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膽

熊膽

中醫藥品
熊膽,為熊科動物黑熊或棕熊的膽囊。中醫等亞洲傳統醫學認為熊膽汁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殺蟲止血的功效。因此,亞洲各國都有延續數千年的殺熊取膽的傳統。随着現代醫學的發展,熊膽的醫藥價值被逐漸證明并非不可替代;同時由于動物保護意識的覺醒,獵熊取膽的行為在近20年才逐步減少。[2]
    中文名:熊膽 外文名:Bear gall 别名: 特點:清熱解毒,息風止痙,清肝明目 出自:《 藥性論》

基本概述

熊膽出自《 藥性論》;《本草圖經》:熊膽陰幹用,然亦多僞。欲試之,取粟顆許,滴水中,一道若線不散者為真。《綱目》:按錢乙雲,熊膽佳者通明,每以米粒點水中,運轉如飛者良,餘膽亦轉,但緩耳。

1、黑熊,體形較大,長1.5-1.7m,體重約150kg。頭部寬圓。吻部短而尖;鼻端裸露,眼小;耳較長且被有長毛,伸出頭頂兩側。頸部短粗,兩側毛特别長。胸部有一倒人字形白斑。尾很短。毛較一緻漆黑色,有光澤。四肢粗健,前後足均具5趾,前足腕墊寬大與掌墊相連,後足跖墊亦寬大且肥厚,前寬後窄,内側中部無毛間隔。具爪。除其鼻面部棕色、下颌白色、倒人字白斑外,全身均為黑色并帶有光澤。

2、棕熊,體形較大,長約2m,重200-300kg。頭闊而圓,吻部較長鼻也較闊,其端裸出,略側扁。耳小,能動,内外被毛。肩端隆起,腰粗壯,尾短。四肢粗壯,前後足均具5趾,前足的爪長于後足。爪側扁而彎曲,呈暗褐色。全身為黑棕色,或近黑色以至很淡的銀灰色、棕黃色或棕紅色。成體胸部無白色斑紋。

熊膽 - 藥品簡述

藥名:熊膽

漢語拼音:xiong dan。

英文名:Bear Gall, Gall of Selenarctos thibetanus Cuvier Asiatic Black Bear,Gall of Ursus arctos Linnaeus Brown Bear。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  

2、Ursus arctos Linnaeus. 

功效分類:外用藥、清熱藥、明目藥。

科屬分類:熊科。

别名:黑熊、熊、豬熊、狗熊、黑瞎子、登倉、狗駝子、罴、黃熊、豭罴、馬熊、人熊。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肝經;膽經;心經;胃經。

功能: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殺蟲止血。

主治:濕熱黃疸;暑濕瀉痢;熱病驚痫;目赤翳障;喉痹;鼻蝕;疔瘡;痔漏;疳疾;蛔蟲,多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2-0.5g。外用:适量,研末調敷或點眼。 

用藥禁忌

1.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2.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3.孕婦禁用。4.肝腎不足引起頭暈眼花、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慎用。5.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熊膽類藥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生态環境

1、栖息于混交林或闊葉林中。一般居于山上的石洞或大 樹洞中,有冬眠習性,夏、冬季有垂直直适移現象。白天活動,視覺較差,善爬樹,熊遊泳力強。雜食性,但以植物為主。

2、栖息于廣闊葉林、針葉林或混交林中有中。有冬眠習性,雜食以植物為主。

資源分布

1、分布極廣泛東北、華北、西南、華南及陝西、甘肅、青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西藏等地均有分布。

  

2、分布于東北及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貴州、西藏等地。

藥材基源:為熊科動物黑熊及棕熊的膽囊。

采收儲藏:膽囊取出後,要将膽囊管口紮緊,剝去膽囊外附着的油脂,用木闆夾扁,置通風處陰幹,或置石灰缸中幹燥。我國已能人工活取熊膽汁,通過手術造成熊膽囊瘘管,定期接取膽汁,并淨膽汁制成熊膽粉以供藥用。

炮制方法:去淨皮膜,研成細末用 。

化學成分

主含膽汁酸類的堿金屬鹽,又含膽甾醇及膽色素。從黑熊膽中可得約20%的牛磺脫氧膽酸(turo-ursodesoxycholic acid),此是熊膽主要成分,被水解則生成牛磺酸(taurine)與熊脫氧膽酸(ursidesoxycholic acid)。熊膽又含少量鵝脫氧膽酸(chenodesoxycholic acid)及膽酸(cholic acid)。熊脫氧膽酸為鵝脫氧膽酸的立體異構物,乃熊膽的特殊成分,可與其他蓋的膽相區别。

