也為中國的美術館事業的發展增添一份光彩。

參觀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北路54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