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應洲

魏應洲

康師傅控股執行董事長
魏應洲,男,1954年生于中國台灣,台灣著名的食品加工企業康師傅的締造者。
  • 中文名:魏應洲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
  • 籍貫:
  • 畢業院校:
  • 職務:
  • 就職企業:
  • 主要成就:康師傅的締造者

人物簡介

魏應州出生在一個台灣小商人的家庭,80年代接過父輩的生意。1992年8月21日,投資800萬美元在天津開發區成立天津頂益國際食品有限公司,“康師傅”就成為中國方便面的代名詞。1995年,“康師傅”開始在天津開發區生産糕餅;1996年,開始在杭州生産飲料。共同構成“康師傅”的三大支柱。頂新國際集團如今已擁有“德克士”西餐、“有樂和食”拉面、“牛樂亭”烤肉三大品牌,僅“德克士”在中國就已有店面逾300家。

人生經曆

魏氏兄弟經營着從父親魏德和手裡接過來的“鼎新油坊”,這是他們的父親于1959年在台灣彰代鄉村創辦的小作坊。1988年,大陸向台灣開放,一直想将父親的“鼎新油坊”做大做強的魏氏兄弟,推薦兄弟中的老幺魏應行到大陸考察中國市場,想走出台灣在内地辦企業。魏應行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他發現大陸市場幾乎全是散裝油,上等食用油在大陸市場是個空白。于是,決定在大陸開發“頂新清香油”,創立“來自台灣的食用油”形象。

然而,食用油的銷路并不好,因為大陸的老百姓消費水平還沒達到“要面子”的程度,大家習慣了廉價的散裝油,而十幾塊錢的瓶裝“清香油”質量雖好,價格卻遠遠超過了老百姓的心理底線。

在大陸經銷瓶裝油失敗,魏氏兄弟,又開始試推“康菜蛋酥卷”和一種蓖麻油,結果又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和瓶裝油一樣,高估市場。從1989年至1991年,魏應行從台灣帶到大陸的1.5億元台币,一大半都打了水漂,他不敢再往前走了,他準備打道回府。

那天,他在北京至深圳的火車上,于是從旅行袋裡掏出一包方便面充饑。這時好幾個乘客問他:“這方便面在哪兒買的?”然後用一種好奇的目光盯着他手裡的方便面。這一“問”一“盯”,使他腦子裡靈光一閃:方便面有市場,為何不生産方便面呢?

回台後,魏應行把在列車上的“發現”很快變成了現實,四兄弟開始改行做方便面。初做方便面,四兄弟對此一無所知,他們隻好邊做邊摸索,做一點,就在台灣試銷一點。當時,在台灣,方便面是統一集團的天下,而魏氏的企業小而無名,生産出來的方便面無人問津。創業一敗再敗的魏氏兄弟,此刻眼前一片迷茫,不知下一步何去何從?

于是他們找到了白崇賢,向白崇賢讨教創業方略。這四兄弟個個血氣方剛,老大魏應洲37歲,老幺魏應行30歲,正處于人生創業的最好年齡。白崇賢建議他們到大陸去闖。

魏應洲卻搖着頭說:“兩次闖大陸,我們都失敗了,我們想還是先從台灣做起。”

白崇賢問:“在台灣你們能做什麼?”

四兄弟無言可對。白崇賢正色對他們說:“台灣的食品業已經有了味全和統一,水泥業有“台灣”,塑化業有台塑,金融保險業有國泰人壽,幾乎所有行業的市場都已經被強勢企業占領了,你還能幹什麼呢?無論在台灣創辦什麼企業,市場空間都很有限。再說,小河難養大魚,要做大,就得到大陸去發展,那裡市場寬闊,起點卻是平等的。”

聽白崇賢這麼說,他們覺得有道理,但是前兩次慘敗又讓他們心有餘悸。

白崇賢看出了四兄弟的心事,又繼續說:“你們在大陸的失敗不是創業本身的失敗,也不是産品的失敗,而是策劃的失敗。”經過分析,魏氏兄弟開始意識到自己失誤的病根在于沒有策劃好。

在白崇賢的幫助下,康師傅迅速坐大,占領大陸45%市場份額,使得統一、日清、營多、美廚等國際知名品牌黯然屈居二線的。

講師簡介

白崇賢先生

第五代管理模式創始人,他的管理思想影響了東南亞、日本、中國台灣、香港和大陸數千家企業。曾擔任深圳萬基藥業暨香港勝一科技集團首席經營顧問,美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班創新管理課程特聘講座教授,數千家企業的講師顧問。著有《超越巅峰》等多部著作。白崇賢大師的演講激情、投入、互動性強,抽象的概念在故事中得以诙諧诠釋,使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轉變、提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