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的女孩

战火中的女孩

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的照片
《战火中的女孩》的照片被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有分析认为,正是这张照片在美国国内引起的强烈反战情绪促使越南战争提前半年结束。1973年,这幅照片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照片上的女孩潘金淑后来移居美国,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1]
    中文名:战火中的女孩 外文名: 别名: 拍摄日期:1972年6月8日 拍摄地点:越南南部西宁省壮庞村 照片主人公:潘金淑 获得奖项:1973年普利策新闻奖

基本简介

黄功吾的一生。黄功吾是美籍越南人,他的哥哥也是战地摄影记者,1965年,哥哥在采访时死在了战场上,他的大嫂便向美联社推荐了黄功吾,自此黄功吾就担任起了美联社在越南战场上的拍摄任务。黄功吾称,自己是顶替死去的哥哥去拍照,当年他只有十六岁。1972年6月8日,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久战不胜的美国军队已经变得歇斯底里,对着平民村庄和赤手空拳的百姓狂轰滥炸。从天而降的凝固汽油弹迫使孩子们惊慌的逃命,一个女孩被弹片击中,不得不扒掉燃烧的衣服。而在孩子们的旁边,是一群迈着悠闲步子的美国士兵,仿佛那些孩子们的哭喊根本传不进他们的耳朵。黄功吾的这幅照片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上,一下子成了轰动一时的话题。不久,越战宣告结束,人们说,是这幅照片促使越战提前半年结束。

作品意义

苏珊·桑塔格曾经这样写道:“像1972年占据了世界上大多数报章头版位置的照片——个赤身裸体、刚被美国凝固汽油弹喷烧的南越儿童沿着公路跑向照相机。她张开双臂,痛得放声尖叫——在激起公众对战争的反感方面,很可能比一百小时的电视广播的暴行起作用得多。”黄功吾在用水浇灭女孩身上的火照片拍摄之后,美联社曾一度拒绝刊发,理由是潘金淑面对镜头正面裸体,这在当时的主流媒体上是不允许刊登的。而当时《纽约客》的编辑哈尔·比尔确认为,这附照片的历史重要性足矣抵消因“正面裸体”带来的发表禁忌。《火从天降》后来也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尼克松当时的幕僚长霍得曼透露,当时尼克松怀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而照片上的小女孩潘金淑得以从灾难中幸存,成为证明这张照片的真实性和越战惨绝人寰的历史证人。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叫潘金淑,当年9岁。照片成名之后,她成了新闻摄影跟踪的人物。成年后,她移居美国,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经历讲述和平的意义。1996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背部还留有当年烧伤的疤痕。目前她定居加拿大。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