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

印刷

科技发明方面术语概念
印刷(Printing,GraphicArts,也用使用GraphicCommunications即图形传播的)是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和指南针、火药、造纸共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刷术发源于中国人独有的印章文化,它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把印刷术称为"文明之母",这是再恰当不过了。
    中文名:印刷 外文名:Printing 所属学科: 别称:文明之母 印刷版材常见种类:PS版 树脂版 锌版 纸版 网版 用途:书刊印刷 新闻印刷

概述

那么,究竟什么是印刷呢?n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於其他物体,谓之印刷。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印刷物的生产,与印章类似。先刻印章(版),后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品。n按印版型式,分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及孔版印刷四类。n若用倍率较大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比较,则印刷品之外观上,可概略判定其属於何种印刷。n凡是线条上所印油墨有堆起现象者,即为凹版或凹钢版印刷品,因凹版之印墨系堆存於较深之凹槽内,墨较浓厚也。n凡是画面满布隐约之白线方格布纹,而暗部墨色浓厚,光部墨色淡薄者,是为普通照相凹版印刷品。其所以有白线方格布纹隐约满布画面,乃系制版时加晒网线,防止印刷时刮刀将印纹凹槽内之印墨刮去也。n凡是线条或网点之中心部份墨色较浓,其边缘有欠整,而又无堆起现象者,即是平版印刷品。乃印版之有印纹与无印纹部份均一律平坦,而边缘部份受水侵蚀故也。目前各国彩色印刷品,多用平版印刷。n凡是印刷品之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又其线条或网点边缘部份整齐划一,及印墨较其中心部份为浅淡者,则为凸版印刷品,此乃凸起之印纹边缘受压较重,受挤迫之物理现像。n凡是画面满布绉纹,有如洗石子之水泥墙壁,而暗部墨色较浓,光部墨色较淡者,乃是珂罗版印刷品。其绉纹乃是制版时版面胶膜因受光多少不同,经显影冲洗後收缩而成,类似造山运动中所形成之山谷然,藉以承载印墨者也。n其他如瓶罐、曲面及一般电路板等之印刷,多用孔版.n

印刷程序

按印刷生产程序分,有直接印刷与间接印刷之别。n直接印刷者,版面印墨直接与被印刷物质接触,而移转印墨於其上。所有之凸版印刷机(最新出品之橡皮版或塑胶版轮转机在内)与凹版印刷机,及最老式平版印刷机中之手摇石印机,均为直接印刷。n间接印刷者,版面印墨系先转印於橡皮滚筒(Cylinder)上,再由橡皮滚筒将印墨移转於被印物质上,如俗称之橡皮印刷机(OffsetMachine)是直接印刷版,印纹为反像;间接印刷版之印纹则为正像。

印刷原理

按印版之有印纹部份与无印纹部份在印刷过程中,产生印刷品的原理,可分为物理性印刷(PhysicalPrinting)及化学性印刷(ChemicalPrinting)两类。n物理性印刷者,印墨在印纹部份完全是一种堆积承载,无印纹部份则低凹或凸起,与印纹部份高度不同而不能沾著印墨,任其空白,故印纹部份印墨移转於被印物质上,仅属物理机械作用。一般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乾平版印刷等,均属物理性印刷(印刷面高於或低於非印刷面)。n化学性印刷者,印版无印纹部份(非印刷面)之不沾著印墨,并非由该部份低凹、凸起、或被遮挡,乃是由於化学作用,使其产生吸水拒墨之薄膜使然。固然,印纹部份(印刷面)吸墨拒水,无印纹部份吸水拒墨,水与油脂互相反拨,仍是物理现象,但在印刷过程中,须不断使无印纹部份补充吸水拒墨之薄膜,故为化学性印刷。平版橡皮印刷机之印刷,即属此类。盖其水槽溶液中,须加入类及胶类物质,使源源供应羧基团之粘液层,方可保持印版非印刷面部份不被油脂侵染。n

