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氣東送

川氣東送

工程項目
川氣東送引總投資626.76億元,是我國繼西氣東輸工程後又一項天然氣遠距離管網輸送工程。該工程西起四川達州普光氣田,跨越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總長2170公裡,年輸送天然氣120億立方米,相當于2009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的1/7,全部達産後預計為中石化增加銷售收入200億元。2016年7月20日,“川氣東送”管道恩施市崔家壩鎮水田壩村和公龍壩村幹丘包組發生爆炸燃燒。
    中文名:川氣東送 外文名: 所屬品牌: 英文名:Natural Gas Transmission from Sichuan to East 建設背景:國際油價長期居高不下 中國能源消費:所占比例僅為2.5%左右 工程簡介:西起川東北普光首站

建設背景

由于國際油價長期居高不下,全球對更清潔的能源——天然氣的需求增長強勁。21世紀是天然氣世紀。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能源政策的進一步調整,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天然氣産業的發展。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占39.7%,天然氣占23.2%,但是,天然氣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例僅為2.5%左右,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亞洲平均水平10.1%。所以,中國已将天然氣開發和利用作

為21世紀初能源結構優化和石油工業産業升級的重點,在2010年左右,使天然氣的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5.3%左右。2020年達到12%左右。屆時,天然氣的應用在中國将有可能接近或超過石油,中國能源結構将實現向“高效、經濟、潔淨、安全”合理轉變的目标。

“十一五”期間将是中國天然氣産業,也是中國石化天然氣産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天然氣的市場建設和價格體制将進一步完善,逐步實現與國際接軌。另外,随着天然氣輸配管網的建設完善,天然氣進一步由産地向經濟發達地區轉移,并向民用、燃氣發電、工業等領域傾斜,天然氣消費結構将發生變化,從而實現消費結構合理化和資源配置最優化。

但是,中國天然氣市場的發展仍然面臨一些制約因素。由于天然氣發展上、中、下遊高度一體化的特點,管網建設還沒有形成相應的規模,缺乏連接産氣區與用氣區之間的管網和保障用氣安全和調峰的地下氣庫群。就目前的情況看,天然氣難以儲存的物理特性決定了産量一般就是銷售量和消費量。因此天然氣産業的健康發展,必然要求上遊的開發、中遊的管線、下遊的工業和民用用戶建設基本同步地進行。世界天然氣工業的發展曆史證明,天然氣工業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天然氣的銷售和利用又是天然氣工業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天然氣的勘探、開發、運輸等環節。實踐表明,氣田開發在編制開發方案的同時,還必須同步規劃管道建設和天然氣市場的開發。沒有準備好市場,氣田不能投入開發,長輸氣管道也不能開工建設。

工程簡介

四川盆地天然氣、頁岩氣資源豐富,是未來增儲上産主陣地。中國石化在我國西南地區已成功開發元壩、威榮等20多個大中型油氣田。1979年,西南石油局在川北第一口油氣發現井——川30井試采天然氣。40餘年來,西南石油局成功開發20多個大中型油氣田,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創造了多個第一,先後發現我國首個探明儲量超千億方深層頁岩氣田——威榮頁岩氣田,建成世界首個7000餘米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氣田——元壩氣田,實現陸相窄河道緻密氣田——川西陸相氣田連續16年穩産高産,擁有天然氣探明儲量超萬億方。川氣東送管道工程西起川東北普光首站,東至上海末站,是繼西氣東輸管線之後又一條貫穿我國東西部地區的管道大動脈。管道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浙江、上海等四省二市,設計輸量120億立方米/a,設計輸氣壓力為10.0MPa,管徑為1016mm,鋼管材質為X70,全長2206Km,其中普光~宜昌山區段約800km,宜昌~上海平原段約1206km。沿線設輸氣站場19座,閥室74座。工程于2007年3月25日開工,目前工程進展情況良好,預計2009年6月30日全線通氣投産。

備受關注的川氣東送工程已于2007年8月底正式開工,該項工程是繼西氣東輸工程之後我國天然氣管網建設曆程中的又一标志性事件。管線建成後将橫貫中國西部地區的四川和重慶、中部地區的湖北、江西和安徽以及東部長三角地區的江蘇、浙江和上海等八個省市,成為名副其實的跨區域綠色能源通道。

