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率

利潤率

會計學用語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如以p`代表利潤率,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c+v),那麼利潤率p`=m/C=m/(c+v)。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标。利潤率指标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1]
    中文名:利潤率 外文名:Profit margin 适用領域:經濟學 所屬學科:利潤 公式:p`=m/C=m/(c v) 定義: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

區别關系

1..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

2.兩者按同一方向變化

3.利潤率總是小于剩餘價值率

4.兩者反映的關系不同

公式

利潤率(profit rate)利潤率

利潤÷成本×100%=利潤率

利潤率常用百分比表示。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銷售利潤率=利潤÷收入×100%

産生背景

在資本主義社會,指剩餘價值量同預付總資本量的比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表示資本增值即資本家赢利的程度。

公式

公式

資本家生産商品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他以一定量的價值額投入周轉,獲得更大的價值額。這個增值額是可變資本帶來的,即由雇傭工人的無償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但是,對資本家來說,預付資本的各個組成部分對于剩餘價值的生産是同等重要的,不管剩餘價值從何而來,它總歸是超過成本價格以上的餘額,從而也是超過全部預付總資本的餘額。這個餘額同預付總資本保持一個比率,即利潤率。如果用p′代表利潤率,m代表剩餘價值,c代表不變資本,v代表可變資本,它的計算公式就是馬克思說:“用可變資本來計算的剩餘價值的比率,叫作剩餘價值率;用總資本來計算的剩餘價值的比率,叫作利潤率。這是同一個量的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由于計算的标準不同,它們表示同一個量的不同的比率或關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1頁)。對每個資本家來說,他經常關心的就是這個利潤率,對于利潤率高低變動的預測,就成了他的生産經營決策的最主要的根據。剩餘價值率表示可變資本的增殖程度,或産業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程度,它反映工人創造的新價值按什麼比率在資本家與工人之間進行分配,從而反映了資本主義剝削關系。而利潤率則表示剩餘價值量同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即資本的增殖程度,或資本家赢利的程度,由于總資本價值同剩餘價值之間沒有任何内在的必然聯系,所以利潤率掩蓋了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本質,而使資本關系神秘化了。

利潤率既然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因此影響利潤率變化的因素,首先取決于剩餘價值率的高低。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利潤率的高低同剩餘價值率的高低成正比,而同預付總資本價值的大小成反比。利潤率的高低還取決于以下三個因素:①資本有機構成。在剩餘價值率既定的條件下,利潤率的高低同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成反比,即:資本有機構成愈低,一定量資本吸收的活勞動就愈多,榨取的剩餘價值量也愈多,利潤率就愈高;反之,則相反。②資本周轉速度。利潤率一般是以一年為期來計算的。假定其他條件(資本有機構成、剩餘價值率、工作日長度)相同,則年利潤率的高低同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成正比,而同資本周轉時間的長短成反比。資本周轉速度愈快,同量的可變資本在一年内就可以推動更多的活勞動,從而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量,使利潤率提高;反之亦然。③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如以靠犧牲雇傭工人健康為代價而實現的勞動條件的節約,可以減少不變資本的支出,從而提高利潤率;通過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産率的提高,使生産的排洩物(廢渣、廢水、廢氣等)減少并加以綜合利用,既可減少不變資本的支出,又可增加收入,從而提高利潤率;社會勞動生産率的變動還會通過不變資本的構成要素,特别是原材料價格的變動(這情況同供求關系的變動無關),促使資本增殖或貶值(這情況同貨币價值的變動無關),從而對利潤率發生直接影響。如其他條件不變,利潤率的高低同原料價格的高低成反比。

資本為追逐利潤率而在不同部門流動的結果,使利潤率趨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潤率。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産機械化、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資本有機構成普遍提高,一般利潤率呈下降的趨勢。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使資本主義社會所固有的矛盾趨于尖銳化。

表現形式

企業利潤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銷售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關系。

②成本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它表明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③産值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産值之比,它表明單位産值獲得的利潤,反映産值與利潤的關系。

④資金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資金平均占用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資金獲得的銷售利潤,反映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

淨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淨利潤(稅後利潤)與銷售淨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稅後利潤的能力,反映銷售收入與淨利潤的關系。

主要因素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率就轉化為利潤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是同一個剩餘價值量與不同資本數量的對 比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潤率表示全部預付資本的增值程度,而且在量上總是小于剩餘價值率,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程度。利潤率是經常變動的,決定和影響利潤率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剩餘價值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剩餘價值率高,利潤率就高;反之,剩餘價值率低,利潤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夠提高剩餘價值率的方法,都會相應地提高利潤率。

★第二,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高,利潤率低;資本有機構成低,利潤率高。

★第三,資本周轉速度。資本周轉速度加快,提高年剩餘價值率,從而也提高年利潤率。資本的年利潤率與資本周轉速度成同方向變化。

★第四,不變資本的節省。在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量一定的情況下,節省不變資本,可以減少預付資本,從而提高利潤率。

問題分析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利潤率有一種越來越降低的趨勢。 這是因為,随着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資本的有機構成是不斷提高的,這種提高必然要引起利潤率的下降。但是,這隻不過是問題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還必須看到有一系列因素在阻礙和延緩着利潤率的下降。例如,随着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在不斷地加強;由于勞動生産率的提高,機器、設備、原料等生 産資料的價值也在不斷地下降。此外,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對外貿易的不等價交換,也可以提高它們的利潤率。因此,馬克思說:“一般地說我們已經看到,同樣一些引起一般利潤率下降的原因,将會生出相反的作用,阻礙它的下降,緩和它的下降,并且部分地使它變得微弱。……所以,這個規律隻是當作傾向來發生作用;它的作用,隻有在一定情況下,并且經過長的期間,方才會明白地顯示出來。”

由此可以明白,盡管利潤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但這絕不等于說資本家所獲得的利潤量越來越少,更不等于說工人的處境可以越來越得到改善。事情絕不是這樣的。正是由于利潤率傾向下降的規律的作用,使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日益加強,并使資本主義社會所固有的對抗性矛盾日益尖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