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縣

南部縣

四川省南充市轄縣
南部縣隸屬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遊。位于北緯31°04′-31°40′和東經105°27′-106°24′之間。縣境東接儀隴、蓬安,西鄰鹽亭、梓潼,南靠西充、順慶,北連阆中、劍閣,縣域面積為2229 km²。近年來,南部縣充分發揮區域特色,打造個性化、人性化精品桂花城。已成為“全國生态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生态建設示範縣”和“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縣”。[1]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部縣常住人口817235人。2020年,南部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20.2億元,同比增長5.4%。
    中文名:南部縣 外文名:Nanbu Country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511321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四川省南充市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上遊 面積:2235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4個街道、33個鎮、5個鄉 政府駐地:蜀北街道辦事處迎賓大道8号 電話區号:0817 郵政區碼:6373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靈雲山、建浩寺、梵音寺、升鐘湖景區、禹迹山景區、桂花博覽園 機場: 火車站:南部站 車牌代碼:川R 地區生産總值: 人口:81723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地區生産總值:420.2億元(2020年) 方言:西南官話-四川話-南部話

曆史沿革

地名由來

充國縣之名,始見于《漢書·地理志》,為巴郡11縣之一。縣名由來和含義,史無記載。今人考據,古充國境本為賨人聚居區,後巴人南來,以“賨”、“充”諧韻,稱土著賨人曰“充”,故以充國名之,亦有羁縻之意。

南充國縣,始見于《華陽國志》:“和帝時置,有鹽井,大姓侯、谯氏。”獻帝初平四年(193年)分充國置南充國縣(見《續漢書》及注)。分南充國後,充國在西,故後稱西充國。蜀漢至晉皆有西南二充國(《蜀志》:谯周,西充國人;張嶷,南充國人。又見《晉志》)。李雄據蜀時期,因戰亂,充國荒廢(見《寰宇記》),西充國并于南充國,所以常璩撰《華陽國志》時隻有南充國。劉宋改南充國縣為南國縣。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改南國縣為南部縣。據此,縣名由充國縣—南充國縣一南國縣演變而成。另—說,以居郡南而得名。

建縣沿革

西漢初(公元前206年)置充國縣,治地在今縣西大橋鎮東北14公裡。

東漢初并入阆中縣,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複置;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又分充國縣置南充國縣,為巴郡所轄15縣之一,治地在今南隆鎮。分置南充國縣後,充國縣在西,後稱西充國縣。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劉璋改原巴郡,西、南二充國縣均隸巴西郡。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在原巴西郡地立北巴西部郡,又改南充國縣為南國縣、西充國縣為西國縣,同屬北巴西郡。

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改南國縣為南部縣,仍屬北巴西郡;天監八年(511年)于北巴西郡置南梁北巴州。大同中(535-546)州、郡、縣建置變革紛繁;在南部縣設置南部郡(領縣一,郡、縣治地均在今南隆鎮);又分金遷戍地置金遷郡,并置郡轄金匮縣(郡、縣治地均在今升鐘鎮橋壩頭村);改掌天戍地為掌天郡及郡轄西水縣(郡、縣治地均在今西河鄉高峰村);複改西國縣為西充縣。南部、金遷、掌天、木蘭四郡皆隸南梁北巴州。

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改南梁北巴州為隆州,轄盤龍、新安、南宕渠、金遷、白馬、隆城6郡。隋設隆州,轄阆内、南部、蒼溪、奉國、儀隴、大寅、西水、晉城、南充、相如10縣。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南部縣屬盤龍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推行州縣二級制,悉罷全國諸郡。罷金遷郡,以地屬隆州(治阆中);省晉安縣入晉城縣,移治晉安壩(今升鐘鎮橋壩頭村)。其時,南部縣、晉城、西水三縣皆隸隆州。

