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

罂粟

罂粟科罂粟屬植物
罂粟是一年生草本。[1]莖高30-80厘米,分枝,有伸展的糙毛。葉互生,羽狀深裂,裂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兩面有糙毛。花蕾卵球形,有長梗,未開放時下垂;萼片綠色,花開後即脫落;花瓣4,紫紅色,種植罂粟有多各花型和花色。基部常具深紫色斑,寬倒卵形或近圓形,花藥黃色;雌蕊倒卵球形,柱頭輻射狀。花果期3-11月。罂粟是制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同時其提取物也是多種鎮靜劑的來源,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堿、那可丁。學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罂粟籽是重要的食物産品,其中含有對健康有益的油脂,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的沙拉中,罂粟花絢爛華美,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觀賞植物。
    中文名:罂粟 拉丁學名:Papaver somniferum L. 别名:鴉片、大煙、米殼花、罂子粟、禦米、象谷、米囊、囊子、阿芙蓉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超目: 目:罂粟目 亞目: 科:罂粟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罂粟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罂粟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Linne.,1753 保護級别: 英文名稱:Opium poppy

植物學史

罂粟的原産地是西亞地區,早在六朝時,即已傳入中國,并有種植。對此,鄧之誠先生考證道:《冷齋夜話》引陶弘景《仙方注》曰:斷腸草不可知。其花美好,名芙蓉花。故太白詩曰:“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按斷腸草即指罂粟花、知其流入中國已久,蓋遠在六朝之際矣。予曾镌太白詩四句為小印。

但罂粟種植并不廣泛,至唐朝時還作為貢品從國外貢至。有關罂粟的材料,也是在唐朝時多了起來。因此,有論者謂罂粟至唐朝時傳入中國。據史書記載,唐朝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國(即大秦,東羅馬帝國)遣使獻底也伽。底也伽是古代西方的靈丹妙藥,它的主要成份是鴉片等,可以治痢疾、解除中毒等。與此同時,罂粟的種子也由阿拉伯商人攜入中國,中國的部分地區也開始種植了。不過,當時鴉片罂粟的種植,純粹是為了觀賞和藥用,而不是把它當成毒品吸食。

唐朝時,人們對罂粟已有相當的了解。陳藏器在其《本草拾遺》中記述了罂粟花的特點,他引述前人之言說:“罂粟花有四葉,紅白色,上有淺紅暈子,其囊形如箭頭,中有細米。”不僅如此,對如何種好罂粟花,唐人也有認識,唐文宗時人郭橐駝在《種樹書》中指出:“莺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種之,花必大,子必滿。”作為一種觀賞植物,時人在詩詞中多有吟詠。雍陶在《西歸斜谷》中寫道:“行過險棧出褒斜,曆盡平川似到家。萬裡愁容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米囊花”,即罂粟花。遊子在經過爬涉艱險路程之後,來到了一馬平川的平原,極目遠望,平川萬裡,賞心悅目,遊子的愁容消失在一片五彩缤紛的罂粟花裡。罂粟花使遊子有歸家之感,使遊子消失了愁容,感到了歸家的快樂。

直到明朝末年,罂粟花仍是名貴稀有的佳花名木。明朝萬曆年間,大文學家王世懋在《花疏》中對罂粟花大加贊賞,他寫道:“芍藥之後,罂粟花最繁華,加意灌植,妍好千态。”崇祯年間,旅遊家徐霞客在貴州省貴定白雲山下看到了一片紅得似火的罂粟花,大為驚奇,歎為觀止。他在《徐霞客遊記》中寫道:“莺粟花殷紅,千葉簇,朵甚巨而密,豐豔不減丹藥。”

鴉片的藥用價值,宋朝以來曆代醫書多有記載,被看成治痢疾等症的良藥。宋徽宗時中醫寇宗奭在《本草衍義》中指出:“罂粟米性寒,多食利二便,動膀胱氣,服食人研此水煮,加蜜作湯飲,甚宜。”王磟在《百一選方》中清楚地記錄了罂粟治痢疾的處方。他把罂粟當作治療赤白洩痢的特效藥,為此專門将罂粟子、殼炒熟研末,加蜜制成藥丸,患者服食30粒後即病愈。此外,宋代中醫們還發現罂粟的其他功效,如治嘔逆、腹痛、咳嗽等疾病,并有養胃、調肺、便口利喉等功效。

因此,罂粟子、殼也被當成了滋補品。蘇轼的詩:“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莺粟湯”,即反映了這種情況。他的兄弟蘇轍的《種藥苗》詩,更詳盡地說明了罂粟的滋補作用:“苗堪春菜,實比秋谷。研作牛乳,烹為佛粥。老人氣衰,飲食無幾;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石缽,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調肺養胃。……幽人衲僧,相對忘言。飲之一杯,失笑欣然。”