印刷色彩

按印刷品之色彩显示,可概分为单色印刷与多色印刷两类。单色印刷,并不限於黑色一种,凡以一色显示印纹者皆是。n多色印刷(PolyColorPrinting)又分增色法(CasingMethod)、套色法(RegisterMethod)及复色法(Multi-colorMethod)三类。n增色法者,在单色图像中之双线范围内,加入另一色彩,使增其明晰鲜艳,以利阅读也。一般儿童读物之印刷,多采用之。n套色法者,各色独立,互不重叠,亦无他色作范围边缘线,依次套印於被印物质上而成者。一般线条表,商品包装纸、及地形等之印刷,多采用之。n复色法者,依据色光加色混合法(AdditiveColorMixingProcess),使天然彩色原稿分解为原色分色版,再利用颜料减色混合法(SubtractiveColorMixingProcess),使原色版重印於同一被印物质上,则因原色重叠面积之多少不同,而得毕肖原稿之天然彩色印刷品者也。所有彩色印刷品,除为数甚少之增色法与套色法而外,全属复色法所印。n

印刷版材

按印刷版所用之版材不同,有木版,石版,锌版(亚铅版),铝版,镍版,钢版,玻璃版,石金版,美版,电镀多层版,纸版,尼龙版,塑胶版,橡皮版等。n木版,百版、玻璃版等,因不能弯曲,只能用於平床机印刷。钢版多用於凹版印刷。其馀则为平版或轮转印刷机所用。n合金版类有铅、锑、锡合金溶液浇铸之纸型铅版或铸为活字之排版。有镁,铝合金米拉可版(MiracolPlate),及、镍合金之蒙尼金属版(MonelMetal)等。n多层金属版有丁面底之双层金属版(BimetalPlate)及丁面层钢底(甚至有用不钢材者)之三层金属版(TrimetalPlate)。n因版材不同,所用印刷机,印刷墨、印刷技术、及印刷效果亦互异。n印刷版材常见种类:nPS版:(俗称胶印版)适合彩色或单色较精密的印刷,适用机器为平版印刷机。一般留版可供续印所使用,印刷的品质相当精密与良好。n树脂版:适用批量生产(商标印刷机,轮转机)。如名片机、圆盘机适用一般少量的名片、店卡、请柬、贴纸均可。n锌版:如名片机、圆盘机、烫金机适用,特别使用在烫金、压凸(使用版)上,品质良,另有平版印刷用之版材(为国内最早的平版印刷之版材)。n纸版:适用于快速印刷机等(用完即丢弃),此版因为纸质版材,故无法保,其造价亦较为低廉。n网版:适用于网版印刷机等,此版适合印一些较为特殊的材质,如;PVC、布料、玻璃等。n

被印材料

按被印材料的不同,有纸张印刷,白铁印刷、塑胶印刷,纺织品印刷,木板印刷,玻璃印刷等。n纸张印刷为印刷品之最大宗,约占95%,无论凸版、平版、凹版、孔版均可适用,故称普通印刷。n用纸张以外之被印材料,多属特殊印刷。n

印刷品用途

因印刷业务之种类不同,用途亦异。如书刊印刷、新闻印刷、广告印刷、钞券印刷、地图印刷、文具印刷、特殊印刷等是。n书籍杂志之印刷,以往采用凸版印刷。近年多改用平版印刷。n新闻印刷,以往尽用凸版轮转机印刷,因其快速而印量大也。近为适应彩色需要,改用平版或照相凹版轮转机印刷。n广告印刷,含彩色图片、画报、海报等在内,大部份采用平版印刷,间或亦有用凸版,凹版或孔版印刷者。n钞券及其他有价证券印刷,以凹版印刷为主,亦须以凸版及平版辅佐,而尽其全功。n地图印刷则以照相平版为适宜。因其幅员大、精度高、套色多、印量少、而原稿又多为单色也。n文具印刷,如信封、信纸、请帖、名片、帐册、作业簿本等,必须成本低廉、大量印刷,因而品质较次,故多以凸版印刷为优先考虑。n包装印刷,小如各类硷甜菜蔬食品,糖果、饼乾、蜜饯、大如各型包装用之瓦楞纸箱以及室装潢布置用之壁纸等,均多以照相凹版印刷。n特殊印刷,如瓶罐、烫金、浮凸、软管、电子、电路、标贴、车票、箔片。n

