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子

強子

受到強相互左右影響的亞原子粒子
強子屬于現代粒子物理學中的概念,也是量子力學中的重要概念。[1]強子(Hadron)是一種亞原子粒子,所有受到強相互作用影響的亞原子粒子都被稱為強子。強子,包括重子和介子。按現代的粒子物理學中的标準模型理論而言,強子是由誇克、反誇克和膠子組成的。膠子是量子色動力學中的基本粒子,它将誇克連在一起,強子是這些連接的産物。
  • 中文名:強子
  • 拼音:qiangzi

分類

按其組成誇克的不同,強子還可以分為:

重子(Baryon):重子由三個誇克或三個反誇克組成,它們的自旋總是半數的,也就是說,它們是費米子。它們包括人們比較熟悉的組成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和一般鮮為人知的超子(Hyperon,比如Δ、Λ、Σ、Ξ和Ω),這些超子一般比核子重,而且壽命非常短。

介子(Meson):介子由一個誇克和一個反誇克組成,它們的自旋是整數的,也就是說,它們是玻色子。介子有許多種。在高空射線與地球空氣相互作用時會産生介子。

其它很稀有和奇怪的強子。

由多于三個但單數的誇克或反誇克組成類似重子的強子。

由多于一對誇克-反誇克對組成的類似介子的強子。

完全由膠子組成的粒子。

介子的自旋(粒子的固有角動量)量子數為整數(也稱玻色子),重子的自旋量子數為半整數。(也屬于費米子)

質子的自旋量子數為半整數 1/2,并且參與強相互作用。所以質子屬于強子的一種。

發現的所有強子都滿足蓋爾曼-西島關系,即:S=2(Q-I3)-B,S是奇異數,Q是電荷,I3是同位旋,B為重子數。

相關詞條:大型強子對撞機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

構成

強子的構成是粒子物理的基本問題之一

在樸素誇克模型中,強子具有(介子)和qqq(重子)構成。但是這種簡單的構成正受到來自實驗的嚴峻挑戰。無論是越來越多的無法歸類的強子态,還是具有無法為樸素誇克模型所容許量子數的介子的發現,都暗示有超越樸素誇克模型構成的新強子存在。 膠球、多誇克态和混雜子是三種可能的新強子構造,它們分别是膠子、多誇克以及誇克與膠子的束縛态。本文将研究這些新強子的性質。首先是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介紹,由于我們采用QCD求和規則作為我們的主要理論框架,因此對于瞬子物理我們主要采用一種易于使用到QCD求和規則框架内的半唯象方法,即單瞬子近似。

對于某些特定新強子性質的研究。 在考慮了直接的瞬子效應後,我們在QCD求和規則的框架内研究了 膠球的質量問題。結果顯示在考慮了瞬子效應後,膠球的質量被大大降低。之後我們考慮瞬子效應在标量膠球衰變中的作用。我們發現由于非微擾效應,标量膠球衰變過程中 對稱性是被很好保持的。我們也考慮了标量膠球的四誇克衰變與兩誇克衰變寬度之比。與普通介子衰變相比,我們預言标量膠球衰變會有較大的多強子末态分支比。 首先構造了兩個典型的 分子四誇克态,利用考慮瞬子效應修正後的QCD求和規則研究它們的質量問題。我們發現我們的模型可以在1.4GeV附近容納兩個不同的 四誇克介子。接着構造具有Diquark結構和分子态結構的四誇克态,并研究了它們的衰變方式。 在已有的 和 混雜子質量的求和規則中考慮直接的瞬子效應,研究瞬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給出較穩定的 膠球的質量預言。

1964 年,美國科學家蓋爾曼等人提出“誇克模型”。他們認為,所有的強子都是由若幹種叫做“誇克”的更深層次的粒子組成。西方人将這些粒子稱為“誇克”,中國人則常常又稱它們為“ 層子”。顧名思義,層子是相對電子、質子、中子這些基本粒子來說的,它屬于“下一層次的粒子”。蓋爾曼等人認為誇克帶“分數電荷”,它們被禁閉在強子内部,不能脫離強子自由運動。

誇克是物質分割的極限

因為誇克被禁閉在強子内部,本身也無法直接觀察。然而,對大自然的好奇心,促使人們對誇克是否還有“内部結構”這個問題産生濃厚的興趣。迹象表明,誇克和輕子可能是由某些更為基本的粒子所組成,誇克和輕子之間具有極大的對稱性。根據理論,誇克可分為三代,每代有兩種(不計反誇克),它們分别是(u,d)、(s, c)和(t,b)。輕子也有三代,每代也有兩種。如此多的粒子表明,即便誇克和輕子,也不可能是物質分割的“最小單元”。

