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

美籍華人

華裔美國人
美籍華人即華裔美國人。美籍華人是指原來具有中國國籍的由于曆史、生活等原因而加入美國國籍(放棄中國國籍)的人或指具有華人血統的美國籍公民。美籍華人是全球華人群體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美國籍台灣人、美國籍華裔新加坡人以及從世界上其他國家移民到美國并加入美國國籍的華裔。2007年美籍華人總數有3,538,407,占亞裔美國人口的23.3%,美國總人口的1%,高于其他亞裔在美國所占的比例。[1]
    中文名:美籍華人 外文名:Chinese Americans 别名: 信仰:佛教、儒教、道教、基督教等 代表人物:趙小蘭、駱家輝、朱棣文 主要分布:紐約、舊金山、洛杉矶、西雅圖 人數:3,538,407

來源

第一個創造了“Chinese American”(“美籍華人”、“華裔美國人”或“華裔”)詞彙的是王清福。

美國國會在1882年5月通過了第一部《排華法案》。該法案第一次在法律上明文禁止華人通過歸化取得美國國籍。這在美國法律史上是唯一一個明确指定某個種族不得入籍的法案。對中國人來說,是極具污辱性的種族歧視的産物。就在排華法案通過的第二年的2月,王清福創辦了美東地區第一家中文報紙《美華新報》同時還出了英文版———《Chinese American》即“華裔美國人”

在今天,“Chinese American”這個詞已被廣泛用來稱呼在美國的華人。

公民身份

按照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Fourteenth Amendment)和1898年美國最高法庭法案(1898 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任何在美國出生的華人皆是美國公民。歸入美國籍時,移民并不需要放棄原有的國籍。

台灣當局并雙重國籍,但是同時也不視“歸入美國籍時所發的誓詞”為 正式的放棄國籍之宣示,所以台灣公民并不會失去國籍;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雙重國籍,一旦歸入美籍,移民便視為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之身份。

移民曆史

移民美國的中國人曾造成數次移民潮

第一波

據美國聯邦政府記載,首次的移民潮大約發生在1820年左右。從1820年代到1840年代末的中國移民以男性為主,每次數量很少。不過,由于移民地區隻有少數的中國女性,很多移民都選擇與當地的歐洲移民的女性後裔結婚(包括一些愛爾蘭裔)。這一時期最著名的華人移民是舉世聞名的暹羅雙胞胎.

較大的潮流始于1850年代。當時北美西岸在加州淘金潮期間得以迅速開發,時值華南遭受由于滿清政府腐敗,造成嚴峻的政治與經濟動蕩不隐;内憂有太平天國叛亂,外患又有鴉片戰争。早期的移民包括革命家孫中山。 他入了美國國籍,獲得美利堅合衆國公民身份,使用了美國護照,受到了美國政府的保護。

結果,許多貧困、操台山話和粵語的華人移民從廣東省來到美國修建鐵路。他們不願再忍受家鄉貧困的生活景況,情願為預付金簽下往美國長期勞動的合同。許多人把掙來的錢全寄回家,不再期望能活着回家。他們的實況就有如“賣豬仔”。這些華人聚居于唐人街,舊金山的唐人街人口最多。這些早期移民,一半以上來自台山。這些移民曾受到1868年《蒲安臣條約》的鼓勵,但1882年《排華法案》卻使從中國移民成為非法,直到1943年。許多西部州也開始生效了一些有種族歧視的法律,使得中國和日本移民很難擁有自己的土地或者找到工作。這些法律直到1950年代民權運動開始時才被廢止。n

第二波

随着1952年至1965年美國移民法的放寬,第二次中國移民潮開始。中國大陸的專業人士的移民逐漸增多,于是1977年美國政府開始允許移民定居。這群華人傾向集中在市郊地區,并且遠離市區的唐人街。這些華人說帶有家鄉口音的普通話。

第三波

最近的第三次移民潮,包括無正式文件的外國僑民,主要來自福建省,赴美尋找下層手工職業。這些外國僑民傾向集中于諸如紐約市等大都會地區。這些華人與高學曆專業人士接觸較少。他們有些說官話,大部分說閩東方言,盡管接近閩南話,卻無法與美籍台灣人産生密切聯系。由于福建經濟情況改善,這類的移民數量開始減少。一般而言,一個福建移民需予付蛇頭數萬美元,偷渡往美國,以及支付食宿。路費從家裡和村裡借來。這些移民通常工作三年,前兩年還債,第三年才賺到錢。自從1965年,華裔移民美國受到援助,美國分别予以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個别的配額。基于移民法,香港移民不被列入美籍華人名單,因而他們傾向移民加拿大。

