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

牦牛

牛科哺乳動物
牦牛是高寒地區的特有牛種,草食性反刍家畜。[1]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主要産于中國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适應高寒生态條件,耐粗、耐勞,善走陡坡險路、雪山沼澤,能遊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稱。牦牛全身都是寶。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人們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燒牦牛糞。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帳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農耕,又可在高原作運輸工具。牦牛還有識途的本領,善走險路和沼澤地,并能避開陷阱擇路而行,可作旅遊者的前導。
    中文名: 拉丁學名:Bos mutu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真獸亞綱 目:偶蹄目 亞目:反刍亞目 科:牛科 亞科:牛亞科 族:牛族 屬:牛屬 亞屬: 種:牦牛 亞種:野牦牛 分布區域:西藏的青藏高原地區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牦牛 二名法:Bos grunniens 英文名:wild yak

外形特征

野牦牛是大型偶蹄類動物。身體強健,肩部顯着隆起。耳較小;雌雄均有角,角黑色,雄性角大,角末端距離遠。四肢短而強健。軀體上方被毛短而光滑,體側、腹面、及尾部毛長而下垂,常常接近地面。體長約250厘米,肩高約170厘米。全身毛色以深黑褐色為主。

牦牛頭大,角粗,皮松厚,髻甲高長寬,前肢短而端正,後肢呈刀狀,體側下部逆生粗長毛,尾短并着生蓬松長毛,公牦牛頭粗重,呈長方形,頸短厚且深,睾丸較大,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頭長,眼大而圓,額寬,有角,頸長而薄,乳房小,呈碗碟狀,乳頭短小,乳靜脈不明顯。

頭較粗重,額寬平,面稍凹,眼圓存在神,嘴方大,唇薄,絕大多存在角,角形向外折向上、開張,角間距大,母牦牛角很細。公、母均無肉垂。前胸開闊,胸深,肋開張,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尻部較窄、傾斜。尾根低,尾短。四肢強健存在力,蹄小而圓,蹄叉緊,蹄質堅實。前胸、臂胸腹體側着成長毛及地,尾毛叢生帚狀。

分布範圍

分布于中國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區)。

牦牛是中國的主要牛種之一,僅次于黃牛、水牛而居第三位。

牦牛自古至今是青藏高原牧區的優勢種家畜和當家畜種,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野生的牦牛的肩高可達兩米,馴養的牦牛一般隻有一半高,野牦牛和家牦牛都有長毛來禦寒,野牦牛一般是棕色或黑色的,家牦牛也有白色的。牦牛主要因為它們的奶和肉而被馴養,不過當地的牧民、商人和登山者也用它們來馱運重物。

牦牛是牛屬動物中,能适應高寒氣候而延續至今的珍稀畜種資源,是世界動物中地理分布很有限的少數家畜之一。全世界現有牦牛1400多萬頭,大都分布在中國青藏高原和甘肅地區及其周圍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除中國外,與中國毗鄰的蒙古、原蘇聯中亞地區以及印度、不丹、錫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家均有少量分布。

中國是世界牦牛的發源地,全世界90%的牦牛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及毗鄰的6個省區。其中青海490萬頭,占全國牦牛總數的38%,居全國第一;西藏390萬頭,占30%,居全國第二;四川310萬頭,占23%,居全國第三;甘肅88萬頭,占7%,居全國第四;新疆17萬頭,占1.3%,居全國第五;雲南5萬頭,占0.4%,居全國第六。

生活習性

生活環境

野牦牛栖息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原草甸、灌叢、荒漠等地,适應性強,耐風雪嚴寒,嗅覺較靈敏,多成群活動,喜晨昏覓食。一般年末至次年年初發情交配,懷孕期約9個月,胎産1仔,幼仔2~3年性成熟。