但是從1964 年至今,人們還沒有“看到”過誇克的真實面目。在蓋爾曼提出的誇克理論中,他假設存在三種誇克。他用這三種誇克及它們的反粒子來說明微觀粒子構成的模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由于物理學家至今還不能使誇克脫離其他微觀粒子而獨立存在,它隻能像犯了錯誤而被關禁閉的士兵那樣,被幽禁在微觀粒子中。所以,“誇克禁閉”成了當今粒子物理學的難題之一,這對哲學中關于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也是一次嚴峻的挑戰。

近半個世紀以來,物理學家為了尋找自由誇克,絞盡了腦汁。每當一台新的高能加速器建成以後,首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試圖找到誇克。有的物理學家把微觀粒子想成一隻口袋,誇克永遠被裹在這隻口袋裡——在這口袋的小範圍内,它可以自由飛翔,但決不許脫離這個口袋。就是這個神秘的口袋,似乎要把誇克同外界永遠隔離開來。也有的物理學家把微觀設想成一口半徑很小又很深的“ 井”,誇克過的就是這種“ 坐‘井’觀天”的生活。在“井”裡它們都相當自由,運動速度也不快,可就是跑不出去。人們必須提供極大的能量,才能把它從“井”底拉出來。但是人們還沒有辦法産生這麼大的能量,使誇克獲得“解放”。

既然不能直接找到自由誇克,一些物理學家就改變了策略,企圖間接地搜尋它。因為根據理論推測,誇克帶有所謂的“分數電荷”,這使物理學家看到了一線希望。他們認為隻要找到了“分數電荷”的攜帶者,那也許它就是誇克的化身了。因此物理學家在粒子加速器、隕石、月球、地下深井和海底等許多地方“張羅織網”,到處尋找具有“分數電荷”的粒子。

探測誇克結構和輕子結構的實驗都在進行中,但未取得進展。考慮到原子和原子核的線度相差10 萬倍,因而可以預言誇克的結構最多隻能在10-20 米的尺度上顯示出來;但實驗隻能探測到10-17 米的線度,因而誇克究竟是否有“内部結構”,至今還是一個謎。

層子模型

強子結構的層子模型

是在1965年9月到1966年6月之間完成的。當時的研究背景是這樣的:在電子、質子、中子發現之後,人們普遍認為它們是構成物質的終極單元,稱之為“基本粒子”。随着介子和超子在20世紀40到50年代的陸續發現,基本粒子的家族迅速擴大,這些粒子絕大部分是強作用粒子,簡稱強子。很難想像這麼多的強子都是基本粒子。1955年日本物理學家坂田提出了一個結構模型:強子中隻有質子、中子和超子三種是基礎的粒子,由它們構成其他所有的強子。坂田模型存在一系列困難,但是所提出的強子具有内部結構的思想是正确的。1964年美國物理學家蓋爾曼改造了坂田模型,提出了“誇克模型”,認為強子是由三種具有SU(3)對稱性的組分構成的,他把這些組分稱為誇克。

到了1965年,基本粒子表中粒子的數目已經可以與周期表中元素的數目相比,其中重子的自旋可以高達11/2,并且實驗上關于核子的電磁形狀因子的測量說明以前被認為是基本粒子的核子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空間結構。這些事實說明了兩點,一是“基本粒子”并不基本,二是強子有着内部結構。坂田模型和誇克模型都是關于強子結構的科學設想,有待于進一步發展為強子結構的科學理論。但是在當時發展強子結構的理論有困難,因為不知道在強子内部是否有新的力學規律在起作用,不知道強相互作用的具體形式,不知道處理強相互作用的數學方法,所以在結構模型中還隻限于讨論由對稱性能夠得出的強子分類、新粒子預言和諸如質量、自旋、電荷、磁矩等靜态性質。進一步的發展必須超出對稱性的範疇,引入動力學起作用的因素。

在當時已知的最高能量下,物理實驗結果表明量子數、本征值、幾率波這些概念仍然有效,也就是說在強子内部的小尺度範圍中,用波函數描述狀态、用算符描述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仍然有效。于是他提出引入強子内部的結構波函數來描述強子内部結構的狀态,至于決定波函數的力學規律和運動方程等則留待以後去讨論,一些嚴格的物理要求如相對論洛倫茲協變性和内部對稱性等已經大大限制了波函數可能具有的形式。強子的組成及遵從的對稱性是否取誇克模型或坂田模型的其他變種,所以後來按錢三強的建議把強子的組分粒子稱為“層子”,表示物質結構許多層次中的一個層次的意思。在引入波函數以描述運動着的強子時,他認為應當區分描述内部運動和整體運動的兩個概念。通過對已知實驗數據的分析,他提出層子在強子内部的運動速度遠小于光速,是非相對論性的,雖然強子的整體運動可以是相對論性的。

