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構成

犯罪構成

犯罪學術語
犯罪構成,是指依照中國刑法規定,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觀和主觀要件的有機統一,是使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任何一種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構成要件,即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和犯罪客觀方面。犯罪構成是一系列主客觀要件的總和,任何犯罪之中都包括一系列的要件,這些要件的總和就形成了某種犯罪的犯罪構成。張明楷教授結合德日等大陸法系國家成熟的理論,對犯罪構成提出了更加準确,合理的新觀點:犯罪構成是罪刑法定的主義的産物。
  • 中文名:犯罪構成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Crime constitution
  • 類别:犯罪類
  • 規定:中國刑法
  • 構成要件:即犯罪主體

詳細内容

含義簡介

犯罪構成是刑法規定的,反應行為的法益侵犯性與非難可能性,而該行為成立犯罪所必須具備的客觀構成要件和主觀構成要件的有機整體。(《刑法學》(第三版)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

犯罪構成是一個熱門的研究課題,其學說百家争鳴。從03年甚至更早,就開始争論不休。擔任司法考試大綱編委,“三大本”編委和司法考試刑法命題組第一人,刑法改革專家,清華博導張明楷教授的理論逐漸形成了主流觀點。

傳統觀點

(參照代表中國傳統法學理論的華東政法大學的《刑法學》教材主編:劉憲權)

法律上,所謂構成,是指産生某種法律關系成立所必須的各種事實條件的總和。犯罪構成(constitution of a crime),又稱為犯罪構成要件,實際上就是指刑法規定的犯罪成立的條件。犯罪構成的理論在刑法學的理論體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據介紹,在語源上,犯罪構成一詞來自中世紀意大利的訴訟程序中。18世紀傳到德國,被翻譯成犯罪構成(Aatbestand),但仍在訴訟法意義上被采用。19世紀初,德國刑法學家費爾巴哈(A·Feuerbach)将其用到實體法中。他首次将刑法分則上關于犯罪成立的條件稱為犯罪構成,提出犯罪構成是違法行為中所包含的各個行為或事實的諸要件的總和,是适用刑罰的前提條件。

20世紀初,德國刑法學者貝林格(E·Beling)提出的構成要件理論,他在批判19世紀刑法總論僅從抽象概念出發論述犯罪成立條件的基礎上首次将刑法分則與總則的特殊構成要件概念化,他指出,犯罪是符合構成要件的、違法的、有責任的并對此有适合的處罰規定和滿足處罰條件的行為。并認為,構成要件的符合性是犯罪成立的第一要件,同時犯罪還必須具備違法性及有責任諸要件。

20世紀20年代,德國的刑法學者麥茲格(Edmund Mezger)在批判貝林格犯罪構成理論基礎上,指出犯罪構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成立犯罪的一切條件,即可罰行為的總體因此也包括了責任、違法性等成立犯罪的要件。在此意義上,犯罪構成變成犯罪成立。

狹義的構成要件,指構成特定種類犯罪的要素,包括行為及其侵害法益的結果,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等客觀的違法要素,不包含故意與過失。

20世紀30年代,新刑事古典學派的一些學者以目的行為論為基礎,又提出新的犯罪構成理論。其代表人物有德國的裡拉哈(Maurach)、魏茲爾(W1zel)和日本的木村龜二、平場安治等人。他們認為自19世紀以來的行為論,都把行為的意志内容排除在外。實際上人的行為是目的活動的實現,目的是行為的本質要素,目的與行為不可分,即行為是主觀意志内容與其客觀外部表現的統—體。

因而,主張将故意與過失作為行為的主觀要素納入構成要件之内。并認為故意或過失是行為的本質要素,是構成要件的主觀要素。因此在他們看來,犯罪構成要件應分客觀與主觀兩方面,前者為侵害法益之行為,後者則包括動機、目的、傾向、故意(或過失)等。至此,犯罪構成的内容已包含了主、客觀兩個方面,與犯罪成立已成為同一概念。