隋大業元年(605年),西水縣因水毀,治徙彭定故宅(今保城境内)。是年,又罷隆州置巴西郡,南部、晉城、西水三縣為巴西郡所轄。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巴西郡為隆州,改晉城縣為晉安縣。同年又析南部、晉安二縣地置新井縣(治今大橋鎮附近);四年析南部、相如二縣地置城縣,後避太子諱更名新政縣(治今儀隴縣新政鎮)。其時,南部、晉安、新政、新井、西水五縣均隸隆州。先天元年(712年)避玄宗諱改隆州為阆州,轄縣不變。

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在今四川省地區置益、梓、利、夔四路,利州路仍置阆州阆中郡,領有南部、晉安、新政、新井、西水諸縣。

宋神宗熙甯四年(1071年)省晉安為鎮入西水。

南宋理宗淳佑二年(1242年)蒙軍擾境,南部縣治徙跨鳌山。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罷阆州置保甯府,隸廣元路;二十年新井、新政、西水三縣并入南部縣。元末明玉珍據蜀建大夏政權,南部縣隸屬未變。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部縣治遷還舊址;十年南部縣并入阆中,十三年又複置,仍隸保甯府。清代沿舊。

民國3年(1914年)南部縣隸屬嘉陵道;24年隸屬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治今南充)。

民國七年(1918年)十月,四川靖國軍總司令、四川督軍熊克武任顔為靖國軍第七師師長,駐防達縣。其時轄達縣、宣漢、開江、萬源、城口、開縣、雲陽、奉節、巫溪、渠縣、營山、儀隴、蓬安、通江、南江、巴中、阆中、蒼溪、南部、鹽亭、昭化、廣元、劍閣、梓橦二十四縣。

1933-1935年,川陝蘇區成立中共阆(中)南(部)蘇維埃政權。

新中國成立後,南部縣隸屬南充專(地、市)區。

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後,隸屬南充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2年以前,有11個區,71個鄉,11個鎮。

1992年,全縣大面積調整區劃建制,撤11個區,建25個鎮。1995年又恢複31個鎮、47個鄉、13個區工委。

1997年恢複到32個鎮、48個鄉、13個區工委(包括南隆鎮、河東區、盤龍區、東壩區、王家區、楠木區、定水區、黃金區、建興區、大橋區、伏虎區、升鐘區、大坪區)。

2004年,劃歸儀隴縣管轄的有1鄉、1鎮(柴井鄉、度門鎮)後,南部縣有31個鎮,47個鄉,13個區工委。

2006年,根據南部縣委、縣政府下發的南委發[2006]39号、南府發[2006]35号文件,撤銷河東區、盤龍區、東壩區、王家區、楠木區、定水區、黃金區、建興區、大橋區、伏虎區、升鐘區、大坪區12個區工委;撤銷高雲鄉、董家鄉、鳳台鄉、水音鄉、龍鳳鄉、義豐鄉6個鄉。全縣轄31個鎮,41個鄉,6個辦事處。

2010年4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将光華鄉劃歸儀隴縣;将原南部縣南隆鎮轄區範圍原東城、南城、西城和北城辦事處改設為濱江街道辦事處、蜀北街道辦事處,保留南隆鎮建制,南隆鎮現轄原金星、兒辦事處範圍,鎮政府辦公地設在金星場鎮。

2010年7月9日,調整方案正式實施。至此,南部縣共有71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