藥理作用

1、解痙作用:用小白鼠離體腸管,以乙酰膽堿造成的痙攣,研究了8個地區的熊膽以及野熊、野豬膽的解痙作用,其中以西藏産者解痙效力最強,其他地區所産黑熊膽及日本産琥珀色熊膽解痙效力也較強,解痙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牛磺熊脫氧膽酸,其解痙原理與罂粟堿相似。

2、抗驚厥作用:熊脫氧膽酸鈉 Na-ursodesoxycholate對士的甯引起的小鼠中毒有解毒作用,與鵝脫氧膽酸鈉及膽酸鈉合用能增強其解毒作用。

3、對心髒的影響:雲南墨膽之水溶液對離體蛙心少量興奮,大量抑制。

4、利膽作用: 在豬肝的灌流實驗中,膽酸使膽汁流量比對照組增加5倍,但去氧膽酸靜注和熊去氧膽酸口服,對膽瘘鼠的膽汁酸增加量沒有影響。

5、其它作用:熊膽粉液、天然熊膽液灌胃50mg/kg或100mg/kg,對松節油緻熱兔有一定的作用;熊膽1:10濃度對流感嗜血杆菌、大腸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鍊球菌、綠膿假單胞菌、卡他奈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

藥(毒)理學

毒性:熊膽腹腔注射及灌胃,對小鼠的LD50分别為1165mg/kg及8600mg/kg。

常用選方

1、治小兒驚痫:熊膽二大豆許,和乳汁及瀝服。并得去心中涎。(《食療本草》)

2、治小兒一切疳疾,心腹虛脹,愛食泥土,四肢壯熱:熊膽一錢(研),麝香半錢(研),壁宮一枚(去頭、足、尾,面裹煨熟,研),黃連(去須,取末)一錢。上同研極細,以蟾酥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丸,米湯送下。量大小加減,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熊膽麝香丸)

3、治疳羸瘦:熊膽、使君子仁各等分。研細,放人瓷器中,蒸熔,宿蒸餅,就丸麻子大。米飲送下二十丸,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熊膽丸)

4、治小兒奶疳,黃瘦體熱心煩:熊膽一分,青黛半兩,蟾酥半兩,黃連末半兩,牛黃一分。上藥,都研如粉,以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聖惠方》)

5、治蛔心痛:熊膽如大豆,和水服。(《外台》)

6、治目赤障翳:熊膽少許。化開,入冰片一、二片,銅器點之。或淚癢,加生粉些須。(《齊東野語》熊膽丸)

7、治五痔十年不瘥:塗熊膽,取瘥止。(《千金方》)

8、治風蟲牙痛:熊膽三錢,片腦四分。上為末,用豬膽汁調搽患處。(《攝生衆妙方》)

9、治小兒府瘡蝕鼻:熊膽半分。以湯化,調塗于鼻中。(《聖惠方》)

文獻論述

1、本草經疏:熊膽氣味與象膽同,其所主亦相似。凡膽皆極苦寒,而能走肝、膽二經,瀉有餘之熱。小兒疳積,多緻目内生翳障者,以肝、脾二髒邪熱壅滞,則二髒之氣血日虛、閉塞日甚故也。用此瀉肝、膽、脾家之熱,則内邪清而外障去矣。如不因疳證而目生翳障,及痘後蒙閉者,多因肝、腎兩虛,宜滋陰、養血、清熱為急,諸膽皆不得用。

2、藥性論:主小兒五疳,殺蟲,治惡瘡。

3、唐本草:療時時氣熱盛變為黃疸,暑月久利,心痛。

4、日華子本草:治疳瘡,真鼻瘡,及諸疳疾。

5、醫學入門:點眼去翳開盲。塗惡瘡、痔瘘。

6、綱目:退熱,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殺蛔、蛲蟲。

7、本草述:治喉痹。

8、本草求原:治蓄血,血淋。

9、随息居飲食譜:治療疽。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别

本品呈長扁卵形,上部狹細,下部膨大成囊狀,長10-20cm,寬5-10cm。表面黑色、棕黑色或黃棕色,顯光澤,微有皺摺。囊内有幹燥的膽汁,習稱“膽仁呈塊狀、顆粒狀或粉狀,金黃色,透明如琥珀,有光澤,質松脆者習稱“金膽”或“銅膽”;黑色,質堅脆或呈稠膏狀者習稱“墨膽”或“鐵膽”;黃綠色,光澤較差,質脆者稱“菜花膽”。氣清香,味極苦,有粘舌感。以個大、暢通薄、膽仁金黃明亮、質松脆者為佳。 理化鑒别

