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裡市

凱裡市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轄縣級市、首府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新興工業城市。位于黔東南苗嶺北麓,清水江上源龍頭江畔。面積1306平方公裡,人口37.68萬;其中苗族人口占61.2%。元置凱裡安撫司,明改置凱裡長官司。清雍正年間開辟苗疆,置凱裡衛。1911年後改為凱裡分縣,隸屬爐山縣。1956年複置凱裡縣,并定凱裡鎮為自治州首府。1983年設市,城市重新規劃建設。建有食品、輕工、建材、木材加工、煤炭、化工和電子工業等。湘黔鐵路通過市區,公路通鄰近各縣,水陸交通方便。
    中文名:凱裡市 外文名:凱裡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中國,貴州 地理位置: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 面積:1306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大十字街道、舟溪鎮、爐山鎮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0855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茂蘭喀斯特森林公園 機場:凱裡黃平機場 火車站:凱裡站,凱裡南站(滬昆高鐵 車牌代碼:貴H 地區生産總值: 别稱:苗嶺明珠 主要街道:凱麻高速 地标建築:騰龍大酒店 地方特産:香爐山霧茶、平艮香米 知名産業:電子、輕紡 城市精神: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 市長:張淼 建立時間:1982 人口:43.28萬人(2008年) 郵編:556000

基本概況

地理位置

凱裡市位于貴州東部,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東西長51.7公裡,南北寬44.3公裡,總面積1306平方公裡。市内有苗、漢、侗等民族。是一個以電子、輕紡、建材為主的新興工業城市,現為國家乙類對外開放地區。位于貴州南部的荔波縣境内,總面積273.1平方公裡,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和浩瀚蒼茫的森林為主體,由小七孔鴛鴦湖景區、大七孔地峨宮景區、水春河峽谷景區及樟江沿江風光帶等構成,主要景點有58個。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内森林密布,連片集中,原生性強,生态系統相對穩定,生物資源十分豐富。保護區内各種生物達2000多種,其  中植物新種約40多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掌葉木、傘花木、任木、黃枝油杉、南方鐵杉、廣東五針松、香果樹、短葉黃杉、翠柏、穗花杉等;屬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白鹇、蘭翅八色鸫、大靈貓、毛冠鹿、猕猴、小靈貓、蘇門羚、林麝等。

河的南側群山起伏的原始森林中 ,生長着一種龜背竹,龜背山由此得名。與龜背山相連的野豬林,  人迹罕至,林木遮蔭蔽日,實為清涼世界。林中藤纏樹樹,樹纏藤,是迄今發現的全國最大的野藤景觀,其間石包木 、木包石,令人歎為觀止。附近有兩潭,人稱鴛鴦湖,兩湖相連,湖水面積約 13 公傾,水深40餘米,蕩舟湖上,别有情趣。距小七孔 鴛鴦湖景區約 5公裡的大七孔地峨宮景區,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有一座高80餘米的天生橋巍然而立。 

行政區劃

凱裡市轄5個街道、8個鎮、2個鄉:城西街道、大十字街道、西門街道、洗馬河街道、灣溪街道、三棵樹鎮、舟溪鎮、鴨塘鎮、旁海鎮、灣水鎮、爐山鎮、萬潮鎮、龍場鎮、凱棠鄉、大風洞鄉。

曆史沿革

元置凱黎長官司,明置清平縣,1913年改為爐山縣,1958年置凱裡縣,因縣治駐凱裡鎮得名。1983年設市。

 2000年,凱裡市轄5個街道、8個鎮、2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43323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西街道 27819 大十字街道 58116 西門街道 28997 洗馬河街道 48641 灣溪街道 19104 三棵樹鎮 48815 舟溪鎮 23093 鴨塘鎮 16840 旁海鎮 25150 灣水鎮 21160 爐山鎮 28214 萬潮鎮 14656 龍場鎮 23083 凱棠鄉 17393 大風洞鄉 32155。

2003年,凱裡市轄8個鎮、2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65個村委會、201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45.4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34.09萬人,非農業人口16.46萬人。

氣候特征

凱裡市地處于雲貴高原東側的梯級狀大斜坡地帶,西北部、西南部和東南部較高,中部和東北部較低,最高處海拔1447米,最低處海拔529米。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1℃,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零下4-7℃,年均日照1289小時,年均降水量1243毫米,無霜期282天。

民族人口

凱裡市居住着苗、漢、侗、仫佬、畲、布依、水、彜、壯、瑤、滿、回、蒙古、景頗、佤、黎、東鄉、納西、仡佬、京、朝鮮、土家、白、傣、藏、拉祜、維吾爾等民族和革家、西家等待定民族。這些民族中,仫佬族、苗族、漢族、畲族及革家、西家是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為33.94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75.78%,其中苗族人口28.35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3.3%。

曆史文化

凱裡設治已有500年曆史,早在明清時期曾有“小京州”美稱。幾百年來,生活在凱裡這塊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

自然資源

有清水江、重安江、巴拉河等大小河溪153條,其中長10公裡以上、集雨面積20平方公裡以上的中等河流13條,有溪溝35條。河流徑流總量39.89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5.4萬千瓦,可開發3.6萬千瓦。全市糧食作物有9大類130多種,蔬菜有11大類100多種,果類有6大類70多種,野生牧草有100多種,珍稀古樹有10多種,野生動物有數百種;藥用動植物有428種。礦産資源主要有煤、鐵、石英砂岩、石油和天然氣等。保有儲量:煤礦8142萬噸、鐵礦361萬噸、鉛鋅礦46萬噸、鋁土礦1.98億噸、重晶石300萬噸。石油和天然氣有礦點一處。

旅遊資源

除有内容豐富、格調古樸、風貌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文物古迹外,自然風光主要有香爐山、金泉湖和一批景觀獨特的溶洞。還有各種大小民族節日集會點136個,有“百節之鄉”之稱。自1985年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待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客。

名特産品

凱裡市地方名特産品可分為農産品和工業産品兩類,農業名特産品主要有:香爐山霧茶、平良香米、凱裡柿花、萬潮藍靛、龍場蠶繭、凱裡酸湯魚、凱裡鯉魚(田養)、龍場西瓜、旁海生、爐山葡萄等以及凱裡市供銷社三辣合作社生産的“三辣”系列産品。工業名特産品主要有:舟溪蘆笙、凱裡香醋、凱棠銀飾、灣水鐮刀、米薅馬尾鬥笠、旁海擂缽、挂丁刺繡圍腰、龍場革家臘染、挂丁織錦背帶、舟溪刺秀荷包等。經濟收入相當可觀,可供廣大旅遊者前來觀看購買及投資商前來參加生産投資,促進了凱裡市的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