發井81口,配套建設地面集輸和公用工程,預計到2010年底建成淨化氣120億立方米的生産能力;二是天然氣淨化廠工程,主要針對普光氣田高含量硫化氫、二氧化碳以及天然氣外輸淨化處理,建成後年産淨化天然氣120億立方米,生産硫磺283萬噸,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淨化廠之一;三是川氣東送管道工程,管道全長2390千米,其中幹線管道西起四川普光,東至上海,全長1700千米,根據規劃,川氣東送工程建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氣田産能建設工程,将部署開

根據國家核準的方案,川氣東送工程氣量做如下分配:在合理供應川渝用氣的前提下,主要供應地為江蘇、浙江和上海,兼顧沿線的湖北、安徽及江西等省份。項目以普光氣田為主供氣源,氣田外圍構造及通南巴等氣田為上産和接替資源。

工程要求

“川氣東送”管道主幹線起自四川省宣漢縣境内的普光氣田首站,自西向東途經重慶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止于上海末站,主幹線路全長約1702公裡,管徑為1016mm,設計輸量120億立方米/年,設計壓力10MPa。

按國家發改委對“川氣東送”項目的要求,普光氣田的天然氣除了将一部分天然氣留用川渝地區外,主供蘇、浙、滬三省(市),兼供湖北、安徽、江西三省。随着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沿線目标市場特别是江、浙、滬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多年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發展勢頭比較強勁。但經濟增長依靠投資拉動的因素偏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現象突出,能源供需缺口逐年拉大,經濟發展中能源制約和環境壓力亦趨凸現。天然氣的利用,将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産業結構的調整,改善日益惡化的大氣環境。

由于川氣東送項目各目标市場的經濟發展不同,天然氣管網及其它基礎設施建設不同,天然氣使用的實際情況不同,導緻各目标市場的天然氣消費結構也各不相同。随着各省市主幹管線的建設投産,管網的形成,各目标市場将形成多氣源格局,且分别由不同的公司向其供應管道天然氣或其它燃氣。

相關措施

    加大普光及其外圍氣田的勘探開發力度

資源是整個川氣東送工程持續發展的基礎。今後一段時期,應加快普光氣田、通南巴氣田以及元壩氣田的發展步伐,加大人才、資金、設備等生産要素投入力度,加強地質基礎理論和勘探開發技術研究力度,力求發現更多的天然氣儲量;加強生産現場管理,科學設計開發方案,增強天然氣持續穩定供給能力。總的看,确保普光及其外圍氣田增儲上産是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期整個川氣東送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

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和石油一樣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加強生産投入、确保供給的條件下,必須加強川氣東送工程沿線的天然氣需求側管理,确保有限的資源能夠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和領域。具體而言,對川氣東送工程的天然氣需求必須統籌規劃,優化用氣結構。

2.加強天然氣需求側管理

當前的需求側管理應該重點關注的是科學安排用氣項目,在優先保證城市居民生活、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熱電聯産的用氣需求的前提下,政府和企業應加強調研和論證,切實處理好天然氣的區域分配問題,處理好天然氣民用和工業用的關系,鼓勵用氣企業使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同時,政府應加快資源價格的改革力度,逐步理順國内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盡快與國際接軌,通過價格改革發揮天然氣資源最大的經濟效益。

建設難點

(1)、管道敷設距離較長,水土流失總量大。川氣東送管線總長2206km,距離較長,導緻因工程建設新增水土流失總量較大。

(2)、跨區域多,地形地貌複雜。川氣東送管線跨越4省2市53個縣區,穿越地貌類型包括山區、丘陵、平原、沼澤和水網等。由于管道開挖擾動及回填,破壞沿線基本農田耕層土壤結構,并對周邊環境産生影響;丘陵段開挖面及棄土棄渣極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管道經過山地、溝谷和河道時,由于開挖,破壞了坡體支撐,極易引起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蝕,堆積在沿線的棄土棄渣,易受暴雨洪水沖刷,淤積下遊河道。管線多次穿越大、中型河流、公路和鐵路,易于留下水土流失隐患。管道翻越山體最大坡度達85度,掘進山體隧道72處,穿越河流501次,穿越長江7次,這在國内管道建設史上是第一次,運輸難、安裝難、焊接難超出常人想象。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在99%以上,超過國家優質工程所要求的96%以上的标準。

(3)、水土流失成線狀、帶狀分布。項目實施的建設區(作業帶、站場、閥室、臨時道路和陰極保護站等)一般隻有10m-28m,加上直接影響區(建設區以外由于建設活動而造成的水土

