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劇

徽劇

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
徽劇為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徽劇是一種重要的地方戲曲聲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縣一帶。明末清初,亂彈聲腔傳入安徽,與地方聲腔及民間音樂結合,在安慶府的石牌、枞陽、桐城等地形成撥子。乾隆年間,撥子與四平腔脫胎而來的吹腔逐漸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與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劇的基礎。[1]
  • 中文名:徽劇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安徽省、江西省婺源縣
  • 遺産編号:Ⅳ-29
  • 批準單位:國務院
  • 遺産類别:傳統戲劇

曆史淵源

形成

前期

中國戲劇的繁榮,往往同聲腔的廣泛流傳和發展分不開。徽劇聲腔的形成,是徽劇賴以成立的基礎

元朝末期,南戲與北方雜劇分庭抗禮。弋陽腔流傳到安徽衍化成徽州腔和青陽腔,并以此為主體,形成了徽劇的前身——徽池雅調。并相繼産生了徽州腔、青陽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種聲腔。徽州腔的産生約在明嘉靖年間,至萬曆而盛行。當時在中國戲壇上有兩種傾向,一種是以弋陽、徽州聲腔為代表的适合普通老百姓口味的戲曲,另一種是以昆腔為代表的适合文人口味的戲劇。

以弋陽腔代表的徽劇聲腔

明嘉靖年間,在徽州腔産生的當時,中國頗有影響的餘姚、海鹽、弋陽、昆山四大聲腔相繼流入徽州。其弋陽腔用金鼓铙钹按節拍,用人幫腔,貼近普通老百姓而受到徽州群衆的歡迎,為使弋陽腔的唱法更适合徽州村鎮平民的口味,徽州藝人在演出時往往雜人土語,并在劇本中增加大量解釋性字句,連唱帶說,通俗易懂,擴大和增強了原作表現生活的能力。這種保持徽州語音聲調,吸收弋陽腔特點,增加“道白”或稱“滾”,所創造出來的新戲聲腔,時稱“徽調”或“徽州腔”,成為徽劇一種的聲腔特色。

以昆腔代表的徽劇聲腔

明嘉靖年間,昆曲也在徽州一帶流傳。昆腔劇本文詞艱深,溫文爾雅,以絲等樂器托腔伴唱,悠揚動聽,頗受文人欣賞。當徽州腔在徽州本地流行之時,一些流寓在外的徽商卻喜歡附庸風雅,以聽昆腔為時尚,甚至專門蓄養家班唱昆調。這些演唱昆腔的徽商家班,随着主人回到徽州演出,也把昆腔帶到徽州。徽州腔同昆腔的交流,使徽調又有了新的創造,一變為四平調。四平調又名二黃平闆,也是後來四大徽班進京時所唱的主要唱腔。

徽腔的成熟期

清康熙、乾隆時期,徽州腔憑借徽商的推動和提倡,進入全面繁榮時期,僅揚州一地就有江春的德音班、春台班,徐尚志的老徐班,黃德、汪啟源、程謙德的家班。這一時期,徽州腔更是兼收并蓄,博采衆長,先後吸納秦腔、吹腔、高拔子、梆子腔、羅羅腔等聲腔藝術和劇本優點,形成以徽調為主,融合衆長,唱、念、做、打并重的劇種——徽劇。

發展

鼎盛期

清乾隆中葉,徽劇的主要聲腔均已形成。徽劇進京不久,漢劇也進京,徽劇又從漢劇中吸收了西皮,進一步豐富,發展了自己的聲腔。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廣州的外江園會館《碑記》上,記載有太和、保和、瑞祥、永興等徽班的名字。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另一塊《碑記》則記有榮升、春台、有福、上明、翠慶、集慶、保和、文秀、上生等九個徽班班社。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名藝人高朗亭率三慶班入京演出,轟動京師。之後,在乾隆、嘉慶年間進京的還有四慶徽、五慶徽、四喜、春台、和春、三和等徽班。其中,以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班最為有名,人稱“四大徽班”。

嘉慶、道光年(1796年-1850年)間,徽班在北京更加興旺發達。

衰落期

清道光八年至十三年(1828-1832年)間,漢調藝人王洪貴、李六等在北京加入徽班,使徽、漢合流,出現變“諸腔雜陳”為“以皮簧為主”新劇種。而南方的徽班也受到京劇和其他各新興地方劇種的沖擊。

