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柳斯

西貝柳斯

芬蘭作曲家
簡·西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芬蘭最著名的作曲家、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初學小提琴和音樂理論,畢業于赫爾辛基音樂學院,後赴柏林、維也納進修。著有多部作品,凝聚着熾熱的愛國主義感情和濃厚的民族特色,因而獲得了世界的公認。自1950年起在赫爾辛基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國際音樂節——西貝柳斯音樂周。
  • 中文名:西貝柳斯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Jean Sibelius
  • 籍貫:芬蘭
  • 性别:男
  • 國籍:芬蘭
  • 出生年月:1865年
  • 去世年月:1957年
  • 職業:作曲家,音樂家
  • 代表作品:《芬蘭頌》《圖翁涅拉的天鵝》《憂郁圓舞曲》

代表作

西貝柳斯是芬蘭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他在一生中譜寫了100多首樂曲。他善于在音樂中營造悠遠、空曠的空間和意境,善于通過凝重的色朦胧堆積與充滿詩意的抒情來表現他所追求的浪漫性。

西貝柳斯是繼格裡格之後,北歐樂派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在藝術上的成就,受到芬蘭人民的極大崇敬,從1950年起,在赫爾辛基每年舉行一次“西貝柳斯音樂節”,許多國際著名音樂家都前來參加演出活動;赫爾辛基音樂學院也以西貝柳斯命名。

其代表作有廣為流傳的交響詩《芬蘭頌》、七部交響曲、交響傳奇曲四首(包括著名的《土奧涅拉的天鵝》)、小提琴協奏曲、交響詩《薩加》(即《冰洲古史》)、《憂郁圓舞曲》、(戲劇配樂的一章)、弦樂四重奏《内心之》,以及為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的配樂。此外還作有大量的歌曲、鋼琴曲等等。

職業生涯

芬蘭作曲家。1865年12月8日出生在芬蘭中南部小市鎮海門林納,1957年9月20日卒于耶爾文佩。其父為外科醫生,在西貝柳斯未成年時即去世。西貝柳斯9歲開始學習鋼琴,成績雖并不突出,卻喜即興演奏。15歲又學習小提琴,并熱切希望成為一個小提琴演奏家。但畢竟由于學習開始得過遲,他的願望不能實現。盡管西貝柳斯在中學時已顯示出很好的音樂才能,但還是遵從母親和祖母的意願,考入了赫爾辛基大學的法律系。

同時又以特别生的身份入音樂學院從匈牙利教師H.奇拉格學習小提琴,并從學院院長M.韋蓋柳斯學習音樂理論。不久西貝柳斯終于放棄了法律,完全轉向音樂專業。1889年,西貝柳斯以兩部頗受好評的室内樂──A大調弦樂三重奏和《a小調弦樂四重奏》,結束了在音樂學院的學習。随即獲得一筆獎學金,去柏林深造,從A.貝克爾學習作曲理論。柏林的音樂生活使西貝柳斯的藝術眼界大為開闊,受益不淺。

1890年秋,西貝柳斯回到芬蘭,短暫停留後,又去維也納進修,受教于R.富克斯和K.戈德馬克。1891年回國後不久,受聘在赫爾辛基音樂學院任教,同時從事創作。他的創作成就,逐漸受到國内輿論的重視。從1897年起,西貝柳斯得到皇家議會給予的年金,使他得以減輕教學負擔,用更多時間從事創作。至20世紀初,他終于辭去教學工作,除專心創作外,也應邀去過美國、英國等國進行教學和演出活動。

創作曆程

西貝柳斯最初的作品主要是室内樂,但他真正的才能和興趣是在管弦樂方面,并寫出了獨樹一幟的傑出作品。他的管弦樂作品,多取材于民族史詩或民間傳說。根據由芬蘭民間詩歌和神話編成的史詩《卡勒瓦拉》中的題材進行創作。

