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陷阱

現代化的陷阱

何清漣所著書籍
近年來專門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尤其是對中國社會轉型期資本形成的特點,政治資本形成的特點,政治資本、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等各種社會資本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國家、社會和市場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國家、社會和市場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沖突的關系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主要代表作為《人口:中國的懸劍》,《現代化的陷阱——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經濟學與人類關懷》,《我們仍然在仰望天空》等著作。
    書名:現代化的陷阱 别名: 作者:何清漣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今日中國出版社 頁數:394 定價:21.6 開本:16 裝幀:平裝 ISBN: 叢書:中國問題報告 副标題: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

圖書簡介

從平均主義盛行到懸殊的貧富差距,中國僅用了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面對貧窮,中國的傳統文化遊刃有餘,然而面對财富,卻捉襟見肘。在公平與正義的旗幟下,人們有充分的理由追問: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質低下者和品質惡劣者手中的,又對社會發展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中國的現代化之路當然不會一帆風順。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将如何通過深化改革,跨越諸如腐敗、軟政權化、分利集團化、地方惡勢力以及黑色經濟等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陷阱。

圖書目錄

導論

轉軌時期的政治經濟學問題

尋找經濟決策的政治基礎

如何看待經濟發展與社會代價的關系

對資源分配中不平等問題的倫理追問

第一章

股份制:困境中的政策選擇

經濟學家的悲哀:淮桔成枳

社會主義的免費午餐

“淮桔成枳”留下的思考

如何看待“十五大”的改革主題:

用股份制重組國有資産

第二章

90年代的“圈地運動”

“圈地運動”在中國的展開

權力滲透“圈地運動”

權力不法使用者的盛宴――瓜分國有土地收益

房地産市場能否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圈地運動”在中國當代資本原始積累史上的地位

“圈地運動”中的尋租活動對經濟改革的影響

第三章

經濟改革的“瓶頸”――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的軌迹

無法回避的所有權問題

國有企業的運行機制與市場經濟法則的不相容性

國有企業改革的幾個相關性問題

附文:國有資産的流失

國有資産流失總量知多少

國有資産流失的渠道

幾個國有資産流失的典型事例

第四章

中國當代尋租活動産生的根源分析

尋租活動的社會根源

關系網――尋租活動的神經網絡

曆史上的“貪渎文化”與今日尋租活動的

文化繼承關系

尋租活動的社會成本

建立道德和政治責任是改革成功的關鍵

第五章

中國當代的資本原始積累

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原始積累過程的完成、特征及其必然性

原始積累完成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第六章缺乏倫理規範的市場遊戲

政治、經濟和倫理道德的不同步變化

被破壞的市場道德秩序

機會不均等導緻的分配法則畸變

财富的追求――經濟倫理畸變的實證考察

财富的困惑

小結

第七章

貧富差距的形成和擴大

城市貧困人口的生活現狀

杯水車薪的扶貧救濟

分配中的不平等問題

收入分配中的金字塔結構

民衆的相對剝奪感

收入集中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貧困――世界性的困擾

第八章

人口、就業與犯罪

二元經濟結構中的農村城市化

農村勞動力大轉移――民工潮

就業與犯罪

“杜潤瓊事件”敲響的警鐘

古老的祭壇

第九章社會控制類型的多元化及地方惡勢力的興起

農村社會基層組織的“非組織化”進程

農村宗法組織的複燃

社會控制機制的畸變:地方惡勢力的形成

“黑白合流”――阻斷中國社會法治化進程的因素

中國的農村和農民問題

第十章

黑色經濟活動與黑社會組織的勃興

“地下經濟”之定義

黑色經濟活動分析

黑色經濟活動的載體:黑社會組織

泛濫成災的假冒僞劣商品和地下工廠

黑色經濟泛濫的嚴重後果

結語公平和正義:評判社會制度的阿基米德支點

“效率優先”經濟增長戰略的缺陷

我們應選擇什麼樣的發展戰略

為經濟學引回人類關懷

向政治之癌宣戰

腐敗消解舊體制付出的社會成本真是最小嗎

腐敗的路徑指向:非法治的金權政治

人的品質取決于人文教育的品質

發展是以人為中心的發展

後記追尋學者生命的真谛

作者簡介

何清漣(1956—),經濟學家。湖南邵陽市人,女,1956年生。1983年湖南師範大學曆史系畢業。入湖南财經學院任教。1988年畢業于複旦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曾工作于深圳,供職于某報社,兼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現居海外。

近年來專門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尤其是對中國社會轉型期資本形成的特點,政治資本形成的特點,政治資本、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等各種社會資本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國家、社會和市場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國家、社會和市場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沖突的關系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主要代表作為《人口:中國的懸劍》,《現代化的陷阱——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經濟學與人類關懷》《我們仍然在仰望天空》等着作。

其中《現代化的陷阱》在海内外引起轟動,成為學術着作中罕見的暢銷書。并于2000年獲首屆長江讀書讀者着作獎。另有論文近百篇。許多文章如《中國改革的曆史方位》、《中國經濟的斷裂帶》、《經濟學理學與屠龍術》、《當代中國社會的認同危機》、《中國社會結構演變的總體性分析》等文在國内外都産生極大影響,被美國、法國等政府研究機構多次轉載。

1999年6月14日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亞洲之星”。1999年11月28日被《三聯生活周刊》列為25位時代人物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