印前作业排版

CorelDRAW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性软件包,具有图形绘制、图像处理、网页制作、印刷排版、卡通动画等多种功能。CorelDRAW在国内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地方就是应用于出版物的印刷排版的前期工作,俗称印前作业。虽然这仅仅只是CorelDRAW的一部分功能,但因为我们在处理其他工作时,也会相应习惯性地调用其他软件,如处理图像我们会马上用起Photoshop,制作网页会用Dreamweaver,处理动画会用Flash等等;所以在这里,我将以一张小卡片为例,从图形的排版到刀模图的绘制进行简单的介绍。n在进行印刷排版之前,我们要先对工作对象进行一些分析,比如用什么纸张,准备上什么印刷机,采用什么工序,要不要进行什么艺术加工或什么特殊工艺等等。n规格是拼八模/正度对开纸,虽然有一些浪费的纸张,但这种情况是难免的,如果想减少纸张的浪费,我们可以在拼版之前先用笔和纸预算一下,比如本例版,拼八模后的卡片的印刷面大小为500x740mm,而正度纸的对开尺寸为546x787mm,大度纸的对开版面是597x889mm,特度纸的对开大小是444x634mm,显然用其他的纸张的浪费似乎就更大了,所以还是用正度纸合适。n

工艺技术和管理

胶印是当今国内印刷企业采用的最主要印刷方式,它的工序主要流程是:设计制作—数码打样—CTP/菲林打样—印刷—后道—质检。在生产中经常会因种种故障而影响正常生产,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日常胶印生产上和管理上,就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可供业界同仁参考。

1.印版滚筒表面应涂铬和镍

四色海德堡胶印机,如果印版滚筒表面是涂锌或铁,那么锌或铁都会与水斗溶液里的酸起化学置换反应生锈、氧化,滚筒体不能紧贴衬垫物和印版,如滚筒面长期泡在酸液里,会产生腐蚀生锈,印版滚筒体改成涂铬或镍就不会产生以上事故。

2.水斗溶液不应渗透到印版滚筒表面

机台操作员工,如果将印版衬垫衬得不平整或破损后没及时更换,使印版在滚筒上不平整,把酸性水斗溶液渗到印版滚筒体表面,酸性水斗溶液与印版滚筒表面接触,造成印版滚筒表面腐蚀生锈,所以在装版时要把印版紧贴衬垫,使之间没有任何间隙,这样就可避免酸性水斗溶液渗透到印版滚筒表面,印版滚筒就不会腐蚀生锈。

3.水斗溶液PH值酸性大强

机台人员应严格控制水斗溶液的浓度,操作工艺中,应在满足图纹清晰、版面空白无油膩、版面不脏不糊的前提下,PH值控制在5—6.5之间。因为在强酸中印刷,会产生印版耐印率低、油墨乳化值高,油墨不易干燥,从而引起背面粘脏、墨色暗淡、不光亮不鲜艳等。

4.版面水分太大

机台操作工还要严格控制印版表面水分,水分控制略大,印版不易显脏,水分控制较少,一旦受气候或外部环境的影响,印版容易挂脏,所以,掌握水墨平衡很重要。n此外,衡量胶印技工水平高低,就看是否做到“三平”(滚筒平、水辊平、墨辊平)。n

5.加强工艺技术管理

以上事故主要是在工艺管理上没有控制好版面水分和水斗溶液PH值浓度,管理不到位,胶印机台人员的人为原因造成事故。n所以,应该加强企业内部工艺技术管理,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提高工作质量。n