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範圍)為水土保持防治的責任範圍,其總體呈線裝布置。

(4)、施工臨時道路和伴行道路的修建帶來水土流失。由于管道路由多為偏遠地區,交通十分不便,必須修建臨時便道以滿足施工裝備和材料進場需要。此外,為長輸管道運行期的巡查、維護、和搶修而修建的伴行道路也産生水土流失。

(5)、建設周期長。川氣東送管線建設工期可能長達28個月,其長時間的建設過程對水土流失的治理帶來很大的難度。

存在問題

一、長輸管道存在的問題

長輸管道建設項目投資規模大、結構複雜、建設期和經營期長,面臨着多種因素的結合:a.前期投資數額巨大,而且一旦管道鋪設完成,這筆投資就不可改變地與特定項目捆在一起;b.輸氣成本在天然氣市場價值中占很大比例。除了像成本超支或工期拖延這些能源行業或其他大規模投資項目的常見風險外,長輸管道存在一些特有的風險,這些風險若得不到正确處理,将危及項目的可行性。長輸管道投資存在的問題:長輸管道建設項目投資規模大、結構複雜、建設期和經營期長,面臨着多種因素的影響,因而必須滿足許多特定的條件。對于一條經濟可行的管道而言,一端有天然氣資源,另一端有市場隻是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最重要的衡量标準是管道項目的經濟價值,也就是說,是否能夠保證項目具有合理投資回報的經濟可行性,而這種投資回報應足以補償其承擔的風險。長輸管道特有的風險源于兩

(1)儲量問題:充足的天然氣儲量是投資新管道項目的必要條件。管道固定資産的攤銷期可以長達20年或更長,為了保證大型管道經濟可行,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必須落實可靠的供氣基地,其探明天然氣儲量至少應相當于20年的合同消費量。

(2)需求問題:建設長輸管道的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管道沿線或終端有足夠大的市場需求,可以吸納管道輸送的大量天然氣,而且所支付的氣價可以保證對輸氣管道和天然氣生産的投資能夠獲得合理回報。如果市場規模不夠大,如果用戶無法承受天然氣的市場價格,或者天然氣需求量不夠高或天然氣不具備價格優勢,那麼輸氣管道都将無法生存下去。長輸管道輸氣量巨大,輸送能力的設計要滿足一定時期的預期需求。因此存在實際需求低于預期需求或者需求增長速度低于預期值的風險,它們可能對管道的經濟性造成消極影響。天然氣作為一種一次性能源,主要用作燃料和原料,可替代品包括煤炭、成品油、液化石油氣和電力等。對其目标市場的研究必然要綜合考慮各目标市場整體能源的供需情況。能源是可替代的,替代就有競争。天然氣進入競争激烈的能源市場,必然要遇到煤炭、成品油、液化石油氣和電力等替代能源的激烈競争,因此,總是存在因天然氣競争力不足而無法落實預期需求的風險。另外,與包括石油行業在内的其他行業的投資不同,某一管道的天然氣需求一般與特定的地區相關,而該地區需求的下降很難由其他地區的需求來彌補。

(3)價格問題:天然氣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所規定的13種規制商品之一,天然氣的定價權在國家計委和各級地方政府的物價局(城市天然氣配氣)。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基準價格和浮動幅度,具體由供需雙方在浮動幅度範圍内協商确定。若天然氣井口價格需要調整,則由企業申報,政府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潤,并且兼顧用戶承受能力的原則進行核定。以政府定價為主的價格管理方式缺乏靈活性,供需雙方沒有協商的機制,價格不能及時地反映市場的實際供求狀況,難以發揮鼓勵企業生産和引導消費的作用。管道運輸價格水平是根據國家計委、建設部發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進行測算的。由于項目評價期比較長,測算出的數據難以反映未來的實際情況,這使得以項目經濟評價來确定管輸價格不夠客觀。另外,在天然氣市場上存在不同類型的用戶,不同類型的用戶在供氣連續性與可靠性、對價格的承受能力、需求彈性以及自身用氣的均衡性方面表現出較大差異。這要求管輸定價方法能夠适應這種差異,以擴大管輸需求,提高管輸利用率。隻有管輸利用率提高了,用戶的平均管輸價格水平才能降下來,我國目前的管輸定價方法還不能适應這種要求。

(4)政策和監管問題:世界各國的天然氣戰略都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實踐證明,天然氣産業的發展與天然氣市場的培育、發展都依賴于政策的幹預。由于管道投資屬于固定資産投資,管道建成後就成了沉沒成本,所以管道生存能力很容易因政府幹預其技術和經濟性能而受影響。

