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城

大梁城

戰國時期魏國都城
戰國大梁城即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這是今開封城創立之始,也是開封城定位于此地的開端。[1]
    中文名:大梁城 外文名: 别名: 地點:河南省

簡介

大梁城,為中國古代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

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國将國都從山西安邑(今山西夏縣、安邑一帶)遷至儀邑(今開封市城内外西北一帶,春秋時期稱儀邑,處在衛國南部邊境),改稱大梁。這是今開封城創立之始,也是開封城定位于此地的開端。據載,魏國“以三十萬之衆,守梁七仞之城”,使大梁與齊國的臨淄、趙國的邯鄲、秦國的鹹陽和楚國的郢同為戰國最著名的大都市。魏因得之于大梁有利的地位及附近發達的經濟,曾一度稱霸中原。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久攻大梁不下,乃決水灌城,曆時3個多月,魏亡城毀。

魏國遷都原因

魏國是戰國七雄之一。三家分晉時魏得到了今晉西南經濟基礎較好的河東地區。魏文侯時期任用李悝變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形成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軍事實力大增。因此,魏國在戰國初年就首先成為最強盛的國家。魏武侯時,魏國開始向南發展,并于公元前391年大敗楚軍于儀邑、榆關,魏國從此占有了大梁地區。此後通過對楚國的戰争,陸續占有了黃河以南的廣闊土地,為後來遷都大梁打下了基礎。

由于魏國的領土主要在今山西西南部的河東以及今河南北部、中部的河内一帶,東西兩部分呈啞鈴形。安邑在魏國西部,距東方太遠,經上黨(今山西東南部)通到東方,崎岖多山,交通不便。因此,安邑不僅不便于控制東方諸侯,也不利于統治東部地區。如果再有像魏惠王元年公中緩作亂事件,韓、趙很容易攻占上黨,截斷魏國東西兩部的聯系,使安邑陷于韓、趙、秦四面包圍之中。另在公元前340年,公孫鞅曾趁魏國10萬大軍在馬陵中了孫膑的埋伏之際,親自率兵攻打魏國,一直打到魏國都城安邑,迫使魏國與秦國講和。

在這樣的形勢下,魏惠王為了避強秦之鋒芒,維持和鞏固魏國的霸主地位,更為了便于統治東部地區,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因此,公元前364年夏四月初三日甲寅,魏惠王把都城從今山西南部的安邑,遷到今河南東部的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國也從此開始被稱為梁國。

大梁城的重要

大梁城盡管無天險可守,但地處華北大中原三角洲尖端附近,自古為中原中心地帶。它東接齊魯,南控江淮,西臨嵩嶽,北據燕趙,地理形勢非常重要。同時,由于地面平坦,沒有名山大川的限制,“諸侯四通輻辏”,對大梁的交通運輸提供了有利條件。

大梁四周地勢坦蕩,土層深厚,本就有利于農業生産。另外,當時的中原地區正處于一個氣候相對溫濕的時期,由于受到黃河沖積、淤積的影響,開封周圍河澤密布。“附近不僅有濟水、穎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道,還分布有圃田澤、蓬澤、牧澤等天然湖澤,形成了一個自然的水網區”,發展了農業灌溉,大梁一帶成了當時中原農業最發達的富庶地區。

魏國遷都大梁後,魏惠王曾多次興修大型水利工程,苦心經營大梁城外圍的水網。大梁水道縱橫,航運發達。魏國的船隻可以駛入韓、楚、衛、齊、魯、宋等國,促進了魏國與流域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憑借巨大的交通優勢,大梁在短短十幾年間,便一躍而成為經濟發達、人口衆多、富甲中原的商業大都市。

城毀魏亡

秦王嬴政即位後,秦國對魏國的軍事壓力不斷加大。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兵引鴻溝之水淹灌大梁城,開封首次遭毀滅性水災,魏王假被迫投降,大梁城毀,魏國滅亡。

之後,秦國在大梁地區設置了浚儀縣。“浚儀”的“浚”字,取名于古代流經開封北部浚水的“浚”字;而“浚儀”的“儀”字,則取名于開封古代城地儀邑的“儀”字。

文獻記載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其王請降,盡取其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