凱裡經濟開發區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凱裡市,是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九九九年為促進凱裡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使其成為區域性經濟發展的龍頭,中共凱裡市委、凱裡市人民政府根據省、州黨委政府的要求,并經黔東南州政府批準,調查原凱裡經濟開發區主要産業導向,原大友莊經濟綜合開發區(即現在的凱裡經濟開發區  )的産業重點由第二産業調整為第三産業,發揮地處凱裡市城南的優勢,以增強城市功能為主要方向。凱裡經濟開發區第二産業的發展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主要由位于凱裡市鴨塘鎮和麻江縣下司鎮的凱裡經濟開發區(西區)來承擔。凱裡經濟開發區東西兩個部分構建了凱裡經濟開發區發展的較為完整的産業格局,為凱裡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勾塑了一個美好的前景。

凱裡經濟開發區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設施完備。湘黔鐵路、凱麻高速公路和 320 國道穿區而過。往西經貴新高速公路距省會貴陽 140 公裡,區内建成了四縱六橫的交能幹道。十年來,先後建成了寬 40 米的市區主幹道韶山南路延伸段、友莊路、甯波路以及全長 4 公裡穿越整個開發區的主幹道環城南路及一批小區道路,開發區新建道路總長 10 公裡,促進了開發區人流、物流的暢通順達。區内兩座日供水量分别為 4 萬噸的自來水廠,兩台 2×31.5MVA 變壓器的金泉變電站承擔着區内的水電供應。程控電話、移動通訊覆蓋全區。騰龍大酒店、凱裡賓館、紅洲賓館、民族風情商貿街等旅遊設施和一批金融服務機構、中介組織落戶開發區,黔東南最大的工業品批發市場——萬博商貿城也座落在開發區内。開發區已經顯現凱裡市乃至全州綜合服務中心地位。

 凱裡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少數民族風情濃郁,被譽為“苗嶺明珠”。以苗族、侗族、革家為代表少數民族的節日、服飾、飛歌、蘆笙、舞蹈等民俗民風奇特,有“歌舞海洋”的美稱。走進苗鄉侗寨,仿佛進入了一部活的民族藝術大辭典。凱裡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被列為貴世界十大“返璞歸真,重反大自然”的旅遊勝地之一,被确立為貴州東線旅遊的中心。凱裡富藏資源,給凱裡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國加入世界留易組織給凱裡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一批重點項目,如開發面 積 229.5 畝的博南新區項目、凱裡市市級行政中心建設工程項目和永豐公司 358 畝的土地開發建設建自己進入緊張的招商工作階段。凱裡經濟開發區正掀起第二次創業的熱潮。 建國五十多年來 , 凱裡城鄉經濟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已發展成為以電興工業城市 , 以磁材電子 , 輕紡﹑建材為特色的新興工業城市 , 以磁材電子 , 輕紡﹑建材﹑煤碳﹑造紙﹑木材﹑冶金﹑制藥等為主的骨幹企業 30 多家 , 大中型骨幹企業有 10 餘家。2000 年國内生産總值 20.28 億元 , 财政總收入 1.84 億元 , 農業﹑第三産業等各行各業均得到快速的發展 。 貴州省凱裡經濟開發區是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開發區 , 位于黔東南州府所在地凱裡市的城南面 , 全區總面積 10.68 平方公裡 , 人口 3 萬餘人 。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 , 在凱裡市總體規劃與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 , 開發區和投資者全力拼搏﹑共同努力﹑在 4.5 平方公裡規劃面積上基本建成了集科研﹑工業﹑生産﹑生活﹑金融﹑商貿和文化娛樂為一體 , 功能齊全的新誠區 , 成為凱裡市經濟新的增長點。 乘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 , 市委﹑市人民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 加大了對外招商力度 。五年來 , 開發區内共引進項目 53 個 , 總投資 31140.53 萬元 。 現區内年工業生産總值近 5 億元 , 其中新境企業國内生産總值近 3 億元 , 近創彙近 300 萬美元 , 成為區内支柱産業 。

現株六複線正在修建 , 凱麻高速公路即将全程通車 , 凱裡市列為全省經濟建設 20 強縣之一 。世紀之交的凱裡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 凱裡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和全區 3 萬多人民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 , 解放思想 , 深化改革 , 搶抓機遇 , 加快發展 , 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

投資資源

氣候資源

凱裡地處雲貴高原向中部丘陵過渡地帶 , 屬亞熱帶濕潤氣候 , 冬無嚴寒 , 夏無酷屬 , 年平均氣溫 15℃. 年降水量 1240.4 毫米 , 溫暖濕潤的氣候 , 為各種生物﹑農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

土地資源

全市總面積 1306 平方公裡 。其中耕地面積 36368.2 公頃 , 林地 56005.9 公頃 , 牧草地 21045.6 公頃 , 廣闊的土地可以供投資商多向選擇開發 。

生物資源

凱裡森林植被屬于中亞熱帶長綠闊葉林植被帶 , 野生植物資源豐富 , 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主要植物有楠木﹑泡桐﹑毛﹑斑竹﹑油桐﹑五倍子等工業用植物幾十種 , 醫藥用植物 400 餘種 。

水電資源

全市水能總理論蘊藏量為 54009KW, 可開發量為 36000 千瓦 , 凱裡發電廠裝機容量為 50 萬千瓦 ,4×12.5 萬千瓦發電機組 。凱裡供電局變電容量超過 130 萬千伏安 ,10 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 2200 餘千米 。

礦産資源

境内已初步探明 , 有煤﹑鐵﹑鉛﹑鋅﹑鋁土礦﹑石灰石﹑白雲岩﹑砂岩等礦藏。 煤總蘊藏量約 7000 萬噸 , 鋁土礦儲量 19790.75 萬噸 , 鐵礦保儲量 11696.4 萬噸 , 砂岩總儲量 428.7 萬噸 。