1、取膽仁少許投入水中可在水面盤旋而逐漸溶解,顯黃色線狀下沉容器底而不擴散;另取膽汁碎末用火燒之,則起泡而無腥氣。

2、取膽仁粉末在紫外光燈下應顯黃白色熒光,而不應顯棕黃色勞光;另取粉末溶于7%冰醋酸溶液中溶液不應顯淺昨色乳濁熒光(與牛、羊膽區别)

3、薄層色譜,取膽仁加甲醇溫熱溶解,放冷9濾過,濾液濃縮近于,加20%氫氧化鈉水解,放冷,加鹽酸至Ph2-3,以乙酸乙酯萃取作供試液,取熊去氧膽酸制成對照品溶液,吸取兩溶液點于同一矽膠G闆上,用異辛烷-乙醚-冰醋酸-正丁醇-水(10:5:5:3:1)上層液展開,噴30%硫酸,105℃幹燥10min顯色,樣品液色譜在與對照口液色色譜的相應位置上,有相同顔色的斑點。

藥用動物栽培

生活習性

熊為森林中的大型動物,性孤癖不成群,常有單獨在森林中栖息和活動。晝行性,善于遊泳、爬樹,能直立行走,屬于半冬眠動物,遇到幹擾時可立即解除冬睡而外出活動。雜食性,主要以植物嫩芽、嫩草及各種野果為食,尤喜食蜂蜜。熊的視覺較差,但嗅覺和聽覺發達,從體型上看,寒冷地區的熊體型大,皮脂肥厚,熱帶地區的熊體型小。

養殖技術

熊是季節性發情的動物,每年5-8月為發情交配季節。妊娠期約210-220天,一般在12月末至翌年2月間産仔每胎産1-3仔雌熊性成熟年齡為3-3.5歲,雄熊為4歲左右。當前,養熊方式有籠養、圈養、室養等。成年熊類多為單養,幼年熊類可以集體飼養。我國養熊業曆史悠久,特别對能的馴化更積思了豐富的經驗。在繁殖技術上,使熊不但可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通過自然交酸而獲得後代,還可通過人工授精繁殖後裔。

飼養管理

我國的養熊業基本上可分為控制飼養和馴化放牧兩種類型。控制飼養包括籠養、圈養和室養等,全部靠人工飼喂,限制在一定範圍内活動,用于活取膽汁的熊皆為此種方式。馴化放牧則用于幼熊生長發育時期或大群飼養以獲取更多的産品時,要求有廣大的牧場以供熊群運動、采食、飽水等,也需人工供給一定量的飼料,一般以玉米粉、豆餅粉、麥麸、高梁粉等作為精料,經熟制後投喂,并适當搭配動物性飼料、青綠多汁飼料、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

熊膽采集

1、殺熊取膽

一般于冬季捕捉,捕獲後,剖腹取膽,割時先将膽口紮緊,割取後小心剝去膽囊外附着的油脂,用木闆夾扁,懸挂于通風處陰幹,或置石灰缸中幹燥。不宜曬幹或烘幹,以防腐臭。

2、活體取膽

在很多亞洲國家,人們把導管插入黑熊腹内,或實施所謂的先進“無管引流法”。熊被關在窄小的籠内,以便抽取膽汁。植入導管或“無管引流”的外科手術既殘酷又不衛生,許多熊因此喪命。自1993年起,亞洲動物基金的工作團隊就開始為結束養熊業而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熊膽争議

第一種觀點:熊膽可以取代。

    目前,熊膽産品的使用在中國引起争議。從現實情況看,人類使用熊膽産品并非是食用,也并非它是補品,而隻因它是一種藥物和保健衍生品。熊膽用藥最早載于《唐本草》,明朝的《本草綱目》也有詳細論述。熊膽可以健胃、鎮痛、促進膽汁分泌等。熊膽粉則是人工取熊的膽汁經過加工後制成,具有平肝明目、殺蟲解毒等功效,中醫常用它來治療蛔蟲作痛、驚厥抽搐、熱毒咽喉腫痛等症。

