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

漢語漢字
拳,漢語常用字,讀音quán,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時代。[3]基本含義為徒手的武術:拳術;引申含義為肢體彎曲:拳曲。的常用組詞為拳譜。包含拳的常用成語為拳拳在念。
  • 中文名:拳
  • 拼音:quán
  • 部首:手
  • 倉颉:FQQ
  • 鄭碼:UBMD
  • 筆順:丶ノ一一ノ丶ノ一一丨
  • 筆畫數:10
  • 比喻:比喻一切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特指:曆史上的”義和團“創立的義和拳
  • 出處:《說文》
  • 五筆86:UDRJ
  • 五筆98:UGRJ
  • 注音:ㄑㄨㄢˊ

現代釋義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拳quán(ㄑㄨㄢˊ)

⒈屈指卷(juǎn)握起來的手:拳頭(“頭”讀輕聲)。

⒉徒手的武術:拳術。打拳。太極拳。拳譜。拳腳。

⒊肢體彎曲:拳曲。拳起腿來。

量詞,用于拳頭打人的動作:打他幾拳。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拳quán

〈名〉

(1)(形聲。夲義:緊握的手。俗稱拳頭)

(2)同本義[fist]

拳,手也。——《說文》。按,張之為掌,卷之為拳。”

魯君許諾,乃使吏鞟其拳。——《呂氏春秋》

(3)又如:揮拳;赤手空拳

(4)拳術;拳擊[boxing]。如:拳經(談拳術的文字;拳術);打拳;太極拳;拳技(拳擊的技法);拳法(拳擊的技法)

(5)通“弮”。弓弩[bows]

士張空拳。——《漢書·李廣傳》

(6)姓

詞性變化

拳quán

〈動〉

(1)通“蜷”。屈曲;卷曲[curl]

其棱細則拳曲。——《莊子·人間世》

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顔氏家訓·勉學》

(2)又如:拳拳彎彎(卷曲的樣子);拳毛(卷曲的毛發);拳攣(拳曲;屈曲);拳毛(毛發卷曲);拳足(卷曲腳爪);拳發(頭發卷曲)

拳quán

〈形〉

(1)勇壯[brave]

無拳無勇。——《詩·巧言》。傳:“力也。”

有拳勇股肱之力。——《國語·齊語》。注:“人勇為拳。”

(2)如:拳果(壯勇果斷);拳勇(勇壯);拳捷(勇壯敏捷);拳猛(勇猛);拳腕(猶勇力);拳儇(勇壯矯捷)

(3)誠摯[honest]

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司馬遷《報任安書》

不勝拳拳。——《漢書·貢禹傳》

(4)又如:拳拳好善(誠心誠意行善);拳摯(誠摯)

拳quán

〈量〉

(1)表示動量,用于拿拳頭打人的動作

你便在我臉上打一百拳也不妨!——《水浒傳》

(2)表示物量,相當于“樁”、“件”

我這一去,不得一拳兒好買賣不回來。——張國賓《合汗衫》

常用詞組

拳棒、拳打、拳打腳踢、拳擊、拳腳、拳曲、拳拳、拳師、拳術、拳壇、拳套、拳頭、拳頭産品、拳王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古文〕?㩲《唐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音權。手也。《玉篇》屈手也。《前漢·鈎弋倢伃傳》武帝巡守過河閑,召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卽時伸,号曰拳夫人。

又《廣雅》拳拳,憂也。一曰愛也。

又勤懇也,恭也。《前漢·貢禹傳》不勝拳拳,不敢不盡愚心。《注》忠謹之意。亦作惓惓。

又奉持之貌。《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又姓。衞大夫拳彌。

又《集韻》苦遠切,音绻。

又驅圓切,音弮。?奉持貌。

又與弮同。《前漢·司馬遷傳》士張空拳,冒白刃。《注》拳,弓弩弮也。言矢盡,故張弩之空弓,非空拳也。

又已袁切,绻平聲。力也。《詩·小雅》無拳無勇。徐邈讀。

又通作卷。見卷字注。

說文解字

拳【卷十二】【手部】

手也。從手聲。巨員切

說文解字注

(拳)手也。合掌指而爲手。故掌指二篆廁手拳二篆之閒。卷之爲拳。故檀弓曰。執女手之拳然。從手。聲。巨員切。十四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