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藥材

煲湯藥材

提高燙的營養價值及食用功效的藥材
煲湯藥材,是通過藥材與食物的搭配,借助藥材的藥效提高燙的營養價值及食用功效。不同的藥材有不同的功效,在選用藥材時應注意藥性,選對藥材,才能達到調養身體的目的。秋季煲湯潤燥,如果加入一些藥材,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湯的養生功效,還可以讓食物更加美味可口。但主要注意的是,用藥材煲湯,藥材和食材相沖的話,不能養生反會緻病。舉例說明,黨參性味甘平,歸脾、肺經。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内熱消渴者,忌與藜蘆同用。
  • 中文名:煲湯藥材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Soup medicine
  • 目的:調養身體
  • 藥材:川貝、黨參、茯苓、當歸、阿膠等

概要

中藥材煲湯可以用于防止疾病,益智健體,主要體現在可以預防疾病,對一些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也常用于病後和慢性病的調養。其作用是有針對性的,最好是在中醫專家“望、聞、問、切”判斷體質後選擇個體化煲湯材料。

食材鑒别

一是辨證選用,即分析、辨别疾病的寒、熱、燥、濕等的症狀,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性質,在此基礎上辯證論治選用對症的中藥材。在中藥的選擇上,最好選擇經民間認定的地道藥材,如淮山、芡實、沙參、玉、黃芪、枸杞、山藥、百合等。在辯證基礎上,确定煲湯中藥材的配方。

如氣虛者可用參類、雞肉類,血虛者可用當歸、羊肉類,氣血兩虛者用歸芪海參類。淮山、芡實,二藥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腎去濕作用,煲湯時可少佐陳皮以行氣,其用量為15-30克,适用于脾胃稍虛、大便軟或偏爛者。沙參、玉竹:性味甘平偏寒,有滋陰潤肺養胃作用,适用于陰虛體質大便偏幹,另外還要根據身體的狀況選擇不同的中藥。如果身體火氣旺盛,可選擇綠豆、蓮子等清火滋潤類的中草藥;如果身體寒氣過盛,那麼就應該選擇人參等熱性中藥。

二是按四季選用,養生之道,講究四季有别。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均有一定的影響,故要按季而補。春季宜清淡升補,養肝補血為主。故可選用滋陰補血的食物。夏季宜甘涼清補,清心降火為主,特别是三伏的飲食以清補、涼補為原則,選用涼補性質的原料煲成湯品飲用。秋季燥盛,宜生津平補滋陰為主,故應多選擇滋陰潤肺的食物,以強化免疫系統。冬季寒冷,宜辛溫熱補,壯陽補腎為主,選擇熱補性質的原料煲成湯汁,以儲藏能量,增強身體的抵抗。

功效主治

黨參:性味甘平,歸脾、肺經。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内熱消渴者。忌與藜蘆同用。

茯苓: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甯心,宜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暢通便、消炎止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血虛萎黃、頭暈心悸、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跌打損傷,是非常适合女性調理身體的一種食材。

阿膠:《中華本草》:“歸肝、肺、腎經。補血,止血,滋陰,潤燥。主治血虛證,虛勞咯血,吐血,便血,血痢,妊娠下血,崩漏,陰虛心煩失眠,肺虛燥咳,虛風内動之經厥抽搐。”

:《中華本草》:“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調營衛,和藥性。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婦人髒燥,營衛不和。”

藥性平衡

熱性=涼性

寒性=溫性

實性=瀉性

虛性=補性

燥性=潤性

濕性=燥性

主要原料

藥材類

玉竹:養陽潤燥、生津、清熱。

川貝:潤心肺、清熱痰。

百合:補肝肺清熱益脾。(清水浸1小時)

支竹:清肺補脾、潤燥化痰。(清水浸10分鐘,切4CM塊,最多煲半小時)

夏枯草:清肝熱、降血壓。(最多煲2小時)