旅遊資源

凱裡古樸濃郁的民族節日 135 個 , 與衆多名勝古迹為一體。 有古樹參天 , 千姿百态的森林公園--羅漢山 ; 有回歸自然 , 漂流探險 , 國家級旅遊區的平良古浪峽 ; 有奇麗險峻 , 雄偉的"黔陽第一山"香爐山 ; 有石林﹑石乳奇異獨特﹑小橋流水潺潺的漁溶洞 ; 有秀麗如畫的苗寨 , 悅耳動聽的苗族飛歌 , 情絲萬縷的蘆笙曲韻 , 令你留連往返 。

1.浪漫施秉杉木河漂流二日遊 

D1 :早上7:20在通達飯店門口集合。8:00乘K9474火車前往中國漂城—施秉(12中餐,下午礦泉河邊自由活動或自費乘車(30元)遊覽雲台山(30元)、上舞陽(含晚餐)宿:河邊木樓或帳篷  。

D2 :早餐後送杉木河景區,乘觀光電瓶車(15元/人已含)穿越森林公園到起漂點——蔣家 開始有驚無險的激爽之旅——杉木河漂遊(漂流時間為:2.5—3小時)。 農家燒烤,聶家堰起岸,17:00乘K9473返築(21:16),結束愉快之旅! 

2.西江千戶苗寨、凱裡雷公山兩日旅遊

D1、貴陽乘車(沿途經過風光秀麗的巴拉河、丹江河)赴全國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進入“蘆笙的故鄉、歌舞的海洋”,觀苗寨風貌,體驗苗家吊腳木樓。住西江苗寨。

D2、赴苗嶺主峰——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感受苗疆聖山的魅力,登上2178.8米的主峰,置身天然氧吧之颠,吸氧、洗肺、觀滿山29種杜鵑争奇鬥豔,捕捉原始動物足迹;後赴響水岩景區,觀國家三級瀑布,穿叢林曲徑幽徒,聽山澗猿啼鴛鳴,聞兩岸鳥語花香,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中餐後返回貴陽。 

3.黔東南苗寨、音寨布依村、漫步休閑民族文化一日遊

早上8:00貴陽乘車至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凱裡,外觀黔東南少數民族文化廣場,領略融合了侗族風雨橋建築特色的廣場魅力;與苗族人民最尊仰的巨大“銅鼓”、“銅牛”雕塑合影,祈禱股運牛市!10:30分前往苗族腹地雷山,途徑風景優美的巴拉河流域,沿途欣賞南花苗寨、季刀苗寨、朗德苗寨(選擇其中一個苗寨自由走訪)風光,中餐後,在山地苗寨中漫步,尋訪吊腳樓中的苗家,感受男耕女織的淳樸生活,您還可以穿上美麗的苗家盛裝,做一回“阿幼朵”(苗語:花兒一樣的小妹妹)。稍事休息後,下午前往貴定音寨布依族村寨,欣賞秀麗的田園風光,觀看布依歌劇。晚19:00左右到達貴陽,結束愉快旅行!  

4.南花;季刀苗寨,吊腳樓群郎德苗寨,空申苗寨,岜沙苗寨,榕江天下第一千戶侗寨民族風情三日遊

D1、中午集合,貴陽乘空調旅遊車經貴凱高速公路,車覽凱裡民族體育館、南花苗寨及季刀苗寨沿途欣賞巴拉河風光前往雷山,參觀了解苗家人的生活以及風俗習慣,走家串戶,觀苗寨吊腳樓群郎德苗寨及新橋空申苗寨前往榕江。住榕江  。

D2、遊覽遊覽天下第一侗寨千戶侗寨:它由上、中、下三個寶寨組成,是全國侗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是侗族标準語言發源地,看罕見的“古榕包碑”、“至愛榕楓”、“生死戀”等榕樹景觀,聽“朱郎娘美”傳說;一路欣賞都柳江風光,遊覽岜沙苗寨:岜沙是苗語中草木繁多的意思,全村至今還保留有濃郁的古代遺風和古老的生産方式。那裡的男子頭頂挽有發髻,穿着自織的無領右開衽銅扣青布衣,直筒大褲管青布褲,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藥槍,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褶短裙,紮綁腿(如需看表演自費)觀看蘆笙上歌舞表演及成人剃頭儀式;前往中國最美的鄉村(原生态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城)——肇興,一個具有世界之最的鼓樓(它不用一丁一鉚而建成),是全國侗族最大的集居地,所以此處又被譽為鼓樓之鄉(如需看表演自費)住肇興(民居)。 

D3、早餐後返回貴陽,結束愉快旅行! 

5.貴州黔東南;西江,郎德苗寨,榕江,從江,肇興,黎平侗寨深度遊

D1、貴陽/雷山/榕江,住榕江。 

早乘空調旅遊車前往雷山西江苗寨(或郎德苗寨)遊覽全國最的的苗寨(西江——從鬼手裡讨到地盤),觀西江千戶苗寨(遠看類似寶塔)重疊在山上吊腳樓群、西江千戶苗寨梯田。中餐後乘車前往榕江車江鄉,遊覽天下第一侗寨千戶侗寨:它由上、中、下三個寶寨組成,是全國侗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是侗族标準語言發源地,看罕見的“古榕包碑”、“至愛榕楓”、“生死戀”等榕樹景觀,聽“朱郎娘美”傳說。 

D2、榕江/從江/肇興,住肇興(民居)。 

早餐後車沿着都柳江往從江,遊覽岜沙苗寨:岜沙是苗語中草木繁多的意思,全村至今還保留有濃郁的古代遺風和古老的生産方式。那裡的男子頭頂挽有發髻,穿着自織的無領右開衽銅扣青布衣,直筒大褲管青布褲,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藥槍,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褶短裙,紮綁腿(如需看表演自費)觀看蘆笙上歌舞表演及成人剃頭儀式;乘車前往黎平參觀鼓樓藝術之鄉,歌海之鄉的——肇興侗寨,晚聽侗族大歌表演(如需看表演自費) 

D3、肇興/黎平,住黎平。 

參觀侗家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鼓樓、風雨橋,乘車往黎平縣,明清風格——德鳳古翹街。以及紅軍長征途中決定紅軍政治線路的政治局會議——黎平會議會址。乘車赴錦屏隆裡古鎮,參觀我國現保存規模最大,最完整距今約七百年的隆裡古屯兵城,遊覽明朝朱元璋六王子率九省兵馬屯居建造的古城樓、古城牆、古書院、古民居等。 

D4、黎平/天柱/三穗/貴陽 

早餐後乘車前往劍河,泡泡被譽為“苗江聖水”的劍河溫泉,解除一身的疲憊後返回貴陽,結束愉快的旅行!