如交響詩《庫萊爾沃》(1892,樂隊與聲樂)、傳奇曲《勒明基甯組曲》(1893~1896)、交響幻想曲波約拉的女兒(1906)等。其中《庫萊爾沃》是西貝柳斯第1部成名之作,全曲共分5個樂章,故事表現庫萊爾沃和一個少女相愛,後來發現這個少女竟是他幼年時失散的同胞妹妹,結果導緻悲劇的結局──妹妹投水自盡,庫萊爾沃也拔劍自殺。

《勒明基甯組曲》也是一部頗受人歡迎的傳奇曲,它包括4個部分,即《勒明基甯和少女們》、《勒明基甯在圖奧内拉》、《圖奧内拉的天鵝》和《勒明基甯的歸來》。勒明基甯是傳說中生活放蕩類似唐璜式的人物。在這4部傳奇中以《圖奧内拉的天鵝》最為突出。

圖奧内拉是芬蘭神話中的冥府,它被一條黑水河環繞,河上遊着一隻天鵝。樂曲在加弱音器的弦樂的背景上,突出英國管吹奏的旋律,有如天鵝悲凄的歌聲,意境幽深。這些作品,從題材内容到音樂風格,都富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是在芬蘭人民反對沙皇俄國入侵,民族意識高漲的背景下創作的;雖然沒有直接的現實政治意義,但卻鼓舞了芬蘭民族意識的覺醒。

事業巅峰

1899年,是芬蘭人民反對沙皇俄國鬥争史上更加尖銳的一年。西貝柳斯在這一年内完成了幾部富于愛國熱情并給芬蘭人民以鼓舞的作品。如童聲與男聲合唱《雅典人之歌 、樂隊組曲《曆史場景》和第1部音詩《芬蘭頌》等。這些作品中,《芬蘭頌》是一部具有廣泛國際聲譽,為世界各國交響樂隊經常演奏的名作。該曲初為一部配樂中的終曲,曾在巴黎博覽會上以《祖國》為名演出過。後因沙俄禁演,不得不改名為《即興曲》。

1917年芬蘭獨立後才以《芬蘭頌》命名。該曲以嚴峻深沉的引子開始,引出抒情悲歎的主題,随着音樂的發展,情緒趨向高昂,充滿戰鬥的激情;最後以充滿信心的輝煌壯麗的尾聲結束。這部世界著名的音樂作品,把芬蘭人民的民族苦難、戰鬥意志和必勝信念的時代精神熔于一爐,被認為是芬蘭民族精神的象征。

西貝柳斯在創作上最重要的成就是他的7部交響曲。這7部交響曲均為非标題性作品,代表了他在創作道路進程中哲學思想和美學觀點的變化。第一交響曲(1899)是按古典傳統方式寫成,具有史詩般的氣氛;其中既有緊張的戲劇沖突,也有抒情的自然景色;全曲結束在勝利的音調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第二交響曲》(1902),标志着一種新風格的開始。

全曲從憂郁神秘的氣氛和煩躁不安的激情,達到宏偉莊嚴的凱旋結局,具有從苦難經過鬥争走向光明的哲理性。《第三交響曲》(1907)隻有3個樂章,是一部明朗、抒情的交響曲,充滿了光明和歡樂。《第四交響曲》(1911)氣氛晦暗,富于冥想性,是一部獨特的表現内心世界的作品。第五交響曲(1915)是一部歡快、嘹亮而莊嚴的作品。

作者寫此曲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盡管戰争給歐洲人民帶來了災難,但西貝柳斯在這部交響曲中卻對人類的前途充滿了信心。《第六交響曲》 (1923),表現出很強的克制。《第七交響曲》(1924)隻有1個樂章,它以較為親切溫柔的音樂語言,表達了生命的歡樂。西貝柳斯的交響樂創作,以其深邃的意境、内在的力量和嚴謹的構思而獨具一格。