野牦牛一年四季生活的地方不一樣,冬季聚集到湖濱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線附近交配繁殖。野牦牛性情兇猛,人們一般不敢輕易觸動它,觸怒了它會以10倍的牛勁瘋狂沖上來,有時還會把汽車撞翻。中國牦牛占世界總數的90%,其中多數生長在西藏高原。不過,牦牛有識途的本領,善走險路和沼澤地,并能避開陷阱擇路而行,有時可作旅遊者的前導。

牦牛能适應海拔3200~4800米,大氣壓68420.85~55435.28Pa,氧分壓14505.43~11679.01Pa,含氧量14.9%~11.44%的生态環境。其胸廓發達,心肺發育指數大,借以保護胸、腹内髒器官、外生殖器官、乳房及各關節,以防受凍。據測定,在海拔3800米的草甸草場上日放牧9.5h,牦牛日采食鮮草27.86±1.42kg。

生活習性

牦牛體形防寒保暖,體軀緊湊,頸短耳小,皮厚表面積小;汗腺機能極不發達,被毛長度、細度不等且随季節變化,體側及下部裙毛密而長,可禦寒防濕,适宜寒冷氣候。胸廓大,心胸發達,氣管粗短,紅細胞大,血紅蛋白含量高,呼吸、脈搏快,适應高原缺氧環境。嘴巴寬大、嘴唇靈活,能啃食矮草;蹄質堅實且有軟墊,善走陡坡、沼澤、雪山、激流;性情溫順,反應靈敏,建立的條件反射比較鞏固,容易調教;抗病力強、抗逆性強、合群性強、食性廣、耐饑渴、耐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

繁殖規律

野生牦牛交配季節在9月份,孕期大約260天,每胎産1仔,小牛1歲後斷奶,3~4歲性成熟。野生牦牛壽命超過23歲。

成年體高:公129.2厘米母110.9厘米;成年體重:公443.4千克母256.7千克;性成熟年齡:12月齡;适配年齡:2歲;平均單産:274千克;乳脂率:6.37%~7.2%;适應性:适應高海拔,耐嚴寒,耐粗飼,耐艱苦。

保護級别

野牦牛(Bos mutus, Bos grunniens)是一瀕危滅絕品種,在中國被列為一類保護野生動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價值作用

補腎極品。牦牛鞭始載于《名醫别錄》,藏醫稱“仲”,又名牛腎,青海産牦牛鞭為牛科動物牦牛的陰莖及睾丸。根據傳統中醫“以髒補髒,以類養類”的學說和中醫實踐,證實牦牛鞭不僅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字體甾體激素、維生素C、A及無機鈣、磷、鐵的高營養食品,而且因含有睾丸酮等天然甾體激素,可促進雄性生殖器發育和維持其正常功能,更是中老年男性補益腎陽,增進性功能的上乘珍品。

牦牛鞭及睾丸經低溫冷凍真空幹燥高新技術和設備加工後,不僅保留其全部活性物質與有效成份,經試驗對比:經藏醫藥現代工藝加工後的牦牛鞭已去除外皮、尿管及睾丸外皮等,全部為可食部分,再經高度粉碎,極大的增強了其有效成分的吸收率。

野牦牛的皮極厚。最厚處可達2寸,韌性極強.一般的手槍或步槍子彈打在它的皮上,根本穿不透,頂多穿一個小眼了事。若有人要把它當成捕獵的對象,八成會落個‘偷雞不成反蝕米’的下場。藏北無人區附近的牧民們,常把偶爾捕獲到的野牦牛皮切下來,晾幹後,堅硬厚實的皮可以當菜闆用,即使是用來砍骨剁肉,用是哪個三五十年也毫無問題。

舌頭

野牦牛的舌頭上長有一層肉齒,可以輕松地舔食很硬的植物。牧人便把野牦牛的舌頭割下來曬幹,當梳子使用,女人從一頭青絲梳到滿頭銀發,“肉梳”既不變形也不斷齒。不過,随着野牦牛進入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名單,要想再得到這樣一柄肉梳已經是不容易的事了。