行业术语

P数:指16开纸张一面。n菲林片(Film):是通过照排机转移印刷品电子文件的透明胶片,用于印刷晒版。n克数:衡量纸张厚度的重要指标。n打样(Proofing):制作印刷样稿的过程。n出片:用电子文件输出菲林片的过程。n胶版印刷(Offset):平版印刷,所用印刷版材是平滑的。n胶版纸:印刷纸质的一种,纸张表面没有涂布层,多用于信纸、信封等。n光铜(Artpaper):印刷纸质的一种,表面有涂布层,并且有光泽,多用于彩色宣传品印刷。n无光铜:印刷纸质的一种,又称哑粉纸,表面涂布层经过亚光处理,多用于彩色宣传品印刷。n令(Ream):衡量纸张数量的单位(1令等于500张)。n印刷n对开:指将全开纸从中裁一刀为对开。nMO:印刷前期用来存储电子文件的大容量可擦写介质。n色样(ColorSwatch):所要印刷颜色的标准。n撞网:又称龟纹,指四色加网套印时出现两种或以上颜色的重叠。n叼口(Gripper):印刷机上纸时的叼纸处。n出血(Bleed):为裁切印刷品而保留的位置。n实地(Solidplate):指满版印刷。n光边(Cropping):指涂布层印刷成品的裁齐。n专色(Spotcolor):指四色(黄、品红、青、黑)之外的特别色。n硬刮和软刮:凹版印刷中刮刀的不同装法在印刷中所产生的效果是不样的。硬刮是指刮刀离支撑刀片较短,效果反差大,易磨损版辊,对解决版面不干净会有一点作用。软刮是指刮刀离支撑刀片距离较长点,效果是色调平缓,易产生灰雾。对于版上浅网部分的转移会有一定的帮助。n

印刷的种类

浮雕印刷(Relief)

浮雕印刷是将印刷品经过压力加工使能与原稿相似者,一般制作对象均是油画之类。因为油画在原画上有颜料之厚度,而普通印刷成品只能表现其平面的,如果能使印刷品成为与原来一样的该凸就凸,该凹就凹,那不是更真实吗?浮雕印刷又分为高级品及大众品两种。高级品是使用质量极好的纸张印刷精制,在数量上很有限。大众品则使用普通纸张印刷,为大众普及品,因此在生产数量上较多。当印刷完毕之后,在印刷物上面附上胶膜,然后将预先制好的压盘(即自原画经照相制版所得之凹凸版)在印刷品上进行加压工作,就能够制成与原画相同之美丽复制品。此种浮雕印刷品以名画复制为最多,其他尚有被利用在美术画集或风景明信片之类等等。

烫金银箔方式(Foil-Stamping)

在书籍的封面或木板或塑胶面等等经常看到的金色字体或图案,其表现方式是将所需烫金的图案或文字制成凸型版加热,然后在被印刷物上面放置所需颜色的铝箔纸,加压后其铝箔便落至被印刷物上,此种效果奇佳,同时使其铝箔密接在印刷物上,又永不褪色。

磁性印刷(MICR)

磁性印刷大部分用在有价证券之支票方面为多,以免蒙受假冒之作用,磁性印刷被称为MICR,亦即是Magneticlnk.CharacterRecognition之简称。其主要印刷用途是由0-9等数字及符号,在支票下方以磁铁粉混人油墨里印刷此种数字或符号。由于文字所产生之电气波差不同,因此,才构成分类处理上之鉴别。磁性印刷在支票上应用非常广泛,如美国,一年支票流通量有200亿张之多。在工作方法上,分为手工与机械两种。n磁性印刷所用之纸张本身就混合铁粉而带磁性性质。在印刷时由于各数字及符号之油墨所附荷之电波差不同,因此,在印刷时与纸张磁性相吸而构成其不同之电波差以达其目的。磁性印刷在未来不仅是支票上之利用,甚至于其他有价证券均可以使用。n

凹凸压印(Embossing)

使用压力方式使纸张产生浮凸现象,当然这是利用纸张的弹性机能而产生的感觉。凹型和凸型两种模型是必要的,一般方法是把凸型放置在乎台上固定,然后稍为加热,凹型由上至下压,则纸张便产生凹凸之形状。有很多情况是商标或图案外缘必须压印成立体凹凸形时,则必须在四边精密套准规线,否则其形态和印刷部分便不能完全吻合。

