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廣東省教育廳和華南師範大學雙重領導的省重點中學,師資力量雄厚、名師衆多,設施完善,校風純樸,學風優良,環境優美,是廣東省一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改革創新,辦學成績卓著的完全中學,也是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走過122年的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具有“以人為本,敢為人先”的優良傳統,把培養傑出人才、領袖人才作為教育目标,是廣東省中學中的翹楚。[1]
    中文名: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尊師愛校,文明守紀,好學進取,立志成才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李濟深 知名教師: 英文名: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 别名:華師附中 創建時間:1952年 類别:公立高中 現任校長:張貴和 學生人數:2000人(2009年) 教師人數:200人(2009年) 所屬地區:中國,番禺 簡 稱:華師附中

辦學曆史

1888年,美國人哈巴牧師在沙基金利(現六二三路)創立格緻書院。n1904年,格緻書院更名為嶺南學堂,定址珠江南岸康樂村。n1952年,中大附中、廣東文理學院附中、嶺南大學附中、華南聯大附中等四校合并為“華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高中部設在原中大附中校址,初中部在原華南聯大附中校址。n1956年,華南師院附中石牌分校成立,經過兩年建設分校初具規模,校本部搬遷至石牌校區。n1962年,華師附中廣州分校更名為廣東實驗中學,至此華師附中全部搬入石牌現址。n1983年,正式定名為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n2001年,與地産商合生創展創辦民辦學校華師附中番禺學校。後又創辦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華師附中新世界學校、華師附中國際基礎課程中心等。

學校簡介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廣東省教育廳和華南師範大學雙重領導的省重點中學,也是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首批通過全國示範性高中初審驗收的學校。1952年,由中山大學附中、嶺南大學附中、華南聯大附中、廣東文理學院附中四所中學合并,成為華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華附師資力量強,校風純樸,學風優良,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是廣東省一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改革創新,辦學成績卓著的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有高中、奧校初中共36個班,學生約2000人,教職工200餘人。華附師資力量雄厚,名師衆多,有廣東省傑出教師4人,特級教師17人,高級教師81人;獲得省以上表彰的教師達200多人次。

為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教興粵”的發展戰略,滿足社會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華附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合作創辦了華師附中番禺學校、華師附中新世界學校、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教育集團已見雛形。作為有50多年建校曆史的中國名牌學校,華附雄厚的教學實力早已為人熟知,特别是多年來學校形成的嚴謹、高效、敬業、精細的校風與學風,獨創的一系列規範、科學、創新的教育教學體系,得到教育界同行的廣泛認可。

辦學特色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各級領導的關懷鼓勵和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辦出了自己的特色:一是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二是注重基礎,鼓勵冒尖;三是合理負擔,講究效益;四是内外相促,教學相長;五是民主決策,科學管理;六是堅持改革,着眼未來。

在華附,分數不是惟一目的,華附更注重對學生潛力的挖掘,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而并非隻看重那些成績佼佼者。華附要培養的是每個學生的“做人基礎、求知基礎和身心健康的基礎”,讓每個學生都有良好的品質行為規範、确立自尊自強的信念;在求學過程中,不僅要将知識學會,更要會學,掌握好學知識的方法,有良好的學習作風。高起點的華附學生中,學校更願意給學生提供“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自由。據了解,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有三個最早:早在合校初期的50年代,率先開展“以‘啟發式’教學為重點的課堂教育改革”;60年代後,首先實行“課外活動”創新;80年代年後,學校最早在全國普教系統實施“按程度分層次教學”,即在部分學科按學生認知和能力水平的不同程度組織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在全國普教系統産生良好影響。

在華附,文學社、廣播台、越野興趣班等等課外活動應有盡有,開展得熱火朝天。正是這種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才更有利于學生成長,“自由才能出思想。”近年華附學生共有30多人次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國家級獎勵,一百多人次獲得省級獎勵。