大陸法系國家刑法理論普遍認為,犯罪成立必須具備三個要件:構成要件符合性、違法性和有責性。在前蘇聯的刑法理論中,犯罪構成理論也得到了發展,1946年出版的特拉伊甯教授的《犯罪構成的一般學說》認為,所謂犯罪構成,是指蘇維埃刑法所規定的說明危害行為特征的諸要件的總和,包括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在此基礎上創立的犯罪構成體系,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犯罪構成理論的經典。

要件理論

大陸法系的犯罪構成理論一般是遞進式犯罪構成體系,包括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有責性。

小野先生認為,構成要件不單純是形式性的概念規定。他批判了過去刑法理論關于構成要件學說,認為這些學說都隻限于把構成要件當作違法性的類型而且使之與責任對立起來。

小野先生主張,構成要件既是違法性的類型化,同時也是道義責任的類型化;構成要件是違法并且有道義責任的類型化。因此,在構成要件中就包含有主觀因素,包括對犯罪事實的認識或者意識的犯意,也都要當作行為的主觀方面,納入到構成要件的内容裡去。

小野先生指出,構成要件作為事實過程的類型化是記叙性的東西,而被構成要件研究的事實過程則是行為的事實。而對人的行為的考量如果不注意人倫的、倫理的本質,就不可能對行為的法律性、構成要件性給予充分的把握。他認為“作為意思的實現和由意思所支配的行為,隻有在與倫理道義亦即規範相關的意義上,才能正确地加以掌握。”他主張,構成要件本身就是一個在整體意義上都充滿了倫理道義意味的、法律上的觀念形象。

在小野先生看來,構成要件理論主要是被當作刑法總論來考量的,是構築刑法犯罪理論的一個基本理論,以刑法分則的“特殊”構成要件為概念的契機,将刑法總則與分則有機地結合起來,将違法性、有責性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對刑法各論的構成要件的解釋。“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道義責任(即有責性)”是小野先生的犯罪構成體系。

新觀點

根據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系列,“九五”規劃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刑法學》第三版(2007年)來看,張明楷教授結合德日等大陸法系國家成熟的理論,對犯罪構成提出了更加準确,合理的新觀點:犯罪構成是罪刑法定的主義的産物。

特征

一、犯罪構成是主體、客體以及主客觀要件的有機整體

二、犯罪構成是違法性與有責性的的法律标志

三、犯罪構成是認定犯罪的法律标準(《刑法學》(第三版)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

中國刑法中的犯罪構成,是指刑法所規定的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觀、客觀要件的總和。(雖然刑法理論界對這一概念和由這一概念建立起來的犯罪構成體系有諸多質疑,但人們還是接受了這一概念。)這一概念表明犯罪構成有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犯罪構成是犯罪的一系列要件的總和。任何一個具體犯罪構成要件,都包含着許多要件,有刑法總則規定的普遍适用的一些要件,也有分則具體條文對具體犯罪規定的一些要件。犯罪構成不是指其中個别的要件,也不是這些要件的簡單相加,而是這些要件密不可分的有機統一的整體。例如中國刑法第263條的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财物的”,是搶劫罪。根據這一條的規定,結合刑法總則的一些規定,搶劫罪的犯罪構成,就是下列要件的有機結合:

(1)搶劫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權

(2)實施搶劫的行為人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實施

(3)實施犯罪的方法必須是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劫取财物

(4)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故意。隻有這些主客觀要件的統一,才能構成搶劫罪

第二,犯罪構成要件,是指決定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事實特征。這些事實特征是立法者對具體犯罪現象抽象概括後作為認定犯罪的一般标準。任何一個具體犯罪,都可以有大量的事實特征來表現,正是這些事實特征,決定了此犯罪區别于其他一切犯罪。張三的搶劫之所以不同于李四的搶劫,就因為二者的搶劫有許多不同的事實特征存在。但不管張三的搶劫還是李四的搶劫抑或其他人的搶劫,都有一些共性,這些共性既反映了搶劫行為的特點,又反映了搶劫獨特的社會危害性,立法者正是從具體搶劫犯罪的大量事實特征中選擇一些關鍵性的事實特征作為搶劫罪的構成要件。