浮出印刷(凸字粉印刷)Thermography

使平面上的印刷物变成立体凸状,这是浮出印刷加工之方法,在商业上甚有利用价值,因其能表现高贵大方。特别是赠送礼物之包装纸、标签、包装盒更能显现其商品之价值。其方法极为简单,即在普通的印刷物印刷之后,使用树脂粉末(为香港目前所使用之松香粉之类)撒布在未干之油墨上,则粉末即融解在油墨里,然后加热就能使印刷部分隆凸起来。浮出印刷所使用的粉末有光艳的,无光泽的、金色、银色、萤光色等等。印刷方式有采用凸版印刷与平版印刷。一般此种印刷机器均使用半手工化的制作,但目前已被发展为全自动化机器了,即由印刷到上热采用一贯作业方式,使得生产量急速增加,现代被利用最为广泛的莫过于立体面壁纸,其他如包装纸、标贴、包装盒、名片、信封、信纸、贺年卡片均利用甚广。

压印成型(Die-cutting)

在我们生活范围里印刷物经常有圆形或圆角或其他不规则情形,这是当印刷完毕后压切成型的效果。此种压切方式是先装成一个木制模型然后由周围以薄型钢片刀顺其边缘围绕,再加以紧搏后压切。

雕刻凹版印刷(凸墨印刷)

雕刻凹版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印刷术,以前主要是精细的印件如纸币、证券、邮票等。

制版与印刷

雕刻凹版的印刷制作与柯式印刷等有很大的分别,首先把来稿放大约十倍,把外围线用手工刻划在一块锌片之上,再用一部缩细机械把外线缩回原大刻在一块约八份一寸的铜片上。而这件铜片上是涂有一些防腐蚀薄膜的,因为铜片只是勾上字的外围线,所以要用手工将粗身地上的薄膜刮去,然后用药水将印纹蚀深,最后仍要用放大镜及雕刻刀,耐心地将线边、尖角等位置修好,再镀上一层铬,这印版便大功告成。n在印刷方面,这当然要用一部特别的凹版印刷机。它的方法是印版经过油墨槽,再经一片平直的钢片刮去版面多余的油墨,后再经过一抹油纸,将多余的油墨抹清。这时凹下的印纹便藏满油墨,放上纸张,经压力油墨便转移到纸上,因油墨较厚,所以干涸后便有凸出的感觉。若是做击凸效果,增加压力,不加油墨,可造成精细的凸印效果。n

印刷系统

印刷系统主要由供墨部刮刀、印刷版辊、压印辊等部分组成。

供墨部分

根据印刷版辊直径的大小手动调节印刷正面的调节手轮,调节墨盘底座上下移动,以印刷版辊不接触油墨墨盘面。版轴不接触油墨盘边缘为调整极限,版辊在墨盘中的浸入量一般在版辊直径的1/4~1/3为宜。n根据生产量、油墨用量的多少,可以采用气动循环泵供墨的方式,以减轻在生产过程的工作量,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操作者根据印刷品在油墨桶回流处或扎在墨盘的进墨管上,以过滤掉油墨中的杂质和油墨墨皮。n搅墨棒一般是用铝合金制成的棒状物,表面有螺旋状的连续突起,即所谓“波纹”、两端有磁性材料,可以吸附在版辊上。印刷时搅墨棒漂浮在油墨一面,版滚转动时,受吸附作用朝反方向转动。转动时,波纹带动表层油墨运动起来,从而把油墨打均匀,避免印产品生相应的质量问题。n

刮刀

刮刀在供墨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印版表面空白部分的油墨刮除,保准个凹版滚筒图像区的精确载墨量、在非图像区保留最少的油墨。这一层极薄的油墨层能在刮刀片与印版滚筒接触面之间起到润滑作用。如果墨层太厚或印刷距离太短,印刷时非图像区就会在印刷品上留下模糊的印迹;如果墨层太薄,刮墨刀片与滚筒之间的磨损会太大,影响印版辊与刮墨刀的使用寿命,不能保证效果。

