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

生物学术语
环境激素是指外因性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模拟体内的天然荷尔蒙,与荷尔蒙的受体结合,影响本来身体内荷尔蒙的量,以及使身体产生对体内荷尔蒙的过度作用;或直接刺激,或抑制内分泌系统,使内分泌系统失调,进而阻碍生殖、发育等机能,甚至有引发恶性肿瘤与生物绝种的危害。
    中文名:环境激素 外文名:Environmental Endocrine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生物学 性质:化学物质 作用:干扰生物体内分泌

概述

“环境激素”一词,最早见于1996年由美国记者戴安·达玛诺斯所著的《Our Stolen Future》一书,引起了美、欧、日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对环境激素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欧洲环境毒理和化学学会(SETAC)1998年年会将环境激素定为大会的重要主题,环境激素迅速成为国际研究的新热点。环境激素是指环境中存在的一些能够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的总称。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对人体和动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又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此类物质具有很弱的激素样作用,可能影响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殖功能、生殖器肿瘤、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

如塑料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酐类、润滑油添加剂中的乙二酸、为防止贝类附着船体的三丌锡、三苯锡等涂料,农药中的DDT、氯丹以及苯乙烯、二恶英等,各种产业与垃圾焚烧中出现的物质。

由来

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其他生物能根据自身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合成各种代谢调节物质,即内分泌激素。正是因为有了它,自然界中的生物才得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世代相传。然而,近些年来,人类不断发现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有时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就将之称为环境激素,又称环境荷尔蒙。

20世纪30年代,当时人们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雌性激素(DES),用作药品。这种合成雌性激素在诞生的同时就被指出有导致恶性肿瘤的危险。

近70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环境激素在制药、塑料制品添加剂生产、除草剂的使用和垃圾处理等过程中不断释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环境激素不易分解,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又可随风飘散,因此,不管其原生地在哪里,都会形成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威胁。让欧洲人闻之色变的二恶英,就是环境激素中的一种。

危害

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含有这种激素成分的物质,被人食用或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比如化妆品、洗浴剂、洗涤剂、瓜果、蔬菜、肉类、食品等当中的环境激素进入人体时,会让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误认为是天然荷尔蒙,而加以吸收,占据了在人体细胞中正常荷尔蒙的位置,从而引发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正常激素调节失常。

表现为人类生殖机能的低下,男性精子减少四分之一到一半;女性子宫内膜症及不孕症者增加。免疫系统失调及癌症的好发性-乳癌、肺癌、肝癌、睪丸癌及血癌,母亲传给子女下一代学习障碍,及行动异常妊娠中妇女服用流产防止剂DES,发现会造成膣癌,据保守估计,约有600万人曾经服用。

前不久一个国际环保组织调查称,在长江的重庆、武汉、南京及马鞍山河段的野生鱼体内,发现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壬基酚和辛基酚,危害性在于有导致女性性早熟等健康问题之虞。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饮用水专家李复兴教授指出,许多除草剂、杀虫剂、医用药物和重金属等都属于环境激素,某些防腐剂、增塑剂、洗涤剂、芳香剂、涂料染料、化妆品材料等也含有一些环境激素。它们会通过空气、食品和水等途径进入人体。

物质种类

含有环境激素的化学合成物,就在人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威胁你我健康。首推是焚烧垃圾中排出大量剧毒物质的二恶英等;其次是造雌性激素的避孕药剂;三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释放的化学物质。

如“农药DDT、洗净剂、洗涤剂、化妆品、稀释剂、发泡剂、林木保护剂、塑料制品食品中的某些添加剂、金属罐头盒内的金属防腐膜、用聚苯乙稀制造的方便面食、儿童用的橡皮奶嘴、电器中的多氯联苯、电磁波污染、汽车尾气等等。

此外还有人们不良的生活陋习如吸烟、酗酒、常洗桑拿、性病、婚前性行为以及滥用激素治疗和滥用含有激素的保健药品等。

常见的环境荷尔蒙包括有机锡、二乙基人造雌性激素、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二恶英(dioxin)、双酚A(Bisphenol A)与其衍生物、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壬基酚(Nonyl phenol,NP)等,另外有研究指出环境污染物中的镉(Cd)、铅(Pb)和汞(Hg)等重金属产物亦为可疑的内分泌干扰物。

减少途径

环境激素几乎无处不在,要彻底杜绝它不太可能。这就意味着人类已经别无选择,唯有尽量减少向环境中释放环境激素等有害化学物质,加强对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从生产到应用的管理,停用或替代目前正在使用的包括杀虫剂、塑料添加剂等在内的环境激素。

1.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因为垃圾(特别是废旧塑料制品垃圾)焚烧能产生大量二恶英,释放大量环境激素,所以应尽可能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卫生用品、一次性婴儿尿布等。

2.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布袋。

塑料袋不仅增加垃圾数量、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它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气体。

3.选用大瓶、大袋包装的食品。

商品的过分包装,加重了自然界的生态负担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据统计,在工业化国家,包装废弃物几乎占家庭垃圾的一半。在日常生活中选用大瓶、大袋包装的食品,可减少包装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4.不用聚氯乙烯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加热。

因为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添加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种环境激素,而它可能在高温中渗出。

5.不用不合格的塑料奶瓶。

在聚碳酸酯制成的奶瓶中倒入开水后,双酚A会溶出。

6.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

方便面容器90%以上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而原料苯乙烯是一种致癌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在这类容器中倒入开水后,苯乙烯会溶出。

7.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肥皂是天然原料脂肪加上碱制成的,使用后排放出去,很快就可由微生物分解。而洗涤剂成分复杂,多含有各种苯酚类有机物,是重要的激素来源,它的使用特别是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8.少用室内杀虫剂。

杀虫剂是环境激素的一种,它因毒性、高残留性在生物圈中循环,破坏生态平衡,损害人的神经系统,诱发多种病变,是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特别是在密闭的室内,杀虫剂会富集和残留,浓度越来越大,严重损害居住者健康。

9.简化房屋装修。

装修房屋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而且还为健康带来隐患。气存在于建筑材料中,可诱发肺癌。石棉是强致癌物质,存在于耐火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制品中。家具黏合剂中的甲醛可引起皮肤过敏,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并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

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存在于装修材料、油漆和有机溶剂中,多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和毒性,能引起头痛、过敏、肝脏受损。甲醛、苯等物质可释放环境激素,危害人体健康。

10.回收废旧电池。

电池中含有镉、铅、锌、汞等,电池腐烂后,有毒金属渗入土壤、水体中,通过食物链进入植物、动物,最后进入人体内,可导致严重的疾病。为防治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请将电池收集到一起,到一定数量后,送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11.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农药作为环境激素的重要物质,在植物体内富集或残留于植物表面,通过植物、昆虫、鱼类及气-水流通的作用,转化和富集。一方面,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使农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另一方面,益虫、益鸟被杀,生态失衡,造成新的、更多的虫害。此外,农药还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有些农药,甚至还有遗传毒性。因此,我们应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推广高效低毒、对环境影响小的新型农药。

12.避免食用近海鱼。

海水中含有各类化学物质,尤其是近海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概率更大。随着食物链浓缩、富集和放大,人食用近海鱼后,受到环境激素污染的概率也会增大。

13.消费肉类要适度。

禽畜的饲料中含有大量激素类物质,不要过度食用禽畜肉。

14.多食用谷物和黄绿叶菜。

据研究,多食用谷物和黄绿叶菜,如糙米、小米、黄米、荞麦、菠菜、萝卜、白菜等,有利于化学毒物从体内排出;饮茶有助于将体内的环境激素排出体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