2019年10月31日,根據南充市人民政府《關于高坪區等7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南府〔2019〕45号)南部縣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為:撤銷河東鎮和火峰鄉,設立滿福街道,撤銷南隆鎮和肖家鄉,設立南隆街道,撤銷群龍鄉和平橋鄉,設立石龍鎮,撤銷保城鄉和鐵鞭鄉,設立西水鎮,撤銷桐坪鄉和店垭鄉,設立桐坪鎮,撤銷中心鄉、三清鄉、碾盤鄉、碧龍鄉、大富鄉、龍廟鄉、馬王鄉、梅家鄉和窯場鄉、寒坡鄉、四龍鄉、興盛鄉、太華鄉、碾垭鄉、永慶鄉、雄獅鄉、石泉鄉、玉鎮鄉和千秋鄉、柳驿鄉、永紅鄉和柳樹鄉、皂角鄉、光中鄉、丘垭鄉、西河鄉分别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楠木鎮、長坪鎮、謝河鎮、鐵佛塘鎮、王家鎮、河壩鎮、八爾湖鎮、東壩鎮、黃金鎮、流馬鎮、定水鎮、大王鎮、建興鎮、大河鎮、萬年鎮、大橋鎮、伏虎鎮、花罐鎮、升鐘鎮、升水鎮、神壩鎮、大坪鎮、太霞鄉。至此,南部縣由71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變為4個街道、33個鎮、5個鄉。

區劃詳情

南部縣轄4個街道、33個鎮、5個鄉。

街道名稱

濱江街道

蜀北街道

南隆街道

碑院鎮

謝河鎮

盤龍鎮

富利鎮

楠木鎮

長坪鎮

大王鎮

黃金鎮

流馬鎮

雙佛鎮

花罐鎮

大橋鎮

升水鎮

大坪鎮

神壩鎮

桐坪鎮

五靈鄉

小元鄉

福街道

老鴉鎮

永定鎮

鐵佛塘鎮

石河鎮

王家鎮

東壩鎮

河壩鎮

定水鎮

建興鎮

三官鎮

伏虎鎮

大河鎮

萬年鎮

升鐘鎮

八爾湖鎮

石龍鎮

西水鎮

宏觀鄉

雙峰鄉

太霞鄉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南部縣是南充市轄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南充市西北部,地理坐标為北緯31度4分-31度30分、東經105度27分-106度24分。東接儀隴縣、蓬安縣,西鄰鹽亭縣、梓潼縣,南靠西充縣、順慶區,北連阆中市、劍閣市。縣城地處廣南高速、成巴高速以及國道212線、省道101線、204線及嘉陵江交彙處,與成都、重慶均相距280公裡,三地連線呈等邊三角形。

縣境屬新華夏體系,四川沉降帶,處于川中台拱龍女寺穹隆之北緣,梓潼之東南翼,岩層似水平層狀,四川盆地典型的中台山半環狀構造居于本境,為旋扭構造發育區,構造多呈弧形,以褶曲為主,形态單—,斷層罕見,傾角在5度以下,構成了本縣的旋扭構造體系。本境地震烈度不大于六,曆史上從未出現過破壞性地震的記載。

縣境分布在川北台陷和川中台拱兩個二級構造單元所在區域裡,屬華夏古陸的一部分,為内陸河湖相沉積碎屑岩系,相變甚大,岩性亦不穩定,區域地質構造簡單,褶皺幹緩,出露地層為中生界中統遂甯組;上統蓬萊鎮組及白垩系下統城牆岩群;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積層等幾種類型。地層岩性有侏羅系中統遂甯組地層、侏羅系上統蓬萊鎮組地層、白垩系下統城牆岩群地層、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積層四種。

地形地貌

縣境内丘陵起伏,西北高、東南低。嘉陵江由正北向東南貫穿境内,東岸屬大巴山餘脈;西岸屬劍門山餘脈,有西河蜿蜒徑流。縣内最高點為西北端西河鄉的龍尾山,主峰海拔826米;最低點是東南端王家鎮境内西河與嘉陵江的彙合口,海拔298米。縣境西北部海拔高度一般在500-650米之間,相對高差200-300米;中部及東北部海拔高度一般在400-550米,相對高差100-150米。東南部海拔高度一般在300-400之間,相對高差50-100米。嘉陵江和西河兩岸多沖積小平原。

