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

血瘀

中醫辨證中的證型
血瘀證,中醫病證名。是指瘀血内阻,血行不暢,以局部出現青紫腫塊、疼痛拒按,或腹内撤塊、刺痛不移、拒按,或出血紫暗成塊,舌紫或有斑點,脈弦澀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常見于發熱、胃脘痛、腹痛、脅痛、黃疸、臌脹、腰痛、胸痛、心悸怔仲等疾病中。有些人身體較瘦,頭發易脫落,膚色暗沉,唇色暗紫,舌呈紫色或有淤斑,眼眶黯黑,脈象細弱。這種類型的人,有些明明年紀未到就已出現老人斑,有些則常有身上某部分感到疼痛的困擾,如女性生理期時容易痛經,此種疼痛在夜晚會更加嚴重。這種人屬于血淤體質。血淤體質是由于長期七情不調、傷筋動骨、久病不愈而造成的。血淤體質易感肥胖并發症、消瘦、月經不調、抑郁症等。[1]
    中文名:血瘀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blood stasis 季節分布:春夏 傳染病:否 疫苗預防:否 就診科室:内科

臨床表現

疼痛如針刺刀割,痛有定處而拒按,常在夜間加劇。腫塊在體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堅硬按之不移,又稱之為疤積。出血反複不止,色澤紫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膚甲錯,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肌膚微小血脈絲狀如縷,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脹痛。婦女常見經閉。舌質紫暗,或見瘀斑瘀點,脈象細澀,總之以痛、紫、瘀、塊、澀為特點。

病機分析

血瘀證以刺痛不移,拒按,腫塊,出血,唇舌爪甲紫暗,脈澀等為辨證要點。瘀血停積,脈絡不通,氣機阻滞,不通則痛,故疼痛劇烈,如針刺刀割,部位固定不移;因按壓使氣機更加阻滞,疼痛加劇而拒按;夜間陰氣盛,陰血凝滞而更加疼痛,瘀血凝聚局部,日久不散,便成腫塊,腫塊在肌膚組織間,色呈青紫色;如果腫塊在腹腔内部者,可以觸及到堅硬有形的塊狀物,推之不動,按之疼痛,稱之為疤積。

瘀血阻塞絡脈,氣血運行受阻,以緻血湧絡破而見出血。由于瘀血停聚體内不除,堵塞脈絡,或為再次出血的原因,故其出血特點是出出停停,反複不已;瘀血内阻,氣血運行不暢,肌膚失養,因此面色黧黑,皮膚粗糙如鱗甲,甚至口唇爪甲紫暗。瘀血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也不一樣,例如瘀阻皮下,則皮下見瘀斑;瘀阻肌表絡脈,皮膚表面出現絲狀如縷;瘀阻肝脈,則見腹部青筋外露;瘀阻下肢,則見小腿青筋隆起、彎曲,甚至蜷曲成團;瘀血内阻,新血不生,婦女可見經閉。舌紫暗,脈細澀為瘀血常見之象。

區别

血瘀屬于病機學的概念,而瘀血屬于病因學的概念。兩者都屬于血的病理變化,但含義不盡相同,卻又有着密切的關系。讨論“血瘀”與“瘀血”,必然要涉及“瘀”,但曆來對“瘀”、“血瘀”、“瘀血”的認識并不一緻。一種觀點是認為“瘀”、“血瘀”、“瘀血”三者僅僅是提法不同,并無本質差異’另一種觀點卻認為,“瘀”、“血瘀”、“瘀血”既然提法不同,其含義也就不相同。

1.瘀的含義

瘀,亦常作淤。瘀之本義指血積不行。如《說文解字》釋:“瘀,積血也”。《辭海》謂:“瘀,積血。即瘀血。指體内血液滞于一定處所”。淤,本指水中沉澱的泥沙,但又有“滞塞,不流通”的含義,《辭源》說:“淤,積血之病也”《血之滞塞,又稱“淤血”。中醫學中“瘀”的含義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血結不行為瘀。血行于脈,本當流通無滞,但若因各種緻病因素的影響,導緻血液積結不行,或血液溢出脈管之外,未能排出體外,是為瘀。