中國境内的牦牛有95%生活在青藏高原,那裡是極寒地區,污染較少,水草豐美茂盛。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牦牛受天氣等因素影響受孕和産奶時間約為每年的6~9月,每次産奶量約為1.5升,較普通奶牛産奶量低很多。牦牛奶口感濃香純厚,凝固性好,營養價值高,被稱為天然綠色濃縮奶;它的乳制品是一種獨特的、高營養價值、稀缺的高端綠色食品;牦牛乳品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氨基酸、溶菌酶和微量元素等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飼養管理

牦牛飼養管理的水平和方法,受牦牛分布地區生态環境條件、生産方式、生産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地區的不同牦牛群間都有差異。絕大多數地區的牦牛僅隻靠天然草地牧草,獲取它維持生命、生長發育和繁殖等所需的營養。就是在冬春冷季,天然草地牧草枯萎、飼草缺乏的情況下,除少數體弱、難以度春的幼齡牦牛和母牦牛,補給少量的幹草或青貯牧草外,一律不給補飼。牦牛群的管理,則随氣候季節而定。

一、牦牛的放牧

牦牛的放牧多數地區采用根據不同季節劃分放牧草地,然後分群放牧的方式;少數地區實行圍欄分群放牧。

1.牧場的劃分

牦牛分布區的氣候條件屬于高寒草地氣候,隻有冷、暖季節之别,無明顯的四季之分。因而一般将牧場劃分為夏秋、冬春兩季,即夏秋(暖季)和冬春(冷季)牧場。劃分的依據主要是牧場的海拔高度、地形地勢、離定居點的遠近和交通條件等。夏秋牧場選在遠離定居點,海拔較高,通風涼爽,蚊虻較少,有充足水源的陰坡山頂地帶;冬春牧場則選在定居點附近,海拔較低,交通方便,避風雪的陽坡低地。

牦牛分布的有些地區,屬高山狹谷地貌,牦牛可利用的草地總面積雖

很廣闊,但被深谷分隔為相對“零星”的草地,往往一個村、組、戶使用的草地分散在幾條山梁上,每一牦牛群隻使用其中一、二個山梁的草地。因此,也有将牧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季牧場的。隻是春、秋牧場使用的時間短、面積較小,似由冬牧場去夏牧場,或由夏牧場回冬牧場的過渡性牧場。該地區多以山溝、林邊草地為冬牧場,以嶺端草甸為夏牧場,山坡地帶為春、秋牧場。

2.牦牛群的組織

為了放牧管理和合理利用草場,提高牦牛生産性能,對牦牛應根據性别、年齡、生理狀況進行分群,避免混群放牧,使牛群相對安靜,采食及營養狀況相對均勻,減少放牧的困難。牦牛群一般分為:

①泌乳牛群,又稱為奶牛群。是指由正在泌乳的牦牛組成的牛群。每群100頭左右。對泌乳牦牛群,應分配給最好的牧場,有條件的地區還可适當補飼,使其多産乳,及早發情配種。在泌乳牦牛群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當年未産犢仍繼續擠乳的母牦牛,數量多時可單獨組群。

②幹乳牛群,又稱為幹巴牛群。該牛群是指由未帶犢牛而幹乳的母牦牛,以及已經達到初次配種年齡的母牦牛組成的牛群,每群150~200頭。

③幼牛群。是指由斷奶至周歲以内的牛隻組成的牛群。幼齡牦牛性情比較活潑,合群性差,與成年牛混群放牧相互幹擾很大。因此,一般單獨組群,且群體較小,以50頭左右為宜。

④青年牛群。是指由周歲以上至初次配種年齡前的牛隻組成的牛群。每群150~200頭。這個年齡階段的牛已具備繁殖能力,因此,除去勢小公牛外,公、母牛最好分别組群,隔離放牧,防止早配。