元朝時,中醫對罂粟的巨大副作用已有初步的認識,建議慎用。如名醫朱震亨即指出:“今人虛勞咳嗽,多用粟殼止勤;濕熱洩瀝者,用之止澀。其止病之功雖急,殺人如劍,宜深戒之。”然而,世人并未記住朱氏的勸告,元朝時,已有人開始服食鴉片了。元朝人所服食的鴉片,并非中國本土所制成的,而是從征服印度等地的戰争中掠奪而來。作為戰利品的鴉片,在當時還頗受歡迎。

到了明朝時,中國人才逐漸懂得了鴉片的生産、制造。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錄了當時采收生鴉片的方法,他寫道:“阿芙蓉(即鴉片)前代罕聞,近方有用者。雲是罂粟花之津液也。罂粟結青苞時,午後以大針刺其外面青皮,勿損裡面硬皮,或三五處,次晨津出,以刀刮,收入瓷器,陰幹用之。”但是,這種方法,并未普及,李時珍也是道聽途說,并未看到或親自采集制造過鴉片。當時中國境内的鴉片,還大都是從海外輸入的。

據《明會典》記載,東南亞之暹羅(泰國)、爪哇、榜葛賴(馬六甲)等地多産烏香(即鴉片),并不時作為“貢品”藥材貢獻給明朝皇帝,如泰國即一次入貢300斤鴉片。直至成化時,鴉片進口還相當有限,因此市面上鴉片價格昂貴,竟然與黃金相等。其後,鴉片進口逐漸增加,明朝正式對鴉片征收藥材稅。萬曆十七年(1589),鴉片首次被列入征稅貨物清單之中。萬曆四十三年(1615),明廷規定,鴉片每十斤征收稅銀一錢七分三厘。這表明,鴉片輸入增多了,食用鴉片的人,尤其是東南沿海的富紳地主已經為數不少了。

形态特征

代表物種鴉片罂粟是一年生草本,無毛或稀在植株下部或總花梗上被極少的剛毛,高30-60 (-100)厘米,栽培者可達1.5米。主根近圓錐狀,垂直。莖直立,不分枝,無毛,具白粉。葉互生,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7-25厘米,先端漸尖至鈍,基部心形,邊緣為不規則的波狀鋸齒,兩面無毛,具白粉,葉脈明顯,略突起;下部葉具短柄,上部葉無柄、抱莖。

花單生;花梗長達25厘米,無毛或稀散生剛毛。花蕾卵圓狀長圓形或寬卵形,長1.5-3.5厘米,寬1-3厘米,無毛;萼片2,寬卵形,綠色,邊緣膜質;花瓣4,近圓形或近扇形,長4-7厘米,寬3-11厘米,邊緣淺波狀或各式分裂,白色、粉紅色、紅色、紫色或雜色;雄蕊多數,花絲線形,長1-1.5厘米,白色,花藥長圓形,長3-6毫米,淡黃色;子房球形,直徑1-2厘米,綠色,無毛,柱頭(5-)8-12(-18),輻射狀,連合成扁平的盤狀體,盤邊緣深裂,裂片具細圓齒。

蒴果球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4-7厘米,直徑4-5厘米,無毛,成熟時褐色。種子多數,黑色或深灰色,表面呈蜂窩狀。

花果期3-11月。

生長習性

喜陽光充足、土質濕潤透氣的酸性土壤。不喜歡多雨水,但喜歡濕潤的地方,所以選擇地方要注意日曬充足,土壤富養分,地勢在海拔900米至1300米,要求較高的罂粟花生長地點很有限,隻有在泰國這樣地方才可以經常看見罂粟花的身影。

分布範圍

原産南歐、 印度、緬甸、老撾及泰國北部有栽培,中國許多地區有關藥物研究單位有栽培(青海省,西藏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北京市,四川省,貴州省,河北省,廣東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江蘇省,上海市,雲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浙江,吉林,江西省)。

主要品類

罂粟屬的植物都可以簡稱罂粟,有數量很多的亞種和變種,花色各異,花瓣的數量和形态、蒴果的數量以及嗎啡的産量等物理性質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Papaver somniferum Laciniatum(有時也稱 Papaver laciniatum)是罂粟的亞種之一,花型為重瓣,花色豐富,花瓣緊密排列,整朵花外觀似毛絨球。

罂粟的某些亞種 “Norman” 和 “Przemko” 的嗎啡含量極低,少于1%,但是某些特定生物堿的含量卻很高,這不利于氧可酮生産的勞動密集型過程,與 P. somniferum 原種相比。不過,包括觀賞用和制種用在内的大多數變種都含有較高含量的嗎啡,平均含量為10%。