小提琴協奏曲

在西貝柳斯的交響音樂創作中,還有一部《小提琴協奏曲》(1903)。這是他唯一的一部協奏曲,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把具有個性的抒情和宏大的氣勢很好地結合起來,使這部作品在芬蘭協奏曲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西貝柳斯最後一部重要作品,是1926年寫的交響詩《塔皮奧拉》。在1929年以後,他的旺盛的創作活動令人不解地中斷了。從這時到他去世的近30年時間裡,他基本上沒有再創作什麼重要作品。對此,西貝柳斯在50年代曾作過這樣的解釋:“專制和戰争使我厭惡,隻要想起暴政和壓迫、集中營和捕人,就使我心理上和生理上發病。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20多年中未能創作的主要原因。”西貝柳斯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他熱愛芬蘭,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使芬蘭擺脫了沙皇俄國而獨立,但他對蘇維埃政權抱對立的态度。他珍視民族獨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卻無視法西斯德國的侵略鐵蹄對各國民族獨立的踐踏,而采取親德立場。從上述他關于創作中斷的談話中,也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的困惑。 

西貝柳斯是繼E.格裡格之後,北歐樂派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在藝術上的成就,受到芬蘭人民的極大崇敬。從1950年起,在赫爾辛基每年舉行一次“西貝柳斯音樂節”,許多國際著名音樂家都前來參加演出活動。赫爾辛基音樂學院也以西貝柳斯命名。

芬蘭頌

音詩《芬蘭頌》作品作于1899年,是西貝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1899年夏,處于沙俄統治下的芬蘭人民不滿于統治者的壓迫和獨裁政治,掀起了一場捍衛芬蘭的自由和維護憲法權利的運動,人們為了聲援被迫相繼停刊的報界,組織起為新聞記者募集資金的義演活動,在義演最重要的一次晚會上,展示了以芬蘭神話和曆史主題組成的在當時最受歡迎的一系列生活畫面,這個節目稱作“曆史場景”。西貝柳斯為這一“曆史場景”所寫的配樂,包括一首總的序曲、每一場的前奏曲,為詩朗誦而作的柔和伴奏,以及一首最重要的總結性音詩—《芬蘭頌》。

《芬蘭頌》這首舉世聞名的傑作,曾對芬蘭民族解放運動起過很大的推動作用。它在向全世界訴說位于北極圈的這個小國為生存而進行的殊死鬥争,并使全世界确信芬蘭并不是沙俄獨裁統治下的一個附屬國,所起的作用比千萬本小冊子和報刊論文都重要得多。它被譽為芬蘭的“第二國歌”。

整個樂曲由若幹個性格突出的主題動機及其展開構成。音樂一開始的銅管合奏有力地呈現出主題,粗犷、強烈而沉重,被稱為“苦難的動機”,表達出一種受禁锢的人民所蘊藏的反抗力量和對自由的強烈渴望(片段1)音樂的進行突然加快,在低音弦樂器陰森森的背景的襯托下,銅管樂器和定音鼓帶出的一個極其刺激的節奏型,把聽者帶入了充滿緊張的戲劇性沖突的戰鬥場面,掀起了一個強有力的高潮。

後來,音樂在低音樂器簡單反複的音型中,傳出了一曲勝利的頌歌,這支旋律從銅管樂器的戰鬥呐喊中發展出來,但它的純樸明朗,就像是一支具有舞蹈性節奏的歡快民歌。緊接着,木管樂器呈示出的充滿必勝信心的鬥争動機,和勝利頌歌的主題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氣勢磅礴的鬥争場面(片段2)。後來,樂曲出現了頌歌主題,曲調莊嚴舒緩,滲透了人民熱愛祖國的崇高而神聖的感情(片段3)。

D大調第二交響曲

作于1900年到1902年之間,并由作者親自指揮初演,是西貝柳斯交響曲作品中最流行的一部。《第二号》交響曲不但繼承了先人的傳統,也明顯地體現出西貝柳斯的個性。作者本人稱這部作品描寫的是“芬蘭為政治自由而鬥争”。而有人将此作品稱為西貝柳斯的《田園交響曲》,是因為這部作品有着很強烈的芬蘭風土氣息,和濃厚的北歐民謠色彩。西貝柳斯的許多作品中,有許多是直接将民謠改編為鋼琴曲或歌曲的,表現了他對芬蘭民謠的執迷。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稍快闆,D大調,6/4拍子,奏鳴曲形式。弦樂器以不很明确的旋律線條,奏出第一主題的伴奏,由單簧管和雙簧管吹出了民謠風格的旋律,樸實無華,洗煉深沉。樂章表現出一種凄怆的田園情緒(片段1)。

