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誠

曹興誠

聯華電子前董事長
曹興誠,祖籍山東濟甯,1980年,島内第一家積體電路公司———聯華電子成立。碩士畢業、年僅33歲的曹興誠被選任擔當副總經理,後來接任總經理、董事長。而聯華電子在一連串的發展與并購後,成為世界第二大晶圓代工廠。2005年,台當局稱,聯電涉嫌向大陸和艦科技非法提供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等“違規之舉”,曹興誠繼而辭去聯電董事長職務,目前為該公司的榮譽董事長,力推“兩岸和平法” 。2011年1月因對台灣政治體制失望,對新加坡的民主模式很滿意,而宣誓成為新加坡公民。2008年5月27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後,曹興誠在香港佳士得舉行的抗震救災慈善拍賣會上,将“清乾隆禦制料胎彩畫琺琅西洋母子圖筆筒”以6500萬港元拍出并将半數款項捐出支援汶川災區抗震救災。[2]
  • 中文名:曹興誠
  • 外文名:
  • 别名:
  • 籍貫:山東濟甯
  • 性别:男
  • 民族:漢族
  • 國籍:新加坡
  • 出生年月:1947年
  • 職業:總經理、董事長
  • 畢業院校:台灣大學電機系

人物簡介

曹興誠于1947年生于台中清水鄉,父親是小學教師。少年時,他隻身到台北建國中學讀書,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鐵皮屋,和一群三輪車夫、計程車司機同住。這種魚龍混雜的環境給他增添了許多處世經驗,也練就了他敢于拼搏的硬漢性格。 中學畢業後,曹興誠如願進入台灣大學電機系。在當時那個“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年代,他卻選擇留在島内,到交通大學理科學研究所念碩士,後又進入成立不久的工研院電子所。1980年,島内第一家積體電路公司———聯華電子成立。當時的電子所所長在一大群博士之中,卻挑中了隻是碩士畢業、年僅33歲的曹興誠擔任副總經理;1983年,他又因業績突出而升任總經理。1985年,在當局提出“民營化”的原則下,聯電率先上市,成為島内第一家電子類上市公司,同時也是第一個把積體電路産業轉成民營的公司。

履曆

1949年出生于台中清水鎮,在家裡7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6。

從台大電機系畢業後,他進入台北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繼續深造。

研究所畢業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經濟部公務員。由于工作表現出色,僅工作了八個月,他便于1974年進入新成立的工研院電子所任職,由副研究員一直升到電子所副所長。

1978年,曹興誠作為先遣研發部隊成員之一,與工研院電子所一批人一起在美商RCA處掌握了七微米的制造技術,為台灣的積體電路工業譜出序曲,跨進了矽時代。

1982年,國内第一家積體電路公司聯華電子成立,當時外界并不看好其前景。但第二年,年僅33歲的曹興誠便力排衆議主動争取機會,從工研院電子所獲調聯電副總經理,其後更進而接任董事長職務。

2001年,由他領軍的聯華電子已成為台灣第二大半導體公司,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專業晶圓代工廠。目前,聯電創造的0.13微米制程良率處于業界第一的地位。

人物事迹

1995年,曹興誠敏銳地察覺到半導體代工有極大的市場潛力,因此果斷出擊晶圓專業制造業。他一一寫信給美國前十名的IC設計公司,積極洽談合資經營晶圓代工的事宜。2001年第一季度,曹興誠宣布合并聯友光電與達科技兩家子公司,使之成為世界第一大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制造廠。最近,他又宣布另一家子公司與其他3家公司合并成立聯耀電子,使之成為台灣第一大印刷電路闆制造廠。

曹興誠籌組聯耀電子是為了取得在大陸的訂單。目前,聯耀在大陸有深圳柏拉圖、聯能兩家公司和江蘇昆山的耀甯公司,未來計劃在北京設生産基地,迅速完成在大陸的布局。未來4年,聯耀可望跻身世界三大印刷電路闆供應商之列。

但是,聯電的上述宏偉規劃必須在台當局大陸政策松綁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向來以“政治我外行,戒急用忍不評論”來回避記者提問的曹興誠,近來也公開抨擊台當局“行政效率太差,難怪廠商出走”。他提出“大陸與台灣互補論”,認為如果能把台灣的創業精神、國際化經營理念和大陸的基礎興建效率及廉價勞動力結合在一起,兩岸的這種真誠合作必能壟斷目前全球中、低階層科技産品的生産,最後在國際市場上将到處可見“MADEINCHINA(中國制造)”。曹興誠以半獻策、半譏諷的口吻說,“若早上搭飛機到上海上班,傍晚再坐飛機回台灣,就不算出走大陸了吧”。

力推“兩岸和平法”

年逾六十,一頭銀發。在台灣企業界,全球第二大集成電路制造商的靈魂人物、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向來以作風精悍霸氣著稱。 他有一雅号“枭雄”,但他樂于自喻“曹老麻雀”,立意力量雖小卻也要雙腳頂天。

從2007年11月12日起,曹老麻雀數次在報紙上登廣告,建議台灣制定“兩岸和平共處法”,此舉招來争議聲一片。

法案呼籲,“兩岸統一的條件由大陸方面提出,交給台灣民意表決,時機由大陸決定,如果台灣百姓多數同意,就可以進行統一;萬一台灣百姓不同意,間隔一段時間之後,程序可以重來而且次數不限,一直到最終統一為止。”

島内反對者諷刺說,曹興誠所有的論調與作為,完全是配合大陸對台灣進行“法律戰、心理戰和輿論戰”。但叫好者也稱,台灣正需要曹興誠的勇氣和創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