飲食特點

生活百味,酸、甜、苦、辣,酸當家。黔東南是“吃酸”的故鄉。日常生活的家 宴、宴會、紅、白喜事中,酸食無處不有。男女老少,都有“嗜酸”的愛好。難怪當地鄉諺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車”(指走路打趔趄的意思),道出了黔東南的酸食文化的特色功效和風格。

在世界“吃在中國”。在中國素有北鹹,東南甜,西辣的說法。氣候幹燥食為鹽、氣候濕熱食為甜、氣候潮濕食為辣。同為吃辣,湘、貴、川又各有妙趣,有所謂的“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戲說。具體而言,貴州是酸辣,四川是麻辣,湖南是炸辣。黔東南又與貴州其他地區不一樣,強調和突出的是第一個字“酸”,而其他地區則強調和突出第一個字“辣”。

常言說“除油鹽無貴味”,曆史上,黔東南地區嚴重缺鹽,隻得用酸與辣來調味,可見酸食習俗,實非偶然,它是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物産資料及人的生理需要等多種因素綜合的産物。黔東中地區氣候潮濕,多煙瘴,流行腹瀉、痢疾等疾病,嗜酸不但可以提高食欲,還可以幫助消化和止瀉。因此,每家每戶都少個了幾個酸壇子:酸水壇、醋水壇、奄萊壇、腌魚壇、腌肉壇,還流傳着三月腌菜,八月腌魚、正月腌肉”和“壇不下,萊不爛”等關于酸食的腌制季節和保存方法的俗語。由于曆史和地理環境的原因,黔東南苗、侗人民在長期的生産實踐和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自己不同于其他地區、其他民族吃酸的獨有風格和制作工藝,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酸食文化”,僅酸的制作就有近10種工藝。

人類長壽,确有幾份酸的功勞:酸食有防病健胃之藥用,酸食有除惑提神之功效,酸食有防腐保鮮之功 能。1990年全國第4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壽星與總人口之比高于傳統長壽區廣東省的比例,居全國前列。長壽是多因素的,這其中應該包含有“吃酸”的因素。1988年,在加拿大溫哥華,一群記者采訪世界老年長跑冠軍黔東南運動員李發品老人,問到能創造世界界老年長跑紀錄的秘訣是什麼時,李發品老人答道:“我要是能吃上家鄉的酸菜,還要跑得快。”可算是妙語驚人。進入本世紀後期,酸食這一具有黔東南民族特色的傳統食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眯。酸湯魚、腌魚、腌肉、酸湯雞、酸湯豬腳、三合一酸湯、四合一酸湯……有的落戶京城,有的飛進國宴,有的漂洋過海,更多的被移植賓館、酒店,凡是到貴州的中外遊客,都點名要吃正宗凱裡酸湯魚。

黔東南的風味食品還有侗鄉腌魚、鎮遠道菜、凱裡酸湯魚、下司狗肉、下司酸湯魚、香茅草燒魚、重安江酸湯魚、侗家油茶、社飯、從江香豬、三穗麻鴨、榕江香羊、侗果、侗家胯肉、侗家羊癟、牛癟。

地理環境

位置

凱裡市位于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為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東接台江、雷山兩縣,南抵麻江、丹寨兩縣,西部福泉縣,北界黃平縣。地理位置在東經107°40′58〃—108°12′9〃、北經26°24′13〃—26°48′11〃之間。東西最長跨度51·76公裡,南北最長度44·3公裡

地貌

地勢西北部、西南部、東南部高,中部、東北部較低。最高山峰夠末也海撥1447米,最低〔清水江流出境處〕海撥532米,平均海撥850米,屬中山、低山地貌區。

氣候

凱裡市屬中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3·6—16·2℃,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為23·2—25·8℃,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2·6—5·2℃。境内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240·1毫米,适宜于農、林、牧并發展

自然資源

自然

凱裡有清水江、重安江、巴拉河等大小河溪153條

黔東南州雷山縣河流夜景,其中長10公裡以上、集雨面積20平方公裡以上的中等河流13條,有溪溝35條。河流徑流總量39.89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5.4萬千瓦,可開發3.6萬千瓦。全市糧食作物有9大類130多種,蔬菜有11大類100多種,果類有6大類70多種,野生牧草有100多種,珍稀古樹有10多種,野生動物有數百種;藥用動植物有428種。

礦産

主要有煤、鐵、石英砂岩、石油和天然氣等。保有儲量:煤礦8142萬噸、鐵礦361萬噸、鉛鋅礦46萬噸、鋁土礦1.98億噸、重晶石300萬噸。石油和天然氣有礦點一處。

其他情況

住宿條件

黔東南地區由于正在逐漸成為旅遊的熱點,相應的設施也開始完善起來。

首府凱裡的住宿條件相對較好,有各類檔次的賓館,比較好的标準間在200元左右。沿線的其它縣城,汽車站附近通常都會有不少旅館或招待所,價錢一般是每間20~30元,好一點的50~60元,不要忘了砍價。

在主要的城鎮如從江、榕江,吃、住、洗澡都不成問題,可選擇入住當地的政府招待所,通常兩人或三人間在60元左右,有獨立的衛生間。在小一點的寨子裡,吃、住一般都能保證,但條件較差,洗澡較難。

娛樂習俗

“搶花炮”是壯族、侗族廣泛開展的傳統體育項目,在貴州、湖南、廣西一帶比較流行。每年春節或者其他重大節慶,黎平、從江等地的侗族群衆便會穿上節日的盛裝,按照傳統習慣,以村寨為單位進行搶花炮比賽。

比賽場上,隊員們你争我搶,用傳遞、掩護、假動作、奔跑等方法,力圖把用紅綠布纏繞的花炮放進對方花籃内。花炮分為頭炮、二炮、三炮。據侗族老人傳說,搶得頭炮象征“吉祥如意”,搶得二炮象征“風調雨順”,搶得三炮象征“五谷豐登”。

