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派

湘鄉派

近代古文流派之一
“湘鄉派”是近代古文流派之一,因其代表人物曾國藩為湖南湘鄉人而得名。湘鄉派繼承并發展了清代桐城派古文,擴大了桐城派的影響。于桐城派标榜的義理、考據、辭章之外,又加“經濟”一條,使文章内容更加面向社會現實。為文少禁忌,奇偶并用,舒展雄厚,但多宣傳封建道德,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
    中文名:湘鄉派 外文名: 别名: 類别:古文流派 代表人物:曾國藩 特點:繼承并發展了清代桐城派古文

湘鄉派功績

古文理論成熟

曾國藩的古文寫作和理論,都與桐城派有所不同。他“平生好雄奇瑰玮之文”(吳敏樹《與筱岑論文派書》引),為文務闳麗,與桐城派清談簡樸文風不同。他在《送周荇農南歸序》說:“略述文家原委,明奇偶互用之道”,頗贊賞清中葉胡天遊、邵齊焘、孔廣森、洪亮吉及近世淩玉垣、孫鼎臣、周壽昌等骈文家,而對“方姚之流風,稍稍興起”的趨勢,并無美詞,而感傷。天遊、齊焘輩闳麗之文,阒然無複有存者矣!對桐城派古文無大興趣。在古文理論上,他說:“古文之道,無所不施,但不宜說理耳。”(《緻吳南屏書》)對桐城派主張的義理、考據、詞章,補充并強調了“經濟”的重要。因此他編《經史百家雜鈔》,補充了姚鼐《古文辭類纂》的缺陷,擴大桐城派古文學習的源流,是通達的;而為文少禁忌,奇偶并用,使古文舒展有氣勢,雄厚有内容,為桐城派打開了僵局。他又授意弟子黎庶昌編《續古文辭類纂》,包括經、子史、集,以補姚鼐《古文辭類纂》之未備。

黎庶昌在《目錄序》中闡述了曾國藩古文理論:“曾氏之學,蓋出于桐城,固知其與姚氏之旨合,而非廣已于不可畔岸也。循姚氏之說,屏棄六朝骈麗之習,以求所謂神理氣味、格律聲色者,法愈嚴而體愈尊;循曾氏之說,将盡取儒者之多識格物,博辨訓诂,一内諸雄奇萬變之中,以矯桐城末流虛車之飾。其道相資,不可偏廢。”說明了曾國藩批判繼承桐城派而自創一派的實際。其後,晚清李詳說,“文正之文,雖從姬傳入手,後益探源揚(雄)、馬(司馬相如),專宗退之(韓愈)。奇偶錯綜,而偶多于奇,複字單義,雜廁相間,厚集其氣。使聲采炳煥,而戛焉有聲,此又文正自為一派,可名為‘湘鄉派’,而桐城久在祧列。其門下則有張廉卿裕钊、吳摯甫汝綸,黎□齋庶昌、薛叔耘福成,亦如姬傳先生之四大弟子,要皆‘湘鄉派’中人也”(《論桐城派》)。從此相沿而以曾國藩為湘鄉派創始者,對桐城派古文有所改革,有所前進。

促進中國近代

曾國藩湘鄉派古文理論,曆史作用有兩面。他利用桐城派,“私立門戶”,創建湘鄉派,實即擴大封建勢力,反對人民革命,辦理鎮壓人民的洋務,宣揚封建道德等等,成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工具。但他強調“經濟”,要求應時實用,糾正桐城派古文日益脫離實際,追求清閑的傾向,有一定進步意義。正象他創辦上海機器廠,培養近代科學技術人材,翻譯西方科學文化書籍,選派青年學生出國留學西方等等。都有利于中國民族資産階級的成長,為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學習西方近代科學文化知識,準備了一定的條件,客觀上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

詩歌博采衆家之長

在詩歌方面,曾國藩屬于宋詩運動中的人物,尊尚黃庭堅,他說:“涪叟(黃庭堅)差可人,風騷通□□”,“自□宗涪公,時流頗忻向”(《題彭旭詩集後》)。《晚晴□詩彙》也說他“承袁、趙、蔣之頹波,力矯性靈空滑之病,務為雄峻排□,獨宗江西,積衰一振。”但正象在古文方面極力擴大桐城派古文的學習源流一樣,他在詩歌的實際主張上也不拘囿于宋詩派的狹小天地。他在《聖哲畫像記》裡說:“蓋詩之為道廣矣,嗜好趨向,各視其性之所及。”自言鈔古今詩十八家,笃守其中四家,即“唐之李、杜,宋之蘇、黃”,已不限于黃庭堅。在《日記》中他還提出“必可與言機,可與言神,而後極詩之能事”并認為李白、杜甫、王昌齡、李賀以及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之樂府,都“多神到機到之語”,其《讀李義山詩集》詩又極口稱贊李商隐“渺綿出聲響,奧緩生光瑩”,更遠遠超出宋詩範圍之外。所以他編纂《十八家詩鈔》,抄錄曹植、阮籍、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謝□、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蘇轼、黃庭堅、陸遊、元遺山詩6500餘首,都可見出其取徑廣的趨向。着有《曾文正公全集》,卷首附有傳記、年譜,1936年世界書局出版。