這樣,可以在強子的靜止坐标系中定出非相對論性的結構波函數,然後通過洛倫茲變換得到作自由運動的強子的波函數。在讨論強子發生轉化的過程時,朱洪元引入始态和終态強子結構波函數的重疊積分的概念和具有特定的對稱性的強子構成組分(層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來計算躍遷矩陣元,用以統一地描述一系列強子的轉化過程。在這些概念和方法的基礎上,由錢三強大力支持,朱洪元領導的粒子理論研究集體系統地研究了強子的力學、電磁及幾何等靜态性質,以及強子的電磁衰變、弱衰變、強衰變等動态過程。在九個月裡,他們發表了46篇科學論文,得到了一系列理論結果,其中許多和實驗結果相符合。有一些當時沒有實驗數據,在後來才得到實驗的證實。也有一些理論結果與實驗不合,有待後來的實驗和理論工作的新進展來解決。

“層子模型”是強子結構研究的一個重要開拓,它是在層子之間的動力學理論提出來之前的一個方向性的系統工作。這個理論中提出的強子内部結構波函數和波函數的重疊積分的概念沿用至今,随着層子間強相互作用的動力學理論的建立,它們越來越細緻地被确定下來。在1966年北京亞太科學讨論會上,巴基斯坦諾貝爾物理學得主薩拉姆高度評價了這項工作。很可惜,朱洪元和中國粒子物理學家在理論上一個很好的開頭被随後十年的大破壞所打斷。

相關觀點

核子(強子)是誇克、膠子的束縛态,由量子色動力學QCD描述。由于QCD的基本特性(高能标度下的漸近自由、低能标度下色禁閉及動力學手征對稱性破缺),對核子(強子)結構和性質的QCD圖象是标度相關的,在高能标度下描述強子的是與探測強子結構的硬過程相聯系的QCD部分子模型,強子的誇克、膠子結構信息通過QCD部分求和規則得到,QCD微擾論是适用的理論,在低能标度時,必須發展QCD非微擾途徑來描述核子(強子)。

雖然誇克模型當時取得了許多成功,但也遇到了一些麻煩, 如重子的誇克結構理論認為,象Ω-和Δ++這樣的重子可以由三個相同誇克組成,且都處于基态,自旋方向相同,這種在同一能級上存在有三個全同粒子的現象是違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泡利不相容原理說的是兩個費米子是不能處于相同的狀态中的。

誇克的自旋為半整數,是費米子,當然是不能違反泡利原理的。但物理學家自有辦法,你不是說三個誇克全同嗎?那我給它們來個編号或着上“顔色”(紅、黃、藍),那三個誇克不就不全同了,從而不再違反泡利原理了。的确,在1964年,格林伯格引入了誇克的這一種自由度——“顔色”的概念。當然這裡的“顔色”并不是視覺感受到的顔色,它是一種新引入的自由度的代名詞,與電子帶電荷相類似,誇克帶顔色荷。這樣一來,每味誇克就有三種顔色,誇克的種類一下子由原來的6種擴展到18種,再加上它們的反粒子,那麼自然界一共有36種誇克,它們和輕子(如電子、μ子、τ子及其相應的中微子)、規範粒子(如光子、三個傳遞控制誇克輕子衰變的弱相互作用的中間玻色子、八個傳遞強(色)相互作用的膠子)一起組成了大千世界。誇克具有顔色自由度的 理論得到了不少實驗的支持,在70年代發展成為強相互作用的重要理論——量子色動力學。

1964年,美國物理學家默裡·蓋爾曼和G·茨威格各自獨立提出了中子、質子這一類強子是由更基本的單元——Quark組成的。它們具有分數電荷,是基本電量的2/3或-1/3倍,自旋為1/2。誇克一詞是蓋爾曼取自詹姆斯·喬埃斯的小說《芬尼根徹夜祭》的詞句“為馬克檢閱者王,三聲誇克(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誇克在該書中具有多種含義,其中之一是一種海鳥的叫聲。他認為,這适合他最初認為“基本粒子不基本、基本電荷非整數”的奇特想法,同時他也指出這隻是一個笑話,這是對矯飾的科學語言的反抗。另外,也可能是出于他對鳥類的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