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課堂

太空課堂

科普性課程
中國空間站的首次太空授課在中國空間站和設在中國科技館的地面主課堂以及設在廣西、四川、香港、澳門的地面分課堂同步進行。三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演示了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水膜和水球等五個基礎實驗。[1]
    中文名:太空課堂 外文名: 别名: 開始時間:2014年5月7日 性質:科普性課程 主辦:航天科工二院

舉行背景

太空課堂活動既是2013年航天員在天宮一号進行“太空授課”形式的延續,也是航天員與廣大少年兒童天地對話内容的拓展。除了現場交流,“太空課堂”欄目還将落戶航天科工二院208所主辦的《軍事文摘·科學少年》雜志上,刊播每期“太空課堂”的内容,通過多種形式增進中小學生和航天員之間的互動交流,進一步面向少年兒童普及航天知識、弘揚航天文化,為他們插上夢想飛天的翅膀。這既是2013年航天員在天宮一号進行“太空授課”形式的延續,也是航天員與廣大少年兒童天地對話内容的拓展。

課程内容

2014年5月7日,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在北京啟動,航天員楊利偉走進北京市海澱區玉泉小學給學生們上了“太空課堂”的第一課。孩子們紛紛向楊利偉提問,提出的問題涉及航天員的基本條件、太空中如何避免與衛星相撞、海南文昌發射場的作用、如何經受住魔鬼般的訓練、飛船進入大氣層有什麼變化、身體會有什麼不适等等。

除了現場交流,“太空課堂”欄目還将通過多種形式增進中小學生和航天員之間的互動交流,進一步面向少年兒童普及航天知識、弘揚航天文化。“太空課堂”将成為《軍事文摘·科學少年》的固定欄目,航天員将通過欄目解答孩子們的各種問題,同時刊登普及航天太空知識。雜志社還将以開辦講座、舉行征文、知識競賽、征集太空科普和試驗項目、邀請航天員與學生們進行現場交流等形式,不定期地深入校園舉辦太空課堂活動,将更多的航天知識帶進校園,真正成為孩子們關注航天,探索太空的廣闊平台。

主辦單位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等指導,航天科工二院主辦。航天科工二院208所主辦的《軍事文摘·科學少年》雜志将設置“太空課堂”欄目。

社會意義

楊利偉表示,利用航天平台開展科普宣傳,服務國民教育,既是發展載人航天的目的之一,也是推動載人航天發展的原動力。希望“太空課堂”能夠激發廣大中小學生對太空的向往和對科學的熱愛,積極探索未知世界,使我國載人航天事業薪火相傳。

20年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依托科技實力創造奇迹,依托國家富強實現夢想,在奪取“十戰十傑”、“十全十美”的驕人戰績的同時,也一直緻力于普及載人航天知識,弘揚載人航天精神。2013年6月20日,神十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的配合下,為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進行了太空授課,并進行了天地互動交流,整個授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既加深了青少年對失重環境下相關物理現象的理解,也激發了大家對太空的向往和對科學的熱愛,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利用載人航天平台開展科普宣傳,服務于國民教育,也是推動航天發展的源動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