⑤育肥牛群。是指由将在當年秋末淘汰的各類牛隻組成,育肥後供肉用的牛群。每群150~200頭,在牛隻數量少時,種公牛也可并入此群。對于這部分牦牛可在較邊遠的牧場放牧,使其安靜,少走動,快上膘。有條件的地區還可适當補飼,加快育肥速度。

不過上述牦牛群的組織和劃分,以及群體的大小并不是絕對的,各地區應根據地形、草場面積、管理水平、牦牛數量的多少,來因地制宜地合理組群和放牧,才能提高牦牛生産的經濟效益。

3.牧場的合理利用

夏秋和冬春牧場的利用時間,主要根據牧草生長情況和氣候而定,一般各用半年。每年夏初(4~5月),整群分群後開始出牧,由冬春牧場轉入夏秋牧場;每年冬前(11~12月),清點圈存數後,轉入冬春牧場。但由于受草場面積和氣候的影響,往往夏秋牧場利用不足,而冬春牧場利用過度,其結果反應出草、畜供需間的矛盾大,出現季節性的不平衡,在冬春季牦牛基本上呈半饑餓狀态,掉膘嚴重。

人們對牦牛乳、肉産品的需求量迅速增長,市場價格上升,且與綿羊毛、肉之間的比價失調,飼養牦牛比飼養其他家畜的經濟效益高,收入多;加上受“牛”是财富的傳統觀念影響,牦牛的存欄數持續增長,綿羊、山羊飼養量卻有所下降。

導緻牦牛在草地畜種結構中的比例失調,使本來已不太合理的牛、羊比例更為不合理;使冬春季牧場的草畜矛盾進一步擴大,出現了嚴重的超載、過牧現象。因此,在實際生産中,應優化牦牛種群結構,控制或減少牦牛數量的發展,才能合理利用草地資源,以求提高牦牛乳、肉等産品量及經濟效益。

牦牛群在夏秋季牧場上,根據牧草的生長狀況及牛群的大小,每10~40天搬遷一次放牧地。其搬遷的方向和路線,應基本固定,年年如此。兩放牧地的距離,以不超過20千米為宜。搬遷的方法有兩種:一是人、畜、帳篷設施等同時遷移,牦牛群在遷移途中基本上不采食,待到新牧地後再放牧。另一種是人、帳篷設施等搬遷到新牧地,而牦牛群照常放牧,不随人、物一起走。隻是出牧的方向朝着新的牧地,并逐漸向新牧地靠攏,晚上收牧于新牧地。

冬春季牧場上牧地的搬遷,其間隔時間可延長一些,一般在一個冬春冷季裡,搬遷2~5次。如牦牛群小,并有條件給以一定量的補飼的,在一個冷季裡也可以不搬遷。

4.棚圈

放牧牦牛的草地上,除棚圈及一些簡易的配種架、供預防接種的巷道圈外,一般很少有牧地設施。

牦牛的棚圈隻建于冬春牧地,僅供牛群夜間使用。多數是就地取材,有永久性、半永久性和臨時性的幾種類型。

①泥圈。泥圈是一種比較永久性的牧地設施,一般應建在定居點或離定居點不遠的冬春季牧場上。一戶一圈或一戶多圈。主要供泌乳牛群、幼牛群使用。

泥圈牆高1~1.2米,大小以200~600米為宜,在圈的一邊可用木闆或柳條編織後上壓粘土方式搭建棚架,棚背風向陽。

泥圈可以單獨建一圈,也可以二、三個或四、五個圈相連。圈與圈之間用土牆或木欄相隔,有欄内相通。在頂端的一個圈中,可建一個本欄巷道,供預防接種、灌藥檢查等用。

②糞圈。是利用牛糞堆砌而成的臨時性牧地設施。當牦牛群進入冬春冷季牧場時,在牧地的四周開始堆砌。方法是每天用新鮮牛糞堆積15~500px高的一層,過一晝夜,牛糞凍結而堅固,第二天又再往上堆一層,連續幾天即成圈。糞圈有兩種:一是無頂圈,如象四堵圍牆那樣,關欄成年牦牛,面積較大,可防風雪。另一種是有頂圈,關欄犢牦牛,其形狀如象倒扣的瓦缸,基礎如馬蹄,直徑約1米,層層上堆逐漸縮小,直至結頂,高約1米,正好可關1頭犢牛。圈的開口處與主風向相反,外釘一木樁,犢牦牛栓系在樁上,可自由出入圈門。圈内可墊一些幹草保暖。

