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立人

邵立人

廣東話劇院藝術家
男,(1922—2012),廣東話劇院著名藝術家。曾出演首版《七十二家房客》,《珠江風雷》,《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飾演康家街坊的梁伯。邵立人的表演生涯始自解放前,他曾是粵中縱隊文工團的一名成員,活躍于廣東五邑地區。1956年,全國推廣普通話,上級決定撤消粵語隊。1957年,中央文化部明确批複:“粵語隊不能取消”。邵立人不僅演戲出色,還導演過《羊城二十四小時》、《可口可笑》等劇。龔錦堂從上世紀60年代剛加入廣州話劇團不久,就經常觀摩學習邵立人的話劇表演,“盡管他的表演生涯中,演出大多數角色都是配角,但總能把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很有光彩。
    中文名:邵立人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地:廣東南海 畢業院校: 職業:藝術家 代表作品: 主要成就:《外來媳婦本地郎》

個人簡介

邵立人(1922—2012),廣東話劇院著名藝術家。曾出演首版《七十二家房客》,《珠江風雷》,《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飾演康家街坊的梁伯。據虎豔芬微博透露,“梁伯”2003年就切除了3/4的胃,但一直以頑強的意志與病魔搏鬥,直到2012年5月5日晚上9點去世。享年91歲。

知足樂觀的“屎棋梁”

2000年,《外來媳婦本地郎》劇開拍,80歲的邵立人飾演“梁伯”一角,他是劇組裡年紀最大的演員。

每集20多分鐘,16年來不間斷播出至今。康家老老小小仿佛街坊鄰裡一般為廣東觀衆熟識,而周末晚餐後阖家圍坐電視機前觀看該劇也成了衆多觀衆的共同記憶。

“方言、輕喜劇以及小人物,是這部劇的三大特點。”該劇總導演兼藝術總監陸曉光說,粵語方言對于南方粵語觀衆具有極強親和力;有着各種各樣“小毛病”的平民百姓,他們的家長裡短也是該劇立足的根本。

劇中“梁伯”是一個退休工人,生活中雖有幾分不如意,但始終保持知足樂觀的心态,他與龔錦堂飾演的“康伯”是一對棋友,兩人互捧互逗,有競有合。“康伯”常以“屎棋梁”親昵稱呼“梁伯”。

在《外來媳婦本地郎》劇中,兩人的對手戲最多。“康伯”至今還記得,12年前,兩人在《外來媳婦本地郎》的第一場戲中,“梁伯”以揶揄的口氣笑康伯家“漂亮的外來媳婦不懂做廣東菜”。

“梁伯”雖是綠葉式的配角,卻很受觀衆的喜愛。“他的表演準确把握了廣東人的特色,有着最地道的廣味!”談到邵老精湛表演,龔錦堂欽佩不已,他形容“不着痕迹、爐火純青,很生活、很松弛。因此,跟他對戲,隻要跟着他走就行了,幾乎不需要怎麼磨合,就能擦出火花。”

沒有架子的“人叔”

邵立人的表演生涯始自解放前,他曾是粵中縱隊文工團的一名成員,活躍于廣東五邑地區。

上世紀50年代,邵立人加入華南話劇團粵語隊。粵語隊深入工廠和農村演出,受到大衆歡迎,卻也因此埋伏了粵普之争的導火線。1956年,全國推廣普通話,上級決定撤消粵語隊。廣東話劇院老演員吳克回憶,當時,作為粵語隊主力演員的邵立人很不服氣,向劇團直言反對取消粵劇話劇,卻無辜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農場勞動。

1957年,中央文化部明确批複:“粵語隊不能取消”。60年代初,粵劇話劇迎來一個發展巅峰期,推出了《七十二家房客》、《珠江風雷》等經典劇目,全國知名。不管是飾演落魄卻有一副好心腸的金醫生,還是被打成“走資派”而失魂落魄的富裕中農,邵立人的表演都令人拍案叫絕。邵立人不僅演戲出色,還導演過《羊城二十四小時》、《可口可笑》等劇。

龔錦堂從上世紀60年代剛加入廣州話劇團不久,就經常觀摩學習邵立人的話劇表演,“盡管他的表演生涯中,演出大多數角色都是配角,但總能把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很有光彩。”

晚輩們都喜歡敬稱邵老“人(音同lang)叔”。虎豔芬說,老演員多多少少都有點範,但是人叔卻一點沒有架子,十分平易近人。他總是手把手悉心指導年輕演員。龔錦堂更是稱,自己這一輩話劇演員現實主義的表演路線,正是受邵立人這樣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的影響。

邵老盡管從廣東話劇院已離休多年,但隻要需要他出馬,他總是義不容辭。去世前不久,廣東話劇院一出新劇目的主創登門請教,當時已卧病在床的邵老為自己不能起身招呼表示歉意,并認真地出謀劃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