二是血行不暢為瘀。血當暢行,但在各種緻病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暢行脈絡,即血流受阻,血行遲滞,亦為瘀。此時之瘀乃指血液循行遲緩和不流暢的一種病理狀态。

三是離經之血即為瘀。血既離經,已于機體無益而反有害。《血證論》說:“世謂血塊為瘀,清血非瘀;黑色為瘀,鮮血非瘀;此論不确。蓋血初離經,清血也,鮮血也,然即是離經之血,雖清血鮮血,亦是瘀血”。

此外,現代中醫學研究過程中,人們對“瘀”又賦以新的含義,如《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一書中指出:“瘀這一概念中,除包括血的‘瘀’或‘瘀血’之外,當包括氣的‘瘀’,即‘氣瘀’或‘氣滞’”。《氣血論》也指出:“淤,非專指血瘀而言。凡有形之邪,阻塞絡脈所緻的證候,統可稱為淤證”。此時,瘀(或淤)的涵義頗廣,但總以滞而不暢為根本環節。

2.血行不暢為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循行遲緩和不流暢的一種病理狀态(《氣血論》)。是血液循行受到了阻礙所緻。此時,瘀之義同“淤”,有“滞塞,不流通”之義。血瘀滞塞,不流通,即血行受阻,循行遲滞。生理狀态下,血液循行于經脈,暢達周身,發揮其滋養榮潤之職,如《血證論》說:“平人之血,暢行脈絡,充達肌膚,流通無滞,是謂循經,謂循其經常之道也”。《諸病源候論》說:“血之在身,随氣而行,常無停積”。血之運行,聽命于氣,故曰“氣為血之帥”。因此,氣分受病,氣機不暢,或氣虛推動無力,是導緻血瘀的重要機制,故有氣滞血瘀、氣虛血瘀的說法。此外,邪氣直犯經脈,影響血的循行,也是導緻血瘀的常見緻病因素。如《靈樞·癰疽》說:“寒邪客于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素問·舉痛論》說:“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凡此都說明,氣病或邪氣影響可以導緻血行不暢,而為血瘀。《丹溪心法·六郁》中所論述的“血郁”,更是指的血行不暢,即血瘀病變。

血瘀為病廣泛。血不暢為瘀。血循經脈周行全身,若血瘀不行,則為害廣泛,内而髒腑,外而肌膚,上至巅頂,旁及四肢,皆可因血瘀不行而為病。瘀滞經脈,瘀阻氣血,瘀遏清竅,瘀着髒腑,為病多端,難以盡述。

3.瘀血為血積不動

曆代醫家對瘀血的認識與解釋,具有代表行的大緻可分為以下幾方面。一是《證治準繩》、《皇漢醫學》等認為,污穢之血為瘀血;二是《臨證指南醫案》、《醫林改錯》等認為,久病入絡即瘀血;三是《血證論》認為,離經之血為瘀血。較為通行的觀點認為,血液瘀滞體内,包括溢出經脈之外而尚積存于組織間隙的,或因血液運行受阻而滞留于經脈内以及瘀積于器官内的,已失其正常營養作用的,通稱為瘀血。

瘀血的種類繁多。曆代醫學着作中對瘀血的稱謂頗多,如滞血、留血、閉血、蓄血、宿血、幹血、死血、敗血、惡血、賊血等等。名稱雖多,但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瘀血的機理及其病情有輕重,病程有新久,危害有微甚。其中滞血、留血、閉血等名稱的含義與瘀血相近,皆指血液瘀積不行,留滞不動;蓄血常指積于中、下二焦之瘀血;宿血、幹血、老血、死血言其瘀積已久,病程較長,難以盡快消散,已失去生機;敗血言體内瘀血敗壞,對人體危害較大;而惡血、賊血更是形容對人體具有的嚴重危害性。

瘀血有特征。一是有形:瘀積之後,更是有形可征,如腹中積塊、瘿瘤、皮下結節、包塊,腫大堅硬。二是有色:瘀血紫暗,或發黑,又可見于肌膚、顔面、唇舌、大便顔色的變化,以及肌膚甲錯。三是有證:如局部刺痛,固着不移,入夜加重,或狂亂谵語等。