南部地貌因受水系切割,多呈條樹枝狀山型,受風化侵蝕較強的大坪——永紅一線,山頂多呈台狀方山地貌;花罐——宏觀,碑院——五靈一線,山頂多呈圓錐狀,台地呈條帶狀;伏虎——王家一線,山頂多呈饅頭狀或平頂山梁,這一線地形平緩,溝谷寬坦。嘉陵江、西河沿岸分布着少量的沖積壩和台地,其地勢低窪平坦。嘉陵江為本縣主體水系,西河為本縣最長的河流與柴井河分别在嘉陵江上遊彙合,西河上的支流(菜子河、寶馬河、興隆河、紫岩河、觀音河、西紫河、東溪等)分别在西、中、東平行排列,由西南向東南而流。

縣境地貌類型可劃分為平壩、台地、低丘、高丘、低山、水域六個基本類型。

南部縣縣境西南部有68平方公裡流域面積屬涪江水系,東面有16平方公裡流域面積屬屈渠彙水系,其餘大面積均屬嘉陵江水系。嘉陵江在縣境内流長78公裡,西河是嘉陵江右岸主要支流,全長303公裡,縣境内流長188.6公裡,于王家鎮彙入嘉陵江。有33條小支流彙入西河,其中有寶馬河、柳樹河、菜子河、老觀河、大橋河、宿岸河、梅家河、紫岩河、來龍井河等9條較大的支流。嘉陵江右岸有9條小支流彙入嘉陵江;左岸有8條小支流彙入嘉陵江,其中有長灘河、柴井河、三清河、小回溪為較大支流。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裡以上的有14條幹支流。

氣候環境

南部縣屬于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由于秦嶺、大巴山脈形成天然屏障,北方冷空氣不易入境。所以境内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但四季分明,季風顯著,雨量充沛,日照偏少,但四季分明。一般特征是:春早,回暖不穩,少雨,常有春旱;夏熱,雨水集中,分布不均,常是旱澇交替;秋短,降溫快,綿雨顯著,一般主澇;冬幹少雨,氣候較暖,越冬作物一般不停止生長,少受凍害。

自然資源

植物

南部縣境内植物種類繁多,按喬木、灌木、草木、蕨類及藤本五類統計,計有①喬木33科,75種;②灌木22科,44種;③草本40科,122種;④蕨類植物10科,14種;⑤藤本植物7科,10種。

動物

哺乳類主要有:赤狐、黃鼬、狗獾、山獾、果子狸、草兔、松鼠、水獺、蝙蝠、巢鼠、禮鼠、家鼠等10餘種。

鳥類主要有:白鹭、蒼鹭、秃鹳、水鴨、黃鴨、鷹、鹞、雉、雞、鹌鹑、秧雞,斑鸠、鴿、杜鵑、貓頭鷹、翠鳥、燕、啄木鳥、白頭翁、黃莺、山喳喳、烏鴉、喜鵲、畫眉,八哥、雲雀、麻雀等30餘種。

爬行類主要有:龜、鼈,壁虎、蜥蠍、蛇類等。

兩栖類主要有:蟾蜍、青蛙、沼蛙、大鲵等。

魚類主要有:鯉、鲫、鲢、鳅、鳝、鲶、江團、白鲟、青波、白鳝、烏棒、翹殼等。

礦産

南部縣石油、天然氣分布在玉台、雙佛、萬年、老鴉、東壩、窯場等地帶,70年代開始鑽探,有40多個井位産油産氣。

鹽分布在盤龍、楠木、碑院、建興、黃金一帶鄉鎮,藏量豐富。本縣早在東漢時期,即已鑿井取鹵煎鹽,故在曆史上以産鹽著稱。本世紀40年代,有鹽井14000多眼,年産食鹽2萬多噸。1962年停止食鹽生産。

境内砂金分布于嘉陵江沿河兩岸河道轉彎處的一、二級階地,卵石的下部與基層的頂部,與沙交織在一起,富集程度不等。沿嘉陵江的南隆、盤龍、楠木、石河、王家等十多個鄉鎮均有蘊藏。

