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羿射日

後羿射日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幹了大地,曬幹了禾苗草木。原來,帝俊與羲和生了10個孩子都是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10個太陽睡在枝條的底下,輪流跑出來在天空執勤,照耀大地。但有時,他們一齊出來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為了拯救人類,後羿張弓搭箭,向那9個太陽射去。隻見天空出現爆裂的火球,墜下一個個三腳的烏鴉。最後,天上隻留下一個太陽。[1]
    中文名:後羿射日 外文名: 來源出處:《楚辭章句》、《淮南子》 主人公:羿 類型: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英雄形象

史上留名的,共有兩位後羿。一位生于堯帝(伊放勳)時代;一位生于夏朝時代,屬有窮部落。堯帝時代的後羿,善于射箭,傳說中曾助伊放勳(堯帝)射九日。傳說天帝(十日的父親叫帝俊或帝喾或帝夋)實在看不過去,就派擅長射箭的“羿”下凡解除災禍。

夏朝時代的後羿,夏王朝第六任帝,嫦娥的丈夫,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同堯帝時代的後羿一樣,也善于射箭。相傳是夏王朝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善于射箭。當時夏王啟的兒子太康耽于遊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後羿所逐。太康死後,後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于後羿之手。但後羿隻顧四出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

神話傳說後羿是嫦娥的丈夫。後羿在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後羿為了救百姓,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适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

古籍記載

據《山海經·大荒南經》和《大荒東經》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這十個太陽住在樹上,輪流出現,“一日方至,一日方出”。《楚辭·天問》王逸注引《淮南子》雲:“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焦枯”。于是羿彎弓搭箭,“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人間的秩序又得到了恢複。十個太陽都是天帝俊的兒子,羿要射落九日,不僅需要神技,還要有超人的膽略。

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豖希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淮南子·本經訓》

後羿射日的神話記載體現了中華民族深重的憂患意識。神性主人公都能正視現實的災難,并通過锲而不舍的辛勤勞作和鬥争,戰勝自然災難。神話特别強調諸神不辭辛勞的現實精神,反映了先民對現實的苦難有着深刻的體驗。這與奧林匹斯諸神的享樂精神形成鮮明的對比。

後羿之死

戰國時思想家孟子所著《孟子》和西漢初年劉安編成的《淮南子》都說他是被恩将仇報的徒弟逢蒙暗害的。暗害的手段記載各不一樣,有的說是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說是用暗箭射死的。總之這位蓋世的英雄死在陰謀家的手裡。

民間流傳,嫦娥獨自偷吃了後羿所求的長生不死仙丹,住進了廣寒宮。後羿發現妻子離開自己獨自升天後,十分傷心,但又絕對不能用神箭傷害她,隻好跟她告别。後羿是孤單一個人生活在人間,他繼續以打獵為生,并且招收徒弟,教他們射箭。他的徒弟當中有一個叫逢蒙的人,進步很快,不久射箭的本領就非常高明了。但他覺得隻要後羿存在,自己就不能算天下第一,所以有一次趁老師喝醉酒,從背後把後羿射死了。

有的傳說裡還說,後羿死後英魂不散,變成了打鬼的鐘馗神。這一說法是中國著名史學家顧颉剛(1893-1980年)根據《淮南子》等古書的記載考證出來的。這種說法,實際上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對這位不幸死去的英雄的無限懷念。

現代色彩

《淮南子》說:“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羿上射十日,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山海經》載: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神話後羿射日之地就在屯留縣城西北30公裡處的三嵕山。其山名因由三峰所聚而得。在《後羿》一書中,著名作家葉兆言重述了這個神話,并賦予其全新的現代色彩;嫦娥忍辱負重撫養神的後代--羿,羿在嫦娥的幫助下完成了從神到人的轉變,而嫦娥在羿成為皇帝後失寵,羿在瀕臨絕境時意識到隻有嫦娥的愛才是他力量的源泉,進而放逐嫦娥,使其飛天以避開危險——由于嫦娥的愛,後羿從神成為了人;由于後羿的愛,嫦娥從人成為了神。在葉兆言令人目眩的精彩重述中,陰謀與愛情、奉獻與貪婪、忠誠與背叛、欲望與尊嚴在小說中輪番上演,展現了一個多姿多彩的神話世界、一段可歌可泣的驚世情緣。

雕塑

《後羿射日》雕塑在航天部運載火箭研究中心文化廣場南園落成,雕塑主題緣自中國古代的傳說後羿射日。《後羿射日》雕塑象征了中華民族最早的挑戰自然、征服宇宙的勇氣和夢想。雕塑高15米,為青銅鑄造

在二十一世紀,人們再度塑造後羿射日的藝術形象,既是對先人探索宇宙、挑戰宇宙精神的敬仰,也是對航天人征服太空、探索宇宙所取得輝煌業績的贊頌和肯定。該作品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魏小明創作。

核雕

核雕《後羿射日》材質:為秦皇島地區盛産的桃核雕刻技法:紋理浮雕。即利用桃核的天然紋理,随形雕刻,狀物刻形。圖案内容:前面的是後羿肩扛一隻麋鹿滿載獵物歸來;後面是後羿正在張弓搭箭。

制作者:楊洪武,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從事核雕創作20餘年,作品多次被國家、省報刊發表,精品被海内外愛好者收藏。

曆史誤會

大羿與後羿

曆史上有一個大羿,一個後羿,前者是帝堯時人物,後者是夏太康時期人物。

傳說蚩尤被殺之後,東方各部落方國又陷于長期的内戰之中,烽火連天,民不聊生。大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臨危受命,擔負起統一東方各部族的曆史使命。《山海經·海内經》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今本《山海經》不見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古本中有記載。唐人成玄英《山海經·秋水》疏引《山海經》雲:“羿射九日,落為沃焦”。該九日當為九黎或多個部落方國的代名詞。宋代類書《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經》雲:“堯時十日并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說明古本《山海經》中有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在後來失落了。

以《山海經》為藍本,《淮南子·本經訓》将大羿射日的故事做了總結:“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山海經,據史料記載,大羿統一了東方各部落方國,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由于該國家為衆多崇拜太陽的部落方國所組成,在《山海經》中被稱為“十日國”。

十日國的地望位于東海之濱的山東省日照市南部(見“《山海經·海外東經》地望考證”一文)。國家級曆史文物保護單位堯王城遺址為十日國的都城。堯王城遺址南側的天台山(現為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的一部分)。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内還有太陽石、太陽神陵、老母廟、老祖像、日晷等許多太陽崇拜的遺迹。

大羿和她的妻子死後就葬在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内的天台山上。當地人稱之為大羿陵(詳見大羿射日)。

因此,盡管二人均善射,射日神話中的羿是大羿而不是後羿,嫦娥的丈夫是大羿而不是後羿。

後羿簡介

後羿,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方族有窮氏的首領,善于射箭。當時夏王“啟”的兒子“太康”耽于遊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後羿所逐。太康死後,後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于後羿之手。但後羿隻顧四出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

神話傳說“後羿”是“嫦娥”的丈夫。後羿在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後羿為了救百姓,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适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死了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