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二号衛星

北鬥二号衛星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北鬥二号衛星導航系統(BD2、Beidou-2)是中國獨立開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二号并不是北鬥一号的簡單延伸,它将克服“北鬥一号”系統存在的缺點,提供海、陸、空全方位的全球導航定位服務,類似于美國的GPS和歐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統。2012年4月30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一箭雙星”,用“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将中國第十二、第十三顆北鬥導航系統組網衛星順利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2019年5月17日23時4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号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四十五顆北鬥導航衛星。該衛星是我國北鬥二号工程的第四顆備份衛星,至此,我國“北鬥二号”區域導航系統建設圓滿收官。
    中文名:北鬥二号衛星 外文名:BD2、Beidou-2 用途: 類型:導航系統 功能:海、陸、空全方位的導航定位服務

簡要介紹

中國預計在2020年建成由30多顆衛星組成的,覆蓋全球的“北鬥二号”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北鬥二号”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提供兩種服務方式,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開放服務是在服務區免費提供定位、測速和授時服務,定位精度為厘米級,授時精度為50納秒,測速精度0.2米/秒。授權服務是向授權用戶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測速、授時和通信服務以及系統完好性信息。

“北鬥二号”衛星導航系統将克服“北鬥一号”系統存在的缺點,同時具備通信功能,其建設目标是為我國及周邊地區的我軍民用戶提供陸、海、空導航定位服務,促進衛星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功能的應用,為航天用戶提供定位和軌道測定手段,滿足武器制導的需要,滿足導航定位信息交換的需要。

開發原理

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咨詢中心主任曹沖研究員表示:“北鬥二号”就是國産的GPS,隻要現在GPS應用的地方,我們的‘北鬥二号’就能應用。”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一種結合衛星和通訊發展技術,利用導航衛星為使用者提供測時和測距服務。它包括繞地球運行的多顆衛星,能連續發射一定頻率的無線電信号。隻要持有便攜式信号接收儀,無論身處陸地、海上還是空中,都能收到衛星發出的特定信号。接收儀中的電腦選取幾顆衛星發出的信号進行分析,就能确定接收儀持有者的位置。

除此之外,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還具有其他多種用途,如科學家可以用它來監測地殼的微小移動從而幫助預報地震;測繪人員利用它來确定地面邊界;汽車司機在迷路時通過它能找到方向;軍隊依靠它來保證正确的前進路線等。

目前,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方面,有美國的GPS系統、歐盟的伽利略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和中國即将建立的“北鬥二号”系統,使用範圍最廣的就是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

開發背景

我國的“北鬥二号”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建立在“北鬥一号”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基礎上的。中國先後在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發射了3顆“北鬥”靜止軌道試驗導航衛星,組成了“北鬥”區域衛星導航系統。該系統具備在中國及其周邊地區範圍内的定位、授時、報文和GPS功能。但由于該系統用戶無法保持無線電靜默,也無法在高速移動的平台上使用,“北鬥一号”系統不能用于軍事用途。

中國的“北鬥一号”系統,與美國和俄羅斯的全球導航衛星尚有較大的差距。

北鬥二号并不是北鬥一号的簡單延伸,它将克服“北鬥一号”系統存在的缺點,将可以提供海、陸、空全方位的全球導航定位服務,類似于美國的GPS和歐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統。

主要功能

中國即将建立的“北鬥二号”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無論是導航方式,還是覆蓋範圍上都和美國的GPS非常類似,而且有着GPS和“格洛納斯”系統無法比拟的獨特優勢。“北鬥二号”系統主要有三大功能:快速定位,為服務區域内的用戶提供全天候、實時定位服務,定位精度與GPS民用定位精度相當;短報文通信,一次可傳送多達120個漢字的信息;精密授時,精度達20納秒。

市場應用

在中國市場上,目前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民用最集中體現在車載導航儀器上,GPS車載導航儀器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一台普通GPS車載導航儀器甚至賣到800元。在費用方面,為了競争,GPS提供免費服務。

在國産的GPS——“北鬥二号”投入使用後,并不會取代GPS。“北鬥二号“和GPS以後将形成競争,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另外,中國的”北鬥二号“車載導航儀将兼容GPS,這樣,使用者将非常方便。

發展曆程

2007年4月14日4時11分,第一顆北鬥導航衛星(M1)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被“長征三号甲”運載火箭送入太空。

2009年4月15日,第二顆北鬥導航衛星(G2)由長征三号丙火箭順利發射,位于地球靜止同步軌道。

2010年1月17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号丙運載火箭發射第三顆北鬥導航衛星(G1)。

2010年6月2日夜間,第四顆北鬥導航衛星(G3)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号丙”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2010年8月1日5時30分,第五顆北鬥導航衛星(I1)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号甲”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軌道,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26次飛行。

2010年11月1日0時26分,第六顆北鬥導航衛星(G4)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号丙”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33次飛行。

2010年12月18日4時20分,第七顆北鬥導航衛星(I2)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号甲”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36次飛行,亦是該年中國的最後一次發射。

2011年4月10日4時47分,第八顆北鬥導航衛星(I3)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号甲”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137次發射,标志着中國航天2011年高密度發射拉開序幕,同時也是“十二五”期間的首次航天發射。

2011年7月27日5時44分,第九顆北鬥導航衛星(I4)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号甲”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組網的第四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2011年12月2日5時07分,第十顆北鬥導航衛星(I5)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号甲”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組網的第五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2012年2月25日0時12分,第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G5)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号丙”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軌道,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58次飛行。

2012年4月30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一箭雙星”,用“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将中國第十二、第十三顆北鬥導航系統組網衛星順利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

2012年9月19日3時10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将第14和第1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并送入預定轉移軌道。

2012年10月25日23時3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号丙運載火箭,成功将第16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并送入預定轉移軌道。這顆衛星将與先期發射的15顆北鬥導航衛星組網運行,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導航服務能力。

一箭雙星

2012年4月30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轉移軌道。這是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首次采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導航衛星,也是我國首次采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兩顆地球中高軌道衛星。

該次“一箭雙星”發射的兩顆北鬥導航衛星及“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分别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制。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60次航天飛行。

這次發射的兩顆衛星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第十二、十三顆組網衛星。它們的成功發射,對改善和提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所覆蓋區域的導航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我國還将陸續發射3顆北鬥導航組網衛星。按照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2020年左右,我國将建成由30餘顆衛星組成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