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樹

栾樹

無患子科、栾樹屬植物
栾樹(Koelreuteria paniculata),别名:木栾、栾華等,是無患子科、栾樹屬植物。為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時縱裂;皮孔小,灰至暗揭色;小枝具疣點,與葉軸、葉柄均被皺曲的短柔毛或無毛。栾樹生長于石灰石風化産生的鈣基土壤中,耐寒,在中國隻分布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下遊,在海河流域以北很少見,也不能生長在矽基酸性的紅土地區。栾樹春季發芽較晚,秋季落葉早,因此每年的生長期較短,生長緩慢,樹形扭曲美觀,不太成材,木材隻能用于制造一些小器具,種子可以榨制工業用油。
    中文名: 拉丁學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超目: 目:無患子目 亞目: 科:無患子科 亞科:車桑子亞科 族: 亞族: 屬:栾樹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栾樹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中國北部及中部大部分省區,世界各地有栽培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栾樹 中文别名:木老芽、燈籠樹、搖錢樹

形态特征

葉叢生于當年生枝上,平展,一回、不完全二回或偶有為二回羽狀複葉,長可達50厘米;小葉(7-)11-18片(頂生小葉有時與最上部的一對小葉在中部以下合生),無柄或具極短的柄,對生或互生,紙質,卵形、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10厘米,寬3-6厘米,頂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至近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鈍鋸齒,齒端具小尖頭,有時近基部的齒疏離呈缺刻狀,或羽狀深裂達中肋而形成二回羽狀複葉,上面僅中脈上散生皺曲的短柔毛,下面在脈腋具髯毛,有時小葉背面被茸毛。聚傘圓錐花序長25-40厘米,密被微柔毛,分枝長而廣展,在末次分枝上的聚傘花序具花3-6朵,密集呈頭狀;苞片狹披針形,被小粗毛;花淡黃色,稍芬芳;花梗長2.5-5毫米;萼裂片卵形,邊緣具腺狀緣毛,呈齧蝕狀;花瓣4,開花時向外反折,線狀長圓形,長5-9毫米,瓣爪長1-2.5毫米,被長柔毛,瓣片基部的鱗片初時黃色,開花時橙紅色,參差不齊的深裂,被疣狀皺曲的毛;雄蕊8枚,在雄花中的長7-9毫米,雌花中的長4-5毫米,花絲下半部密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花盤偏斜,有圓鈍小裂片;子房三棱形,除棱上具緣毛外無毛,退化子房密被小粗毛。蒴果圓錐形,具3棱,長4-6厘米,頂端漸尖,果瓣卵形,外面有網紋,内面平滑且略有光澤;種子近球形,直徑6-8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栾樹是一種喜光,稍耐半蔭的植物;耐寒;但是不耐水淹,栽植注意土地,耐幹旱和瘠薄,對環境的适應性強,喜歡生長于石灰質土壤中,耐鹽漬及短期水澇。栾樹具有深根性,萌蘖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幼樹生長較慢,以後漸快,有較強抗煙塵能力。在中原地區尤其是許昌鄢陵多有栽植。

抗風能力較強,可抗零下25℃低溫,對粉塵、二氧化硫和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多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及平原,最高可達海拔2600米。

産地分布

栾樹産中國北部及中部大部分省區,世界各地有栽培。東北自遼甯起經中部至西南部的雲南,以華中、華東較為常見,主要繁殖基地有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河南也是栾樹生産基地之一。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栾樹病蟲害少,栽培管理容易,栽培土質以深厚,濕潤的土壤最為适宜。以播種繁殖為主,分蘖或根插亦可,移植時适當剪短主根及粗側根,這樣可以促進多發須根,容易成活。秋季果熟時采收,及時晾曬去殼。因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如不經處理,第二年春播常不發芽,故秋季去殼播種,可用濕沙層積處理後春播。一般采用壟播,垅距60-70cm,因種子出苗率低,故用種量大,播種量30-40kg/畝。

種子繁殖

栾樹果實于9~10月成熟。選生長良好,幹形通直,樹冠開闊,果實飽滿,處于壯齡期的優良單株作為采種母樹,在果實顯紅褐色或橘黃色而蒴果尚未開裂時及時采集,不然将自行脫落。但也不宜采得過早,否則種子發芽率低。

