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

国际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爆发的一种经济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所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种经济现象。[1]
    中文名:国际金融危机 外文名: 别名: 实质:经济现象 包括:货币危机、信用危机 影响:产生破坏性影响

产生原理

很多人感觉到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都在问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很多经济学家通过各种理论、模型,以专业的角度向大家长篇大论地讲解,可是很多人听过之后还是弄不明白金融危机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通过《两兄弟种粮》的故事通俗地讲解一下金融危机产生的原理。

很久以前,地球上有一块不为人知的荒岛,后来探险家们前往世界各地探险,无意中惊奇地发现这块荒岛地域辽阔,地质肥沃,环境也还不错,这一消息传开后,人们不远万里竞相前往这块被誉为宝地的荒岛圈地、抢地。有一家哥弟俩人也结伴前往,好不容易圈占了一处肥沃的土地,与此同时,其他一起赶来到邻居、同行人也抢到了划归自己名下的一块地,就这样,这块荒岛很快就被人们瓜分完毕了。

两兄弟看到眼前这么大块地,激动无比。哥哥说:“弟弟,我们把地划分为两半,一半由我种植土豆,一半由你种植小麦,怎么样?”。弟弟听后说,“分成两半地可以,但是我喜欢吃土豆,不喜欢吃小麦啊”。哥哥说,“没关系,等我们各自种植丰收后,我把我收获的一半土豆给你,你把你收获的一半小麦给我,这样我们俩吃的还能够丰富一些,生活不是很好吗?”弟弟一听,觉得哥哥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采纳了哥哥的建议。这一年,哥哥用新圈占土地的一半种上了土豆,弟弟用另一半土地种上了小麦。第一年风调雨顺,两兄弟在各地的田间辛勤劳作,土豆和小麦都丰收了,哥弟俩人按事先的约定交换了粮食,每人都有土豆和小麦,生活过得很美好。

可是第二年岛上的气候发生变化,不再风调雨顺了。哥哥种植的土豆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没有了收成,但是弟弟种植的小麦基本未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依旧有很好的收成。这时候,哥哥为自己的生计而犯愁了,但是想到弟弟种植的小麦还是有收成的,自己也不能在这块岛上挨饿,于是和弟弟商量,说自己先写一张借条,借弟弟的小麦先把生活问题解决了,等自己种植的土豆丰收了再多还一些土豆给弟弟。弟弟想到,都是自己的亲兄弟,不应该让哥哥饿着啊,而且哥哥一向说话算数的,所以就把自己收获的小麦分了一半给哥哥,自己手里拿了一张哥哥坚持要给他的借条,并存放到了床头的箱子底下。

春去秋来,转眼就到了第三年,哥哥本来是要把土豆种出来还给弟弟的,但是第三年天公还是不作美,气候条件更恶劣导致土豆颗粒无收。没有办法,哥哥只好厚着脸皮再次向弟弟借小麦,自己仍然写了一张借条给弟弟。

当哥哥从弟弟那里拉回小麦,走进屋子时脑子里瞬间想到:原来这一年我不忙关系也不大啊,我没有吃的时候弟弟是会借小麦给我吃的。就这样,从第四年开始,哥哥就不再用心种土豆了,心里盘算着大不了到时候打一张借条。尽管第四年气候很好,但是哥哥仍然没有用心去打理自己的田地。不过这时候哥哥也在琢磨:要是弟弟不再借给我土豆怎么办?哥哥开始为自己的生活准备后路。想到周围几年前一起到岛上来的人,哥哥就在岛上周游看了一圈,看到周围的邻居种着大豆梨子、苹果等等,都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哥哥灵机一动,对一个种苹果的邻居说:“你看我家有小麦,我弟弟种植的小麦产量更是丰盛,你能不能借些苹果给我,我给你一张借条,以后用小麦交换?”种苹果的邻居不知道两兄弟是独立经营,只知道他们家的小麦产量的确很多,想到小麦还是耐以生存的主要粮食,所以就借出了苹果,自己留下了一张哥哥写的借条。哥哥见到此笔交易做成,迅即如法炮制,结果是周围的邻居各自都收到了借条,哥哥想到即将到手的满屋子食粮,心想自己不用种粮也能够过上富足、自由的生活,心里乐开了花。