二、目标市場存在的問題

作為中石化規模最大的天然氣投資項目,川氣東送存在很多風險。在複雜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如此大規模的項目勢必會遇到許多嚴峻的挑戰,其實施過程也必然充滿了來自各個方面的風險幹擾和威脅,需要解決的問題除了一般長輸管道所具有的問題外,還必須根據“川氣東送”目标市場的實際情況考慮其特有的現實問題。

(1)管道建成後,供氣量未能達到管道設計的輸送能力時,下遊市場的培育問題。川氣東送管道途徑六省市,市場需求潛力大,尤其是華東地區無疑有巨大的天然氣需求潛力。當供氣量未能達到管道設計的輸送能力時,供氣量将會明顯小于需求量,如何做好下遊市場的培育,實現未來供氣量達産後的天然氣銷售利潤最大化将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問題。

(2)供氣量達到管道設計的輸送能力時,下遊市場的培育問題。雖然下遊市場天然氣需求潛力巨大,供氣量可能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量,但随着目标市場管網建設不斷完善,目标市場的多氣源格局将逐漸形成。多家石油公司、燃氣供應公司以及海外LNG向目标市場的進入,将對中石化在目标市場中未來所處的地位産生巨大的威脅。因此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如何将潛在的需求轉變成實際的或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終端用戶購氣量、如何減少購氣風險和市場風險、如何盡快的占領目标市場、川氣東送項目的結構及其在中國未來天然氣産業中的定位、項目對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的應對能力以及未來競争機制引入的應對能力等是最主要的問題。

(3)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發達程度不一直接導緻下遊市場需求量與價格不平衡的問題。由于川氣東送管道途徑多個省市,各省市經濟發展不平衡導緻各目标市場需求量與價格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如何在最大限度地控制目标市場的前提下,使天然氣銷售實現利潤最大化是重要的問題之一。

(4)不同用戶對天然氣的承受價格不同影響天然氣銷售收益的問題。天然氣利用的主要用戶有城市燃氣用戶、工業燃料用戶、天然氣化工用戶、天然氣發電用戶和CNG用戶等。由于不同的用戶對天然氣的承受價格和需求彈性各不相同,所以根據各個用戶的特點,采用何種營銷策略也是重要的問題之一。

正式運營

中石化2010年8月31日宣布,總投資626.76億元的川氣東送工程即日起正式運營。中石化發言人黃文生稱,該工程每年将給中石化帶來人民币200億元的收入,并預計9~10年後即可實現盈利。不過,由于新“川氣”出廠價偏高,沿線供應的各地近日陸續迎來天然氣漲價潮。

完成計劃

從“川氣東送”起點——中國普光氣田獲悉,截至22日,普光天然氣田已生産天然氣超241億立方米,其中通過“川氣東送”管道累計外輸天然氣逾173億立方米。

“川氣東送”使沿線天然氣供應增長逾30%,大大提高了川渝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天然氣供應能力。僅2012年“川氣東送”銷售70.8億立方米,實現銷售收入約110億元,超額完成計劃。

普光氣田位于四川省東北部的達州市宣漢縣,是迄今為止中國投産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碳酸鹽氣田,也是世界第二個年産能百億立方米級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天然氣資源量達3.8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可采儲量高達6000億立方米以上。

普光氣田外輸管道——“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工程西起四川達州市普光首站,東抵上海末站,直接造福沿線6省2市逾80個城市2億多人口和數千家大型工礦企業,2010年3月建成,同年8月31日正式投入商業化運行,是繼“西氣東輸”管線工程之後建成的又一條橫貫中國東西部地區的綠色能源管道大動脈。

經濟影響

增加中石化收入

長期以來,天然氣業務是中石化事業發展的瓶頸:産業的規模小于中石油,甚至小于中海油,但随着川氣東送工程的建成投産,中石化初步形成了四川、鄂爾多斯、松遼南、塔裡木、渤海灣等五大天然氣生産基地以及川氣東送沿線、榆濟管道沿線、西北、東北、川西等“兩線三區”市場,供氣範圍複蓋全國17個省市區的一個連帶雛形。

而受益于川氣東送,上半年中石化天然氣産量約5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0.7%。如果按照出廠基準價格1.51元/立方米計算,上半年川氣東送就為中石化貢獻84億元銷售收入。

引發漲價潮

數據顯示,自6月份以來,川氣東送途經的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8省市天然氣價格相繼上調。