也就是說,并不是一切事實特征都能成為犯罪構成要件。決定某一特征是否為犯罪構成要件的标準,是看其對決定行為的性質和社會危害程度的意義。前文提及的搶劫罪的構成要件,對于表明搶劫罪的性質和社會危害性有決定意義。搶劫罪除那四個要件外,具體搶劫罪的事實特征還有許多,如搶劫犯是男是女,搶劫财物的對象是現款還是物品,搶劫行為實施的地點是在鬧市區還是在偏僻的鄉村,實施暴力時是赤手空拳還是使用了兇器,這些實施特征對偵查破案、獲取訴訟證據或确定刑事責任的輕重進而影響量刑輕重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他們對于構成搶劫罪,都不起決定作用,因而不能成為搶劫罪的構成要件。

第三,構成犯罪所必需的諸要件,是由刑法加以規定的。也就是說,哪些實施特征可以作為犯罪構成要件,是由立法者選擇,通過刑法加以規定的。反過來,隻有通過刑法的明确規定,犯罪的事實特征才能成為犯罪的構成要件。這反映了罪刑法定的要求,說明刑事違法性也是犯罪構成的基本屬性之一。所以,行為是否具備犯罪構成要件與行為是否違反刑法是一緻的。這也說明,犯罪構成要件本身不是理論的解釋,而是法定的。

分類

一、基本的犯罪構成與修正的犯罪構成

這是以犯罪構成的形态為标準進行的劃分。基本的犯罪構成,是指刑法條文就某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規定的犯罪構成。基本的犯罪構成一般是指既遂犯或者單獨犯的構成要件;修正的犯罪構成(也稱為特殊形态的犯罪構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構成為前提,适應犯罪行為的不同形态,對基本的犯罪構成加以某些修改變更的犯罪構成。預備犯、未遂犯、中止犯等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構成以及共同犯罪的犯罪構成則屬于修正的犯罪構成。

刑法分則條文大都是以單個人犯既遂罪為标本的,基本犯罪構成以刑法分則為基準,直接根據刑法分則就可以認定;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以及共同犯罪的内容都在刑法總則部分規定,因此修正的犯罪構成要以刑法分則規定的基本的犯罪構成為基礎結合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加以認定。

二、完結的犯罪構成與待補充的犯罪構成

(又稱為關閉的犯罪構成與開放的犯罪構成)

完結的犯罪構成,也稱關閉的犯罪構成,指刑法完整地規定了所有要件的犯罪構成;待補充的犯罪構成,也稱開放的犯罪構成,指刑法僅規定了部分要件,其他要件需要法官适用時進行補充的犯罪構成。這一分類最先由德國學者威爾采爾所倡,具有一定意義。

當刑法規定了完結的犯罪構成時,司法工作人員應嚴格依法适用,不得附加或減少要件;當刑法規定了待補充的犯罪構成時,司法工作人員應依照法律的相關規定補充構成要件。至于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究竟是完結的犯罪構成還是待補充的犯罪構成,則需要根據犯罪行為的性質、犯罪之間的關系等進行識别。

三、單一的犯罪構成與複雜的犯罪構成

單—的犯罪構成,是指刑法規定的各個要件均屬單——的犯罪構成+即當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中隻含單一行為、單一主體、單一罪過形式時,便是單一的犯罪構成。複雜的犯罪構成是指刑法規定的要件内容可供選擇或互有重疊的犯罪構成。

