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

黄丹

中药
黄丹,别名:铅丹、铅华、丹粉、黄龙肝、红丹、虢丹、国丹、铅黄、黄虢丹、朱粉、松丹、东丹、朱丹、陶丹、障丹、桃丹粉。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1]是用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的。外用:拔毒生肌,杀虫止痒;内服:坠痰镇惊,攻毒截疟。本品有毒,不可持续服用,以防蓄积中毒。
    中文名:黄丹 外文名: 别名:铅丹,红丹,真丹,铅华 英文名:Plumbum Rubrum(拉丁名) 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铅 药品类别:中药 药剂类型:粉末 注意事项:不可持续服用,以防蓄积中毒 功效:外用拔毒生肌;内服杀虫、截疟 性味归经:辛,微寒。有毒。入脾、肝经。

采收炮制

将纯铅放在铁锅中加热,炒动,利用空气使之氧化,待冷后放入石臼中研成粉末。用水漂洗,将粗细粉末分开,漂出之细粉,再经氧化24小时,研成细粉过筛即得。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

药材为橙红色或橙黄色粉末,光泽黯淡,不透明。以色橙红,细腻光滑,无粗粒,见水不成疙瘩者为佳。辛,微寒,有毒。归心、入脾、肝经。

文献摘录

《本经》: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

《药性本草》:煎膏用止痛生肌。

《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

《本草纲目》:坠痰杀虫。

临床应用

用于疮疡多脓。

本品主要外用于散剂及膏药中,能与植物油化合,为制膏药的基础剂,有较好的解毒收敛作用。如经验方红油膏,即用本品配合九一丹(熟石膏九钱、升丹一钱),调入油膏内,有防腐生肌作用,可治溃疡不敛。

此外,内服小量可坠痰截疟,又可用于虫积腹痛,因本品有毒,故临床上极少应用。

用量用法

用法一:内服一分至二分,入丸散。不可过量,以防中毒。外用适量。

用法二:研末撒,或熬膏药用。入丸散服,每次0.3~0.6g。

中毒及救治

药物毒性

铅的中毒量为0.04g,可溶性铅盐(如醋酸铅)的致死量为20g,而微溶性铅盐(如碳酸铅)的致死量为30g,口服少于2mg,连服数周后,将出现慢性中毒。

中毒机理

铅为多亲和性毒物,作用于全身各系统,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及心血管系统。铅被人体吸收后,首先聚集于肝内,然后分布到全身各组织,部分可经胃肠道、肾脏排泄。体内的铅绝大部分(95%)以三铅磷酸盐形式沉积于骨中,并随着血液酸度升高而重新溶解,再由血液进入肝、肺、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中毒。

血内铅的浓度过高,能抑制人体活性酶,阻碍卟琳与二价铁的结合,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受到障碍,而致贫血;直接作用于红细胞,使细胞内钾离子渗出,而引起贫血;损伤血管而致脑、肺血管充血、出血,及眼底出血,还可以引起脑水肿、神经胶质变性及局部坏死,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铅对组织有刺激和损伤作用引起胃肠炎症变化(急性中毒),肾小管上皮坏死,肝细胞变性。慢性中毒者,齿眼和大肠粘膜有硫化铅所组成的铅线等。

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症状:首先是局部刺激现象,口腔、咽喉干燥,口渴,上消化道灼痛,口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吐出物常含氯化铅,呈白色奶块状,阵发性肠绞痛,可有便秘或腹泻,粪便中可有黑色硫化铅,重者休克死亡;如拖延日久,可引起排肠肌疼痛、痉挛、麻木瘫痪,血红蛋白尿等。

慢性中毒: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慢性中毒的典型症状表现以多发性神经炎、腹绞痛、贫血、严重的铅中毒性脑病为特点。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均表现为神纤衰弱症候群,以后可有多发性神经炎,症见四肢及关节疼痛痉挛,继而肌肉瘫痪,日常活动较多的肌肉最易受累,表现为腕垂或足垂症。

消化系统症状:早期牙龈出现蓝色铅线,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继而由于肠道平滑肌受铅化物的刺激,出现典型中毒性腹纹痛。疼痛位于脐附近,呈阵发性,可甚剧烈;用手按压,痛可减轻。伴有呕吐、出汗,但不发烧。血液系统症状轻度中毒者,可无明显贫血;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常有贫血。患者呈铅容(面色呈灰色),伴有心悸、气短、乏力等。周围血内可发现网织红细胞、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其它可见肝稍大,轻度压痛。少数可见蛋白尿、月经不调。