6月1日,四川成都将居民用氣價格從1.43元/立方米調整到1.89元/立方米,上漲了0.46元/立方米。此後,武漢、合肥、上海等地也調高了天然氣的價格。南京市物價局8月31日宣布,9月1日起南京市車用天然氣從每立方米3.9元上漲到4.3元。并将在年内開展居民燃氣價格上調聽證會。

對于價格接連上調,各省市的物價部門解釋:除去6月1日發改委上調了天然氣出廠價這個原因外,新來的“川氣”價格高也是推升氣價的原因。上調後川氣東送的出廠價格為1.51元每立方米,比中石油西氣東輸中最高一檔氣價城市燃氣出廠價1.19元每立方米仍高出26.8%。

中石化方面解釋稱,普光氣田是我國首次開發的劇毒、高壓、超深的氣田,開采成本較高。但業内人士表示,中石化之所以敢要這麼高的價,主要是基于對目前國内天然氣市場的預判,西氣東輸已經為國内的天然氣市場奠定了很好的市場基礎,今後的用氣量肯定是供不應求。

川氣東送商業運營氣價“漲聲”不斷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傑指出,川氣東送工程建成投運,不僅有力推動了中石化天然氣業務的發展,還能有效緩解管道沿線及長三角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改善相關地區能源利用結構,對我國天然氣産業的發展意義重大。川氣東送投入商業運營後,擴大了中石化在國内天然氣市場的份額,國内天然氣市場也将出現多氣源競争的格局。由于川氣東送的出廠價高于國内其他氣源價格,因此漲價成為川氣東送投運後的必然結果。在川氣東送工程正式商業運營之前,川氣東送管道沿線地區紛紛上調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最晚的南京也已于9月1日開始執行4.3元/立方米的車用天然氣新價,每立方米上漲了0.4元。而成都、重慶、湖北、浙江等地早已上調了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其他城市如合肥、南京等也表示将在年内完成居民用天然氣漲價的聽證會等一系列程序,将價格調整到位。不難發現,大多數地區已經提前調整了天然氣價格,做好了迎接川氣的主要準備工作。

對于東部沿海城市居民來說,随着川氣東送的輸入,市場上将出現川氣東送、西氣東輸、海上天然氣、LNG等多種氣源可供選擇,天然氣市場競争形勢無疑将會加劇。而另一利好消息是川氣東送工程将和西氣東輸工程實現聯通。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認為,這将有效平衡各地天然氣消費的差異,實現天然氣資源的充分利用和互補。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天然氣工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石化在天然氣領域的發展一直比較落後,在國内三大石油企業中,其天然氣業務甚至不如中海油,中石油則以680.97億立方米(2009年)的天然氣年産量幾乎壟斷國内天然氣市場。此次中石化在天然氣領域發力,雖不能撼動中石油的壟斷地位,但也基本上具備了與其争奪市場的實力,這或将改變國内天然氣市場競争格局。

工程影響

川氣東送工程對于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促進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着積極的意義。

1、川氣東送将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生态環境壓力不斷加大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受制于資源條件等因素,中國長期以來形成了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一直在70%左右。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帶來了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煤炭燃燒形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90%、72%、60%和70%,受酸雨污染的國土面積已超過1/3,不少煤炭礦區出現了土地荒漠化、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區域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川氣東送工程的實施将在一定程的實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問題,有利于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天然氣是重要的優質清潔能源,據測算,燃燒同樣熱值的天然氣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煤炭少40%,比石油少25%。2010年,川氣東送工程将形成120億立方米淨化氣的輸送能力,相當于每年提供超過1000萬噸标準煤的清潔能源,每年可減少數千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生态環境壓力不斷加大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受制于資源條件等因素,中國長期以來形成了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一直在70%左右。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帶來了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煤炭燃燒形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90%、72%、60%和70%,受酸雨污染的國土面積已超過1/3,不少煤炭礦區出現了土地荒漠化、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區域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川氣東送工

2、川氣東送工程将為區域天然氣提供互聯網式的供應

加強管網建設是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國天然氣輸送管網總體上仍比較薄弱,除京津唐、長江三角洲和川渝地區已經初步形成區域性網絡外,全國多數用氣地區都是單一管線,天然氣供應安全保障程度不夠高。川氣東送管線是繼西氣東輸之後的又一條輸往中東部地區的天然氣管道。一方面,該管線的開通将有利于實現中東部地區氣源供應多元化,增強資源供應基礎;另一方面,川氣東送管線通過與西氣東輸已有管線的相互連接,将有利于形成區域性聯網供氣的格局,實現更大範圍的資源優化配置,此舉對提高天然氣供應安全保障,增強應對區域天然氣供應風險的能力将有着積極的意義。