主要表現為兩類情況:一類是刑法規定了兩種以上行為、對象、主體等,隻要具體事實符合其中之一,便成立犯罪,如刑法第305條;另一類是刑法規定了兩種以上的行為等,具體事實同時符合刑法規定時,才成立犯罪。這兩類現象也可能交織在一個犯罪構成中,司法工作人員應特别注重哪些要件是可供選擇的,哪些要件是必須同時具備的。

四、普通的犯罪構成,加重和減輕的犯罪構成

例如:刑法第263條中的“以暴力,脅迫或者其它方法搶劫公私财物”及其對應的故意,屬于普通的犯罪構成,其後規定的“入戶搶劫”等8種情形屬于加重的犯罪構成。再如,刑法第232條種的“故意殺人”是普通的犯罪構成,“情節較輕的”是減輕的犯罪構成。

張明楷認為此種觀點不準确,把如“入戶”“在交通工具上”等法定刑升格的條件當作犯罪構成。

案例

[案情]

被告人王某與其妻謝某夫妻關系一直不睦。2006年1月17日,王某與謝某因感情問題再次發生争吵後,經村幹部勸解,王某堅決要求離婚,随即兩人去街道辦辦理離婚手續,因婚生子的撫養問題未協商好而離婚未果。當天下午5時許二人回家路過一魚塘時,謝某要王一塊歇息,王未予理睬,二人發生抓扯,被途經此地的當地村民陳某勸開。當王某朝回家的方向行走約70餘米時,謝某跳入魚塘中,陳某見狀大聲呼喊王救人,王回答:“是她自己跳的水,我又沒有推她,我自己也不會遊泳,不關我事。”又繼續往回家的方向走去。因陳某不會遊泳,等其喊來其他村民将謝某救起時,謝已死亡。

[分歧]

案在審理中,對王某行為的如何定性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根據中國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夫妻之間有相互幫助和扶養的義務,當然就應涵蓋夫妻間有相互救助的義務,故王某對其妻謝某跳水自殺的行為負有法律上特定的救助義務。王某的放任行為導緻謝某死亡結果的發生,謝的死亡與王某不履行法定救助義務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故王某的行為構成(間接)殺人故意殺人罪。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王某對謝某跳水自殺的行為沒有救助的法律義務,也沒有先行行為所引起的救助義務。王某的不救助行為與謝某的死亡之間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王某對其妻的自殺行為不存在防止死亡結果發生的法律上的和先行行為所引起的作為義務,其沒有救助的不作為行為與謝某的死亡結果之間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亦不符合間接故意殺人罪的主觀要件,故王某不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

[評析]

本案涉及刑法上的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犯罪構成問題。中國刑法上的作為,是指行為人以身體活動實施的違反刑法禁止性規定的危害行為。而不作為是與作為相對應的危害行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

本案争議的焦點是王某的不救助行為是否符合不作為犯的構成要件。由于不純正不作為犯作為義務的主體和内容的具體基準不明确,故解決該問題的關鍵在于王某對其妻謝某的自殺行為是否存在防止結果發生的作為義務,而确證王某是否具有作為義務的關鍵在于審查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發生的根據是什麼,這是不作為犯構成犯罪的核心要素。

所謂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是指由于行為人的某種行為而使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處于危險狀态時,行為人負有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險或防止結果發生的特定義務。案情救助

構成要件

定義

犯罪構成要件是犯罪構成的組成部分。要件的有機統一形成犯罪構成:

犯罪構成由一系列主客觀要件所組成,其中的“要件”就是成立犯罪必須具備的條件(犯罪構成要件);各個要件之中又包含若幹要素(犯罪構成要件要素)。易言之,若幹要素組成一個要件,若幹要件組成一個犯罪構成。犯罪構成不是各個要件的簡單相加,而是各個要件的有機統一;各個要件按照犯罪構成的要求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協調一緻,形成為一個整體。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長期以來的理論不發達,有的書上将犯罪構成和犯罪構成要件等同起來使用(即有時表述的是犯罪構成,實際上是指的犯罪構成要件,有時表述的是犯罪構成要件,實際上是指的犯罪構成),有的書上表述的犯罪構成實質上指的是犯罪成立條件。在讀書的時候要注意結合語境進行判斷。