影響深遠

他奉命主持湘軍時,好延攬人才,以學問文章相切磨,一時文壇英俊多被網為幕府中成員,俞樾、郭嵩絒焘、薛福成、吳南屏、吳汝綸、張裕钊等,均有盛名,可稱桐城派後勁。經過曾氏的推展,桐城派能延至清末,深受他影響的,有嚴複、林纾,以至譚嗣同、梁啟超等,因而說是清代獨霸文壇的主流,并非過譽。

湘文化

湖湘文化的根本特性,或者說它的個性是:“獨立根性”是湖湘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湖湘文化有别于其他區域文化的根本所在,是湖湘人的氣質、風氣、價值觀等的集中體現。

“獨立根性”的主要表現即在于“湖湘曆代知識精英均煥發着一種“無所依傍,浩然獨往”而不囿于陳見的創新精神;一種慷慨激越的“愛同胞而?仇虐,時時迸發于腦筋而不能自已”①之精神和卓勵敢死、強悍熾烈的士風民氣。這些精神從楚文化的代表、流放湖湘十年的屈原開始,中經濂溪周氏(敦頤)、湖湘學派、王船山、魏源、郭嵩焘等一大批湖湘文化精神的傳人繼承,直至于譚嗣同、唐才常、黃興、蔡锷、陳天華等一大批維新改革精英,一直弦歌不絕。過往大都及于學術而未顯,及至近代,尤其甲午戰争以後,民族危機深重,湖湘子弟将這種精神貫穿到了政體改造運動中,這種精神在近代數次政治現代化運動中顯示出了它那不同凡響的力度。“無所依傍,浩然獨往”即指湖湘士民有一種自振于他省的浩然獨立精神。用維新志士楊毓麟的話說,即湘人無奴性,馮友蘭則說楚人多有極新之思想,錢基博則認為湘人能自創風氣,并能别于中原人物而獨立。另外,陳寅恪、錢穆、魯迅、陳獨秀等大學者都對湘省人獨立自主精神多有贊譽。“無所依傍,浩然獨往”的精神成為湖南士民敢于沖決網羅的文化底蘊,它演化出強烈的求新求變精神和堅決的反封建精神。

主要代表人物

個人簡介

曾國藩,晚清軍政大臣﹑近代作家﹑湘鄉派古文的創立者。字滌生。湖南湘鄉人。家世務農﹐父名麟書﹐秀才。曾國藩為道光十四年(1834)舉人﹐十八年成進士。二十三年(1843)﹐以翰林院檢讨典試四川。轉侍讀﹐累遷内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部。在京師時﹐治義理之學﹐兼為詞章﹑考據。鹹豐元年(1851)﹐太平軍起。曾國藩應诏屢向清廷獻策。曆署刑部﹑吏部侍郎。二年﹐典試江西﹐中途因母死回鄉服喪。這年十一月﹐奉命在鄉辦團練﹐号“湘勇”。次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曾國藩又治水軍﹐造大小戰艦二百幾十艘﹐于是統帥水陸湘軍與太平軍轉戰于長江中下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數省﹐轉敗為勝﹐得清廷信任。同治時期﹐慈禧太後垂簾聽政﹐曾國藩被重用﹐加太子少保銜。又以鎮壓太平軍﹑撚軍立功﹐先後掌握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及直﹑魯﹑豫三省大權。太平軍失守江甯後﹐曾國藩晉封一等侯。官至兩江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死後谥号“文正”。

文學功績

曾國藩初學桐城派古文,推崇姚鼐,以為“姚先生持論闳通”,自稱“國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啟之也”。後期身居高位,幕府人材甚衆,已為文章領袖,又曾宣揚桐城派古文,叙述桐城派的源流和衆多作者,除高第弟子四人外,還曆稱各地的桐城派古文家,以見其影響所及,至為廣大。證明“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歐陽生文集序》)。“其說一出,有違之者,俱為非聖無法”(李詳《論桐城派》),一時聲勢頗大,使桐城派古文形成一個“中興”的局面。但曾國藩的目的是借鼓吹桐城派以自立門戶而為古文宗主。他的幕府賓客浏陽縣學教谕吳敏樹,便撰文揭穿曾國藩這一用心。吳敏樹既不承認自己是曾國藩所說的桐城派古文作家,也不認為曾國藩是桐城派。他尖銳指出曾并非真心以姚氏為宗,桐城為派,其實是“假是名以私立門戶,震動流俗”(《□湖文集》卷六《與筱岑論文派書》)。在吳氏指出了事實之後,曾國藩承認“斯實搔着癢處”。但曾國藩生前并未标榜自己為“湘鄉派”。

相關評論

曾國藩古文實繼承并發展了桐城派,而開創了湘鄉派。湘鄉派矯正桐城派專在文詞上洗刷求雅潔,而掩飾内容的空虛,确是應當肯定的。但由于湘鄉派古文成為宣傳封建道德、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信任和支持,則顯然違背了曆史潮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