印刷版辊

凹版印刷用印版的结构由基础钢辊、镍层、铜层、和铬层组成,制作工艺师在钢辊的基础上采用电镀的方式将其他被镀层镀到辊的表面。其中钢辊师整个滚筒的基础和载体;镍层师结合层,能使铜层与钢辊之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不至于在制版印刷的过程中脱落;铜层师滚筒最重要的部分,所有的雕刻操作说明即制版过程都是在铜层中进行的;铬层是保护层,由于金属铜材质较软,而凹版滚筒在印刷的过程中药经受不锈刮刀的刮磨,因此只有足够的硬度才能保证版滚筒耐印力达到要求,所以,在完成制版之后,要在整个滚筒的表面镀一层铬。n印刷中网点的微观变化在宏观上改变着图像的阶调层次。所以说,网点是印刷中最小的、也是最基本的印刷感知单位。凹版上是以图像或线画的墨层厚薄来表示图像层次的。凹版上印刷部分凹陷的深度浅,填墨量就很多,印刷后印品上的墨层就越厚;而印刷部分凹陷的深度浅,填墨量就少,转印到印品上的墨层就薄;墨层厚的部位,就显得图像暗,油墨层薄的部位,就显得明亮,凹版印刷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反映图像的层次的。凹版印刷中凹印版上存在网墙,印刷上网墙的存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起支撑凹版印刷过程中刮墨装置上的刮墨刀;二是为了防止在印刷过程中,凹版上网穴与网穴之间油墨的相互流动。n

压印辊

在压印辊的作用下,产生适量的变形,使承印物与油墨有充分接触的机会,同时,由于网点内的油墨离开刮墨刀位置到压印点的距离内,表层溶剂油部分已挥发,因而对承印物的润湿黏着性有所下降,在压印时网点内的新鲜油墨可以从网点的边缘溢出,并与基材黏附,从而实现油墨转移。此对浅网的油墨转移有特别的意义,这也是在一定程度内增加印刷压力可以提高油墨转移率的原因。压印辊表面压印橡胶,一般有氯丁橡胶和丁氰橡胶两种

中国印刷行业现状与趋势

现状

近年来,中国书、报、刊印刷行业经营效益较为稳定,毛利率维持在15%-16%之间,销售利润率维持在12%-14%之间。但与其他行业相比,行业投资回报率并不太理想,行业总资产报酬率低于6%,净资产利润率低于8%;所幸两项指标都呈波动上升趋势。n据《书、报、刊印刷行业市场前瞻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前瞻》统计,我国书、报、刊印刷行业销售规模在经历2009年小幅下降后,2010年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速度,行业销售收入达672.93亿元。与此同时,行业利润达到31.77亿元,同比增长43.71%。n2011年,首都出版版权工作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资源整合,推进高新技术与出版产业的融合,创新和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开创首都出版和版权工作的新局面。据前瞻网调查,从《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截至2010年11月底,北京地区新闻出版业收入达到466.17亿元,同比增长9.45%;资产总额达到935.15亿元,同比增长8.74%;利润总额30.59亿元;从业人员11.58万余人。新闻出版行业收入总额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9大领域中排名第四位。n

未来将有可能出现以下趋势:

中国传统印刷业发展迅速但畸形,利润低下、信息不对称严重,买卖沟通不畅、熟人交易为主等等问题屡见不鲜。电子书打压书刊印刷,廉政之风打压包装印刷,数码印刷抢占个性化印刷,我们传统印刷行业产能过剩,全国平均开工时间只有50%,南北差异巨大。可以预见的印刷行业的互联网化,甚至制造业的互联网化将会是趋势!网络渠道更加的方便,便捷,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节约人力。对于此,传统印刷行业也需要尽早改变。n1、大中型出版机构一体化运作;n2、出版机构与技术提供商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入;n3、中小型出版机构将走服务外包之路;n4、新型数字出版机构不断涌现,以互联网形态为主;n5、阅读器厂商开设网络书店;n6、传统渠道全面向电子渠道转型;n7、运营商进入全流程数字出版;n8、将出现更加细分的专业数据库服务商。n当然,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格式、产品价格、商业模式、结算、用户体验等诸多问题。n