要件分類

具體構成要件、共同要件和選擇要件

根據犯罪構成要件在認定犯罪中的作用,可以将犯罪構成要件區分為具體構成要件、共同要件和選擇要件。

一、犯罪構成的具體要件

具體要件是指法律規定的認定某一具體犯罪所必須具備的事實特征。任何犯罪都是具體的,其構成要件都是不一樣的,盜竊罪不同于詐騙罪、故意殺人罪不同于故意傷害罪,就在于他們有法律規定的具體要件。例如故意殺人罪,必須具備侵害人的生命權、出于殺人的故意、實施了殺人行為這些具體的構成要件才能構成。

從刑法對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規定看,有詳有略。對于那些犯罪性質較明确,立法者認為不需要對犯罪構成作詳細的描述就能界定的犯罪,規定的較為簡單,例如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規定,對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的描述就非常簡單。而對某些難以簡單的犯罪,則表述得較為詳細,例如,刑法第382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貪污罪”。這就對貪污罪的構成要件作了較詳細的規定。

二、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

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是指一切犯罪構成都必須具備的要件,因此,也稱犯罪構成的必要要件。雖然各個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都有特殊性,但如果将各種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歸納、整理加以概括抽象的話,任何犯罪構成都包括四個方面的要件(關于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刑法理論上有相當大的分歧:

(1)二要件說,認為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分為行為要件和狀态要件

(2)三要件說(老版本),認為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是主體、危害行為、客體

(3)四要件說認為,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應為犯罪客體、客觀方面、主體、主觀方面。四要件說是傳統的犯罪構成理論模式。但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這一犯罪構成理論模式雖然存在陳舊、機械等不能令人滿意之處,但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已經産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a.說明某種犯罪危害了什麼樣利益的要件,在刑法學中稱之為犯罪客體。犯罪總是侵害了一定利益的。故意殺人罪侵害了人的生命權,故意傷害罪侵害了人的健康權,盜竊罪侵害了公私财物所有權,等等,諸如此類。犯罪所侵害的利益實質都是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因此,犯罪客體就是犯罪行為所侵害的而為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在刑法中,不侵害任何社會關系的犯罪是不存在的,因此,犯罪客體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要件。

b.說明犯罪是在什麼樣的客觀條件下,用什麼樣的行為,使客體受到什麼樣危害的要件,在刑法學中稱之為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客觀方面首先是指行為人實施了危害行為,沒有危害行為,就沒有構成犯罪的前提。其次,是指危害行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不管具體的犯罪行為表現形式如何複雜或具體的危害結果表現形式如何,他們都是犯罪構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c.說明犯罪是由什麼樣的人所實施的要件,在刑法學上稱之為犯罪主體。在司法實踐中,各種具體犯罪的主體情況盡管千差萬别,但作為自然人犯罪,其共同之處都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單位犯罪,也應具備一定的主體資格。

d.說明犯罪主體實施犯罪時主觀心理狀态的要件,刑法學上稱之為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主觀方面包括兩種形式,即故意和過失。每種犯罪都必須具有一定形式的主觀要件,行為人的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于故意和過失,則不構成犯罪。

(4)張明楷《刑法學》第二版(02年)理論:三要件說。認為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為犯罪客觀要件、犯罪主體要件和犯罪主觀要件。

(由國家司法考試刑法出題組長,中國刑法理論家,刑法改革權威專家,博導張明楷教授提出。)

張明楷教授認為,犯罪客體不是構成要件。理由如下:

①犯罪客體實際上是保護客體,即刑法所保護的法益,它屬于犯罪概念的内容。刑法第13條、笫420條明文在犯罪的一般概念和軍人違反職責罪的概念中說明了犯罪客體或法益。揭示犯罪的本質是犯罪概念的任務,而揭示犯罪本質,不僅要說明犯罪行為侵犯了法益,而且要說明犯罪行為侵犯了什麼樣的法益,否則就等于沒有揭示犯罪本質。在犯罪概念中研究法益,則有利于揭示犯罪的本質。