果實采集後去掉果皮、果梗,應及時晾曬或攤開陰幹,待蒴果開裂後,敲打脫粒,用篩選法淨種。種子黑色,圓球形,徑約0.6cm,出種率約20%,千粒重150g左右,發芽率60%~80%。

栾樹種子的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如不經過催芽管理,第二年春播常不發芽或發芽率很低。所以,當年秋季播種,讓種子在土壤中完成催芽階段,可省去種子貯藏、催芽等工序。經過一冬後,第2年春天,幼苗出土早而整齊,生長健壯。

在晚秋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坑。坑寬1~1.5m,深在地下水位之上,凍層之下,大約1m,坑長視種子數量而定。坑底可鋪1層石礫或粗沙,約10~20cm厚,坑中插1束草把,以便通氣。将消毒後的種子與濕沙混合,放入坑内,種子和沙體積比為1:3或1:5,或1層種子1層沙交錯層積。每層厚度約為5cm左右。沙子濕度以用手能握成團、不出水、松手觸之即散開為宜。裝到離地面20cm左右為止,上覆5cm河沙和10~20cm厚的稭稈等,四周挖好排水溝。

栾樹一般采用大田育苗。播種地要求土壤疏松透氣,整地要平整、精細,對幹旱少雨地區,播種前宜灌好底水。栾樹種子的發芽率較低,用種量宜大,一般每平方米需50~100克。

春季3月播種,取出種子直接播種。在選擇好的地塊上施基肥,撒呋喃丹顆粒劑或鋅硫磷顆粒劑每畝3000克至4000克用于殺蟲。采用闊幅條播,既利于幼苗通風透光,又便于管理。幹藏的種子播種前45天左右,采用闊幅條播。播種後,覆一層1~2cm厚的疏松細碎土,防止種子幹燥失水或受鳥獸危害。随即用小水澆一次,然後用草、稭稈等材料覆蓋,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防止雜草滋長和土壤闆結,約20天後苗出齊,撤去稻草。

扡插育苗

插條的采集:在秋季樹木落葉後,結合l年生小苗平茬,把基徑0.5~2cm的樹幹收集起來作為種條,或采集多年生栾樹的當年萌蘖苗幹、徒長枝作種條,邊采集邊打捆。整理好後立即用濕土或濕沙掩埋,使其不失水分以備作插穗用。

插穗的剪取:取出掩埋的插條,剪成15cm左右的小段,上剪口平剪,距芽1.5cm,下剪口在靠近芽下剪切,下剪口斜剪。

插穗的冬藏:冬藏地點應選擇不易積水的背蔭處,溝深80cm左右,溝寬和長視插穗而定。在溝底鋪一層深約2~3cm的濕沙,把插穗豎放在沙藏溝内。注意葉芽方向向上,單層擺放,再覆蓋50~60cm厚的濕沙。

扡插:插壤以含腐殖質較豐富、土壤疏松、通氣性、保水性好的壤質土為好,施腐熟有機肥。插壤秋季準備好,深耕細作,整平整細,翌年春季扡插。株行距30cm×50cm,先用木棍打孔,直插,插穗外露1~2個芽。

插後管理:保持土壤水分,适當搭建蔭棚并施氮肥、磷肥,進行适當灌溉并追肥,苗木硬化期時,控水控肥,促使木質化。

栾樹種植管理

(1)遮蔭:遮蔭時間、遮蔭度應視當時當地的氣溫和氣候條件而定,以保證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為度。進入秋季要逐步延長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質化程度。

(2)間苗、補苗:幼苗長到5~10cm高時要間苗,以株距10~15cm間苗後結合澆水施追肥,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間苗要求間小留大,去劣留優,間密留稀,全苗等距,并在陰雨天進行為好。結合間苗,對缺株進行補苗處理,以保證幼苗分布均勻。