4.血瘀與瘀血是重要的緻病因素

血瘀與瘀血雖然含義有别,但都是血液的病理變化,具有血行不暢,運行遲緩,經脈不利的相同之處。同時,都是臨床上常見的緻病因素。

血瘀日甚,氣血不暢,終成瘀血。血瘀不得暢行,或因于氣,或因于邪。但血既不能暢達,則經脈失于疏通,氣機因之不利,氣血失于調達和暢,終則必會導緻血結不行,積而成為瘀血。如積證初起,可因情志不暢,氣機不利,腹中氣聚,時結時散,終而血行不暢,瘀血内結,則腹内積塊,從無到有,由小漸大,由軟而漸至堅硬不移。再如,風寒濕侵入人體,導緻氣血不暢,經脈失和,發為風寒濕痹,以筋骨肌肉疼痛、重着,關節屈伸不便為主;但日久必然導緻瘀血内結,以緻關節腫大畸形、皮下結節,成為久痹、尪痹。

瘀血内結,妨礙氣機,阻滞經脈。瘀血為有形之邪,留于體内,必然影響氣機的調暢,阻滞經脈流通暢達,導緻血行不暢。因此,瘀血病情重而必然同時伴有血瘀的不利變化。

腎虛血瘀

腎虛血瘀理論是一種創新的中醫病機理論,是李積敏博士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正式提出的,理論主要歸納起來其内容有下列幾個方面。

基本内容

李積敏(字慎言)先生在《腎虛血瘀論》中

曰:“久病及腎,久病則虛,……虛者腎虛也。……五髒六腑之虛,經絡陰陽之虛,氣血津液之虛,機體官竅之虛,四肢百骸之虛,百虛皆以髒腑之虛為要,髒腑之虛則以腎虛為本。本者,其根本也。”李積敏先生認為婦科疑難病大多是經多方輾轉治療無效,病程遷延日久,久病則機體受損,髒腑氣血虛弱,其中以腎虛為其根本。腎為先天之本,人體生命活動及生理運動之原動力,腎虛則五髒六腑皆虛,五髒六腑虛弱又可緻腎之更虛。

《腎虛血瘀論》:“久病則瘀,瘀者血瘀也。……髒腑虛弱,氣血運行無力,則瘀滞叢生,瘀滞成則怪病生。”李積敏認為婦科疑難病病曆日久,久病髒腑氣血虛弱,氣血運行無力,則氣血運行不暢,故瘀滞産生,則可發生怪病疑難病。

《腎虛血瘀論》:“人食五谷生百病。百病者,有病程新久之分,有診斷明确疑惑之分,有治療容易艱難之分,有療法有效無效之分。大凡久病、診斷疑惑、治療艱難、諸法無效者,疑難病也。……久病則虛,久病則瘀。……髒腑、陰陽、經絡、氣血之虛衰,皆可緻瘀。”李積敏認為久病則機體虛弱,髒腑、陰陽、經絡、氣血虛弱,則氣血運行無力而不暢,則可産生瘀滞,因此諸虛皆可緻瘀。

《腎虛血瘀論》:“久病則虛,久病則瘀,虛可緻瘀,瘀可緻虛。虛則氣血運行不暢,瘀滞即生;瘀則機體生新不順,虛弱乃成。虛瘀相兼,病機錯雜。所謂疑難病者,此為其一也。”李積敏認為久病則虛,虛則氣血運行不暢,氣血運行不暢則易産生瘀滞。瘀滞形成,則阻礙機體氣血生新不順,則機體虛弱更甚。虛實夾雜,虛瘀相兼,病機錯綜複雜,給辨證及治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理論依據

李積敏“腎虛血瘀”學說,是從“虛”、“瘀”着手來研究揭示中醫婦科疑難病的一般病機規律。《内經·調經論》有曰:“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此即久病可緻瘀的理論淵源。至清代,葉天士明确指出:“初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近代有學者對有關疑難雜證患者進行血液流變學測量,發現與正常組有明顯差異,經活血化瘀治療後,血液流變學異常得到改善,病情好轉或痊愈。因此,血瘀是疑難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中醫學有“久病及腎”“久病緻虛”理論,久病正衰,最易成瘀,瘀象夾雜,可緻怪病、疑難病。

