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学习

程序学习

教育学术语
把课堂上集体的视听学习情境转化为个人学习情境,使用程序教材的一种学习方法。程序学习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没有特殊的要求,任何国家的任何课本,都可以进行程序学习。但是,它必须由有关专家或教师把全部教学内容按逻辑顺序分解成许多小的项目(问题)。程序学习开始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S.L.普雷西1924年设计的第一台自动化教学机器。20世纪50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在普雷西教学机器的基础上提出学习材料程序化的思想,并设计教学机器。以后又发展成为可以不用教学机器,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学习(或教学)。
  • 中文名:程序学习
  • 外文名:
  • 定义:把视听学习转化为个人学习
  • 理论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
  • 原 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简介

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后一项是前一项的发展,然后印刷成供学生翻阅用的程序教科书;或印刷成能安装在教学机上的程序纸带;或编成计算机用的程序软件。程序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以上三种。无论用哪种表达方式,学生都得从头开始,首先对一个问题(刺激)进行思考,阅读有关材料,进行回答(反应),如果错了,再思考或查阅材料,再重新回答,一直到答对被认可为止,才可以进行第二个问题。如此按序按部就班地前进。一直到完成一个学习目标为止。程序教学的功能是可以肯定的。它的理论根据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也就是强化学说。该学说认为,有机体受环境的制约,来自环境的刺激要得到反应,增加刺激与反应间的神经联结叫强化。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即分化性强化),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程序学习开始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S.L.普雷西1924年设计的第一台自动化教学机器。20世纪50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在普雷西教学机器的基础上提出学习材料程序化的思想,并设计教学机器。以后又发展成为可以不用教学机器,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学习(或教学)。

原则

①小步子原则。为了能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掌握材料,达到目标的序列由小步子组成,每次只给一步。②积极反应原则。为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者要作出积极反应,如“书写”、“按键”一类的外显反应。③及时反馈原则。为了学习的进行迅速而准确,学习者反应以后,及时获得信息反馈,明确正误。④自定步调原则。为了适应个别差异,学习者确定符合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的进度。⑤低错误率原则。为了提高学习的正确率,在编制程序过程中除按照材料性质划分序列外,还要根据学习者可能产生的错误考虑补充程序和反复修改,使错误减至最低限度。

在学习程序中,有斯金纳型的直线程序和N.A.克劳德型的分支程序,前一种模式的程序、学习的目标不是再认而是重现,要求学习者对程序作出构思反应(如填充或写答案)。后一种模式的程序则要求作出多重选择反应,即根据学习者的反应在分支上作下一步提示。所以,编制程序要预先估计学生的各种典型反应。

现在程序学习

现在程序学习(和教学机器),在向学习与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步子大小、序列、反应方式以及信息反馈等问题上,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加以妥善解决。一般说来,它是掌握许多学科领域里已确定的知识内容的一种有一定成效的方式,但它不是学习科学方法、讨论有争议性的问题、表达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的适宜而有效的“策略”。它照顾到个别差异,便于自学,但对培育良好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却少助益。

程序学习还在不断发展过程之中,其技术装置已发展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但在理论和技术上尚处在探索的阶段。深入研究它的各个方面吸取其中有用的部分,这对提高学习和教学的质量,将会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