校徽校風

教學改革

為了使華附辦學質量、水平不斷躍上新的台階,1996年,學校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1248工程”。提出了“以完整的現代教育塑造高素質的現代人”的辦學宗旨。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建設。加強教育理論對教育改革的指導,抓科研、促教改,走科研興校之路;建立課外活動激勵機制,促進個性特長發展;建立新的教學評價制度;積極探索奧校辦學新模式。大力推進以因材施教為核心的個别化、人性化教學模式,以立志成才為主題的激勵型德育教育模式,以優質高效為标志的效率效益型後勤服務模式,以科學民主管理為目标的舒暢型學校管理模式。制定了“八個一”的素質要求。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着重以學生自主發展為本,以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為重,以個别化為發端,以個性化為歸宿,構建多元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新課程體系。首先,是課程結構的多元化。着力開發建設校本課程,形成奧班、試驗班、普通班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相協調的課程體系。努力做到規定性課程(包括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優質化,選擇性課程(學校課程)系列化、個性化、特色化。選擇性課程包括:一是培養拔尖人才的提高性課程,二是擴大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創新精神的擴展性課程,三是注重學生實踐能力鍛煉的實踐性課程。其次,是課程内容的現代化。一是在現有學科課程中更新内容,體現現代化科學技術精神;二是在學校課程中專門開設介紹新興學科和前沿學科的相關課程;三是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素質的統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健全人格。再次,是課程發展趨勢國際化。緊随教育領域日益頻繁的國際合作和國際文化交流,融入國際教育發展潮流,把握新世紀教育發展的趨勢,博采衆長。

華南師大附中德育工作特色鮮明,成效顯著,建立了完善的德育管理體制和一支朝氣蓬勃的德育工作隊伍。高一學生下廠學工,高二學生到農村學農,高初中新生學軍等活動紮實獨特。體育衛生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宿營管理井井有條。學生的體質狀況及體育成績均居廣東省中學前列,并向高校輸送了許多體育尖子。

文娛活動

華附作為一間學術氛圍極其濃厚的學校,平時文娛活動确實不夠其他學校花樣繁多,不過附中人也不是如此刻闆的。

青春旋律藝術節

小歌手大賽

器樂大獎賽

舞蹈節

年級彙演

藝術欣賞專場

藝術節晚會

元旦班會

體育盛事

校運會

水運會

校工運動會

足協杯

籃協杯

乒協杯

羽協杯

跳大繩比賽

教學成果

華附學生中有40多人次參加國家中學生奧林匹克集訓隊。至2004年8月止,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7枚,銀牌1枚,銅牌1枚;獲國際物理、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各1枚;獲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金牌1枚;獲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1枚;獲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4枚,銀牌7枚。華附獲曆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15項次。盧穎華同學攻克了兩個國際著名的數學猜想(海潑倫猜想和厄迪希猜想),獲中國茅以升科學教育獎。郭豔婷和陳欣同學入選國家隊,赴美國參加“英特爾國際科學和工程大獎賽”。

憑着獨特的辦學理念,華附教學成效喜人。20多年來,華附學生高考升學率平均達到98%以上,其中約80%考取重點大學,廣東高考狀元和單科第一名相當一部分是華附學生。近年來,華附學生每年約有20位考入清華、北大。

校園文化

師資情況  

華附教師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2人,榮獲“全國模範、優秀教師”稱号10人,廣東省“南粵傑出、優秀教師”等稱号的25人,特級教師19人,在職高級教師109人。有6位教師被華南師大聘為教育碩士導師,有8位教師先後擔任廣東省、廣州市中學學科教研會會長、副會長,近年來,受到國家、省、市表彰的教師達二百多人次。  

教學成果

華附申報并通過立項的課題有“九五”廣東省教育科研課題5項,“十五”國家級課題4項,廣東省教育科研課題5項,廣州市教育科研課題9項。學校獲得了全國創新教學優秀成果獎2項;廣東省普通教育教學科研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省教育科研成果獎(黃華獎)6項;省教育促進會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獎9項;廣州市教育科研成果獎14項。近年教師撰寫的論文在全國各學科專業委員會的評選中有58篇獲得全國一等獎。  

獲得榮譽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華附是“廣東普教戰線一面紅旗”。八十年代以來,華附榮獲全國“活躍的中學生活”先進集體、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先進學校、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優秀學校、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普教系統先進單位等稱号。

1990年,江澤民主席親臨華附視察并題詞“堅持正确的辦學方向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國務委員陳至立,國家總督學柳斌等領導同志也先後到學校視察,對華附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上所取得的優異成績予以充分肯定。

日常生活 

全校共有宿位1800個,學生宿舍6人一個單間,其中今年招生計劃中預留了500個宿位,住宿費700元  。

學校校友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自1952年由中山大學附中、嶺南大學附中、華南聯大附中、廣東文理學院附中四所中學合并成華南師院附中以來,人才輩出,已經培養出兩萬多名畢業生,據不完全統計,校友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第三世界國家科學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專家學者約二千名。有數以百計的校友走上黨政機關領導崗位,有數以千計的校友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

部分知名校友:

吳鼎新教授、李濟深、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中國運動員陳鏡開、譚國标、美籍華人經濟學家鄒至莊、徐亨、伍沾德、李少石、曆史學家簡又文、陳少白、廖承志、喻戰清、曹子镳教授、冼勵堅、餘楠生、葉天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