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于徽漢兩個劇種的血緣關系,長期同台演出,彼此融會吸收,逐漸使徽漢兩班合作,徽漢兩調合流,又從昆曲、弋腔、秦腔不斷汲取營養,并形成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鹹豐、同治(1851年-1874年)後,徽劇班社逐漸減少,加上原先徽商的地位已被新興的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勢力所取代,使徽班逐漸失去原先徽商在經濟上的支持,活動區域日漸縮小,隻流行于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四省的部分地區。但其藝術形式卻保留了下來,并與京戲分為兩個系統,稱為“徽戲”。

民國十年(1921年)以後,徽班雖仍然活躍,但改調京腔者日漸增多,至抗日戰争前夕,大多數職業班社解散,藝人多改學京戲或棄藝從農或改行經商,隻有少數班社勉強維持。

民國十五年(1926年)左右,由于京、滬等地京劇的蓬勃興起,徽劇漸漸衰落,解放前夕幾成絕唱。

在1951年進行的老藝人普查、登記中,當時的徽戲老藝人僅有72人。同年5月,安徽省第一個徽劇團休甯“群樂徽劇團”成立。

搶救期

1956年,“安徽省徽劇團”在徽州籌備成立,劇團成立後搶救挖掘、搜集整理了近千個劇目和大量的徽劇聲腔、音樂、臉譜等珍貴資料。兩年後遷往合肥。1959年和1961年,該團兩次赴北京、上海等地公演。

1961年,休甯“群樂徽劇團”改為“徽州地區徽劇團”。1978年重新成立“徽州地區京徽劇團”。

1989年,中國藝術研究院派專家與錄像隊,專門到黃山市進行徽劇、目連戲錄像,其中徽劇錄下《水淹七軍》《百花贈劍》《出獵回書》《借靴》《打龍篷》《烏盆計》等6個節目,并列入國家藝術檔案長期保存。

現階段

1990年在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的演出盛會中,徽劇以其特有的藝術風格再次轟動京城。

1999年夏,又應邀赴西班牙參加第20屆朝聖國際藝術節、西班牙奔牛節和馬德裡夏季藝術節的演出。

2013年,應美國旅美專家協會邀請,黃梅戲劇院與安徽省徽京劇院共同組成“徽風皖韻美洲行”演出團踏上了2013春節訪美演出的行程。

藝術特點

表演

徽劇在表演藝術上善于兼收并蓄,博采衆腔之長。演出容量大,表現力豐富,能以多種聲腔表現各種複雜人物情感,以多種表演技藝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其表演題材廣泛,即能演出諸如《八陣圖》《水淹七軍》《龍虎鬥》《七擒孟獲》等曆史題材的大戲,又能表演如《踢球》《鬧燈》《罵雞》等生活小戲。其表演場面或委婉細膩,如生旦排場戲《贈劍》《斷橋》《醉酒》,或火爆熾列,如武打戲《烈火旗》《八蠟廟》《英雄義》等。其表演形式也靈活多樣,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單折戲、連台戲均可演出。

徽劇藝術以樸實、粗犷、重排場、擅武功、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為特色,徽劇表演曆來講究功底紮實、技術全面、陣容整齊、色藝兼優,歌、舞、樂、白高度綜合。要求演員能文能武,唱念做打具佳。即重視排場,講究舞台藝術完美,如以“三十六頂網子會面,十蟒十靠,八大紅袍”來顯示班社陣容強大和行當齊全,又重視表演樸實、粗犷。

如《八達嶺》中,單龍套就有十至十四堂之多,還有八紅蟒、四官衣,演員邊歌邊舞,再配以唢呐、鑼鼓,表現出千軍萬馬的聲勢。演員舞台動作強烈鮮明,技術性強。即講究人物亮相和舞台畫面的雕塑美,又重視平台、高台的武功表演,在一些戲中還有不少特技表演。如《水淹七軍》中關羽、周倉、關平三人表演的一系列身段亮相,特技表演高台如《一箭仇》中的史文恭要翻三至七張桌子,平台如跳圈、竄火、竄劍、飛叉、筋鬥等。

徽劇中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各有特色,并吸收民間武術如“紅拳”等成為武打中具有特色的招式。如旦角的表演,早期因無水袖,故有許多指法,淨角亮相時雙手過頂,似舉千斤,五指岔開,形如虎爪,用“滾喉”喑鳴叱咤,輔以頓足,用以表現角色憤怒時的情感,顯得粗犷激越。