李積敏就是根據中醫這些理論,結合自己長期的臨床實踐研究婦科疑難病的發生、發展、轉化及治療方面的規律特點,總結歸納出中醫婦科疑難病“腎虛血瘀”病機理論這一規律。且根據這一理論指導臨床治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使中醫婦科疑難病治療的療效提高。

臨床基礎

李積敏的婦科疑難病“腎虛血瘀”病機理論是在總結前人治療婦科病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及研究而提出來的,它有其堅實的臨床基礎。我們總結歸納了以下幾點。

李積敏在論治婦科疑難病時,根據臨床病狀及體征的表現,推究其病理機制所在,大多病證均可劃分出“腎虛血瘀”證型,諸如慢性盆腔炎、閉經、崩漏、不孕症、子宮内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外陰白色病變、卵巢腫瘤、乳腺增生症、女性尖銳濕疣等。并創制出“慎言化瘀湯”“慎言祛瘀湯”“慎言消瘀湯”等著名方劑,它們均是以“腎虛血瘀”立論,旨在“益腎祛瘀”,在臨床治療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李積敏根據古今醫家所積累的經驗,通過長期的臨床研究及大量的病例研究,認為“腎虛血瘀”是婦科疑難病病理發展的趨向。中醫學有久病多瘀,瘀生怪病之說,而李積敏等人又通過對一些婦科疑難病患者進行血液流變學測定,發現與正常對照組有明顯差異,經用活血化瘀法後,血液流變學異常得到了改善,病情亦好轉或痊愈。至于“虛”,則因疑難病多有先天不足或後天失調,以及病程遷延日久,均與虛有關,不少疑難病在疾病後期或病程日久,多可發生虛損。

“腎虛血瘀”是婦科疑難病病理發展的趨向,其腎虛為本,血瘀為标,本虛标實,虛實夾雜。基于此,李積敏确立補虛與祛邪兼顧的“益腎祛瘀”治療大法,每每應用于臨床,使其治療疑難病的療效顯着提高。

李積敏在辨治婦科疑難病時,常根據臨床症狀及體征,劃分出“腎虛血瘀”證型,并創制專門的方劑進行治療。諸如治月經不調的淡園調經湯,治慢性盆腔炎的慎言慢盆湯,治盆腔瘀血綜合征的慎言盆瘀湯,治乳癖的慎言乳癖湯,治子宮内膜異位症的慎言祛瘀湯,治子宮肌瘤的慎言化瘀湯,治輸卵管阻塞的慎言益腎通瘀湯以及治卵巢腫瘤的慎言卵巢腫瘤Ⅱ号方等,均是針對各個病證的“腎虛血瘀”證型,确定的治療主方,而各個方劑均以“益腎祛瘀”立法而創制。在長期的臨床實踐過程中,顯示出強有力的療效,并取得長足的進展,越來越廣泛地被廣大專家及臨床醫師所應用。治療其他證型,兼加“益腎祛瘀”藥物李積敏在辨治婦科疑難病的過程中,常在非“腎虛血瘀”的其他證型用藥時,也适當兼加一些“益腎祛瘀”的藥物,從大量病例的比較研究結果來看,有其明顯的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應用。無證可辨時,可試用“益腎祛瘀”法臨床常會遇到一些隻有通過檢查才得知病變的存在,常常讓中醫感到“無證可辨”的狀況。李積敏先生此常采用試探法。其具體操作就是試用“益腎祛瘀”法,應用相應方藥進行試探性的治療,觀察其變化結果。

研究進展

“腎虛血瘀”病機理論得到許多專家學者贊賞及認可,并廣泛地被臨床醫師所接受,積極應用于臨床,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李積敏先生認為,“腎虛血瘀”病機理論不僅是婦科疑難病的病機規律,還可以推廣到其他各科。這就需要各科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實踐,最終才會得出科學的結論,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血瘀散

血瘀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略六書》卷三十。主治産後溺血,脈澀者。

【藥物組成】亂發1斤(洗淨,燒友)。

【處方來源】《醫略六書》卷三十。

【方劑主治】産後溺血,脈澀者。

【制備方法】上為散。

【各家論述】産後熱傷沖任,血不歸經,故血從前陰而出,全無疼痛,與溲溺自分,謂之溺血。發生頭顱,乃血之餘氣,故血餘,專走血分,燒友存性,力能去瘀生新,以治血溢妄行之溺血;為散,生地汁調下,足以壯水涼血而制濕,俾血無熱擾,則血室清甯,而血無妄行之患,安有溺血之不痊乎?