與此同時,川氣東送工程的實施有利于從國内外兩種資源的統籌利用方面保障能源安全供應。中東部地區尤其是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對清潔能源天然氣的需求數量逐年快速遞增。随着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和LNG(液化天然氣)需求迅速擴大,國際天然氣市場逐漸轉變為賣方市場,管道天然氣和LNG價格不斷走高,明顯超出國内市場的價格承受能力,緻使引進國外天然氣資源的工作面臨較大困難。川氣東送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中東部地區自身掌握資源的能力,減輕了資源受制于人的壓力,從而能夠有效緩解國際油氣價格高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3、川氣東送将優化沿線各地能源消費結構

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的消費比例較小,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川氣東送工程的實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局面。按照國家核準方案的供氣要求,當川氣東送工程2010年底總供氣能力達120億立方米/年時,供川渝天然氣為40億立方米,其中四川、重慶各20億立方米;東送的80億立方米天然氣中,上海将獲得12億立方米,浙江15億立方米,江蘇18億立方米,安徽4億立方米,湖北6億立方米,江西2億立方米,中國石化沿江企業23億立方米。川氣東送工程建成投産初期,天然氣在沿線地區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将提高1~2個百分點,每年可替代燃煤約20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4萬噸,并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到2006年底,普光氣田的探明儲量已經達到3561億立方米,預計2007年底還可再調高一些探明儲量,至少增加800億立方米。随着中國石化油氣戰略的實施以及資金投入和科技創新力度的加大,2008年普光氣田預計新增探明儲量将達1000億立方米,整個氣田累計探明儲量将增加至5500億立方米至5800億立方米。天然氣探明儲量的增加将為川氣東送打下堅實的資源基礎。屆時,沿線各地省市的天然氣消費數量将不斷攀升,能源消費結構将不斷得到優化。

4、川氣東送将加快西南地區自然資源向經濟能源的轉化

川氣東送工程的經濟意義在于它是一條将西南地區資源優勢與中東部地區的市場優勢有機結合起來的橋梁和紐帶,工程建成投産後對緩解能源資源供需矛盾,促進西部與東中部地區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川氣東送工程有利于加快川東北地區天然氣資源開發,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發展優勢,是西部開發的“亮點”工程。同時,川氣東送工程的實施将合理延伸天然氣産業鍊,促進石油企業發展下遊産業,從而帶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另一方面,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和基礎能源,川氣東送工程的建成投産将能夠增加中東部地區天然氣利用量,緩解資源和環境壓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對中部崛起和東部跨越戰略的實施同樣大有裨益。

專家觀點

天然氣供應緊張來臨時加油站前排着的車隊長龍正逐步複制到加氣站前,長三角等地區的居民也不得不忍受擰緊閥門過日子的生活。去年入冬之後,在中國湖北和湖南等地出現了大面積的天然氣供應短缺,天然氣供應緊張給工業生産帶來巨大風險的同時,也給華中地區的居民帶來了恐慌。随着相當于西氣東輸一期工程的川氣東送工程的投運,市場普遍認為,将極大緩解下遊的燃氣壓力。

業内專家普遍認為,天然氣具有高熱值、低污染等優勢,天然氣消費會逐步成為主流方向之一。但作為能源消費大國,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折算相當于30.66億噸标準煤,其中天然氣僅占3.9%。在中國快速工業化、城鎮化和機動化過程中,如何滿足人們對環境質量提高的要求,提供廉價、清潔、可行和方便的各種供應,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穩定和長治久安。目前,國内比較認可的能源安全狀态表述是“清潔、穩定、經濟”。而天然氣資源恰恰是傳統能源中最為清潔的選擇。

從市場角度看,我國天然氣資源與消費市場逆向分布的特點十分明顯,西部地區資源豐富,消費重心則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阻礙了能源結構調整的步伐。随着經濟的發展,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環保壓力大、生态空間逼仄,對清潔能源的需求非常強烈。

“普光氣田從2003年發現到2010年外輸,隻用7—8年就形成産能,創造了中國的高速先例。”一位資深業内專家說。不僅如此,投運後的川氣東送工程,将形成一個重要的橋梁和紐帶,讓西部資源與中東部市場對接,對加快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拉動沿線相關産業發展及優化産業結構将帶來極大促進。