徽劇在表演上具有動作粗犷、氣勢豪壯的特點,是因繼承了安徽旌陽(今旌德)一帶目連戲藝人的技藝。此外,徽劇中尚有不少“絕活”,如《滾燈》中的頂燈、《活捉》中的矮步、《三岔口》中的辮子功、《雙下山》中的甩念珠、《月龍頭》中的打紅拳、《伐子都》中的三變臉等。徽昆以演出《七擒》《八陣》《八達嶺》《英雄義》等摮:嫦窋和武戲形成自己的特點。

徽劇的表演講究群歌齊舞的雄偉氣派,高台、平台的武功技巧均注重舞台畫面和身段、亮相的雕塑美。旦角的表演因早期沒有水袖,故有很多手腕、手指的舞蹈動作。淨角亮相雙手過頂,似舉千斤,用“滾喉”喑嗚叱咤,輔之以頓足。

音樂

徽劇的唱腔通俗易懂,節奏爽朗明快。其多聲腔,主要包括:拔子、四平、吹腔、二黃,也兼唱昆弋腔、高腔、花腔小調、西皮。後來又增加了反二黃、反西皮、花西皮、花撥子等新腔,唱腔變得更豐富。唱腔為不太嚴格的聯曲體,昆弋腔和吹腔為聯曲體向闆腔體的過渡形式,也用笛子伴奏,既可演唱長短句,也能演唱七字、十字對偶句,比較靈活。撥子、二黃和西皮都有一套完整的闆式,它們的唱詞,除回龍、疊闆外,均為七字、十字的對偶句。

行當

徽劇中的腳色行當由生、旦、淨、醜四行發展形成了較細的分工。根據不同的腔調、時期、地方,角色分工各不同。

青陽腔的角色行當有:生(正生)、旦(正旦)、末、淨、醜、外、小生、夫旦、花旦、貼旦等十行,另有四個龍套兼演雜角。

“四大徽班”進京時的徽戲行當有:生、小生、外、旦、貼、夫、淨、末、醜等九行。

到了徽州的徽班時期,角色行當有:老生、武老生、正生、小生、武小生、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大花(銅錘)、二花(架子)、跌打二花(武花臉)、三花(醜)、武三花等十四行。

浙江一帶徽班的角色行當有:老生、老外、副末、小生、正旦、花旦、作旦、老旦、武小旦、三娘旦、大花、二花、醜(小花)、四花、雜(為龍套、老虎、狗,兼管道具箱)十五行。

樂器

伴奏樂器多以徽胡、笛、唢呐為主。徽胡又稱科胡,木杆、絲弦,琴筒内直徑為二指,用短弓弓法,配以揉、滑等指法,有獨特風味。另有一種樂器,稱為“先鋒”亦叫“挑子”、“蝦須”,喇叭形,長五尺,銅制,分三截,可伸縮,用于出将、法場、出鬼怪。打擊樂器有單皮鼓、牙闆、大堂鼓、雲鼓、徽鑼、大钹、小鑼、小钹、雲鑼等。

戲服

服飾種類

徽劇傳統的服裝包括蟒、靠、褶、盔帽、靴鞋等附件,又名戲衣,俗稱行頭,人物的冠戴即稱盔頭。過去徽班有“江湖行頭”“内班行頭”“私房行頭”與“官中行頭”之分。戲鞋分為靴、鞋兩類,靴可以分為厚底、薄底和方頭三種。戲服的穿戴規制,早在宋、元時期已有“披秉”“素扮”“道扮”“藍扮”等。

明代後期,由于上演的劇目不斷更新,表演藝術的發展提高,使歌與舞有了進一步的綜合,演員行當的分工更加具體明确,以及戲班經濟條件改善,從而在舞台美術方面出現了一個戲衣、盔帽、化妝、裝置等全面發展。雖然傳統的徽劇服飾成型于清代,但其規格式樣基本上是以明代服飾為基礎,并參酌唐、宋、元、清等朝代服飾之典型,加以綜合與美化創造的。

服飾顔色

徽劇服裝具有很濃烈的民族性與服飾性。它在設計中充分運用和體現了中國傳統的色彩學和工藝美術的繪畫諸原則。服裝用色為五類,分别為紅、黃、藍(綠)、白、黑。其官衣、褶子用藍色不用綠色,蟒、靠、龍套用綠色不用藍色,繡花以龍紋居多,線條較粗。後來受到其他劇種的影響,有所變化。