第二樂章:行闆,d小調,4/4拍子。低音提琴與大提琴強有力的撥奏伴奏下,大管奏出凄涼而悱恻纏綿的旋律,令人有如冰天雪地的芬蘭荒野之感覺。本樂章表現了芬蘭人民在殘暴的外族統治之下,精神上受到的壓抑(片段2)。

第三樂章:最急闆,6/8拍子。這是在弦樂的節奏之上,輕快地展開诙諧曲風格的樂章。由弦樂奏出活潑的主題,然後木管作答。樂曲描繪了雪花飛舞的白茫茫景色,隐喻了芬蘭民族主義的覺醒(片段3)。

第四樂章:中庸的快闆,D大調。由弦樂奏出第一主題,長号與定音鼓則加上了頗富特色的節奏。然後,第一主題呈示出其完整的形貌,這一主題是寬廣而充滿力量的旋律,有人評價它是“勝利的贊歌”。本樂章清晰地表明了作者堅信“芬蘭必将掙脫枷鎖”的理想(片段4)。

C大調第七交響曲

西貝柳斯的《第七交響曲》是用單樂章形式寫成的。雖然單樂章的交響曲并非史無前例,但大體上都是以古典的四樂章制交響曲形式為前提構成的。至于這部《第七交響曲》,則因其形态十分随意而顯得十分特殊,其性格實際上更接近于交響詩。而且,本交響曲的各個主題、各個動機、各個節奏都結合得極為緊密,極為統一。在短短的一個樂章裡,從行闆到急闆一概都包含在内。其樂念超凡,旋律與和聲魅力十足,編制雖小,配器法卻極為充實、極有效果,再加上嶄新的樂曲結構,使這部交響曲在交響樂發展史上具有相當高的曆史地位。

西貝柳斯的音樂在英國有極高的評價,所以他一有新作,便照例要赴英國發表。這部交響曲是西貝柳斯為了親自赴英國出席一次音樂節而作的。作品完成于1924年,在同年的十一月,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由他親自指揮初演。

樂曲首先以慢闆的樂節開始。由全樂隊合奏的強有力的上行音階是在這部交響曲中一貫出現的基本動機。這一動機在樂曲的各處或以原有之形态,或以旋律的一部分,或以經過句的片斷加以變形,加以分解而一一呈示。

長笛與豎笛吹出具有北歐風格的、充滿了憧憬的旋律(片段1)。而後中提琴奏出在這個慢闆樂節中的最重要的主題,這是一段抒情色彩的田園性旋律。然後,由小提琴繼承這一旋律并加以發展,形成這部分的最高潮。樂曲在逐漸加快速度的過程中,稍微和緩了一下。單簧管與豎笛柔和地吹出g小調旋律,然後由弦樂繼承,長号和小号奏出了朗誦般的旋律(片段2)。

之後樂曲進入6/4拍,在弦樂器急促的動态下,出現了強烈而熱情的動機,同時樂曲立即進入最急闆的樂段。這部分相當于傳統交響曲中的 “诙諧曲樂章”(片段3)。不久之後,樂曲漸慢下來,進入極溫和的快闆。弦樂部分唱出了具有民謠風格的平和旋律。樂曲不久又加快至最急闆,伸展的引子動機帶出長号獨奏,第一主題史詩般的音調在C大調上再現(片段4)。達到最強時,銅管突然沉默,弦樂合奏出了情緻纏綿的旋律,經過不斷的發展之後,就在那如怒濤般的樂隊全奏之中,定音鼓也加了進來。全曲在宏大的氣氛中結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