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表

上海表

八十年代以前的名牌之一
上海表(SHANGHAI)品牌起源于1955年中國上海,是中國最大的手表制造工廠。上海表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名牌之一,在建國後的三十年裡,一直是身份的象征。[1]
    中文名:上海表 外文名:SHANGHAI 别名:

曆史見證

清朝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後,随着鐘表商業的發展,逐步出現前店後工場鐘表工業雛形。清鹹豐二年(1852年),在上海抛球場後馬路(現天津路河南路口)最先出現張恒隆鐘表店。該店工場以手工制造插屏鐘,年産100隻,多數銷往北方。

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孫廷源、孫梅堂父子将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開設在甯波的美華利制鐘工場遷來上海楊樹浦。民國4年,在閘北天通庵鎮建成新廠房,職工擴至百馀人,用機器制造多種零件,成為全國最早生産機械時鐘的廠家之一。是年,該廠送往美國巴拿馬博覽會的各式時鐘獲得金質獎,到民國12年,美華利鐘廠共生産插屏鐘、天文鐘、亭式鐘、玻門鐘、落地鐘等7832隻,還先後為上海青年會、上海先施公司、上海電話局以及北京中國飯店等104個單位的建築物上制造336隻大鐘。民國13年,該廠在甯波、北京、天津、杭州、濟南、漢口、沈陽等地共設23家經銷分支機構,一時聲勢之盛,為同業莫及,孫梅堂遂有“鐘表大王”之稱。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戰役後,該廠毀于炮火,此後沒有複業。由于産品機件緊固,式樣大方,走時準确,被喻為我國制鐘工業之馬首。在此期間,另有昌明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昌明鐘廠前身)以及時永鐘廠、乃橋鐘廠、震亞鐘廠、百老彙電機公司(上海電鐘廠前身)等先後開業。此外,還有電氣制造業的中國亞浦耳燈泡廠也進行電鐘生産,産品運銷南洋等地,30年代後半期,國産時鐘遠銷大後方及馬來亞、婆羅州、東印度群島、暹羅、緬甸、印度、菲律賓等地,年産約20萬隻。

民國29年3月24日,在國内外市場激烈競争中,毛式唐借助維大洋行經理王寬誠、中國國貨公司經理李康年,集資120萬元在徐家彙路創辦中國鐘廠,聘阮順發為工程師。産品商标為三五牌。在此之前,我國台鐘、挂鐘主要是參考日本寶時牌8天鐘,阮順發悉心研究創制我國第一台采用“活擺”結構、走時15天的台鐘、挂鐘,它以“挂歪擺歪雖歪不停,倒撥順撥一撥就準”而聲名遐迩。中國鐘廠的創建與發展,使國産時鐘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同時,使上海成為我國時鐘制造的一個集中産地。

中國鐘廠創建後,又有亞洲鐘廠、華強鐘廠、遠東鐘廠、時民鐘廠、文華鐘廠以及金屬表帶、表殼、表油、發條、遊絲、玻璃鑽眼、木殼、表面、表針等近200家零配件廠相繼開業。此時上海時鐘行業基本形成。

民國34年,抗戰勝利雖給民族工業帶來一絲生機,終因國民黨政府熱衷内戰,通貨膨脹,貨币貶值,使不少制鐘企業一蹶不振。民國37年,中國鐘廠原有4億元資本,貶值結果,帳面款僅為133元金圓券,使工廠難以為繼,于1949年5月1日停産,每人發遣散費銀元5枚,台鐘1隻。昌明、上海、金聲、中華、時民、遠東、文華等鐘廠也瀕臨倒閉境地,整個行業處于奄奄一息。

新中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雖有部分鐘廠開始複工,但由于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和國内解放戰争尚未結束,原材料供應緊缺,電力不足,産品銷售十分艱難。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限制鐘表進口,鐘表行業産品由上海市中百供應站收購,生産開始複蘇。1952年,上海鐘表工業建立同業公會。通過國家加工訂貨,使上海鐘表行業生産得以恢複發展。是年,上海時鐘産量從1949年的4萬隻增加到12.8萬隻,從業人員從300人增加到500人。在三年經濟恢複時期中,又新開設亨得利、亨達利、中興、中明、東方、大光明等制鐘廠。由于亨達利、亨得利、大光明系由商業轉向工商結合,從而成為最早的産銷聯合經營體系。