哥哥由此没有了种庄稼的心思,心里面打起了各种算盘。他盘算着要是弟弟不给小麦怎么办?这可是要用来和周围人进行交换的。这位哥哥的脑袋瓜的确异常敏捷,心里一合计,干脆就不再想种地的事情了,索性在本应用来种土豆的土地一角搭建了一个炼铁的炉窑,制造了大刀,并将第一把制作完成的大刀挂在自家门口。

很快第五年就到了,弟弟要来向哥哥兑现借条,取回自己多年想要的土豆了,到了哥哥家的门口,看到此处门庭若市、人来人往,走过哥哥家挂着大刀的门,继续往屋子里走,看到房屋内壁都挂着寒光闪闪的大刀,越往里走心里越是感到害怕,到了屋子大厅一看,厅里虽然小麦不多,但是其他的谷物粮食倒不少,弟弟本来是想要回土豆的,但是看到杀气逼人的大刀和其他粮食,心里想,“哥哥虽然没有土豆,但是还是有其他粮食,应该还得起”。由此作罢,弟弟也就不再向哥哥提及自己的土豆,还收到了哥哥给自己的又一张借条。以后的日子,弟弟手上的借条越来越多,哥哥的日子越来越舒服。

空闲下来的哥哥后来想,这样做还是不行,索性就在种土豆的地上盖起了房子,开了一家酒吧,提供了一个邻里、路人可以饮酒、喝咖啡的休闲、娱乐场所,于是,越来越多的邻居到了哥哥开设的酒吧里喝啤酒、喝咖啡、拉家常。

一天,前来饮酒的一位邻居喝得起兴,有些醉了,就对同桌的伙伴说:“喝酒真是享受啊,我手里的借条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有为我带来享受生活的机会呢?”同桌的伙伴一听,就问,“你也有借条?你的借条哪来的啊?”这位喝醉酒的邻居开口就说,“就是这位开酒吧的、这家老大借我东西之后留下的呀。”这一下关于借条的信息曝光了,大家把自己的借条拿出来一看,全是哥哥欠的。这还得了!

故事发展到这一步,问题就出来了,当大家都想要把手上原本认为有价值的“借条”变成自己应当享有的“果实”的时候,事情就闹大了。

放大到国际经济运营中,国际金融危机也就发生了。

成因分析

(1)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

(2)贸易收支巨额逆差;

(3)外资的过度流入;

(4)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

(5)过早的金融开放

相关内容

最近,国际金融领域风生水起、极富戏剧性的事件莫过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的筹建。国际上普遍认为美国在亚投行问题上输给了中国,连美国盟友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都纷纷弃美而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则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公开宣布普京总统坚定支持亚投行,更是赢得掌声一片。

世界大国都对亚投行趋之若鹜,使美国恼羞成怒。美财政部长在3月31日结束访华返回美国后宣布,美国不同意中国的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美国认为人民币还不符合被纳入IMF货币篮子的标准。”他说。当然中国不必对美国的举措大惊小怪,人民币国际化是大趋势,谁也挡不住。然而,我们确实可以从中看出国际金融博弈的端倪和走向。

一、国际金融博弈实质是全球治理体系主导权之争。

2009年二十国集团美国匹茨堡峰会上,领导人们决定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根据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调整IMF和世界银行(WB)的份额和投票权,以给予新兴市场国家更多发言权。次年IMF通过了这项调整措施。然而就是这样的小步调整也遭受“顶风”冲击,美国国会事隔五年半依然拒绝批准这项决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国家一片混乱,七国集团(G7)和IMF等束手无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与巴西、印度等国家一起在二十国集团中发扬“同舟共济”的“地球村”精神,先后承诺近1000亿美元,扩大IMF的救助资金规模,并在国内率先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刺激方案,不仅使中国经济迅速稳定复苏,而且有效防止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世界经济的崩盘。但是,西方国家在金融和经济危机最危险时刻过去以后,便从“同舟共济”转向“同舟共挤”,好了伤疤忘了疼,不愿放弃在全球治理中的“既得利益”,压根儿也不愿接受全球治理从“西方治理”逐步转向“东西方共治”的现实。