    現在,市場上的熊膽衍生保健品主要是解酒護肝産品。熊膽解酒醒酒的機理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能在肝髒内促進酒精的氧化分解,減輕酒精對肝髒及其他器官的損害;二是能為人體内肝髒分泌膽汁提供原料,從而緩解肝髒解毒壓力,保護肝髒。

    然而,熊膽産品的保健功能隻是一種奢侈需求,不屬于人類的必須需求,護肝的最好方法是少喝酒和不酗酒。而且,本着保護動物的目的,即使作為人類必須的藥品來使用,熊膽及其他動物産品的生産和需求也應當有一些原則。

    目前,動物保護組織和歐美醫學界形成的使用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基本原則是減少、替代和優化。

    從傳統醫學角度看,熊膽起到作用并不是無可取代的。事實上,在《黃帝内經》等中醫經典中就有用其他草藥取代熊膽的藥方。中華國醫醫藥協會香港協會的報告顯示:目前至少有54種草藥具有與熊膽相似功效,包括常春藤、蒲公英菊花等。多數情況下,植物藥材與熊膽同樣有效。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熊膽的主要成分是熊去氧膽酸,它可以通過人工合成得到,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膽酸雜質更少,可替代熊膽用藥。我國的人工熊膽配制處方和工藝早在2006年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人工熊膽的臨床試驗在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和肝火亢盛型高血壓也取得了等量替代熊膽的效果。

    使用熊膽、迷信熊膽的傳統主要在亞洲。熊膽的主要來源亞洲黑熊已被列為最瀕危的物種之一。韓國2011年宣布要在十年内退出這一行業,在熊膽和其他野生動物産品等的消費上,中國也正逐步加大對“減少、替代和優化”原則的宣傳力度。

第二種觀點:熊膽作用不可替代。

    目前,“活熊取膽”的話題再度引發社會争議。一方以動物保護的名義,一方以中藥健康發展的需要。專家指出這其實是珍稀藥用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問題,而兩者是可以兼顧的。一場關于黑熊保護與利用的争論正不亦樂乎。

    今年兩會前夕,部分動物保護組織對我國養殖黑熊取膽提出意見,并拿出了所謂“虐熊”的照片、認為養熊取膽屬于虐待動物,應當取消中藥熊膽粉的應用。綜合其觀點有三,一是養熊取膽涉嫌虐熊;二是認為熊膽不是必備中藥,應當禁止使用;三是即使必須使用也完全可以用其替代品。事實果真如此嗎?

    2011年3月21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和中國中藥協會共同主辦的“珍稀藥用資源保護利用與中醫藥發展戰略專家座談會”召開,來自相關政府部門的領導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動物學會的專家共同為珍稀藥用動植物的保護與開發“把脈”。

    專家認為,對珍稀藥用動植物應當“科學保護、合理利用、持續發展”,主張停止使用熊膽粉的提法是不現實的,一旦實行将影響到中醫臨床尤其是某些危重病人的需要,也不利中藥産業的發展,應理性看待。熊膽所特有的藥用價值仍不可取代,相關替代品的研究仍不成熟,需要進一步探讨。

    在藥用動物保護和利用的大潮中,被稱為“藥中黃金”的熊膽粉正在經曆着是與非的煎熬。

    目前采集膽汁的方法大大改善

    1989年,黑熊被歸為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獵熊取膽從此結束。但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的方針,要求從事野生動物的保護、馴養繁殖、開發利用活動,必須遵守野生動物保護法。朝鮮發明的“活熊取膽術”正是在此前後傳入我國。

    所謂“活熊取膽”,即通過手術的方式将黑熊的膽管或膽囊造瘘,此後通過瘘管将膽汁引出。由于當時技術的落後,主要采取“異物”制造瘘管,造成了熊的痛苦,動物保護者诟病的也主要是這段時期的此種方式。

    20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了“無管引流”技術。這種技術并不采用“異物”制造瘘管,而是用取自黑熊腹部内的組織造瘘。1996年,國家林業部出台《黑熊養殖利用技術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養殖企業必須使用“無管引流”技術采集熊膽,這大大減輕了黑熊的痛苦。