化學成份

該科植物富含異喹啉生物堿(isoquinolinetype alkaloids),如前鴉片堿(protopine)、異紫堇堿(isocorydine)、罂粟堿(papaverine)、嗎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還有血根堿(sangulnarine)、白屈菜堿(chelerythrine)、博落回堿(bocconine)、痕迹那可汀(narcotine)、蒂巴因(thebaine)等。

按化學結構又可分為苯菲裡啶型、原小檗堿型、原阿片堿型、苯甲基異喹啉型、嗎啡型、麗春花堿(rhoeadane)型、酞基四氫異喹啉型等。

毒化危害

罂粟是一種美麗的植物,葉片碧綠,花朵五彩缤紛,莖株婷婷玉立,蒴果高高在上,但從蒴果上提取的汁液,可加工成鴉片、嗎啡、海洛因。因此,鴉片罂粟成為世界上毒品的重要根源,而罂粟這一美麗的植物可稱為惡之花了。

主要價值

花大,色豔,重瓣的栽培品種為庭園觀賞植物。未成熟果實含乳白色漿液,制幹後即為鴉片,和果殼均含嗎啡、可待因、罂粟堿等多種生物堿,加工入藥,有斂肺、澀腸、止咳、止痛和催眠等功效,治久咳、久瀉、久痢、脫肛、心腹筋骨諸痛;種子榨油可供食用。

植物文化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稱之為“神花”。古希臘人為了表示對罂粟的贊美,讓執掌農業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臘神話中也流傳着罂粟的故事,有一個統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許普諾斯,其兒子瑪非斯手裡拿着罂粟果,守護着酣睡的父親,以免他被驚醒。

罂粟象征了十二宮星座中的天蠍座,天蠍座是黃道十二宮的第八宮,是(生命)的蛻變者。(冥王星)是天蠍座的守認星曜,雙雙激發出穿越與深化的潛在力量,使得天蠍座擁有自我淬練的終生信仰。天蠍座掌管深秋的花朵,以(冥王星)之名與叢生植物、帶着荊棘的、暗紅色的、可入藥的麻醉性植物,或捕食性植物,特别帶來冥王星與第八宮的色彩。

在歐洲,罂粟屬的佛蘭德斯紅罂粟被看成“緬懷之花”。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很快占領了比利時,英、法相繼出兵對付德國。比利時的佛蘭德斯(Flanders)大地成了西線主戰場,成百萬士兵(包括下級軍官)倒在這裡。1915年10月8日,加拿大醫生約翰·麥克雷(John McCrae)在親眼目睹了殘忍的戰争剝奪這麼多戰士的生命,他寫下詩歌《在佛蘭德斯戰場》用于紀念為保衛祖國而獻身的戰士,從而激勵更多的年輕人投入戰争,保衛家園,他的詩歌也蘊含着作者反對戰争和向往和平的精神和理念。

在約翰·麥克雷詩歌的激勵下,美國人邁克爾·莫尼亞(Moina Michael)開始佩帶紅色罂粟花來紀念戰死的戰士,她還出售罂粟花,把所得錢用于幫助那些傷殘的退伍老兵。

在1920年,法國婦女E. Gué rin出售手工制的罂粟花集資用于幫助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兒童孤兒。她在1921年訪問加拿大,說服了“加拿大戰争退伍軍人協會”接受罂粟花為老兵紀念日的标志,用來籌款。所以,在每年的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開始,到11月11日老兵紀念日,有千萬枚罂粟花标志被派發給大衆,人們将這個标志佩帶在衣服的左領上或接近心髒的部位,表示對為國捐軀者的悼念。人們更可以義買罂粟花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老兵及其家人。

這裡的紅罂粟在植物性質上是虞美人的兩個變種:佛蘭德斯紅罂粟和阿爾卑斯罂粟,與鴉片罂粟不是同一種植物。從文化上講,這種紅罂粟象征着美麗、紀念,是一個關乎犧牲、愛、尊重和懷念的主題。

社會事件

2021年3月底至5月中旬,澎湃新聞赴多地調查發現,多個國内的主要中藥材集散地存在罂粟殼地下交易,多個藥材商稱他們長期以每斤500至700元不等的價格向從事鹵味熟食、小吃早餐的攤販或門店供貨。此外,澎湃新聞搜索發現,部分來自雲南、甘肅的網絡賣家直接搭建名稱帶有“罂粟、大煙、米殼”字樣的QQ群,以尋覓買方、驗貨叫賣。更有專門配制含有罂粟粉的幹貨香料的賣家在網上出售各類“秘制”燒烤料、龍蝦料、鹵味料、麻辣燙料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