③草皮圈。是一種半永久性的,經修補後第二年仍可利用的牧地設施。在冬春季牧場上選擇避風向陽處,劃定範圍,利用範圍内的草皮,堆集而成的圈。草皮堆高60~2500px左右,供關欄公牦牛和馱牛。

④木欄圈。用原木取材後的邊角餘料圍成圈,上面可蓋頂棚,用于關欄犢牦牛。木欄圈可建在泥圈的一角,形成圈中圈,即選取泥圈的一角,圍以小木欄,開一低矮小門。圈内鋪以墊草,讓犢牦牛自由出入。夜間将犢牦牛關欄其中,同母牦牛隔離,母牦牛露營夜牧,以便第二天早上擠乳。

牦牛的氣質屬強健不平衡型,表現粗暴、性野、膽怯、易驚,但合群性強,經訓練建立的條件反射不易消失,較能聽從指揮。因而大群牦牛放牧,一般隻需一個放牧員,不易發生丢失。根據牦牛易驚的特性,牦牛群進入放牧地後,放牧員不宜緊跟牦牛群,以免牦牛到處遊走而不安靜采食。為防止牛隻越界和害狼偷襲,放牧員可選擇一處與牦牛群有一定距離,能顧及全群的高地進行守護、了望。

控制牦牛群使其聽從指揮的方法是,放牧員用特定的呼喚、口令聲,伴以甩出小石塊。用小石塊投擊離群的牦牛,一般多采用徒手投擲,投擲距離遠及數十米。距離較遠時也可用放牧鞭投擲。石塊的落地,

以及它在空中飛行的“嗖嗖”聲,和放牧鞭的抽鞭聲,都是給牦牛的警告和信号。牦牛會根據石塊落地點和聲響的來源,判斷應該前去的方向。放牧員利用放牧鞭驅使牦牛前進,集合或分散。走遠離群的牦牛,聽見鞭和飛石的聲音,以及落石點,會很快地合群。

牦牛群的放牧日程,因牦牛群類型和季節不同而有區别。總的原則是:“夏秋季早出晚歸,冬春季遲出早歸”,以利于采食,抓膘和提供産品。

夏秋季放牧的主要任務是提高産乳量,搞好抓膘和配種,使當年要屠宰的牦牛在入冬前出欄,其他牛隻為越冬過春打好基礎。進入夏秋季後,力争牦牛群早出冬春季牧場,在向夏秋季牧場轉移時,牛群日行程以10~15千米為宜,邊放牧邊向目的地前進。

夏秋季要早出牧、晚歸牧,延長放牧時間,讓牦牛多采食。天氣炎熱時,中午讓牦牛在涼爽的地方反刍和卧息。出牧後由低逐漸向通風涼爽的高山放牧;由牧草質量差或适口性差的牧場,逐漸向牧草質量好的牧場放牧;可在頭一天放牧過的牧場上讓牦牛再采食一遍,這時牦牛因剛出牧而饑餓,選擇牧草不嚴,能采食适口性差的牧草,可減少牧草的浪費。在牧草質量較好的牧地上放牧時,要控制好牛群,使牦牛成橫隊采食,保證每頭牛能充分采食,避免亂跑踐踏牧草或采食不均而造成浪費。