【用法用量】生地黃汁調下3錢。

飲食調養

氣滞血瘀體質宜選用有行氣、活血功能的飲食,例如:

白蘿蔔、柑橘、大蒜、生、茴香、桂皮丁香、山楂、桃仁、韭菜、黃酒、紅葡萄酒、洋蔥、銀杏、檸檬、柚子、金橘、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據報導,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積;适量的紅葡萄酒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

氣滞血瘀體質宜少吃鹽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不宜吃甘薯、芋艿、蠶豆、栗子等容易脹氣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魚、蟹黃、蛋黃、魚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響氣血運行;不宜吃冷飲,避免影響氣血運行。

氣滞血瘀體質的藥物調理

氣滞瘀血體質宜用行氣、活血藥疏通氣血,達到“以通為補”的目的。

如柴胡、香附、郁金、當歸、川芎、紅花、薤白、枳殼、桃仁、參三七、銀杏葉等行氣、活血藥,有助于改善氣滞血瘀體質。應根據氣滞血瘀部位不同靈活選用。

胃腹脹痛、嗳氣、大便不爽或便秘,可用木香、陳皮、砂仁、槟榔、豆蔻、厚樸、大腹皮、萊菔子、大黃、神曲、山楂、谷麥芽、雞内金等,行氣、止痛、消食、通便。

氣滞血瘀體質如有情緒抑郁,應以心理疏導為主,配合疏肝理氣解郁藥物,如柴胡、郁金、青皮、香附、川芎、綠萼梅、八月劄等。

血瘀體質的食療養生飲食以清淡為主,可多食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溫滋膩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的食物。

1.推薦食物

泥鳅炖豆腐:泥鳅500g,去鰓及内髒,沖洗幹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再加豆腐250g,食鹽适量,炖至熟爛即成。可清利濕熱。

日常調養

如果你是血淤體質,在生活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調養:

1.飲食調養:忌食涼食

血淤體質的人多吃些活血化淤的食物。如山楂、韭菜、洋蔥、大蒜、桂皮、生姜等适合血淤體質者冬季吃;如生藕、黑木耳、筍、紫皮茄子、魔芋等,适合血淤體質人夏天食用;适合血淤體質的人食用的海産品有螃蟹、海參等。

這裡有一道特别适合血淤體質人的佳肴:糯米酒炖豬腳。具體做法:把豬腳洗幹淨,斬塊,先用開水焯一下去血水。鍋中放糯米甜酒半瓶,起皮生姜若幹塊,去皮熟雞蛋若幹個和豬腳,然後加入清水。放在火上炖上三四個小時。每夭可以吃l—2小碗,喝酒吃豬腳、雞蛋。陽虛、血淤體質有痛經、月經延後、經血紫暗、乳腺增生、子宮肌瘤、黃褐斑的女性,吃一冬天,到春天你會發現臉紅撲撲的,痛經也會明顯減輕。

2.家居環境:多運動

血淤體質的人,要多運動,少用電腦。工作期間要每隔l小時左右走動走動。适量的運動能喚起心肺功能,被振奮,非常有助于消散淤血。

3.藥物調治:桃紅四物湯

血淤的人可以适當地補血養陰,可以少量吃阿膠、熟地、白芍、麥冬等。用田七煲豬腳或雞肉,如果還想補血,可以放紅。取一隻雞大腿,放在炖盅裡,放三粒紅棗,再放一點田七,一起炖,一星期吃上一次,非常好的活血作用。

血淤體質常見于女性,女性情感細膩,容易不開心,如果不開心、郁悶,不想吃東西,可以服用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等。

4.經絡調養:神阙、肝腧、委中

血淤體質的調養,很适合針灸推拿。

如果想改善體質,常用的穴位有神阙、肝腧、太沖、曲池。它們的作用有點類似當歸、益母草、田七、山楂等。

如果婦科月經問題,常用的穴位有太沖、維道、血海、三陰交等。

如果有心胸肝膽慢性病,用膈腧、肝腧、内關、日月、曲泉等穴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