而这些趋势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都将基于一个主旋律:合作。而合作的目标是1+1=11。请注意,不是1+1=2,而是11,是希望获得更大的价值,对于以几何级数发展的产业而言,只有更大的价值才可以称之为价值。为此,我们还要做很多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比如共同组建建设性联盟,探讨如何将数字出版与出版机构更深入结合,制定切合实际的数字出版战略规划,规范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以及进一步厘清合作伙伴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我们要什么,能给合作伙伴带来什么,我们的合作能给产业带来什么。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在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面临消费萎缩、渠道漫长、技术迭代不够等现实问题时,海量的个性定制潜在需求成为互联网时代抛向印刷业的橄榄枝。随着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印刷企业仍然不能停下创新脚步,继续探索如何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释放消费潜力。2020年我国印刷品进口金额为25.16亿美元,出口金额为115.83亿美元,商业印刷品和出版物印刷品是国内印刷品进口的主要商品,包装印刷品和商业印刷品是国内印刷品出口的主力。

从这个角度上理解,“让合作伙伴更有价值”具有现实意义,势必将成为未来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话题。

全球印刷市场现状

《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全球印刷市场分为三大块: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占全球印刷市场的三分之一。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全球印刷市场总值为6100亿美元,北美占32%,欧洲占32%,亚洲占28%,其他地区占8%。然而,到2011年,全球印刷市场将“东移”:北美将占28%,欧洲将占31%,亚洲占30%,其他地区占11%,全球印刷市场总产值将达7200亿美元。欧洲印刷市场有两个相反的趋势:东欧印刷市场在未来5年的增长率高达51%,而西欧则只有12%。从2006年~2011年全球前12大印刷市场的图表来看,中国已经取代德国和英国成为第三大印刷市场。然而,到2011年,印度将从第12位跃至第8位。另一个显著增长的市场是印度尼西亚,2011年总印量将达100亿美元。

印刷发展史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发源于中国人独有的印章文化,它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中国雕版印刷实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7世纪,唐朝初期出现雕版印刷。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有记载的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1241年至1250年杨古为忽必烈的谋士姚枢用活字版印刷朱熹《小学》、《近思录》和吕祖谦的《经史论集》等书散布四方。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1330)发明木活字版(亦有人支持宋代就有木活字本,而且提出了几种版本加以证明。其中常被人们提到的是被称为宋本活字本的《毛诗》。由于该书的《唐风•山有枢》篇内的一版中“自”字横排著,完全可以证明是活字版。王祯在《农书》中叙述木制活字:“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即满,用木榍榍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王祯用木活字在1299年印刷六万字的《旌德县志》100部。

中国金属活字的早期记载,见于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1330)在《造活字印书法》(1298):“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元朝(1271-1368年)已有双色红、黑套印之书籍。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县尹马称德,用十万木活字,排印《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二十册。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问会元》、《四友斋丛说》、《晏子春秋》、《小字录》、《栾城集》等。明朝时期(1368-1644年),出现了双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能印出多层次的彩色印刷品。15世纪中叶,约翰•谷登堡(1397-1468)从1436年开始研究活字印刷,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板木质印书机,1445年开始设厂印书。直到1477年几乎传遍了欧洲并在欧洲流行开来,成为现代印刷术的起源。

1589年,西方的铅活字和印刷机传入中国,中国出版业开始以铅活字印刷出版图书。1590年用西方活字印行最早的图书——《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拉丁文),1819年印行了铅活字本的《新旧约圣经》(汉字)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在新加坡制成一套汉文铅字,1842年被报到香港1844年美国人谷玄在澳门设花华圣经书房,利用台约尔的这套铅字经营铅印业务。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诏令制木刻活字。253500个木刻活字,在一年内全部完成,排印了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金简在图文并茂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中记述造木活字的程序。1845年.德国又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1860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轮转机。以后德国又相继生产了双色快速印刷机、印报纸用的轮转机,以及双色轮转机,到1900年又制成了六色轮转机。

从1845年起,大约经过一个世纪的时间,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实现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1859年美华书馆迁往上海,在这一年由该馆技师美国人别利改进了汉文活字规格,定出了37种标准,奠定了汉文铅字制度的基础。他又创造了电镀字模,发明了元宝式排字架。他还把中文铅字分成常用、备用和罕用三类,每类都以《康熙字典》部首检字法排列。提高了铅印书的生产效率。从此中国开始创办活字印刷机构,印刷业逐步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与此同时,西方石印术也传入中国并得到相当的发展。凹版印刷术世纪末期也开始在中国使用,图书产品的形式也发生变化——精装与平装开始出现。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