(3)日常管理:要經常松土、除草、澆水,保持床面濕潤,秋末落葉後大部分苗木可高達2m,地徑粗在2cm左右。将苗子掘起分級,第二年春移植,移植前将根稍剪短一些,移植結束後從根莖處截去苗幹,即從地表處平茬,随即澆透水。發芽後要經常抹芽,隻留最強壯的一芽培養成主幹。生長期經常松土、鋤草、澆水、追肥,至秋季就可養成通直的樹幹。

(4)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發達,一年生苗高50~70cm。栾樹屬深根性樹種,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種苗于當年秋季落葉後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

由于栾樹樹幹不易長直,第一次移植時要平茬截幹,并加強肥水管理。春季從基部萌蘖出枝條,選留通直、健壯者培養成主幹,則主幹生長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幹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幹處理。以後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時要适當剪短主根和粗側根,以促發新根。栾樹幼樹生長緩慢,前兩次移植宜适當密植,利于培養通直的主幹,節省土地。此後應适當稀疏,培養完好的樹冠。

(5)施肥:施肥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長根後,宜結合澆水勤施肥。在年生長旺期,應施以氮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家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既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随着苗木的生長,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養分的需求。第一次追肥量應少,每畝2500g至3000g氮素化肥,以後隔15天施一次肥,肥量可稍大。

移栽

大苗培育一般當樹幹高度達到分枝點高度時,留主枝,3年至4年可出圃。一年生苗幹不直或達不到定幹标準的,翌年平茬後重新培養。一般經兩次移植,培養3年至6年,胸徑就可達到4~8cm。

定植密度:胸徑4~5cm的每畝600棵左右,胸徑6~8cm的每畝200至300棵,選留3至5個主枝,短截至40cm,每個主枝留2至3個側枝,冠高比1:3。

培育幹徑8~12cm的全冠苗,每畝栽植160~170株,即株行距2m×2m;培育幹徑12cm以上大苗,每畝栽植130株,即株行距2m×2.5m。結合撫育管理,修剪幹高1.5m以下的萌芽枝,以促進主幹通直生長。

苗木整形與修剪栾樹樹冠近圓球形,樹形端正,一般采用自然式樹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異。行道樹用苗要求主幹通直,第一分枝高度為2.5~3.5m,樹冠完整豐滿,枝條分布均勻、開展。庭蔭樹要求樹冠龐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樹低。在培養過程中,應圍繞上述要求采取相應的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時進行。

病害防治

流膠病:此病主要發生于樹幹和主枝,枝條上也可發生。發病初期,病部稍腫脹,呈暗褐色,表面濕潤,後病部凹陷裂開,溢出淡黃色半透明的柔軟膠塊,最後變成琥珀狀硬質膠塊,表面光滑發亮。樹木生長衰弱,發生嚴重時可引起部分枝條幹枯。

防治措施:

(1)刮疤塗藥。用刀片刮除枝幹上的膠狀物,然後用梳理劑和藥劑塗抹傷口。

(2)加強管理,冬季注意防寒、防凍,可塗白或塗梳理劑。夏季注意防日灼,及時防治枝幹病蟲害,盡量避免機械損傷。

(3)在早春萌動前噴石硫合劑,每10天噴1次,連噴兩次,以殺死越冬病菌。發病期噴百菌清或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

蚜蟲病:栾樹蚜蟲為同翅目、蚜科,是栾樹的一種主要害蟲,主要危害栾樹的嫩梢、嫩芽、嫩葉,嚴重時嫩枝布滿蟲體,影響枝條生長,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1)于若蚜初孵期開始噴灑蚜虱淨2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土蚜松乳油或吡蟲啉類藥劑。

(2)于初發期及時剪掉樹幹上蟲害嚴重的萌生枝,消滅初發生尚未擴散的蚜蟲。

(3)注意保護和利用瓢蟲、草蛉等天敵。

(4)幼樹可于4月下旬,在根部埋施15%的涕滅威顆粒劑,樹木幹徑每厘米用藥1~2g,覆土後澆水;或澆樂果乳油,幹徑每厘米澆藥水1.5kg左右。

1.過冬蟲卵多的樹木,于早春樹木發芽前,噴30倍的20号石油乳劑。4月初于若蚜初孵期開始噴灑蚜虱淨20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倍液。