生地:涼血解毒、利尿。

羅漢果:清肺潤腸。

老苋菜梗:解毒清熱、補血止血、通利小便。(中藥店有賣,洗淨切短)

白果:益肺氣。(去殼,入滾水5分鐘取起去衣,去心)

芡實:補腎固精、健脾止瀉。

無花果:潤肺清咽、健胃清腸。(切片)

竹蔗:潤燥、和胃、清熱解毒,可辟去蛇等腥味。

土茯苓:清熱去濕、解毒利尿。

當歸:補和血、調經止痛。

天麻:祛風、定驚。

冬蟲草:補損虛、益精氣、化痰。

茉莉花:提神醒腦,清虛火、去寒積。

雪蛤:滋腎、補肺、健脾。(清水浸發5小時,入蔥水滾5分鐘取起,入炖盅一個半小時)

海鮮類

江珧柱:益陽補腎。(清水浸一小時)

蝦:補腎壯陽。

蟹:清熱散血、滋陽。

海參:滋陽、補血、健脾、潤燥。(滾水中放蔥姜同海參滾5分鐘取出備用,海參最多褒1小時)

黃鳝:補中氣、通經脈。(熱水浸後取出,用少許鹽腌15分鐘,油鍋燒熱放姜一片,煎微黃取起,入布袋以免湯有骨)

水蛇:對風濕、骨痛、胃氣弱者有食療功效。(切小段,入滾水10分鐘,入布袋)

龜:最好為金錢龜,也可草龜。益陽補血。(為使龜尿排淨,将龜放于盆内,沖入滾水,然後洗淨,去内髒,去頭,去腳尖)

魚唇:滋補養顔。(預備法同海參,魚唇最多煲半小時)

花螺:又名潺螺,滋陰潤燥。(螺尾不要,少許鹽搓擦,洗淨,入滾水加姜一片煮10分鐘取起)

響螺:滋陰。(切片,清水浸2小時,入蔥姜滾水5分鐘取起洗淨)

章魚:養血益氣。

墨魚:滋陽養血、益氣。(清水浸1小時,入滾水5分鐘取起洗淨,去墨魚骨)

鮑魚:滋陰明目,養顔,對高血壓肥胖症有食療功效。(擦洗幹淨,滾水加蔥姜入5分鐘取出洗淨)

魚翅:補腎、強筋、壯骨。(入蔥姜滾水,加酒半湯匙,煮5分鐘取出)

發菜:清熱消滞、化痰、清火、理場除垢。(清水浸10分鐘,最多煲半小時)

海蟄皮:行瘀化積、開胃潤腸。(洗去鹽,清水浸20分鐘,入滾水5分鐘取出再洗)

昆布:清熱消痰、軟堅散結、降血壓。

海藻:清熱、清血利尿。

紫菜:去膽固醇、清熱、補腎養心。

蔬菜類

姜:去嘔悶。

大蒜:祛風濕、健脾胃。

芫荽:又名香菜,發汗、消食醒胃、下氣、解表生肌,清肝肺。

胡蘿蔔:健胃、助消化,含豐富胡蘿蔔素。(去皮,切塊)

青蘿蔔:健胃消食、清熱解毒、順氣利尿。(去皮,切厚件)

白蘿蔔:助消化、化痰。(去皮,切馬蹄型厚件)

冬瓜:清熱消痰、利水消腫。

黃瓜:清熱、利水。

苦瓜:又名涼瓜,清熱解毒、祛暑明目。(去核,切厚片,半茶匙鹽腌半小時,入滾水3分鐘,去苦味)

勝瓜:又名絲瓜,清暑、解渴、健脾。(去皮)

南瓜:性味甘溫、補中益氣。(去核切厚塊)

木瓜:清肺、補脾、助消化。(去皮去核,切厚塊)

葫蘆瓜:又名蒲蘆,性味甘寒,清熱利尿、除煩止渴。(連皮切件)

冬菇:益腸胃、降血壓、去膽固醇。(清水浸軟,最後同煲半小時)