現代建築中混凝土和粉刷牆壁的重要原料,南部縣具有得天獨厚的河沙、卵石的自然資源。據縣礦産資源辦預測估算,積蓄量約4000萬立方米。

水能

全南部縣一江十三河(包括升鐘水庫左、右幹渠)的水能理論蘊藏量為27.5萬千瓦,實際可開發量為11.64萬千瓦。

土壤

南部縣耕地中,重慶原中性紫色土占80.3%,老沖積黃泥土占11.47%,新沖積砂土占8.03%。肥力為甲等土占20%,乙等土占30%,丙等土30%,丁等土20%。土壤PH值,中性占92.64%,微酸性7.36%。全縣土壤有4個土類,6個亞類,13個土屬,54個土種。

人口民族

2019年末,全縣總人口(公安戶籍人口)12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2.6萬人,非農業人口21.0萬人。女性58.8萬人,男性64.8萬人,男女性别比為110.2:100.0。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部縣常住人口817235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減少112688人,下降12.12%,年平均下降1.28%。

政治

南部縣現任主要領導一覽表

縣委書記

黃波

縣委副書記、縣長

尹成平

南部縣現任主要領導一覽表

經濟

綜述

2020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20.2億元,同比增長5.4%,總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二位,分别高于全國、全省、全市3.1、1.6、1.6個百分點。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完成78.5億元,同比增長6.5%,總量排位均居全市第一位;第二産業增加值完成196.5億元,同比增長5.3%,增速居全市第四位;第三産業增加值(即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45.2億元,同比增長4.9%,增速居全市第三位。三次産業結構比為18.7:46.8:34.5。

第一産業

南部縣物産豐富,糧食作物主産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油料主産油菜,經濟作物主産棉花。屬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優質棉基地縣、國家瘦肉型豬生産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全國農業标準化蠶桑示範縣。

2019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達到112.1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農業産值59.3億元,同比增長6.7%;林業産值6.8億元,同比增長5.3%;牧業産值39.3億元,下降2.6%;漁業産值3.5億元,同比增長5.2%;農林牧漁服務業産值3.2億元,同比增長13.3%。

種植業:糧食總産量51.0萬噸,同比增長0.3%。油料作物産量達7.4萬噸;實現蔬菜(含菜用瓜)産量69.6萬噸;水果産量6.2萬噸。

畜牧業:全縣出欄生豬64.6萬頭,同比下降26.4%;出欄牛1.3萬頭,同比增長5.3%;出欄羊29.3萬隻,同比增長3.5%;出欄家禽1018.2萬隻,同比增長20.6%。肉類總産量6.9萬噸,同比下降18.4%,其中:豬肉産量4.6萬噸,同比下降28.7%。

2019年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9.4萬千瓦,實現機耕面積126.3萬畝,實現機灌面積80.5萬畝,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65個,農機修理點356個,鄉村農機人員2.118萬人。

第二産業

2019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33.2億元,同比增長9.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4%。

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2戶,增加值同比增長7.0%;規上工業總産值474.8億,同比增長6.8%。

第三産業

2019年新增入庫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6戶,全縣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達101戶。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9億元,同比增長11.2%。按銷售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92.0億元,同比增長11.3%;鄉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35.8億元,同比增長11.2%。按消費類型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25.8億元,同比增長11.1%,零售業實現零售額76.5億元,同比增長11.3%,住宿業實現消費額2.7億元,增長11.2%,餐飲業實現消費額22.8億元,同比增長11.3%。

2019年,全縣共接待遊客849.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9.9億元,增長19.1%。全縣共有星級飯店2個,星級飯店客房總數146間。

交通運輸

全縣公路裡程4215公裡,其中:國道109公裡,省道215公裡,縣道222公裡,鄉道618公裡,村道3050公裡。全縣有等級公路裡程4215公裡,其中:一級公路71公裡,二級公路133公裡,三級公路79公裡,四級公路3931公裡。