夏秋季放牧根據安排的牧場或輪牧計劃,要及時更換牧場和搬遷,使牛糞均勻地散布在牧場上,同時減輕對牧場特别是圈地周圍牧場的踐踏。這樣可改善植被狀态,有利于提高牧草産量,減少寄生蟲病的感染。

當定居點距牧場2千米以上時就應搬遷,以減少每天出牧、歸牧趕路的時間及牦牛體力的消耗。帶犢泌乳的牦牛,10d左右搬遷一次,3~5d更換一次牧地。應按牧場的放牧計劃放牧,而不應該趕放好草或搶放好草地,以免每天驅趕牛群為搶好草而奔跑,造成對牦牛健康和牧場的不利影響。

冬春季放牧的主要任務是保膘和保胎。防止牦牛乏弱,使牛隻安全越冬過春,妊娠母牦牛安全産仔,提高犢牛的成活率。

冬春季放牧要晚出牧,早歸牧,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時間放牧和飲水。晴天放較遠的山坡和陰山;風雪天近牧,放避風的窪地或山灣。放牧牛群朝順風方向行進。懷孕母牦牛避免在冰灘地放牧,也不宜在早晨及空腹時飲水。剛進入冬春季牧場的牦牛,一般體壯膘肥,應盡量選擇未積雪的邊遠牧地、高山及坡地放牧,推遲進定居點附近的冬春季牧地放牧的時間。冬春季風雪多,應注意氣象預報,及時歸牧。

在牧草不均勻或質量差的牧地上放牧時,要采取散牧的方式,讓牛隻在牧地上相對分散自由采食,以便使牛隻在較大的面積内每頭牛都能采食較多的牧草。冬春季是牦牛一年中最乏弱的時間,除跟群放牧外,有條件的地區還應加強補飼。特别是大風雪天,劇烈降溫,寒冷對乏弱牛隻造成的危害嚴重,一般應停止放牧,在棚圈内補飼,使牛隻安全越冬過春。

二、牦牛的管理

管理牦牛的技術水平和方法,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有較大的差異。多數地區采用的大緻情況如下。

1.擠乳

擠乳是牦牛管理中勞動量很大的一項工作。牦牛擠乳分為犢牛吸吮和手工擠乳兩個階段。在每次擠乳過程中,吸吮和擠乳要重複兩次或排乳反射分兩期。因此,需要的時間長、勞動效率低。

由于牦牛的乳頭細短(長僅為2~75px),一般采用指擦法擠乳。牛群擠乳時間長短,影響到産乳量和牦牛全天的采食時間,所以擠乳速度要快,每頭牛擠乳持續時間要短,争取每頭牛在6分鐘内擠完。泌乳母牦牛對生人、異味等很敏感,因此,擠乳時要安靜,擠乳員、擠乳動作、口令、擠乳順序和相關制度,不宜随意改變。

牦牛的擠乳還無法采用機械擠乳的方法。因此,擠乳員要掌握正确的手工擠乳技術,才能提高擠乳速度和産乳量。擠乳員擠乳時,若雙手的力量較均勻地分布在前膊、手指和手掌的肌肉上,并配合正确坐着擠的姿勢,則能使肌肉在緊張工作中消耗的能量得以補充,可不覺困倦地擠乳。否則蹲着擠乳,肌肉過度緊張,用力不勻時,不僅擠乳速度慢,而且很快就覺得雙手無力。

擠乳時擠壓乳頭所需的肌肉力量約15~20千克,若每群牛擠乳2.5h,擠乳速度80~140次/分鐘,則每天手關節及肌肉的緊張動作達1.2~2.1萬次,勞動強度是很大的,一定要注意保護雙手。每天用溫水(40℃)浸泡手、臂1~3次,每次10~15分鐘。浸泡後擦少許護膚脂,然後用自己的手相互按摩手指、關節及上膊肌肉,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新陳代謝,防止雙手發病。