據中國石化初步測算,長輸管道橫貫8省市,其中東部地區作為經濟發達地區,清潔能源的穩定供應是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引擎”之一,作為我國僅次于“西氣東輸”的第二條能源大動脈,川氣東送管道幹支線輻射79多座城市、數千家企業、近2億人口,平穩達産120億方/年後可使沿線天然氣供應量增加29.10%,管道沿線城市清潔能源一次消費結構比例可由目前的3.27%提高到4.23%。年輸120億立方米淨化氣,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96.6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排放79.82萬噸。

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化工一體化企業之一,中國石化目前擁有2億噸原油加工能力,幾乎占中國全部煉油廠産量的一半。但與此同時,由于去年自産原油僅4200萬噸,加上中石油和中海油各600萬噸的原油供給,進口率高達75%。正因如此,在國際油價高漲、而國内成品油價格受到控制的時候,中國石化損失巨大。在此背景下,向上遊能源開采延伸成為公司戰略重要舉措。

川氣東送的成功運營将在天然氣方面打開重大缺口,2009年,中國生産天然氣830億立方米。中國石化隻占86億立方米。若川氣東送工程達到穩産120億立方米/年,将極大增強中國石化在上遊方面的話語權。普光氣田的發現與開發提升的不僅是中國石化的油氣上遊業務版塊,對于陷入“油氣依賴症”的中國高速增長的經濟也意義重大。

業内有專家認為,從宏觀面來說,川氣東送的影響并非僅僅局限于國内,也将可能對處于高度壟斷的全球天然氣供應格局帶來沖擊——目前困擾中國三大國有石油公司的艱難的進口LNG談判,将由此獲得較為寬廣的價格談判空間。

與西氣東輸橫貫東西遙相呼應,川氣東送工程不僅将加強與東部地區管網連接、為形成複蓋全國的天然氣管網創造了良好條件,也将在途經地區實現多氣源聯網供氣的格局。湖北、安徽等地将擁有西氣東輸、川氣東送兩條供氣管道,上海、浙江等地将擁有西氣、川氣、液化天然氣等多個氣源,将使這些地區的供氣安全保障度進一步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由此得到極大增強,有業内人士樂觀預計,随着川氣東送工程滿負荷輸氣、總量達300億立方米的西氣東輸二期工程的投運以及我國從西亞、中亞等周邊國家進口量的加大,天然氣供應緊張問題或将會得到有效緩解。

目前,根據國家發改委核準政策,川氣東送出廠基準氣價提高了0.23元/立方米,達到1.51元/立方米,具體氣價供需雙方可在此基礎最高可上下浮動10%。多種氣源供應格局的形成,對國内天然氣進一步市場化勢必帶來良好的促進效應。

要點與經驗

一、建設方管理要點與經驗

1、優化管線路由,減少管線長度

項目部、各項目分部和設計單位在初步設計和整個施工工期,對管道路由進行反複比較和論證,盡量避免穿越林地、大型河流等對當地生态環境有重大影響的地段,選擇最合理的路由盡量減少對地面的擾動。據不完全統計,優化後的管線長度縮短了68Km,減少地表擾動面積136hm2。

2、控制施工作業帶寬度,減少擾動面積

在管道建設過程中,項目部為了調動參建單位積極參與到水土保持工作的積極性,制定了“少用臨時占地,獎勵占地補償”的管理辦法,由此發動施工單位積極采取措施,減少作業帶寬度,将節省的臨時租地費用全部獎勵施工單位。通過采取此項措施,作業帶平均減少3m~5m帶寬,其中林地作業帶減少5m~6m帶寬.據不完全統計,全線共計減少地表擾動面積325.6hm2。

3、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實行非開挖施工

定向鑽為較成熟的非開挖施工技術,對于穿越區的地表幾乎沒有擾動。在川氣東送管道建設過程中為進一步減少擾動面積,加快施工進度,大量增加了定向鑽施工距離。據不完全統計,增加定向鑽施工13630米,減少了城市周邊、林地和河流的擾動。如浙滬分部嘉興、湖州等地7條河流由開挖穿越改為定向鑽施工穿越,避免了對河流和沿岸林地和農田的擾動。

二、設計方管理要點與經驗

1結合管道工程特點,強化水土保持專項設計,水土保持應堅持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恢複利用與生态優先相結合、水土保持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的設計原則。

⑴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工程措施以外的植物措施是長期實現水土保持的最佳手段,應該盡量多的合理運用。

