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反映肝功能的一项医学诊断指标
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用凡登伯定性试验呈直接反应,故将这种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测定直接胆红素主要用于鉴别黄疸的类型。结合胆红素的升高,说明经肝细胞处理和处理后胆红素从胆道的排泄发生障碍。
    中文名:直接胆红素 外文名:Direct Bilirubin 别名: 参考值:0-8μmol/L 临床意义: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总胆红素:成人3.4~17.1μmol/L

简介

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DBIL。

参考值:0-8μmol/L。

一般解释: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

临床意义

直接胆红素增高,属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病变参考

1、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

2、胰头癌

3、毛细胆管型肝炎

4、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诊断价值

血清直接胆红素超过4.5umol/L有临床意义。正常血清中结合胆红素仅占总胆红素的4%-5%,其浓度一般<1umol/L,上限不超过3umol/L。正常血清内测的直接胆红素基本上不反映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的胆红素,而在黄疸时,则基本反映后者的水平。

胆汁郁积性黄疸时,由于结合胆红素不能从肝细胞和细毛胆管排出,使血清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在总胆红素中所占比值升高显著;肝细胞性黄疸时,由于同时有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障碍,以致血清直接胆戏素/总胆红素比值也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及胆汁郁积性黄疸。在肝细胞性黄疸时比值>40%,而胆汁郁积性黄疸时常在60%以上,最高的可达90%,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

直接胆红素偏高的治疗

对于胆道类的疾病要从积极的从病因治疗,而如果是肝功能下降的话,通常是因为有肝病引起的,这种情况的话建议积极的治疗肝病,只有消除肝脏的病因,恢复肝脏的代谢功能以后,直接胆红素的值才会恢复正常。

调理方法

当出现直接胆红素偏高时,在饮食上要注意:

1、饮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

2、宜多食海鲜、香菇芝麻、核桃、大、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

3、忌饮酒,忌过多甜食。

4、饭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危害

1、先天性体内缺乏某些酶,当直接胆红素偏高时应积极到医院接受综合检查,查出病因,及早治疗;

2、梗阻性黄疸,直接胆红素偏高,此时病情严重,多见于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恶化;

3、肝炎、肝硬化、严重肝病、肝癌、肿瘤、结石、黄疸性肝炎等疾病,都会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这通常说明肝脏受到严重损伤,对生命威胁很大;

4、体内的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血清中直接胆红素通过细胞膜,对细胞有毒副作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