海龜回流

1990年代後期,大量美籍華裔專業人士開始返回中國,形成人才回流。典型的事業模式如下:中國畢業學生會移居美國,投入當地工作市場,遭遇玻璃天花闆後再返國;在反歧視行動(鼓勵雇用和錄取少數民族、弱勢民族、女性等防止種族與性别歧視的積極行動)措施下,中國留學生受到優待,但1990年後情況不複見。2000年後,美國工作前景惡化,加上高科技企業(尤其是互聯網公司)的發展和膨脹,返國的中國畢業生急劇增加,這些人常被稱為“海歸派”(海龜派)。根據美國國安部發布的移民報告顯示,2008年共有4萬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加入了美國籍,占當年加入美國籍移民的百分之三點八;而獲得美國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國大陸人士則有8萬人。

地位

有大量華人的美國城市包括紐約、舊金山、洛杉矶、休斯敦、西雅圖和波特蘭。從1960到1970年代,這些城市大多有唐人街,新舊住有移民。在一些地區,美籍華人和其他亞裔群體保持密切聯系,特别是美籍越南人。這些聯系是有幫助的,事實上許多美籍越南人在人種上是海外華人,因此大部分華裔美籍越南人并不将自己歸入美籍越南人。

美國的華裔人口主要來自三個地區,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占60%,台灣的占16%,香港來的約占9.4%。來自台灣的華裔大多從事專業和管理工作,大陸來的華裔則占華人藍領工作的絕大多數,來自香港的華裔,其所從事的行業技術等級,介于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

除了大城市,小部分美籍華人散居遍及美國的鄉村小鎮,特别是一些大學城。2000年,美籍華人占加州人口接近3%,東北部占超過1%。在夏威夷這個曆史上亞裔比重較高的州,占接近10%。

整體上,美籍華人由于移民繼續高速增長,而平均出生率低于美國白人,人口相對迅速老化。近年來,從中國收養小孩,尤其是女孩,也增加了美籍華人的數量,盡管大部分收養者是白人父母。

美籍華人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很廣泛。盡管許多住在大城市唐人街的華裔是貧窮的,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上層人士住在諸如庫珀蒂諾、帕羅奧多、奇諾崗、鑽石吧、聖馬力諾這樣的地方。上層和下層華人的社會地位區别很大。下層華人常常被上層歧視,看成未受教育的工人,非法移民。例如在聖蓋博山谷,盡管蒙特利公園和聖馬力諾兩座城市都是美籍華人社區,地理上彼此靠近,卻被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收入差異區别開。

政治

美籍華人的小群是根據世代、籍貫、社會經濟水平等因素劃分的。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或台灣、美國,态度并非一緻:有積極支援的,有敵視的,也有漠不關心的。而且,美籍華人的小群在政治上的優先考慮、目标截然不同,有時甚至對立。因此,美籍華人沒有統一的政治社團或政治觀點、乃至自己的政治利益傾向,客觀上也是華人不及海外猶太人團結的原因。

第二代美籍華人,即美國出生華人(通常被稱作ABC,American Born Chinese),通常被看作有點異國情調。美籍華人對于本國的政治也有強大的影響。例如宋楚瑜的兒子宋鎮遠就是擁有美國公民身份的“ABC”。

種族歧視

近年有兩宗事件激勵了美籍華人和美籍亞裔人,尤其是美國出生華人──1982年,陳果仁(Vincent Chin)被白種人汽車工人謀殺;1999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文和(Wen Ho Lee)因未經證實的行為被指控為間諜,不少人認為他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 

在中國國内,文化大革命期間,美籍華人和所有海外華人一樣,一般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資産階級叛國者。在美國有親屬的中國公民,遭受到特别的

華人神探李昌钰猜疑與監視。及至1970年代,鄧小平改革,這種态度才得以徹底改變。美籍華人逐漸被視為商業與專業技術的來源,他們的投資有助于中國的

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于紐約、舊金山、洛杉矶、西雅圖、波士頓、檀香山

美國華人較多的州: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夏威夷州、馬薩諸塞州、馬裡蘭州、新澤西州、得克薩斯州、伊利諾州、華盛頓州。傳統意義上的美國華人大多聚居于州内大城市的唐人街,與同鄉一起生活。但是也有例外。

使用語言

國語/普通話(即現代标準漢語)

粵語 台山話(主要流行于舊金山和紐約)

其他語言:吳語、閩南話、福州話(閩東語)

美國英語(即美國官方語言)

信仰

佛教、儒教、道教、基督教等

代表人物

政治名人:趙小蘭、駱家輝、朱棣文、盧沛甯、傅履仁、吳仙标

歌手:李玟、陶喆、王力宏、潘玮柏

演員:李小龍、甄子丹、吳彥祖、劉亦菲、劉玉玲、何潤東

體育名人:林書豪

科學家:楊振甯、李文和、李政道、丁肇中、崔琦

工商:楊緻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