臉譜

徽劇臉譜中,“草臉”為通用臉譜,其餘的專用臉譜都富有寓意,如包拯的前額上畫一粉紅色肉包,因傳說他幼年時曾被惡嫂陷害,推入枯井所至,張飛的前額上畫有一個大桃,象征着“桃園結義”,魏延的印堂上畫三條反骨,表明其造反等等。

曲牌

徽劇多以演武戲為主,用大小唢呐伴奏,配以大鑼大鼓,氣勢宏偉。吹腔以笛和小唢呐為主要伴奏樂器,有曲牌、闆式變化加曲牌體、闆式變化體等三類唱腔結構體制。撥子以木梆擊節,初用彈撥樂器伴奏,與吹腔結合後改用唢呐,笛和徽胡。二簧除老二簧用唢呐伴奏外,其他都以徽胡為主,分男女宮,有導闆、原闆、回龍、哭闆、散闆、流水等闆式。

西皮也以徽胡為主要伴奏樂器,有文、武導闆、散闆、搖闆、二六(亦稱慢垛子)、流水(亦稱緊垛子)、原闆、疊闆、哭闆等闆式,分男女宮,有西皮、反西皮兩類。

徽劇的文場曲牌也豐富多樣,青陽腔和徽戲各有一套鑼鼓經,打擊樂音色低沉、渾厚,并常以大钹和大鼓的悶擊,造成獨特效果。

道具

徽劇的道具有着自身的特色,有紙糊的砌末、紙紮十八羅漢像、三換衣等等。

流派藝術

嫡派

徽劇因徽班的推動發展為各個流派。如浙江的婺劇、江西的贛劇等,差不多都是徽劇的嫡派。雲南滇劇、廣東粵劇的主要聲腔都是“二黃”,主要來自徽劇,并吸收了徽劇的武功。湖南湘劇中的“南北腔”,就是徽調的“二黃西皮”,廣西桂劇也以“二黃西皮”為主調,吹腔則稱“安慶調”。在安徽省内,徽劇又有江南、江北、徽州等各具特色的流派。江南徽劇以唱功見長,聲調純樸渾厚,韻味足,江北徽劇以武功見長,有些筋鬥、檔子,為其他劇種所少見。

流行地區

主要範圍

徽劇主要流行于古徽州府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甯、婺源、績溪、祁門)和安慶市及江浙一帶,在南方流布甚廣。n

影響範圍

徽劇的影響遍及江蘇和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陝西、山東、山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中國有40多個戲曲劇種和它有淵源關系,在川劇、湘劇、贛劇、閩劇、粵劇、滇劇、黔劇、桂劇、婺劇、淮劇等兄弟劇種裡,都可以找到徽戲的影響。n

代表人物

早期徽劇代表人

程長庚(1811~1880),名椿,譜名程聞檄,清朝同治、光緒時京劇表演藝術家,由演唱徽調、昆腔衍變為京劇的奠基人之一,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被清末畫家沈蓉圃繪入《同光十三絕》畫譜。他曾任三慶班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台、四喜三班總管,同仁尊稱其大老闆。他腹笥淵博,能戲300餘出,與四喜班張二奎、春台班餘三勝并稱老生三傑、老生三鼎甲。雖比餘、張享名較晚,但其威望極高,名列“三鼎甲”之首。

餘銀順(1888~1974),徽劇名角演員,安徽績溪大源鄉坦頭村人。晚年定居尚田村。15歲投師學徽劇,攻須生,學藝6載,拿手戲有《打金枝》《大紅袍》《渭水河》等,後因大嗓倒去,改用小嗓,學青衣,演文武花旦,以《寶蓮燈》《重台别》名于世。民國3年改攻小生,長于《昭君》《水鬥》《思凡》、奇雙會》等傳統戲目。

程松順(1880—1966),男,漢族,安徽省歙縣長陔鄉石門坑人,徽班藝人,老生演員。其十三歲拜“桂春”班(二黃班兼演目連戲)王順田為師習老生。出師後相繼在“上升”、“丹桂”、“長春”、“二陽春”、“柯長春”等大小戲班唱戲。

現代徽劇傳承人

章其祥,國家一級演員。1944年出生,黃山市屯溪高枧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56年開始學戲,1957年入安徽省徽劇團,在徽劇《水淹七軍》《情義千秋》《淤泥河》《快活林》《磨房會》中飾演主要角色。