縣境東界儀隴、蓬安,南接順慶、西充,西連鹽亭、梓潼,北鄰劍閣、阆中。國道212線和省道成南線,南渠線穿越其境,17條出境公路與相鄰縣、市、區相通;境内大河小溪縱橫交錯,嘉陵江縱貫縣城106公裡,北通川北門戶廣元,南下川東重鎮南充,西河環繞縣内213公裡彙入嘉陵江,廣南高速,成德南高速,蘭渝鐵路成為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南部曆來被視為四川的“北道孔衢,東西要害”,是川北地區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全縣共有學校177所,其中:幼兒園63所,小學25所,普通中學85所,職業中學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縣共有教職工9116人,其中:幼兒園教職工938人,小學教職工2197人,普通中學教職工5618人,職業中學教職工330人,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33人。全縣共有專任教師8224人,其中:幼兒園專任教師605人,小學專任教師3682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3607人,職業中學專任教師299人,特殊教育學校專任教師31人。

全縣在校學生133552人,其中:幼兒園在校學生23770人,小學在校學生55006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3899人,職業中學在校學生4840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學生300人。全縣共有畢業學生38993人,其中:幼兒園畢業學生8802人,小學畢業學生10452人,普通中學畢業學生16514人,職業中學畢業學生3194人,特殊教育學校畢業學生31人。初中升學率84.4%,高中升學率89.2%。2019年參加普通高校考試共有8743人,全縣本科入學2367人,專科入學4923人,中專及職業技術學校入學3136人。參加各類成人高校考試892人,錄取757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9年,全縣鄉鎮文化中心73個,共有從業人員83人,舉辦展覽302次,組織文藝活動520次,藏書3.5萬冊,每萬人擁有文化館建築面積達230.1平方米;公共圖書館共有從業人員7人,藏書12.1萬冊。

截至2019年底,全縣有69個鄉鎮廣播站,廣播通村率達100%,廣播覆蓋人口128.0萬人,公共廣播節目全年累計播出5970小時。全縣有鄉鎮有線電視網絡公司72個,電視總用戶25.7萬戶,電視覆蓋人口127.9萬人,有線電視入戶率82.5%,公共電視節目全年累計播出3742小時。有線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幹線總長度4800公裡。

體育事業

截至2019年,全縣共有鄉鎮體育協會38個,體育館1個,新建全民健身場所1034處,全縣經常參加鍛煉人數達30萬人,各類體校學生2000人,向體育大專院校輸送體育人才235人,全縣參加縣、鄉兩級運動會共10000人,參加省市運動會800人,取得金牌58人、銀牌62人、銅牌78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9年,全縣有醫療機構112個,其中:醫院25個,衛生院8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門診部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執法大隊)1個,婦幼保健院1個,其他衛生機構1個。共設病床6202張,共有從業人員4883人。

截至2019年,全縣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314人,其中:執業醫師1458人,執業助理醫師256人,注冊護士1701人,藥劑人員172人,檢驗人員170人。從技術人員分布看,醫院占2465人,衛生院占966人,門診部占24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占54人,婦幼保健院占222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9年,全年機關事業單位參加養老保險人數達到1.5萬人,參保人員中離退休人員0.9萬人,參保人員工資總額達10.2億元,全年實付養老保險金總額4.7億元。全年企業職工實際參加養老保險7.6萬人,享受退休費社會化發放人數達5.5萬人,全年企業職工工傷保險3.1萬人。全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人數為63.6萬人,參保繳費人數達20.0萬人,實際征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1.1億元,實際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2.8億元。

截至2019年,全年已參加醫療保險人口達102.7萬人,其中參加醫療保險職工人數為3.0萬人,參加醫療保險居民人數為97.8萬人,參加醫療保險離退休職工人數為1.9萬人,參保人員工資總額達22.4億元,醫療保險金實收4.2億元,實際支付醫療保險費用8.5億元。

截至2019年,全年全縣新增就業人員9905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3487人;全年參加失業保險單位679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7849人,征收失業保險金875.7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650.0萬元,發放再就業各類補貼2649.9萬元。