“搶花炮”具有強烈的對抗性,攻防轉換快,既要有個人突破,又要有整體的配合。因此被譽為“東方橄榄球”。

經濟

經濟概述

2012年,在貴州省88個縣市區經濟發展增比進位綜合測評預排位中,凱裡市名列第4位,比2011年實際排位提高兩位。其中:凱裡市生産總值預計完成118.95億元,同比增長18.9%,增速在貴州省88個縣市區中排名第1位;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産投資預計完成210.55億元,同比增長79.4%,增速在貴州省30個經濟強縣中排名第7位;工業總産值預計完成108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同比增長31.7%;财政總收入完成31.13億元,同比增長55%;公共财政預算收入完成24.48億元,同比增長70.6%,增速在全省30個經濟強縣中排名第4位;稅收收入完成21億元,同比增長48.6%,增速在貴州省30個經濟強縣中排名第2位;金融機構個人儲蓄存款餘額預計達127.63億元,同比增長25.6%,增速在貴州省30個經濟強縣中排名第5位;金融機構貸款餘額預計達179.66億元,同比增長21.6%,增速在全省30個經濟強縣中排名第12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67.42億元,同比增長16.8%,增速在貴州省30個經濟強縣中排名第1位;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6155元,同比增長18.9%,增速在全省30個經濟強縣中排名第1位;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18890元,同比增長15.1%,增速在全省30個經濟強縣中排名第7位。

凱裡市行政中心

凱裡園區産業聚集能力進一步增強。完成路網建設21公裡,園區“四縱四橫”路網骨架基本形成,爐山至碧波32公裡産業大道建設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0%,爐山至下司14公裡快速通道建設有序推進,爐山至白秧坪14.6公裡鐵路專線建設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一季度可破土動工;7.5萬噸/日供水工程已建成并試運行,清江發電廠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年内可開工建設;10千伏開閉所及其配套建設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爐山11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進展順利,220千伏變電站建設工程已完成工程總量的30%,可建成投入使用;圍繞園區配套建設的金融服務、物流園、工業垃圾處理場、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中小學校、幼兒園、二級醫院、敬老院、公益性公墓等設施已基本建成。園區落戶企業51戶,建成投産18戶,全年預計完成工業總産值20億元以上。同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的投資100億元的煤電鋁一體化産業園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投資100億元以上的清江發電廠工程可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并開工建設。二是工業結構轉型取得重大突破。我市已由以能源、煤炭為主的單一工業體系逐步轉變成以能源、鋁及鋁化工、建材、制造、冶金、電子、紡織、食品、藥品等為主的多元化工業體系。三是工業園區化、規模化、集約化取得重大突破。已将城區多戶工業企業搬遷到園區建設發展,新引進的工業企業基本入園建設。2012年,爐碧經濟開發區被評為省級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四是工業産品名牌化、品牌化、精品化取得重大突破。“玉夢牌”凱裡紅酸湯、“玉夢牌”山區糟辣椒、“飛雲嶺牌”益肺止咳膠囊、“飛雲嶺牌”隔山消積顆粒、“團結牌”汽車VDC連接器被評為“貴州省名牌産品”,“玉夢”、“亮歡寨”被評為“貴州省著名商标”,尤其是“亮歡寨”還被評為了“中國馳名商标”。五是加強煤、電、油、運、土地、資金、市場、信息等工業生産要素的調度,為企業落地、建設、生産、經營搞好服務。同時,通過工業經濟發展,調動各種生産要素自發聚集,實現聯動發展、互利共赢。六是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全市民營企業達2008戶,同比增長59.37%;個體工商戶達15314戶,同比增長10.87%;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預計達48.5%;民營經濟納稅14.2億元,占全市财政總收入的45.6%。

凱裡市作為貴州省打造“黔中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是全省對接沿海發達地區的橋頭堡、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和産業承接的示範區。凱裡資源豐富,水量充沛,電力充足。凱裡主要礦藏有煤、鐵、鉛、鋅、鋁土礦、矽石岩等,其中矽石中二氧化矽含量高達98%,名列西南之冠。凱裡市建有爐山工業園區,截止2012年1月底,園區共有50家企業落戶建設,項目總投資450億元,全部建成可實現年産值500億元。在工業方面,凱裡市主導産業為煤電鋁、煤電冶、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等,形成了與本地資源開發相适應和配套的工業體系。

農業

省級農業園區2個(凱裡市現代高效畜牧業生态農業示範園區、凱裡市萬畝葡萄産業園區)

州級農業園區2個(凱裡舟溪現代農業園區、凱裡市舟溪雲谷農業觀光旅遊生态園區)

在農業方面,以水稻、玉米為主的糧食産量連續多年獲得豐收;以生豬、牛、羊為主的畜牧業,以烤煙、油菜為主的經濟作物和“菜籃子”工程均有很大的發展并形成規模。鄉鎮企業高速發展,已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全方位開放的大格局。

開發新區

凱裡經濟開發區

經開區

貴州凱裡經濟開發區是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位于凱裡—麻江城市總體規劃中心區域,功能定位凱麻新城區主體、凱麻新區中心區(凱裡中心)、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試驗區,現轄1鎮和1個街道辦事處,23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現有人口12萬人,是貴州東部教育科研和創新型工業的發展基地,于2000年7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黔東南州委、州人民政府創辦凱裡經濟開發區,就是為了調整黔東南州工業經濟布局,加快工業經濟的發展,增加經濟總量,增加财政收入,擴大就業渠道,争取把開發區辦成全州招商引資的制高點,外來投資的聚合點,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對外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同時推進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實現黔東南曆史性的跨越式發展。同時将凱裡經濟開發區打造成凱麻同城化的城市中心,成為黔東南經濟主要增長極。

爐碧經濟開發區

貴州爐碧經濟開發區爐山工業園區起步建設于2008年,位于黔東南州凱裡市西北面的爐山鎮和萬潮鎮境内,2011年7月被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貴州爐碧經濟開發區,是貴州省重點培育的“千億級”開發區之一,開發區規劃面積180平方公裡,分為一區兩園,即凱裡爐山工業園區和麻江碧波工業園區。

爐山工業園區自創建以來始終堅持四個統籌(即統籌工業發展與生态環境相平衡、與資源開發相銜接、與城鎮化建設相促進、與社會穩定相和諧),“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按照統一規劃,中心突破,放射發展的思路,以瀕臨破産的原爐山國營農場改革改制盤活國有土地為切入點,以資源配置和企業退城入園為突破口,重點發展火電能源項目、鋁産業項目和新型原材料産業項目以及配套關聯項目,着力延伸煤炭、鋁礬土、石英砂等礦産資源的精深加工,在短時間内形成集聚效應,發展煤—電—鋁—冶金—建材循環經濟産業鍊,建設新型重化工業産業基地,全力破解落後地區有資源無産業的難題,破解工業發展與生态環境相矛盾的難題,構建黔中經濟區域新的增長極。