②犯罪客體本身是被侵犯的法益,但要确定某種行為是否侵犯了法益以及侵犯了什麼法益,并不是由犯罪客體本身來解決;從法律上說,要通過犯罪客觀要件、主體要件和主觀要件綜合反映出來的;從現實上說,要通過符合上述三個要件的事實綜合反映出來。換言之,行為符合上述三個要件,就必然出現犯罪客體,不可能出現符合上述三個要件卻沒有客體的現象。

③犯罪客體與上述三個要件并不處于同一層次,犯罪客體是被反映、被說明的現象,而犯罪客觀要件、主體要件與主觀要件,都從不同角度說明行為侵犯的是何種法益以及侵犯程度;不僅如此,法益實際上對确定犯罪構成要件的内容具有決定性意義,将法益作為犯罪概念的内容而不作為構成要件,有利于以犯罪本質為指導解釋刑法規定的構成要件。

④主張犯罪客體不是要件,并不會給犯罪定性帶來困難。如上所述,一個犯罪行為侵犯了什麼法益,是由犯罪客觀要件、主體要件與主觀要件以及符合這些要件的事實綜合決定的;區分此罪與彼罪,關鍵在于分析犯罪主客觀方面的特征。如果離開主客觀方面的特征,僅僅憑借犯罪客體認定犯罪性質,難以甚至不可能達到目的。

⑤外國刑法将法益視為十分重要的概念,但沒有任何人認為刑法保護的法益是構成要件。我國刑法理論關于犯罪客體是構成要件的觀點來自于前蘇聯,但是,其一,前蘇聯刑法學者中也有人(如布拉依甯)反對這種觀點。其二,前蘇聯刑法理論之所以認為犯罪客體是構成要件,隻是因為“每一個犯罪行為,無論它表現為作為或不作為,永遠是侵犯一定的客體的行為。不侵犯任何東西的犯罪行為,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任何犯罪都侵犯法益,并不等于法益本身是構成要件。例如,任何犯罪都違反刑法,但刑法本身并不是犯罪構成要件。

可見,将犯罪客體作為構成要件,實際上有偷換概念之嫌。其三,特拉伊甯本人在論述犯罪構成因素時,分别論述了“表明犯罪客體的構成因素”、“表明犯罪客觀方面的構成因素”、“表明犯罪主體的構成因素”、“表明犯罪主觀方面的構成因素”,他雖然論述了各種表明客觀方面、主體與主觀方面的因素,但他的确沒有論述哪些因素是表明犯罪客體的構成因素,隻是說明了犯罪客體的含義與作用。這正好說明,表明犯罪客體的因素來自其他構成要件,而不是其本身。

其四,前蘇聯刑法理論将犯罪客體納入犯罪構成之中後,使犯罪構成要件喪失了實質意義而成為單純的形式要件,正當防衛、緊急避險也被當作符合犯罪構成的行為。為了使這種行為無罪,又在犯罪構成之外以其沒有社會危害性為由否認其犯罪性,于是,犯罪構成喪失了認定犯罪的法律标準的機能。

基于上述理由,在02年的時候。張明楷認為,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為犯罪客觀要件、犯罪主體要件和犯罪主觀要件。

但是随着深入的研究,張明楷最終采取了德國日本刑法的觀點,采用犯罪構成三階層學說:即犯罪構成該當性,違法性和有責性。違法性是闡述客觀要件以及排除客觀上犯罪構成事由的,有責性是闡述主觀要件以及排除主觀方面犯罪構成事由的。

在07年的《刑法學》第三版裡,犯罪構成該當性大部分劃入有違法,也就是客觀要件,小部分劃入了有責性(主觀要件)