中毒救治

急性口服中毒者,以1%硫酸钠或硫酸镁溶液内服,以形成不溶性硫化铅,再以清水洗胃,导泻。静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每日1~2次,或口服乳酸钙1g,1日3次持续2~3天。急慢性中毒者均可用依地酸钙钠、二疏基丁二酸钠(二巯琥珀)、促排灵等行驱铅疗法。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注意营养,给予维生素B1。中药解毒,可用昆布、海藻煎汤频服,或用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30g、菊花的功效与作用15g、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5g共煎汤内服,或大量选服生蛋清、牛奶、豆浆、绿豆的功效与作用汤等食品。均有解毒作用。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本品主含四氧化三铅。

药理作用

能直接杀灭细菌寄生虫,有制止粘液分泌的作用。

验方集锦

消渴烦乱

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服药后,宜吃荞麦粥。

吐逆不止

用铅丹四两,加米醋半斤,煎干,在炭火中煅红,冷定后,研为末,和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醋汤送下。此方名“碧霞丹”。

小儿吐逆水上

用铅丹研末,加肉捣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针挑一丸,在灯上烧过,研为细末,乳汁调服。此方名“烧针丸”。另一配方:在烧针丸的药方中加朱砂、枯矾各少许。

反胃气逆

用铅丹、白矾各二两,生石亭脂半两。先把丹、矾两药放在坩锅里,烧炭煅红,放冷两天,再加入石亭脂,共研为末,和米饭少许,捏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日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赤白泄痢

把枣肉捣烂,加入铅丹、白矾等分,各如皂角子大,再加米饭少许,和成团丸,如弹子大。以铁丝穿团丸,在灯上烧透,冷后研为细末,米汤冲服。又方:铅丹,炒成紫色,加入炒黄连,各等分。研细,加糊作丸,如麻子大。每服五十丸,生甘草汤送下。

妊妇腹痛下痢

用乌骨鸡蛋一个,壳上开小孔,让蛋白流出,单留蛋黄。从孔口装进铅丹五钱,搅匀,外用泥封好,放在火灰里煨干,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吐血、咳血

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

寒热疟疾

用铅丹、百草霜等分,研细。发病之日,空腹服三钱,米汤送下。两服可愈。加饭或蒜做成丸药吃,也有效。又方:铅丹一两、恒山末三两,和蜜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湿酒送下。清晨吃一次,病将发未发时吃一次,有效。又方:铅丹(炒过)二两、独蒜一百个,共捣成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腹服,长流水送下。疟发过两、三次后才服药,最见效。此方亦可治痢疾。又方:铅丹(炒过)半两、童便浸过的青蒿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寒多酒送下,热多用茶送下。

小儿疟,壮热不寒

用铅丹二钱,蜜水送下。如兼恶寒,则以酒送下。此方名“鬼哭丹”。

用铅丹二两、白矾二两,分别研细。取两块砖铺地上,砖上垫纸七层,纸上铺丹,丹上辅矾。周围架柳木柴焚烧,约烧完柴十斤,即停烧待冷,取药合研。每服二钱,温酒送下。此方名“驱风散”。

客忤中恶

(此病病象是:人行路上,忽然心腹绞痛,胀满气冲;或突然倒地,四肢阙冷,甚至不救)。用铅丹一小茶匙,调蜜三合灌下。

一切目疾

(凡目疾,翳障而伴有昏花现象者可治,可障而无错花感者不治)。用蜂蜜半斤,在铅锅中熬成紫色块,放入铅丹二两,水一两,再炼至水气全尽,倒在一块绢布上过滤。取滤下的细粉,装在瓶子里,埋地下二十天,才取出点眼。每日点七次。如药粘眼不开,则洗了重点。又方:铅丹、蜂蜜调匀,摊布片上,贴太阳穴。治赤眼痛有效。又方:铅丹、白矾,等分研末,点眼。又方:铅丹、乌贼骨,等分为末,加蜂蜜蒸后点眼。治眼睛红久生翳。又方:铅丹半两,调鲤鱼胆汁成膏,点眼。治眼生珠管。又方:铅丹、轻粉,等分为末,吹少许入耳内。左眼病,欠吹右耳,右眼病,吹左耳。治痘疹生翳。

小儿重舌(舌肿厚)

用铅丹一粒,如黄豆大,放在舌下。

小儿口疮糜烂

用铅丹一钱、生蜜一两,调匀,蒸到黑色,用鸡毛蘸取搽疮上。

腋下狐臭

用铅丹加在轻粉中,以口水调和,经常搽腋下。

蝎子螫伤

用醋调铅丹涂搽。

刀伤

用铅丹、滑石等分,敷伤处。

外痔肿痛

用铅丹、滑石等分,研细,新汲水调涂。一天涂五次。

臁疮

用铅丹一两,黄蜡一两,香油五钱,熬成膏子。先以葱椒汤洗患处,然后贴敷药膏。又方:铅丹,水飞过,再炒过,取一两;黄 ,酒浸七日,焙干,也取一两;另取轻粉半两。分别研为细末。先以苦茶洗疮,随用轻粉把疮填满,再敷上铅丹,外层则用黄 细末摊成膏贴上,不要揭动,几天即见效。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