⑵恢複利用與生态優先相結合。長輸管道穿越平原區、山地丘陵區和水網區,這些地區土地利用以耕地為主,在設計中,始終堅持水保措施主要以恢複原土地利用類型為主。渣場、臨時用地除滿足堆渣容量、堆渣安全和防治水土流失等要求以外,在生态優先的前提下進行林草種植或形成耕地。

⑶水土保持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在水保設計中,應最大可能地考慮當地百姓利益,千方百計做到保護耕地、保護水質、修複道路、完善截排水系統、保護當地的文物景觀,力争做到施工建設與當地經濟和諧發展。對于長輸管道工程而言,施工前和施工後地形地貌大不相同,隻有根據實際情況,現場勘查設計,才能更切合實際,指導施工。還有一些地質災害,不良地質現象,隻有開挖時才能發現。為确保設計圖紙緊密貼合現場實際情況,設計人員在施工期間要深入施工一線,與監理、施工單位進行對接,對原水保施工圖紙進行了認真的檢查核實,根據現場實際進行補充修改後,提供“點對點”設計圖紙,再由施工單位組織施工。

三、施工方管理要點與經驗

1生土熟土分别開挖堆防,确保耕地複耕質量。管溝開挖時,土方按照熟土(30cm以上的表面土)、生土(含有碎石或卵石)分開堆放,将生土、熟土分别堆放于管溝兩側,或将生土、熟土堆放于一側但必須采取隔離措施分開堆放,回填時依次回填。這樣可以避免生土中石塊等雜質摻入熟土,确保耕地恢複質量。

2加強水土保持臨時措施,減少施工期水土流失量。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複蓋、臨時排水溝等臨時防護措施,防止管道土建工程施工對地表産生的破壞在施工期間永久性水保措施未能及時跟進的空檔産生的水土流失。

3妥善處理開挖棄渣,變廢為寶産生效益。在黃石長江盾構和山區段隧道穿越等穿越施工過程中,産生了大量的棄渣。施工單位與當地政府和群衆緊密聯系,結合當地特點,将開挖棄渣作為建築材料得到極大利用。既減少了棄渣占地,又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減少了水土流失,同時為地方群衆創造了經濟效益。

4植物措施應加強後期養護,及時補載補種,确保綠化效果。實施植物措施應加強後期養護,确保成活率。但由于受到自然條件和施工時段的制約,一次播種或植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相對較低,因此在實施植物措施時發現成活率較低時應及時進行補植補種和長時間的撫育管理,确保綠化效果。

四、監理方管理要點與經驗

監理機構應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監理資質,聘請注冊水土保持生态建設監理工程師從事水土保持工程監理工作。在監理過程中,要做好水土保持工程的全過程監理,監督施工單位做好質量控制、進度控制。積極協助現場設計人員做好後續設計工作。

五、監測方管理要點與經驗

長輸管道建設必須進行水土保持監測。适時的監測有利于正确分析評價水土保持方案的實施效果,并依據監測結果和标準,及時補充和完善相應的水土保持設施,達到方案要求的防治目标,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1、全面調查監測與重點觀測相結合,合理布設監測點

全面調查是對整個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責任範圍而言,主要針對施工過程中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的動态變化。重點觀測即對特殊地段較長期的連續監測,主要針對侵蝕強度監測,特殊地段及突發事件監測。因此,在布設監測點時,山區、丘陵區、崗地區、開挖穿越區、大中型河流穿越區以及輸氣站場等重點監測部位要布設監測點或對監測點進行加密。

2、對建設過程進行全程監測,定期提交監測報告,

水土流失監測時期主要分為工程建設準備期、建設期與運行初期,根據管道工程施工時間,一般要監測幾年時間。每年根據當地的氣候和水文情況固定監測時間确定監測次數,遇暴雨需加測次數。監測方結合項目和項目區水土流失特點,對主要水土流失部位的水土流失情況及影響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進行檢測,分析各影響因子對水土流失的作用情況,分析監測部位水土流失随時間的變化情況,定期編制水土保持監測報告并向當地水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業主,以确認水土流失狀況,幫助建設方有效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川氣東送管道水土保持工程在建設方的領導下,在設計、監理、施工和監測方的通力配合下,目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良好,根據監測數據顯示各項指标均滿足《水土保持方案》要求。

爆炸事件

2016年7月20日6時30分左右,“川氣東送”管道恩施市崔家壩鎮水田壩村和公龍壩村幹丘包組發生爆炸燃燒。已緻2人死亡,3人受傷,現場火勢得到控制,爆炸燃燒原因不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