2.育犢

牦牛犢一般為自然哺乳,為保證犢牛的正常生長發育,必須根據牧地的産草量、犢牛的采食量及其生長發育、健康狀況,調整對牦牛的擠乳量。犢牛在2周齡後即可采食牧草,3月齡左右時可大量采食,随年齡的增長哺乳量逐漸減少。

同成年牛相比,牦牛犢每日采食時間較短,卧息時間多。因此,在放牧中要保證充分的卧息時間,防止驅趕或遊走過多而影響生長發育。同時,不宜遠牧,天氣變冷,遇風雪時應及時收牧,應有幹燥的棚圈供卧息。

進入冬春季,牦牛犢哺乳至6月齡時,一般應斷乳并分群飼養。如果一直随母牦牛哺乳,幼牦牛戀乳,母牦牛帶犢,均不能很好采食,甚至拖到下胎産犢後還争食母乳。在這種情況下,母牦牛除冬春季乏弱幹乳外,就無幹乳期,不僅影響到母、幼牛的安全越冬過春,而且使懷孕母牛胎兒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如此惡性循環,就很難提高牦牛的生産能力。對出生遲哺乳不足6月齡或乏弱的牦牛犢,可适當延長哺乳期後再斷乳,但一定要對母牦牛在冬春季進行補飼。

配種和去勢是牦牛繁殖技術的兩個重要環節,它不僅直接影響牦牛的增殖和牦牛群的管理、産品的生産,而且與牦牛的選種選配、後代的品質等關系密切。因而在牦牛管理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牦牛的配種一般采用自然交配的方法。根據公牦牛的性行為特點,充分利用處于優勝地位公牦牛的竟配能力而達到選配的目的;也注意及時淘汰雖居優勝地位而配種能力減退的公牦牛。公牦牛配種年齡為4~8歲,以4.5~6.5歲的配種能力最強,8歲以後很少能在大群中交配。母牦牛的初配年齡為3歲左右。公母牦牛的比例以1:14~25為宜。

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人工輔助配種,來提高受胎率和進行選配。即當發現發情母牦牛後,将其系留于定居點,用繩捆綁其兩肢,套于頸上,左、右二人牽拉保定,然後驅趕3頭以上公牦牛來竟配。當母牦牛準确地受配兩次後,将公牦牛驅散,并将新鮮牛糞塗抹在受配母牦牛臀部,防止公牦牛再次爬跨配種,松去繩索。

牦牛成熟晚,去勢年齡比普通牛遲,一般在2~3歲,不宜過早,否則影響生長發育。有圍欄草場或管理好時,公牦牛可不去勢而育肥。牦牛去勢最好選在氣溫暖和、蚊蠅少的5~6月進行,以利于傷口愈合,并為暖季放牧育肥打好基礎。去勢手術應迅速,牛隻放倒保定時間不應過長,手術後緩慢出牧,一周内就近放牧,不要劇烈驅趕,并每天檢查傷口,發現出血、感染化膿時請獸醫處理。

有些地區采用非手術的提睾去勢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該方法是将公牦牛保定後,用手将睾丸盡力擠向陰囊上端,使其緊貼腹壁,然後用彈性好的橡皮圈套緊睾丸下端陰囊,使睾丸不能再下降,因睾丸緊貼腹壁後溫度升高,緻使精子不能成活,生理上達到去勢的目的。因雄性激素仍繼續産生,公牦牛的生長速度比手術摘除睾丸的公牦牛要快,産肉量高,提睾去勢的公牦牛仍有性欲,可作試情公牛,單獨組群放牧時應加強管理,避免相互爬跨、離群等而造成的不安靜。

4.妊檢

母牦牛發情配種後,一般都能受孕,且較少發生流産等中止懷孕,加之牦牛孕後發情的病例不多,因而對牦牛一般可以不作妊娠檢查。牧民判斷牦牛是否受孕的标準是下一個情期是否再發情。若要進行妊娠檢查,蔡立認為,以直腸檢查最為簡單易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