IMF和WB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确实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时代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也变了。G7占世界GDP总量已不足50%,新兴市场国家力量迅速上升。这其实是好事,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缩小,力量在接近。国际上有个说法,叫GreatConvergence,就是差距在减少的意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力量变化在全球治理体系这个上层建筑中一定会有相应的反映,这是历史使然。

以金砖国家(BRICS)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对发达国家的拖延战术,采取主动行动,改革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于2014年7月在巴西召开BRICS峰会时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分别为500亿和1000亿美元。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引领作用。美国和西方国家舆论当时就一片哗然,炒作中国和金砖国家想“颠复”国际金融秩序。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从“惠邻、富邻”政策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实际需要出发,开始筹建亚投行,亚洲邻国积极响应。2010年至2020年亚洲需要基础设施资金8万亿美元,中国的倡议完全是希望让中国发展成果惠及周边邻国,以实现合作共赢。在今年3月底创始成员资格申请截止时,收到包括英法德意在内的近50个国家的申请,下一步就是研究确定亚投行的章程和程序等细节问题。

围绕亚投行的国际金融博弈被世界舆论称为中国与美国就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博弈,而且是美国明显“输了一局”。这种“零和”方式的“冷战思维”,中国并不认同。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明确表示,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互补共进、协调发展。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也是如此。美国最后也不得不表示,美国将通过国际金融机构与亚投行进行合作。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的贡献有目共睹,中国是现有世界体系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并没有“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提倡逐步改革,使之更加合理、公平、公正,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至于主导权问题,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很显然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美国依然是主导,没有国家能够超越美国。IMF和WB中任何重大决定,美国因其拥有17%左右的票决权,可以“一票否决”。同时,美元占全球储备货币60%以上,世界贸易70%以上,大宗商品也主要以美元定价。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希望做到的,无非就是改革现有体系中不合理、不公平的部分,希望有与自己体量相称的国际金融发言权和决策权。如果美国和西方连这也不愿做,那么全球经济就会受损,国际社会集团应对危机的能力就会遭到削弱。将来全球金融危机再次降临,各国“各家自扫门前雪”,难保世界经济不会崩盘。

二、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与美元战略地位关系十分密切。

人们往往把始于2010年的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看成是军事和政治战略,其实它是美国对外战略,包含了重要的经济和金融内容,主要表现在美国积极推进“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和坚定捍卫美元在亚洲的垄断地位。

最近,中国工商银行张红力在《环球时报》撰文说,美国利用2008年制造的金融混乱,乱中有为,完成了与新兴市场的风险换位,向新兴市场转移了金融风险。说得有道理。就美国而言,支撑其霸权的两个关键支柱是超强的军事实力和美元为支配货币的国际金融体系。谁动了美国这两块“奶酪”,一定会遭到美国的阻击。这方面,连美国盟友欧盟和日本都不例外。欧元区自2008年以来一直为债务危机所困,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陷入长期衰退和持续通缩的艰难困境。这两个例子清楚地告诉我们,谁要挑战美元地位,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均会遭受美国的打击。

美国的TPP之所以近年来受到美国重视并加快谈判步伐,就是要提高中国发展的“门槛”和“成本”。这从奥巴马总统和许多美高官多次声称不让中国再搭现有国际体系的“便车”,看得再清晰不过了。谁搭谁的便车,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已结成利益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世界经济的“新常态”。中国接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部分购买了美国国债就是十分直白的佐证。习近平主席最近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核心是亚洲要建立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要建立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和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思想和体系建设的贡献。相互搏杀必然互相伤害,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希望看到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GDP已占全球GDP的12%左右,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中国已经在全球15个城市启动了人民币清算行服务,中国同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量超过4万亿元。而且中国经济还将以年均7%左右的中高速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进入IMF的特别提款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IMF总裁拉加德说,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将使IMF受益,加入是个时间问题,而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这就说得比较实在。今年5月,IMF将非正式讨论货币篮子币种调整问题,下半年正式审核,如果获得70%~80%委员会成员的支持,即可在2016年1月正式调整。目前,IMF货币篮子中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五大贸易结算货币,各方期待人民币加入IMF的货币篮子。如果一味阻拦,那就不是从全球经济和金融角度考虑,而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行事。我们希望美国能从全球经济金融的大局出发,做出恰当的决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