金針菇:安五髒、補心志、明目。(清水浸40分鐘,切根,入滾水5分鐘取出)

慈菇:行血,便秘者少食。(去皮)

草菇:消暑、清熱、降血壓。

馬蹄:清熱涼血、利尿通便。(去皮)

西洋菜:清肺熱、潤肺燥。

芹菜:健胃、利尿、降血壓。

韭菜:溫中行氣,健胃。

韭黃:補肝腎、助陽固精、活血散瘀。

葛菜:性味甘淡、涼血解毒、清熱利尿。(與生魚配合,一清涼,一滋養,民間用以治療肺炎、咽喉炎、腎炎、水腫小便不利等)

菠菜:利腸胃、消積熱。

白菜:清熱利水。

白菜幹:潤肺燥、清肺胃熱。(菜幹用清水浸軟,切短)

芥菜:宣肺豁痰、溫中利氣。

淡菜:補肝腎、益精血。(清水浸半小時,姜蔥炒香,加浸過面之水煮滾撈起,姜蔥不要)

馬齒苋菜: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消腫止血。

茼蒿:和胃、利二便、化痰。

扁豆:甘溫和中,調脾暖胃,除濕止瀉。

黃豆:健脾、寬中,營養豐富,含植物蛋白,有增進乳汁形成的功效。(清水浸泡1小時)

青豆:和中下氣、利小便。

蠶豆:健脾利濕、消水腫。

黑豆:養血補腎、祛風利水。(幹鍋炒至豆殼裂開)

赤小豆:又名紅小豆,清熱毒、健脾、利小便、除腫。

眉豆:健脾消腫、益氣。(清水浸1小時)

粟米:止血、利尿、降膽固醇。

花生:養血補脾、潤肺化痰、補腎和胃。(清水浸1小時)

蓮藕:生食清熱、涼血、散瘀;熟食健脾開胃、貧血生肌。(去皮)

紅薯:健脾益氣。(去皮切角)

番茄: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切塊去籽)

豆腐:寬中益氣、和脾胃、清熱散血。

豆芽菜:利濕清熱。

竹筍:益氣化熱、消痰、爽胃、消渴、利水道。

酸筍:醒胃、利脾、清熱。

雪裡蕻:除熱開胃。

幹果類

鳳眼果:溫胃、殺蟲。

蓮子:補脾、養陰益心、固精。(清水浸1小時,去蓮心,最多煲1小時)

蜜棗:清潤、益氣生津。

紅棗:補脾胃、生津液、營養安神。(去核)

栗子:補腎氣、強筋骨。(入滾水5分鐘,取出浸涼水備用)

核桃仁:補腎固精、益腦。(入滾水5分鐘,取出備用)

荔枝:滋潤、益脾肝,功效與龍眼肉同,但血熱者宜龍眼肉,血寒者宜荔枝。(去核去殼)

柿餅:潤肺但澀腸,便秘者慎食。

松仁:潤肺。

水果類

鹹檸檬:疏滞、健胃。(去核)

檸檬:生津止渴、祛暑。(切片去核,最後同煲10分鐘)

蘋果:生津除煩、開胃和脾。(切六件去核)

椰子肉:潤肺滋陰。(切小塊)

其他類

燕窩:健脾開胃,養顔保健。(清水浸12小時,入滾水5分鐘起,冷卻,燒熱鍋,下一湯匙油,黃酒半湯匙,下芡煮滾,放燕窩火腿兜勻起)

鹿腳筋:壯筋、祛風濕。

花膠:補腎、滋肝。(切件,入蔥姜水中,加酒、油煮滾5分鐘取起)

田雞:補肺氣,解熱毒,利水氣,營養。(去皮去腳趾,加腌料10分鐘,人滾水3分鐘起)

腐竹:清潤。(入滾水15分鐘)

雞蛋:滋陽潤燥。

皮蛋:收斂虛熱、降虛火。

鹹蛋黃:滋陽、清肺除熱。

牛奶: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牛奶很容易沸,用深煲,一滾立即改慢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