1954年中國鐘廠、上海鐘廠首批實行公私合營,文華鐘廠、仁泰機器廠、順興螺絲帽廠、泰昌電鍍廠以及鐘才記木殼廠先後并入中國鐘廠。

50年代中期

我國手表工業在上海誕生。1954年,國家經委主任李富春在上海視察時提出:“我國有6億人民這樣大的市場,手表工業大有作為。希望上海能生産我國自己制造的手表。”1955年7月9日,上海市第二輕工業局與上海鐘表工業同業公會組織13家鐘廠和建國儀表廠、華康鐘表材料行、慎昌鐘表店、以及藝星、和成、華成、中蘇等4家工業社,加上6名從事鐘表修理的個體技工共58人參加手表試制小組,第一批試制的長三針(17鑽)細馬手表150隻零件均由參加試制單位和人員分頭制造。到9月26日,試裝成首批18隻長三針(17鑽)細馬手表。翌年5月,試制工作集中到江陰路(原齊心發條廠倉庫)進行,試制隊伍擴大到150多人,采用簡陋設備試制出第二批手表100隻。1957年4月,試制小組抽調原搞火車頭設計工程師奚國桢、原制造醫療針頭技術人員童勤奮等參照《蘇聯工藝學》教科書,結合試制實踐,用了4個多月時間,畫出了150多張零件圖紙,訂出1070道工序的生産加工工藝,成為我國自己制訂的第一套手表生産的工藝文件。1958年3月,A581型機械手表注冊為上海牌商标。4月23日,我國第一家手表廠——上海手表廠建成。當年共生産上海牌手表13600隻。從此,結束了中國隻能修表不能造表的曆史。

80年代以後

上海鐘表行業面臨着計劃和市場的雙重選擇。長期來,上海鐘表行業基本采取“計劃為主、市場為輔”的原則,根據政府經濟部門下達的生産計劃組織生産。80年代中期開始,随着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上海鐘表行業面對新的形勢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經營體制改革。

在産品發展上,進行産品結構大調整,由單一品種、大批量向多品種、多檔次轉變。在整個行業内,上海手表三廠作為女表專業生産廠,上海手表五廠為第四代數字顯示式石英電子表專業生産廠,上海手表廠、上海手表二廠、上海鑽石手表廠則按照男表、女表、電子表三大類産品的機芯規格和按單機、日曆、雙曆、自動、日曆自動、雙曆自動等6種功能形成系列。通過整個行業品種結構的調整,促進生産技術結構和勞動組織結構的調整,帶動整個行業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加快了行業技術開發的速度,擴大了産品出口。1980~1990年間先後向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手表達1067.39萬隻。

在技術進步上,加快引進先進技術、先進設備。1981~1990年的10年間,上海鐘表行業舊廠房改造和新廠房建設達到空前的規模,新增建築面積15.74萬平方米,全行業所有企業程度不同的改善了廠房條件。随着企業自主權的擴大,上海手表廠自我積累、自我改造的能力不斷增強。1983年以來,該廠投資924萬元,相當于前25年投資的總和,工廠新建自動、動件和理化大樓,面積為1萬平方米,改造了5000平方米的老廠房,遍布全廠大小的54隻擱樓于1988年全部被拆除,代之以寬敞明亮的新車間。

上海鐘表行業是國家财政的“搖錢樹”,1956~1990年的35年間,全行業實現稅利總額達102.43522億元,相當于全行業1990年固定資産淨值的39倍。

質量檢查

外觀零件

手表外觀可從外殼、表鏡、表盤和時分秒針等方面檢查。表殼應沒有砂眼和明顯劃痕,棱角對稱;後蓋與上殼的旋合處應嚴密;兩隻表環各與表殼的距離相等,安裝耳璜的孔應該在表殼腳尾部的位置居中不偏,孔的深度适當,使表環不易脫落;表鏡應沒有疵點和劃痕,透明光亮;三針安裝正确,針與針、表鏡與表盤之間應有正确的安全間隙;表盤和指針鍍層光潔度好,沒有斑痕,表盤刻度線條或夜光點完整;把頭與表殼之間約有0.1-0.3mm的間隙。

靈敏度

手表的靈敏度是指它的擺輪自動起擺的靈活性。檢查方法是:

1)将沒有上過發條已經停止走動的手表輕輕地搖動一下,借助搖動的力量來觀察秒針走動的情況:如果秒針在很短時間内就停止走動,則說明這隻手表上足發條後能全部走完(即發條無力矩),靈敏度高;如果秒針長時間繼續走動,則說明這隻手表上足發條後不能全部走完(即發條還儲存力矩),靈敏度不高或表機有故障。

2)将沒有上過發條停止走動的手表,慢慢地轉動把頭,觀察秒針起動情況:上條把的轉動越少,秒針起動越早的說明該表的靈敏度越高;反之則靈敏度低或表機有其他故障。但要注意快擺手表由于遊絲的剛度較大,要比傳統頻率(18000次/小時)的表機要多上一點發條才能起擺。靈敏度高的手表,上足一次發條後延續走動的時間較長。

間距位置

表針與表鏡、表盤之間以及三針之間都應該保持一定的間距,否則相互産生碰擦而影響表機的正常運轉。檢查時可通過撥針觀察。時針和分針的位置和相互配合是否正常的檢查方法是:将分針和時針撥到3點、9點,觀察兩針是否成直角;撥到6點,兩針是否成直線;撥到12點,兩針是否重合。

手表結構

正常的手表上條應是輕松的。轉動把頭上條時,先覺得較松,漸漸地越上越緊,當不能繼續向前轉動把頭時,說明發條已完全上滿和上條機構工作正常。如果轉動柄頭上條時,發生“喳喳的異常響聲,或者産生頂齒打滑等現象,則說明上條機構有故障。

手表在撥針時應靈活、可靠和指針轉動均勻。檢查時應着重檢查分輪與中心輪軸磨擦配合的松緊度。在撥針時,如果沒有偏松或偏緊的感覺,說明分輪磨擦力正常和加油适量,反之,撥針機件有故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