2.于初發期及時剪掉樹幹上蟲害嚴重的萌生枝,消滅初發生尚未擴散的蚜蟲。注意保護和利用瓢蟲、草蛉等天敵。

六星黑點豹蠹蛾:一年一代,以幼蟲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蟲開始活動為害,5月中旬陸續化蛹,6月上旬成蟲羽化交尾産卵,6月下旬幼蟲孵化。幼蟲可由葉柄基部、葉片主脈後部或直接蛀入枝條内,被蛀枝條先端枯萎。幼蟲可轉移為害,也可在蟲道内掉頭,10月份幼蟲蛀入二年生枝條越冬。該蟲鑽蛀危害時排出大量顆粒狀木屑。受害植株八九月份出現大量枯枝,嚴重破壞景觀。

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人工剪除帶蟲枝、枯枝。也可在幼蟲孵化蛀入期噴灑觸殺藥劑,如見蟲殺1000倍液,或用吡蟲啉2000倍液等内吸藥劑防治。

桃紅頸天牛:主要危害木質部。

卵多産于樹勢衰弱枝幹樹皮縫隙中,幼蟲孵出後向下蛀食韌皮部。次年春天幼蟲恢複活動後,繼續向下由皮層逐漸蛀食至木質部表層,初期形成短淺的橢圓形蛀道,中部凹陷。6月份以後由蛀道中部蛀入木質部,蛀道不規則。随後幼蟲由上向下蛀食,在樹幹中蛀成彎曲無規則的孔道,有的孔道長達50cm。仔細觀察,在樹幹蛀孔外和地面上常有大量排出的紅褐色糞屑。用藥劑注幹防治桃紅頸天牛效果較好,可選用内吸性殺蟲劑。

龜蠟介:棗龜蠟介(Ceroplastes japonicus Gr)屬同翅目,蠟介科,又名日本蠟介、棗包甲蠟介、俗稱棗虱子。在栾樹上大面積發生時嚴重者全樹枝葉上布滿蟲體,枝條上附着雌蟲遠看像下了雪一樣,若蟲在葉上吸食汁液,排洩物布滿全樹,造成了樹勢衰弱,也嚴重影響了綠化景觀。通過兩年的調查研究,摸清的該蟲發生規律,找到了令人滿意的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從11月到第二年3月,可刮除越冬雌成蟲,配合修剪,剪除蟲枝。

2.打冰棱消滅越冬雌成蟲,嚴冬時節如遇雨雪天氣,枝條上有較厚的冰淩時,及時敲打樹枝震落冰淩,可将越冬蟲随冰淩震落。

3.若蟲大發生期噴40%氧化樂果+40%水胺硫磷1000至1500倍,噴2至3次,間隔7至10天。

4.呋喃丹灌根:用25%的可濕性粉劑200至300倍在5月份灌根2次,對殺死若蟲效果很好。

日本龜蠟介:防治措施:

1.若蟲大發生期噴樂斯本2000倍與洗衣粉1000倍混合溶液,噴2至3次,間隔7至10天。用25%的呋喃丹可濕性粉劑200至300倍在5月份灌根2次,對殺死若蟲效果很好。

2.從11月到第二年3月,可刮除越冬雌成蟲,集中刮下來蟲體到塑料袋後深埋,配合修剪,剪除蟲枝。打冰棱消滅越冬雌成蟲。

雙齒長蠹:發生規律:雙齒長蠹是危害園林樹木比較嚴重的一種鑽蛀性害蟲,以成蟲和幼蟲危害樹木的枝幹部位,初孵幼蟲沿枝條縱向蛀食初生木質部,随着齡期的增大逐漸蛀食心材,成蟲蛀入枝幹後緊貼韌皮部環食一周形成環形坑道,并且有反複取食習性。成蟲與幼蟲蛀食樹木枝幹,危害初期外觀沒有明顯被害狀,在秋冬季節大風來時,被害新枝梢從環形蛀道處被風刮斷,翌年側梢叢生,如此反複,樹冠易成掃帚狀,影響樹木的生長和形态;在夏秋季節,造成幼樹幹枯死亡、大樹枝幹枯萎或風折,給城市園林綠化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加強對苗木的檢疫,嚴防死守,防止雙齒長蠹的擴散和蔓延。檢疫主要措施包括産地檢疫、調運檢疫和複檢。