社會事業

教育

普通高等

本科院校:凱裡學院 大專院校: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凱裡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黔東南州委黨校(行政學院)、 黔東南州廣播電視大學(教育學院)

中等職業

貴州省農業機電學校(省屬學校、省級重點中專)、凱裡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國家級重點中專)、黔東南州旅遊學校、黔東南州歌舞學校、黔東南應用技術學校、黔東南州民族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黔東南州電子工業職業技術學校、黔東南州永華電子機械職業技術學校、黔東南國防學校、黔東南州凱旋工業職業學校、黔東南州技工學校等

高級中學

凱裡一中

凱裡一中(中國著名中學、國家級重點中學、省級(一類)示範性高中)、黔東南州民族高級中學(省級(二類)示範性高中)、凱裡振華民族中學【州級示範性高中】、凱裡學院附屬中學 、凱裡市第三中學、 凱裡市第八中學、開發區高級中學、博南高級中學、華泰高級中學、田家炳中學、賞郎中學等。

初級中學

凱裡學院附屬中學【凱裡市優秀初中】、

凱裡二中【凱裡市優秀初中】、凱裡四中、凱裡五中、凱裡六中、凱裡七中、凱裡九中、凱裡十中、凱裡十一中、凱裡十二中、凱裡十三中、凱裡第十五中學、博南高級中學、凱裡開發區初級中學、下司中學、逸夫中學等

小學教育

凱裡第一小學、凱裡第二小學、凱裡第三小學、凱裡第四小學、凱裡第五小學、凱裡第六小學、凱裡第七小學、凱裡第八小學【凱裡市優秀小學】、凱裡第九小學、凱裡第十小學、凱裡第十一小、凱裡第十二小學、凱裡第十三小學、凱裡第十五小學等

學前教育

凱裡市第四幼兒園(省級二類示範幼兒園)、凱裡市第五幼兒園(省級三類示範幼兒園)、凱裡市第一幼兒園、凱裡市第二幼兒園、凱裡市第三幼兒園、凱裡市第六幼兒園等

醫療衛生

凱裡市内大型醫院有:

國家三級甲等醫院 2所:黔東南州人民醫院、貴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2所:黔東南州中醫院、貴州省苗藥腫瘤醫院

國家二級甲等醫院 3所:凱裡市第一人民醫院、凱裡市第二人民醫院、凱裡開發區人民醫院、黔東南協和醫院、凱裡開發區開元醫院、凱裡婦幼醫院等

凱裡市還有苗族醫院等民族醫藥機構,并都具有較好的醫療設備和醫療服務。

全市有村衛生室168個、村衛生員206人。全市15個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100%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100%使用國家基本藥物,100%實行國家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使群衆“看病貴”明顯緩解,“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就醫新格局逐步形成。

智慧城市

“一卡在手,走遍全國”,凱裡市是全國35個互聯互通城市中在大西南唯一的城市, 

凱裡市作為第三批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城市進入了試運行階段,将與全國其他34個城市實現互聯互通,凱裡市民将享受到“一刷就惠通”的便利。

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平台,聯網城市市民可持本地公交IC卡在其他聯網城市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及進行其他消費,還可以異地充值,并享受當地刷卡的優惠政策。到2013年10月底,全國将共有35個城市一卡通實現互聯,包括:上海、甯波 、紹興 、湖州、 台州、 常熟 、蘭州、 白銀、 南昌 、永州、 葫蘆島、 錦州 、江油、 撫順 、昆山、 江陰 、淮安 、天津 、沈陽、 福州 、三亞、 湛江、 無錫、 南通、 遼源 、松原、 克拉瑪依、 榆林、 龍岩、 舟山、 泰州 、長興、 駐馬店、 鷹潭 、凱裡。

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東北地區和華中地區,其中包括2個直轄市、4個省會城市和若幹二三線城市。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介紹,“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大平台”自2008年開始籌備,2012年7月,上海等首批8個城市加入,2013年4月南昌等9個城市加入。

民族風情

國際蘆笙節

國際蘆笙節

凱裡少數民族多能歌善舞,尤以蘆笙表演為典型代表。由政府和民間共同于每年舉行國際蘆笙節。很多國外友人及省内外遊客皆前往一睹蘆笙節所體現的貴州民族風采,使其成為一年一度的隆重盛會

搶花炮

“搶花炮”是壯族、侗族廣泛開展的傳統體育項目,在貴州、湖南、廣西一帶比較流行。每年春節或者其他重大節慶,黎平、從江等地的侗族群衆便會穿上節日的盛裝,按照傳統習慣,以村寨為單位進行搶花炮比賽。

比賽場上,隊員們你争我搶,用傳遞、掩護、假動作、奔跑等方法,力圖把用紅綠布纏繞的花炮放進對方花籃内。花炮分為頭炮、二炮、三炮。據侗族老人傳說,搶得頭炮象征“吉祥如意”,搶得二炮象征“風調雨順”,搶得三炮象征“五谷豐登”。

“搶花炮”具有強烈的對抗性,攻防轉換快,既要有個人突破,又要有整體的配合。因此被譽為“東方橄榄球”。

鬥牛鬥鳥鬥雞

畫眉鳥論壇

盛行在黔東南的苗族侗族鬥牛,鬥鳥,鬥雞活動,有着悠久的曆史和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形成豐富多彩、獨具魅力的東方鬥牛,鬥鳥,鬥雞等鬥寵文化。在黔東南的每一個重大節日裡,海内外來賓将一睹東方牛王争霸,鳥王争霸,雄雞争霸的雄風,還欣賞到新奇的鬥狗、鬥馬等民族民間競賽活動,凱裡已經成為中國的鬥寵中心。黔東南是少數民族文化的沃土,歌舞的海洋,在開幕式上,觀衆将欣賞到一台融傳統文化的古樸、神秘和現代流行文化為一體的文藝盛會,既有濃郁民族地域特色的歌舞、服飾表演,還有當代歌壇走紅的著名歌星、著名演唱組合的精彩演出,以及雜技驚險表演。其凱裡棉紡廠(6路可達)、凱裡舟溪(二商場州内客車站)等都可觀賞。