    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究員、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分會秘書長李明認為,“動物保護者所說的虐熊并不符合現實,他們所指的那種方法早已廢棄不用。”李明先後參加了2005年、2006年我國黑熊養殖情況的全國性普查與核查,對黑熊的生存狀況頗為了解。

   “炒作者利用了老百姓信息獲取上的不對等,以頗具煽動性獲得關注度。”李明說,大的養殖廠基本杜絕“異物”瘘管引流。 

    中國科學院動物所黃乘明研究員說,這就像拿出一張20多年前照片來說現在的事情,某個人拿你20多年前的照片說你現在怎麼還穿開裆褲,這是很荒唐的事情。國外指責我國虐待黑熊的聲音由來已久。2008年,中國中藥協會曾經派3名專家到荷蘭參加國際瀕危物種保護條約協議會議,在這個會議上,與會者見到了和現在網絡上類似的照片。

    “采用創新的醫學造瘘技術後,采集黑熊膽汁的過程熊基本沒有感覺。”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多次去正規的養熊場調研,“近些年來,我沒有再發現如圖片中虐熊的現象。”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主任毛嘉陵指出:“關于熊膽的争議,不僅僅是個學術問題、一個技術問題,更是文化觀念問題。” 真實的養熊取膽是什麼情景,這需要信息的通暢,但大衆仍不知曉。

    熊膽粉的臨床作用确切,目前不可替代

    有研究顯示,豬和鵝的膽汁和熊膽的成分相似,建議使用其進行替代。但此類研究尚待完善。

    “人們都說中藥的療效大不如前,這是有客觀因素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耀獻表示,過多使用人工種植藥材和人造代用品,在治療某些疾病時療效确實下降,使用代用品要通過紮實研究。

    北京中醫藥大學高學敏教授指出,熊膽到底有多大作用,是不是可以由其他藥品完全替代?這還需要研究證實。以牛黃為例,雖然有人工牛黃粉等替代産品,但其療效還是比天然牛黃差。

    據了解,熊膽粉是中成藥的重要原料,與其相關的疾病涉及冠心病、肺炎、肝炎、膽囊炎、高熱等方面。

   “熊膽作為中藥廣泛使用,從現階段來說,完全取代還不可行。”高學敏表示,社會上認為熊膽粉可有可無的說法沒有依據,要想真正找出熊膽粉的替代品,需要做好頂層設計,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各種含熊膽粉的藥都要做對比分析,要一步步來。 

    有資料顯示,含有熊膽粉的中成藥有123個,涉及180多個廠家,已經形成了相關産品的産業鍊。

    高學敏說,從産業的發展講,如果突然斷了貨,不僅給患者的治療帶來危害,也給中藥發展帶來損失。中藥經過兩千多年的臨床選擇,中成藥配方有其合理的地方,無論從臨床需要、産品需要,熊膽都需要穩定、合法的來源。

    “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節約。”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姚樹坤認為,國家應當支持關于熊膽的基礎性研究,進而保護利用,要把珍稀的品種用在國家精品藥上。   瀕危藥物在臨床上發揮很大的作用,為何不被認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藥房主任曹俊嶺認為,缺少數據是軟肋,中醫藥是經驗醫學,其效果一直缺少數據,如果正反雙方都有數據支持,該不該取消自然明了。

    珍稀藥用資源,保護和利用要形成良性循環

    珍稀藥用資源是中醫藥發展重要的資源,長期以來,如何按照國際公約,特别是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和發展、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提高人工養殖的水平,促進中藥産業的發展,是國家有關部門和行業内外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

    “瀕危藥用資源保護的目的是使其不再瀕危,銀杏的保護就是典型的例子。”中國醫保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張林指出。

    “現在我國一共記載瀕危物種358種,其中藥物168種,占到53%,中藥發展不能建立在瀕危物種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黃璐琦表示,針對珍稀藥用資源保護,要摸清家底,搞好普查,大力發展人工種植和養殖,同時進行類同品的開發,以适應工業化生産。

    “沒有利用就沒有保護,二者要形成良性循環,我們對瀕危物種保護和利用,也應該以創新和發展角度來應對。”房書亭說,“我總感覺有一種悲哀”,一方面我們在講大力扶持和促進中藥事業的發展,大力發展中藥事業為人民健康服務,另一方面我們陣地越來越小。藥材價格上漲、中成藥價格下降,物種的問題限制某些中藥品種正常發展,使我們賴以治病的藥物範圍越來越小,這樣下去将來很可能就用很有限的幾味藥保障13億人民的健康。