李龍斌,安徽省明光市人,1956年生,安徽省徽京劇院副院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徽劇”代表性傳承人,1992年,憑借作品《臨江會》獲得上海第三屆“白玉蘭”表演藝術獎,1993年,因出色扮演了徽劇《呂布與貂蟬》中的呂布一角而獲得第十一屆“梅花獎”。

汪亦萍,黃山市省級非遺徽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是一位将京、徽劇藝術傳承藝術家。從藝33年來,她不但在京、徽劇演出、研究中作出貢獻,還将京、徽劇演到了國門之外,傳進了校園和社區。

傳統劇目

徽劇傳統劇目非常豐富,其中徽昆劇目以武戲為主,有《七擒孟獲》、《八陣圖》、《八達嶺》、《英雄義》、《倒銅旗》、《白鹿血》等;昆弋腔劇目有《昭君出塞》、《貴妃醉酒》、《蘆花絮》等;吹腔、撥子劇目有《千裡駒》、《雙合印》、《巧姻緣》、《鳳凰山》、《淤泥河》等;西皮戲,多與漢劇類同;皮簧劇目有《龍虎鬥》、《反昭關》、《宇宙鋒》、《月(肉)龍頭》、《花田錯》、《春秋配》等;花腔小戲有《罵雞》、《李大打更》、《探親相罵》等。

1957年後,安徽省徽劇團也整理演出了部分青陽腔和四平腔的劇目如《出獵回獵》、《磨房會》和《借靴》等。經過整理較有影響的徽劇劇目有:《齊王點馬》、《百花贈劍》、《七擒孟獲》、《八陣圖》、《水淹七軍》、《淤泥河》、《打百彈》、《拿虎》等。

保護現狀

傳承影響

傳統戲曲一般由傳承人的口傳身授而得以代代傳遞和發展的,飽含着曆久彌新的曆史文化價值。随着時代的變遷,新的文化娛樂方式的沖擊,人們的生活環境以及消費方式發生變化,很多民間風俗活動不再舉行,與此相關來自鄉野、自編自演的徽劇徽戲,也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因此,對傳統徽劇進行搶救、挖掘、保護、傳承,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徽劇正面臨着種種現實困難,其中最重要的三點影響到徽劇的傳承與發展。

一是徽劇的藝術特色消融,有出現“京劇化”的潛在危機,安徽省徽劇團由原先的徽劇團合并為徽京劇院,“徽京合并”導緻徽劇特色逐漸消融,使徽劇傳承工作業态萎縮,生存狀況令人堪憂。

徽劇與京劇,同根同祖,一脈相承,徽、京之間,無論從劇目、聲腔、曲調、念白以及行當角色、表演程式等方面,彼此差異大緻相同,徽京合并會造成劇種界限被打破,表演特色被融合。特别是演員之間長期同班、同台、同戲、同演,使徽劇藝術特質逐漸消解,與京劇同化合流,會使徽劇失去自身藝術特色,亦會影響徽、京兩個劇種的藝術發展。

二是藝術人才的匮乏,傳承後繼無人,徽劇正面臨的主要困境是演員老化、行當不全,藝術人才斷檔嚴重。

三是徽劇缺乏精品力作,社會影響力逐年下降。

徽劇藝術這一珍稀文化遺産,保留它的活态演出不僅對觀衆、對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是福音,對于世界了解中國曆史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故宮博物院尚存清廷“升平署”一庫房徽劇劇本及文字材料亟待整理,而徽劇劇種的消失将會使這批文物成為無法解讀的“天書”。對這樣一份中國戲劇文化遺産,理應倍加珍視,并加以搶救和保護,也是曆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保護措施

2013年7月,為了将徽班進宮演出資料的保護與整理,故宮博物院将1萬1千件徽班進宮演出資料進行了第一輪整理,挑出了品相相對完好的300多件資料,進行了影印。

2013年10月,黟縣戲聯遵照黃山市委、市政府領導關于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指示要求及市文化委具體工作安排,組織老徽劇演員傳幫帶,排練徽劇《楊貴妃後傳》,以實際行動傳承徽劇演藝,搶救徽劇表演藝術,為傳承徽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做出自己的貢獻。

2016年,安徽省懷甯縣将選址“戲曲之鄉”石牌鎮,建立首個中國徽班博物館,将收入大量關于徽班與徽劇的相關史料。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安徽省徽京劇院、黃山市徽劇院(黃山市藝術研究所)、婺源縣徽劇傳習所獲得“徽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