雷公山挑戰賽

賽事LOGO

賽事簡介:貴州環雷公山超100公裡跑國際挑戰賽(Gui Zhou,Tour of Lei Gong Mountain International 100km Ultra Trail Challenge)在素有“公園之省”、“百節之鄉”、“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後家園”之稱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舉行。賽程總長超過100公裡,分為“三天三地三段”進行比賽,是中國唯一一個多地點、多段位、三日賽程的超長跑國際挑戰賽。比賽設“單日賽程”及“總賽程”兩種比賽獎勵方案。2012年貴州環雷公山超100公裡跑國際挑戰賽将于11月9日至11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凱裡市、雷山縣、鎮遠古鎮三地舉辦。

其他

苗族文化(9張)

凱裡被譽為“苗嶺明珠”、“蘆笙的故鄉”、“東方鬥牛之鄉”,民族傳統節日多達135個有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異彩紛呈的苗族服飾,苗族飛歌、蘆笙奔放悠揚,更有精彩的鬥牛、鬥鳥、鬥雞的民族民間競技活動;美味的苗家酸湯魚。 凱裡郊區鴨塘街道(凱開線)即可品味土家菜。

雲南大理市,貴陽市,武漢市,長沙市等生态。

風景名勝

旅遊資源

凱裡市西江千戶苗寨夜景

除有内容豐富、格調古樸、風貌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文物古迹外,自然風光主要有香爐山、小高山、金泉湖和一批景觀獨特的溶洞。還有各種大小民族節日集會點136個,有“百節之鄉”之稱。自1985年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待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凱裡屬典型的民族風情生态旅遊區。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古樸濃郁的民族風俗和悠久獨特的民族文化成為世界級的民族風情旅遊勝地之一。境内有雄偉的“黔陽第一山”香爐山,景色奇秀的鐮刀灣,鬼斧神工的漁洞溶洞,如詩如畫的清水江以及大閣公園、金泉湖公園等自然景觀。民族民間文化蔚為大觀。城區内有大閣山公園、鳥山公園、蘋果山公園。

名特産品凱裡市地方名特産品可分為農産品和工業産品兩類,農業名特産品主要有:香爐山霧茶、平良香米、凱裡柿花、萬潮藍靛、龍場蠶繭、凱裡酸湯魚、凱裡鯉魚(田養)、龍場西瓜、旁海生姜、爐山葡萄等以及凱裡市供銷社三辣合作社生産的“三辣”系列産品。工業名特産品主要有:舟溪蘆笙、凱裡香醋、凱棠銀飾、灣水鐮刀、米薅馬尾鬥笠、旁海擂缽、挂丁刺繡圍腰、龍場革家臘染、挂丁織錦背帶、舟溪刺秀荷包等。經濟收入相當可觀,可供廣大旅遊者前來觀看購買及投資商前來參加生産投資,促進了凱裡市的經濟的發展

著名景點

凱裡苗侗風情園(拟打造成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是貴州省100個重點旅遊景區

凱裡市西江千戶苗寨夜景

100個城市綜合體項目)

凱裡下司風景名勝區(省級旅遊風景名勝區)

凱裡西江千戶苗寨(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凱裡舟溪甘囊香蘆笙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凱裡風雨橋(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風雨橋:全長377米,寬44米)

凱裡巴拉河南花村(國家級農業示範旅遊鄉村産業帶)

交通運輸

交通概述

凱 裡緊鄰湖南、廣西,是東部沿海地區進入西南,四川、雲南兩省通往華東、華南的交通要地。凱裡處在西南三省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産業轉移的第一梯度上。為變區位優勢為開放引進優勢,凱裡搶抓國家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機遇,全力推進交通建設,着力構築鐵路、公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現代立體交通格 局。凱裡市距省會貴陽160公裡,湘黔鐵路、株六鐵路複線、凱麻高速公路、凱玉高速公路、廈蓉高速公路和320國道貫穿全境。凱裡黃平機場已開工建設,滬昆高速鐵路、貴廣高速鐵路即将建成。高速鐵路一旦建成,将極大地縮短凱裡與全國各大城市的時空距離,今後凱裡到上海隻需5個小時,到廣州隻需3個小時。

凱裡黃平機場

凱裡機場

凱裡黃平機場(CAO代碼:ZUKJ;IATA代碼:KJH)位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東坡,該機場建成後主要服務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遵義市的11個縣(市)265萬餘人口的旅遊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兼顧保障通用航空的使用需求。凱裡黃平機場已開通至杭州、昆明等城市的航線,後期将繼續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内重要城市的航線。(最後更新時間為2014年1月16日,具體航線信息請查詢、咨詢各票務公司或網站)

軌道交通

鐵路建設

凱裡是我國中東部地區進入貴州的東大門,湘黔鐵路株六複線由此經過。而且已經實現電氣化。凱裡現 在由軌道交通可聯通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重慶、南京、杭州等國内大中城市。

滬昆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已全面開工建設,高速鐵路一旦建成,将極大地縮短凱裡與各大城市的時空距離,将來凱裡到上海1800公裡左右的路程隻需5個小時左右,凱裡到廣州1100多公裡的距離隻需3個小時的時間。該線路的建成将進一步完善凱裡市立體交通網絡,增強凱裡市區域交通優勢。

凱裡站,凱裡中心站,位于清江路,成都鐵路局轄下二等站,滬昆鐵路(貴州段為湘黔鐵路、株六複線鐵路)。

每日經過客運列車86次。

凱裡南站,成都鐵路局轄下一等站,位于凱裡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域金彙大道與春晖大道交彙處,将于2015年投入運營,滬昆客運專線主要中心站,三(棵樹)——(下)司輕軌(已規劃)終點站。

公路建設

凱裡作為貴州東南部的公路運輸中心,凱裡市内交通發達,320國道貫穿全境。

G60 滬昆高速——貴州段為凱麻高速(昆明經貴陽至凱裡)

——凱玉高速(上海經杭州、南昌、株洲、至凱裡)

在建的高速公路有:

凱雷高速(凱裡經雷山到西江千戶苗寨)

 交通運輸

凱餘高速(凱裡連通凱裡黃平機場到餘慶)

凱羊高速(凱裡到羊甲連通G75廈蓉高速)

市政幹道

市内主要道路有:濱江大道、凱舟大道、濱河路、凱開大道、開司大道、迎賓大道、金彙大道、中昊大道、春輝大道、爐碧大道、高新大道、金源大道、州群衆中心大道、環城路、北京東路、北京西路、韶山南路、韶山北路、甯波路、甯波東路、友莊路、光明大道、金山大道、風情大道、永豐東路、永豐西路、棉紡13号路等城市主幹道。

