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

吉林省本科综合类大学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于1999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设有28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694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244人,本科生24165人,专科生51人、来华留学生485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00人,其中高级职称95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94人,现有本科专业8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18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由12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国家级一流及特色专业,19个省级一流及特色高水平专业为引领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吉林省高校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
    中文名:北华大学 外文名:BeihuaUniversity 简称:北华(BHU) 办学性质:公办高校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5年)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4年) 主管部门:吉林省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李岩峰校长:任玉珊 本科专业:88个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6个 院系设置:24个学院 校训:崇德尚学,自强力行 校歌:《北华之歌》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滨江东路3999号 院校代码:10201 主要奖项: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历史沿革

1906年,清政府在吉林崇文书院创建吉林省初级师范学堂。

1952年8月,学校迁到江南(今吉林二中校址)。

1966年7月,吉林师专与四平师专合并,仍称吉林师范学院。

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吉林师范学校恢复为吉林师范学院。

1928年,孙宗尧创办吉林私立助产学校。

1947年12月,被国民党吉林教育厅接收,改名为“吉林省立助产学校”。

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省人民政府将原吉林省立助产学校和华英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接收。

1949年6月,改名为“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9月,校址迁到崇文胡同,即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所在地。

1958年,升格为吉林医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1959年6月,又调整为吉林省吉林医学专科学校。

1973年11月,恢复为吉林医学院。

1952年,吉林林业学校创建,校址在长春市何家屯。

1953年10月,学校迁往吉林市江南。

1958年3月,吉林林业学校改名为吉林省林学院。

1960年5月,吉林省林学院更名为吉林林学院。

1964年3月,吉林林学院改建为吉林林业工程学院。

1972年,吉林省林业技工学校、吉林省林业干部学校和吉林省林业学校三校合一,成立吉林省林业学校,校址在吉林市江南泰山路32号。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在吉林省林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和改建吉林林学院。

1920年9月,吉林省立职业学校成立,原址在吉林市德胜门外,北山脚下。n

1935年,吉林省立职业学校改为吉林省立吉林工科两级中学。n

1946年,吉林解放后,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改名吉林工业专门学校,选定江北人造石油工厂住宅区作为新校址(现北华大学北校区)。n

1952年秋,学校改由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吉林工业技术学校。n

1958年,学校创办了吉林电气化学院。n

1959年6月,经冶金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n

1984年10月,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改名为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北华大学。

2004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与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吉林特产学院。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5月,学校将原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和临床检验诊断实验室、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医学研究所等整合,成立北华大学医学部。

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两项改革试点工作。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4年2月,国家确定学校为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10月,学校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高校,承担“林学类卓越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2015年,学校被遴选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4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函签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北华大学协议书》。9月27日,北华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网络学院正式成立。

教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综合办学优势,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大力发展成人与继续教育,形成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自学考试、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面向多种对象的办学模式。学校是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基地,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外语等级考试、全国物流考试、韩国语考试、吉林地区自学考试、职业技能鉴定等多种考试中心。仅近三年,就累计向社会输送了2.1万余名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实现了办学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健康发展。

学校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传承原四校百年办学积淀的底蕴,办学条件和校园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合理,设备、设施较为齐全,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深入开展。当前,全校师生正遵循“崇德尚学、自强力行”的校训,加快内涵建设,为把北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

办学条件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涉及38个专业领域),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7个吉林省重点学科,2个吉林省中之重学科。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翻译、农业推广、临床医学、林业工程、制药工程、全科医学。

院系设置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设有1个医学部,29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有本科专业81个。

类别

学院

二级学院

北华大学法学院

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华大学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北华大学体育学院

北华大学外语学院

北华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北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北华大学物理学院

北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

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北华大学林学院

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华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北华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北华大学文学院

北华大学音乐学院

北华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北华大学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北华大学医学部

基础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口腔医学院

医学检验学院

药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护理学院

---

学院设置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510人;共享4名两院院士,153位校外高级专家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2人,“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层次)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具有长白山学者、省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高层次人才百余人。

科研学术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39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1个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吉林省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14个吉林省级创新团队,10个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98个校内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1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16年,学校共荣获吉林市科学技术奖25项。其中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6项。

交流合作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出国留学650人。与英国、芬兰两所大学开展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江原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是国家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接受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资格校。

学校文化

办学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崇德尚学、自强力行”的校训精神和“人才至上、发展第一、服务吉林、强大北华”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内涵建设,为把北华大学建成高水平应用研究型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

校训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

崇德:崇尚有德的人。语出《书·武成》:“崇德报功”。

尚学:尊重知识,追求真理。n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语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学记》:“知困,然后自强也”。n

力行:努力从事,尽力去做。语出《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n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比较贴切地概括了该校的发展历程与价值追求,有较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校徽

北华大学校徽由北华大学艺术学院侯林副教授设计,以学位帽为主要元素,配以江水、双环符号和北华大学中英文对照设计而成。学位帽是代表高校的最佳视觉形象,是学识的象征,双环符号代表科研,二者结合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四条江水寓意着原四所高校,于1999年9月合并,它们共同汇入松花江,犹如丰满大坝泄洪齐发,又如原四所高校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实现实质融合,同舟共济、激流勇进。学位帽下的发射构成既是阳光又似太阳,同时又是科技的象征,12个锯齿象征着一年中的12个月。标志整体形式为圆形,它是团结、向心力、凝聚力的象征,同时也象征地球,寓意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蓝色寓意浩瀚、深远和纯净,象征着天空和海洋,也是北国江城的最佳体现。

学校校标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蓝色背景下配以黑色学位帽以及江水和双环符号组成的图案;外环上方是“北华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是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的校名。

校歌

《北华之歌》——作词:易茗;作曲:雷蕾。n

松花江水一路波浪,长白山野万千气象。n

带着我们的爱与梦想,在这里集合起青春力量。n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北华之歌同声传唱。n

有所作为,有所担当,一片沃土桃李芬芳。n

难忘百年风云岁月,同心共举来日辉煌。n

接过前辈留下的宝藏,让这里发出耀眼光芒!n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北华之歌放飞理想。n

展望未来,勇敢开创,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n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北华之巅,放飞理想。n

展望未来,勇敢开创,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

学校领导

职位

名单

党委书记

李岩峰

党委副书记、校长

任玉珊

党委副书记

徐国成

纪委书记

吕海龙

副校长

戚继忠、杜培革、项德明、姚文学、时君友

知名校友

姓名

备注

张文海

曾任吉林省副省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陆平

国家铁道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邵守义

演讲理论家和演讲活动家、演讲学教授

程连昌

1986年荣获航天工业部一等功奖励。2001年当选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

沈越

吉林市第一任市长

高亨

古文字学家

曹国安

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宋铁岩

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张耕野

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姚新一

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吉东省委任秘书长

胡乃超

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蓝文徵

历史学家

曹杨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第七分公司总经理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