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誕

波羅誕

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
波羅誕是流行于廣州地區的風俗,南海神廟的廟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一至十三舉行,其中十三為正誕,也叫波羅誕,即南海神誕,是廣東省廣州市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區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節慶活動、最大的民間廟會,也是現今全國唯一對海神進行祭祀的活動。波羅誕是珠三角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民間廟會,蘊含了廣州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民俗文化元素,有着千年的曆史文化傳統。宋代詩人劉克莊的《即事》詩中,就描述了“波羅誕”廟會的盛況。[1]
    中文名:波羅誕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Baltic Festival 時間:每年農曆二月十一至十三 别稱:南海神誕 地位:國唯一對海神進行祭祀的活動

由來

民間把南海神廟稱為波羅廟,把南海神誕稱為波羅誕。關于“波羅”一語的來源至今說法不一,流傳較廣的是:相傳公元647年(唐貞觀年間),波羅國官員達奚奉國王之命搭商船來中國朝貢,船回國時泊于南海神廟下,達奚上岸拜谒,并把帶來的波羅樹植于廟前,因其貪戀美景,誤了歸船,于是舉手望海,最後立化海邊。時人以為乃神仙所化,加以厚葬後又為其豎立漆像,并封其為達奚司空。因其來自波羅國,村民俗稱此塑像為“番鬼望波羅”(粵俚語中,外國人被稱為“番鬼”),神廟因此被稱為“波羅廟”(“波羅”在梵語中有“到達彼岸”、“辦事成功”的意思)。波羅廟自此香火旺盛。

民俗活動

波羅誕為期7天的文化節每天一個主題,包括“萬衆同歡”“洪聖祈福”“喜慶滿堂”“詩書雅會”“四鄉會景”“百花鬧春”“花朝盛會”等。“波羅誕”活動已列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波羅誕期間,廟會随處都能購買到由這個特殊的廟會延伸出來的民俗工藝品:風車、波羅雞、大葵扇、波羅符。這是因為,傳說風車可為遊人帶來好運;每年的波羅雞中總有一隻會啼,這隻雞可以為買主帶來财富;大葵扇可以把主人的事業扇得風生水起;波羅符可保一家幸福安康。

五子朝王

“五子朝王”又稱“四鄉會景”,曆來是“波羅誕”廟會的一項盛大民俗文化活動。據嘉慶年間崔弼撰編的《波羅外記》記載,南海神廟誕期(農曆二月十一至十三)俗稱“波羅誕”,内容有“萬衆同歡”、“海上狂歡”、“四鄉會景”、“商鋪市集”等項活動。在去年的第三屆廣州民俗文化節暨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活動上,首次重現了中斷60多年的“五子朝王”儀式。

“五子朝王”的由來帶有神話色彩,也體現了“波羅誕”萬衆同歡、求善祈福的主題。傳說中,南海神有5個兒子,均以“案”(“安”的鄉音)命名,從大到小依次是大案、元案、始案、祖案、長案。5個兒子裡,數老三始案性情倔強、最“硬頸”(粵語,意為執拗),經常與父親頂嘴,大家都給他起了個外号叫“硬頸三”。

據曆史記載,一年夏天,海水上漲,從上遊漂來一根木頭,到了南海神廟前面,任憑洶湧的波濤怎麼沖擊,都是紋絲不動,鄉人于是将這根木頭鋸為6段,頭段塑洪聖大王像,其餘5段分别塑他5個兒子的神像,稱為“五案神像”,分給附近的十五村來供奉,5案神像俱黑須,大案金面,其他都是紅面。其中大案神像由夏園鄉供奉,元案像由南灣鄉供奉,始案像由沙湧鄉供奉,祖案像由大小塘頭供奉,長案像由雙崗鄉供奉。這5位小海神,平時就在各自的神殿裡享受民間煙火,而到了“波羅誕”的日子,鄉民就會把他們擡回南海神廟,給他們的父王拜壽。

從明代開始,“五案”在“波羅誕”正誕之日,都由十五鄉鄉民擡到南海神廟中庭,向南海神祝壽,稱“五子朝王”,也稱祭海神,逢一年一小祭、三年一中祭、五年一大祭。“五子朝王”時,各案由鄉民擡起巡遊,标旗引路,羅傘蓋頂,十八般武器護衛,鼓樂齊鳴,盛裝巡遊的隊伍,浩浩蕩蕩從各鄉會集南海神廟進行祭祀活動。祭祀完畢,各案由各鄉擡回。神像返回三鄉,各鄉自設祭壇,大人小孩雲集迎接神像,有的鄉村還舞龍舞獅助興。“五子朝王”活動反映了鄉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願望,體現了鄉民對民富物豐的追求。

波羅雞

買波羅雞是波羅誕廟會的保留節目。波羅雞是一種紙糊的民間工藝品,據說這是一種“神雞”,在10萬隻紙雞中,有一隻會像真雞一樣在清晨啼叫。運氣好的人買到那隻會啼叫的波羅雞就可發财。