人民生活

截至2019年,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7元,同比增長10.8%,其中:工資性收入7164元,同比增長9.1%,經營淨收入5558元,同比增長10.7%,财産淨收入302元,同比增長19.4%,轉移淨收入3493元,同比增長13.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48元,同比增長9.5%,其中:工資性收入21807元,同比增長8.0%,經營淨收入5924元,同比增長10.1%,财産淨收入1500元,同比增長19.4%,轉移淨收入9117元,同比增長11.0%。

曆史文化

狀元文化

隋炀帝大業年間(605年)始設進士科,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1300年間共産生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南部縣共産生狀元3人,有籍可考進士123人。

紅色文化

1933年8月,為解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食鹽問題,紅四方面軍發動了儀(隴)南(部)戰役,紅軍進入南部後,首先攻下長坪山,随後揮師西進,迅速占領南部嘉陵江以東的大片地區。1933年8月至1935年4月,紅軍三進鹽鄉南部,在南(部)、阆(中)交界的水觀場建立了阆南縣蘇維埃政權,在南部皂角鄉錦竹灣建立了德豐縣蘇維埃政權。同時,還在縣境内建立了區蘇維埃政權8個,鄉蘇維埃政權55個,村蘇維埃政權250個,将川陝革命根據地擴展到了嘉陵江兩岸。

南部檔案

《清代南部縣衙檔案》是發現的曆時時間最長、數量較多的清代地方檔案,2003年10月入選第二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次年12月被列入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項目,具有極高的檔案學、曆史學、文獻學、文物學、法學研究價值。西華師範大學對該檔案的整理與研究已長達十年,圍繞《南部檔案》開展的相關研究也已成為西華師範大學的特色科研項目。

風景名勝

升鐘湖景區

升鐘湖景區依托大型水庫升鐘水庫而建,屬于水庫型水利風景區。景區面積436.9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5.68平方公裡,蓄水量13億立方米。環湖四周保留着衆多的先民遺迹、古刹寺廟以及傩戲、地燈、高跷、獅舞、雜耍、根雕、盆藝等古老的民間藝術,形成了具有升鐘湖特色的川北旅遊文化。

禹迹山風景區

禹迹山風景區,地處嘉陵江中遊,屬大巴山餘脈,海拔655米。禹迹山風景區内有禹迹石、七星石、飛來石、合和二仙、金龜朝聖等奇石,禹迹山大佛、禹迹山寨和古堡秘道、禹迹山石窟等景點。

紅岩子湖水利風景區

南部紅岩子湖水利風景區依托紅岩子電航樞紐工程及紅岩子湖、盤龍湖和觀音湖而建,景區規劃面積88.1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29.1平方千米,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南部紅岩子湖水利風景區的景點結構分為湖泊島嶼、丘陵地貌、田園風光等三大部分,有紅岩子水庫、紅岩子廣場、柳林廣場、禹迹島牌坊、禹福橋等景點。

著名人物

南部縣先後出過骁将張嶷、成都王谯縱、宰相陳堯佐、監察禦史馬涓、尚書左丞蒲宗孟、工部尚書李先複、革命烈士李鳴珂、抗日英烈柴意新等曆史名人。

陳氏三狀元,即新井縣(今南部縣大橋鎮)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三兄弟。北宋年間,三子相繼中進士,堯叟、堯咨為狀元,俗稱三狀元。

城市榮譽

2010年

南部縣被中國花卉協會授予“中國桂花城”稱号。

南部縣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釣魚城市”稱号。

2013年

南部縣城入選2011-2013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8年

南部縣獲評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2019年

南部縣入選“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0年

南部縣城被重新确認為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南部縣入選“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四川省委深改委審議通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縣域集成改革試點方案》,南部縣入選首批試點名單。

南部縣被評為第五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2021年

2020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

2021年2月

2020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

2021年3月

四川省第二批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單位名單。

2021年7月

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标縣(區)

2021年

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