2、防治:雙齒長蠹體形小,蛀孔隐蔽,各蟲态均營隐蔽生活,不易被發現,主要危害苗木和枝條,不危害果實和葉片,應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3、物理防治:

①清理枯枝和受害樹木,壓低蟲源。

②成蟲産卵期和成蟲羽化期均有出外活動的習性,人工捕捉成蟲。

4、生物防治:管氏腫腿蜂可寄生于雙齒長蠹的幼蟲和蛹,5月中下旬放管氏腫腿蜂,防治率可達40至50%。

5、藥劑防治:

①打藥: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成蟲外出交配期和6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蟲外出活動期,噴施20%速滅殺丁3000倍液或12%煙參堿乳油1000倍液等。因成蟲外出不整齊,要選用藥效長的藥劑。

②堵塞蟲孔:用20%菊殺乳油800倍液,再加木屑拌成糊狀,制成毒劑,于4月中下旬至10月上句堵塞雙齒長蠹的蛀孔。

栾樹白粉病:防治措施:

1.農業措施一是種植抗病品種;二是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2.藥劑防治:一是秋苗發病重的地塊,可藥劑拌種,方法同小麥散黑穗病;二是在秋季或春季,田間發病率3%~5%時(成株期調查以旗葉到旗葉下2葉計算發病率),每666.7平方米用20%粉鏽甯乳油20~30毫升或15%粉鏽甯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50~60千克噴霧,或對水10~15千克低容量噴霧。也可用25%病蟲靈乳油每666.7平方米50毫升,加水50千克,均勻噴霧。

主要價值

栾樹耐寒耐旱,常栽培作庭園觀賞樹。木材黃白色,易加工,可制家具;葉可作藍色染料,花供藥用,亦可作黃色染料。

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主目赤腫痛;多淚。

①《本經》:主目痛淚出傷毗,消目腫。

②《唐本草》:合黃連作煎,療目赤爛。

栾樹園林種植

葉,夏季黃花滿樹,入秋葉色變黃,果實紫紅,形似燈籠,十分美麗;栾樹适應性強、季相明顯,是理想的綠化,觀葉樹種。宜做庭蔭樹,行道樹及園景樹,栾樹也是工業污染區配植的好樹種。觀賞特性栾樹春季觀葉、夏季觀花,秋冬觀果,已大量将它作為庭蔭樹、行道樹及園景樹,同時也作為居民區、工廠區及村旁綠化樹種。

經濟價值

此栾樹可提制栲膠,花可作黃色染料,種子可榨油。木材黃白色,易加工,可制家具;葉可作藍色染料,花供藥用,亦可作黃色染料。

化學成分

果實含甾醇、皂甙、黃酮甙、花色甙、鞣質和聚糖醛酸。皂甙中分出了栾樹皂甙A和B。幹燥種子含水分9.4%,粗蛋白17.5%,卵磷脂磷酸0.045%,澱粉7.0%,灰分9.0%,脂類20.9%。種仁含油38%,皂化後分出甾醇和棕榈酸。葉含沒食子酸甲酯,對多種細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葉含槲皮甙-2〃-沒食子酸酯(quercitrin-2〃-gallate)。

植物文化

安徽黃山地區多出栾樹,當地民間還有把栾樹叫作“大夫樹”的,此說最原始的出處,可見于班固的《白虎通德論》一書,上曰:“春秋《含文嘉》曰:天子墳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栾;士四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意思是說從皇帝到普通老百姓的墓葬按周禮共分為五等,其上可分别栽種不同的樹以彰顯身份。士大夫的墳頭多栽栾樹,因此此樹又得“大夫樹”之别名。

栾樹,一年能占十月春。此樹春季枝葉繁茂秀麗,葉片嫩紅可愛;夏季樹葉漸綠,而黃花滿樹,實為金碧輝煌;秋來夏花落盡,即有蒴果挂滿枝頭,如盞盞燈籠,絢麗多彩。如此佳木,實為上等綠化風景樹。

栾樹,除了可作城市景觀樹之外,還因其栾果能做佛珠用,故寺廟多有栽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