   “我們既要發展,也要保護,但是絕對不能走兩個極端。”黃乘明說,絕對保護,我們就不能穿皮鞋、用皮具;絕對發展,環境破壞的後果就是人類消滅自己,“我們都不願看到”。

争議事件

    2012年2月6日,福建歸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拟謀求創業闆上市的消息,在互聯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不僅僅是民間動物保護組織,很多民衆表示,應堅決抵制歸真堂登陸資本市場。動物保護組織認為,歸真堂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熊膽系列産品研發生産企業之一,如果在交易所上市,其規模就會變得更大,就會傷害到更多的黑熊。

發展狀況

國内對熊的集約化養殖始于1984年,自朝鮮引進活熊取膽汁技術以後,熊的圈養繁殖就開始了。在養熊業發展的初期主要是依靠從野外捕捉或從動物園引入,然後在飼養場中進行馴化和飼養,通過外科手術的方法從活體抽取膽汁,并加工成為熊膽粉進入市場。當時,熊要被固定上一個鐵背心,在體壁上造一個痰管收集膽汁。熊常年在鐵背心的侄桔下,傷口經常發炎,非常痛苦。而且,因為經濟效益的驅動,小規模的養熊場湧現較多,設施簡陋和飼養人員缺乏科學知識,熊的福利狀況極差。直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了新的無管引流技術,完全剔除了鐵背心和屢管,極大地減少了炎症的發生頻率。同時,膽汁的采集也得到時間上的控制,動物能在較大的場地内自由活動。

    針對養熊業存在良荞不齊、問題頻發的狀況,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政策來規範養熊業。1993年,原林業部專門下發了(關于清理整頓養熊場的緊急通知》,禁止從野外捕捉熊類,停止為新建養熊場核發馴養繁殖許可證,取締不符合法規、熊來源違法的或對熊有虐待行為的養熊場。1996年,原林業部和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召開了全國養熊業管理工作座談會,系統地總結了養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要求沒達到标準的企業限期整改。随後下發了(關于加強養熊業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強化養熊業的管理,推進了飼養條件的改善和技術改造,杜絕傷害和虐待熊類的行為;引導發展規範經營、規範飼養和無管引流取膽汁技術,推進養熊業的技術進步。1997年,原林業部又發布了《黑熊養殖利用技術管理暫行規定》,就建立養熊場的程序、規模、籠舍、活動場、熊來源、飼養管理、膽汁引流、馴養繁殖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嚴格規定,同時也明确禁止利用棕熊和馬來熊引流膽汁。2008年,又頒布了林業行業标準(黑熊養殖技術規程》,該标準規定了黑熊人工養殖的術語和定義、飼料、飲水、飼養、管理、飼養員要求、衛生防疫、養殖場建設和檔案管理的要求。

    2004年,國家林業局、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扇、熊資源保護及其産品入藥管理的通知》,重申禁止獵捕野生熊,規範馴養繁殖活動,對現有原材料在庫存核查的基礎上進行标準化封裝,具備醫藥生産資格的企業所制造的含熊膽成分的藥品須經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并加載“中國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管理專用标識”後,方可進入流通市場,以便執法部門監管,防範非法來源的熊産品流入市場。各省也結合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的清理,重點整頓了養熊場。這些執法行動和标準引導和規範了養熊業,逐步取締了規模小、條件簡陋、缺乏專業人員、福利狀況差、不能成功繁殖的養熊場。這使得養熊業不僅完全不需要從野外捕捉黑熊,而且逐步走向規範化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我國一些大型黑熊養殖場的設施及設備條件已經相當先進,養殖管理、人工繁育、膽汁引流、疾病防治等技術也經曆了多次革新,種群數量和熊膽粉産量維持相對穩定。目前,國内黑熊養殖企業數量從90年代初的480多家減少至較規範的68家。黑熊養殖規模在200隻以上的企業有10多家,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福建、四川和雲南等省。規模化養殖的熊場每年種群淨增長率約10%—20%,繁育技術條件好的甚至更高,全國黑熊存欄數量估計大約為10000隻。大型熊場一般取膽熊的數量約占其種群數量的70%,全國取膽熊約有10000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