正在開工建設的有:金泉路、凱豐路、濱江大道、凱台大道、碧司大道、永豐東路至玻璃廠市政幹道、原棉紡廠13号路及其延伸段、爐山至下司快速通道、二龍至台盤城市主幹道、白果井至三棵樹城市主幹道、火車站至北出口城市主幹道、濱江路、棉紡東路、凱開大道(二号線)、清水江風雨大橋(世界上最大的風雨橋)等主要道路。

客運車站

城南客車站:迎賓大道大地春城對面

凱運司客車站:洗馬河文化北路隆峰商貿城旁

博南客車站:博南新區市府西路市政府對面

黔嶺州林汽車站:州林汽金井路行政學校對面

凱裡市西郊客車站(市運司):二商場老苗井苗都批發市場内

文化

飲食特點

酸、甜、苦、辣,酸當家。黔東南是“吃酸”的故鄉。日常生活的家宴、宴會、紅、白喜事中,酸食無處不有。男女老少,都有“嗜酸”的愛好。難怪當地鄉諺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車”(指走路打趔趄的意思),道出了黔東南的酸食文化的特色功效和風格。

凱裡名食

在世界“吃在中國”。在中國素有北鹹,東南甜,西辣的說法。氣候幹燥食為鹽、氣候濕熱食為甜、氣候潮濕食為辣。同為吃辣,湘、貴、川又各有妙趣,有所謂的“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戲說。具體而言,貴州是酸辣,四川是麻辣,湖南是炸辣。黔東南又與貴州其他地區不一樣,強調和突出的是第一個字“酸”,而其他地區則強調和突出第二個字“辣”。

常言說“除油鹽無貴味”,曆史上,黔東南地區嚴重缺鹽,隻得用酸與辣來調味,可見酸食習俗,實非偶然,它是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物産資料及人的生理需要等多種因素綜合的産物。黔東中地區氣候潮濕,多煙瘴,流行腹瀉、痢疾等疾病,嗜酸不但可以提高食欲,還可以幫助消化和止瀉。因此,每家每戶都少不了幾個酸壇子:酸水壇、醋水壇、奄萊壇、腌魚壇、腌肉壇,還流傳着三月腌菜,八月腌魚、正月腌肉”和“壇不下,萊不爛”等關于酸食的腌制季節和保存方法的俗語。由于曆史和地理環境的原因,黔東南苗、侗人民在長期的生産實踐和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自己不同于其他地區、其他民族吃酸的獨有風格和制作工藝,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酸食文化”,僅酸的制作就有近10種工藝。

人類長壽,确有幾份酸的功勞。:酸食有防病健胃之藥用,酸食有除惑提神之功效,酸食有防腐保鮮之功能。1990年全國第4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壽星與總人口之比高于傳統長壽區廣東省的比例,居全國前列。長壽是多因素的,這其中應該包含有“吃酸”的因素。1988年,在加拿大溫哥華,一群記者采訪世界老年長跑冠軍黔東南運動員李發品老人,問到能創造世界界老年長跑紀錄的秘訣是什麼時,李發品老人答道:“我要是能吃上家鄉的酸菜,還要跑得快。”可算是妙語驚人。進入本世紀後期,酸食這一具有黔東南民族特色的傳統食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眯。酸湯魚、腌魚、腌肉、酸湯雞、酸湯豬腳、三合一酸湯、四合一酸湯……有的落戶京城,有的飛進國宴,有的漂洋過海,更多的被移植賓館、酒店,凡是到貴州的中外遊客,都點名要吃正宗凱裡酸湯魚。

黔東南的風味食品還有侗鄉腌魚、鎮遠道菜、下司狗肉、下司酸湯魚、香茅草燒魚、重安江酸湯魚、侗家油茶、社飯、從江香豬、三穗麻鴨、榕江香羊、侗果、侗家胯肉、侗家羊癟、牛癟、侗家老鼠肉。

名菜食品

酸湯魚——用淘米水在壇子裡發酵後,用火煮開,加少量辣、姜、鹽、西紅柿等,将活魚取出苦膽後放進火鍋煮熟,味道鮮美、可口、健胃,是當今南方北方人都贊賞的苗族名菜之一,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凱裡紅酸湯”正式成為地理标志保護産品。2009年在評選全國特色火鍋底料時,凱裡紅酸湯被中國食品協會認定為貴州特色,與内蒙古的涮羊肉火鍋底料和重慶火鍋底料被列為全國三大特色火鍋底料。

雞稀飯——将雞打整幹淨後,用清水煮半熟時,放半斤或一斤米與雞同炖,熟後取雞切成塊粘辣吃特别香。雞稀飯特别可口,是苗族名菜之一。

腌菜——腌菜制作,将青菜洗淨曬幹,切細,用糯米飯和少量鹽拌勻,放于壇子内加蓋,數月開蓋味鮮可口,将腌菜與螺、魚肉等同煮,味道更鮮。

狗肉湯鍋——将狗殺死後,用稻草包裹着狗燒掉毛,剖開狗腹取出、腸雜清洗幹淨,與狗肉一起放鐵鍋裡煮熟,放佐料。狗肉味鮮皮脆,湯特别香,是接待賓朋的名菜之一。

螺絲魚——将田螺與鯉魚一起煮,按照酸湯做法一樣烹調,也是苗族的一道名菜。

郭氏牛肉幹——曆史悠久,主要以鮮黃牛肉配以米酒、蜜糖和20多種品味不同中藥精制而成,具有甜、鹹、麻、辣等品味,純香開胃健胃。舊州郭氏牛肉幹曾定為航空食品,遠銷省内外。

黃平豆腐幹——曆史悠久,清朝時就很有名氣。用本地黃豆為原料制成豆腐,然後再經過浸泡、烘烤而成。曾有“蟹黃脂白軟嫩香,酒市呼朋細品嘗”的詩句贊美。

米酒——用大米或稻谷釀制,酒精度一般隻有20度左右,平時自家釀成後裝入壇内,節日賓客來至,用于接待佳賓貴客,客醉主人歡。

茶葉——黃平産茶曆史悠久。明清兩代,浪洞雲霧茶、舊州回龍寺茶、馬場茶葉,曾作為貢品。現東坡的飛雲茶也名揚省内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