所以,到09年為止,張明楷的觀點一直是:犯罪構成是兩要件:違法性和有責性。(即主客觀要件)

兩要件說、三要件說、四要件說裡的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

根據犯罪構成要件本身的特點,犯罪主體、危害行為、犯罪對象、危害結果、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這些反映行為人事實特征的特征的構成内容。無論是犯罪構成具體要件、共同要件還是犯罪構成的選擇要件,統稱為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犯罪主體所要求的刑事責任年齡、犯罪的故意和過失、犯罪的動機、目的,稱之為犯罪的主觀要件。

定罪必須堅持主、客觀要件相統一。那種隻根據人的所謂犯罪思想,而不問是否實施犯罪行為就予以定罪,稱之為主觀定罪,我國封建社會中的“腹非罪”就是“主觀歸罪”的典型。而隻根據行為和行為的損害後果而不不問行為人主觀上有無故意和過失就予以定罪的,稱之為客觀歸罪。

古代刑法大都以結果論責任,而不問主觀上有無故意和過失。客觀歸罪和主觀歸罪二者形式不同,實質一樣,都是極端的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的反映,必然導緻亂判濫罰,冤及無辜。而我國刑法犯罪構成堅持了主客觀相統一。因此,嚴格按犯罪構成要件定罪量刑,就能有效地避免發生客觀歸罪或主觀歸罪的錯誤。

三要件說裡的犯罪主體要件(在兩要件說裡此部分大部分劃歸客觀要件)

犯罪主體要件的概念:犯罪主體要件,是刑法規定的,實行犯罪行為的主體本身必須具備的條件。犯罪主體要件由刑法明文規定。

犯罪主體要件是實施犯罪行為的人(包括單位)本身必須具備的條件,它與犯罪構成的其他要件密切聯系。犯罪首先是一種行為,沒有行為就沒有犯罪,實施犯罪行為必須有行為人。但并非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犯罪行為的實施者,沒有辨認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就不能實施犯罪行為,至于動物、物體則更不待言。

所以,實施犯罪行為的主體本身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這就是犯罪主體要件。這一要件說明行為人是否存在實施行為和具有罪過的前提條件;不具備這一前提條件,就表明行為人不可能實施犯罪行為,不可能具有罪過心理。所以,犯罪主體要件,是成立犯罪必不可少的條件。

犯罪主體要件與犯罪主體并非等同的概念。犯罪主體是實施了犯罪行為,依法承擔刑事責任的人。犯罪主體要件是刑法規定的、實栉巳罪行為的人(或單位)本身必須具備的條件,但這并不意味着具備犯罪主體要件的人就是犯罪主體,也不意味着具備犯罪主體要件的人必然實施犯罪行為,而是說,隻有具備犯罪主體要件的人才可能實施犯罪;或者說,具備犯罪主體要件的人,其行為符合犯罪客觀要件與主觀要件時,才成為犯罪主體。在犯罪構成中作為要件研究的不是犯罪主體本身,而是犯罪主體的要件。

“不要看着一個主字就認為主體要件是主觀要件裡的内容。實際上,主體要件大部分是和犯罪構成的因果關系息息相關的,所以基本上應在客觀要件為宜。”(張明楷《刑法學》第三版)

三、犯罪構成的選擇要件

犯罪構成的選擇要件,是指不是每一個犯罪構成而是部分犯罪構成必須具備的要件。例如,一般的犯罪對犯罪主體隻要求達到刑事責任能力、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就能成立,但刑法上有一些犯罪則要求除具備上述條件外,行為人還必須具備某種特殊的身份才能成立。如渎職犯罪的主體必須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又如,犯罪的時間、地點并不是犯罪構成的必要要件,但有一些特定的犯罪以一定的時間、地點作為犯罪構成的要件,如非法捕撈水産品、非法狩獵等犯罪,刑法規定必須是在禁漁區、禁漁期、禁獵區、禁獵期這些特定的時間地點實施才能構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