傳說古時波羅廟附近有個張姓老婦,她養了一隻很神氣、啼聲很響的大公雞。有個财主酷愛鬥雞,想出高價想買老婦的雞,老婦不肯。他惱羞成怒,派家丁将雄雞偷了回來。誰知,這隻雞從此再不啼叫。财主一怒便殺了它。傷心的老婦人将雞毛撿回家,用黃泥和紙做了一隻雄雞,把雞毛一根根粘上去,第二天早晨,這隻紙做的雄雞居然開始啼叫。老婦高興得又做了很多這樣的雞,拿到波羅誕廟會上去賣,這種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寶貴遺産

南海神誕從前是由朝廷主持祭拜的,後來成為民間的“波羅誕”廟會。從官府的拜祭到民間的娛樂,波羅誕的曆史見證了我國古代祭海文化的發展,同時也标志着“波羅誕”廟會實際意義的轉變。波羅誕不再與海上貿易、官方拜祭南海神有關,而純粹是民間性的祈禱求願。“波羅誕”活動已列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上世紀50年代,古廟年久失修,後來更受極左思潮沖擊,廟會中斷多年。80年代古廟重修,廟會開始恢複。波羅誕延續至今,人們在這裡燒香祭祀南海神,純粹是民間性的祈禱求願,不再與海上貿易官方拜祭南海神有關,廟會的實際意義已産生變化。波羅雞這項傳統手工藝現在已幾乎沒有什麼人願意去學,因費時、費勁,利潤也不高。所以,就算是懂得制作波羅雞,人們也不願制作。随着老一輩的波羅雞制作藝人相繼去世,若沒有年輕人肯學的話,這門手藝就會出現後繼無人的局面。

廣州史料

廣州古稱番禺,廟頭村古屬番禺扶胥口黃木灣,三江之水會于黃木灣流入大洋。昔日廟前是古老的碼頭,各國前來貿易的海船都停泊在這個地方,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據史籍記載,西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羅馬帝國遣使訪問中國,沿海路至廣州,繼至京都洛陽。東晉元興元年(公元402年),廣州已成為全國海外貿易的中心,“珍異所出,一箧之寶,可資數世。”迄至南北朝時期,廣州是“舟舶繼路,商使交屬”的港口,又是“四方珍怪,莫此為先”、“瑰寶溢目”的城市。隋唐時期海運貿易發展迅速,唐時船隊滿載絲綢茶葉、陶瓷産品出口。

外國人贊譽中國絲綢透明,薄如蟬翼,瓷器精美,晶瑩潔白,争相購買。船隊從廣州出發,到達波斯灣,一直遠達非洲東岸進行貿易,在海路上溝通了亞非兩大洲的聯系,促進了中非友好的交往和貿易的往來。航線長達一萬多公裡,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一條航線,稱為“廣州通商夷道。”元代,與廣州有貿易交往的國家和地區,多達200多個。明代,番舶向廣州輸入大量白銀,購買絲綢等産品。清初,珠江上番舶帆船長列幾英裡。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帶來了廣州的經濟繁榮,促進了全國經濟的發展。随着中外貿易的發展,東西方的文化也溝通交流,佛教、回教、天主教也從海外傳入廣州。

廣州南海成為四海之首,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對外貿易的最重要港市。然而大海變幻無常,神秘莫測,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翻滾,給航運造成巨大的威脅。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隋文帝下诏在廣州南海建南海神廟,祈求海神庇佑,海不揚波,航運暢通。嗣後,曆代皇帝都派大臣至廟拜祭海神。

習俗

波羅雞

波羅誕買波羅雞,是廣州人的“保留項目”。這波羅雞并非真雞,而是一種工藝品。傳說舊時,波羅廟附近一條村,有個張姓老婦,無兒無女,隻與一隻大公雞相依為命。村外有個有錢的員外,酷愛鬥雞,對張老婦的雄雞早有所聞,派人要那隻雄雞與他的較量,被老婦拒絕。員外不甘心,偷偷地拿了自家最威猛的雄雞去鬥,結果被殺得一敗塗地。員外出高價想買老婦的雞,仍被拒絕。他惱羞成怒,一天,趁老婦下田之機,派家丁将雄雞偷了回來。誰知,這隻雞從此再不啼叫。員外一怒殺了它。傷心不已的老婦将雞毛一根根撿回家,洗淨曬幹,用黃泥作雞身,紙皮作雞皮,把雞毛一根根粘上去,說也奇怪,粘上去的雞栩栩如生,第二天早晨,老婦又聽到雄雞在啼叫。她高興至極,又做了不少這樣的雞,留下最心愛的一隻,其餘的都拿到波羅誕賣。波羅誕上買波羅雞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波羅粽

在波羅誕期間包粽子,是廟頭社區一帶(即傳統的廟頭十五鄉)沿襲多年的風俗。“波羅粽”作為“波羅誕”的傳統食品,用料講究,做工精良,味道香濃而不油膩,在珠三角地區有不小的名氣,波羅粽延續了800多年曆史。每逢“波羅誕”到來,南海神廟附近社區的居民就會組織起來,齊聚祠堂共包粽子,用來祝賀節日贈親送友,鄰裡和諧,歡聲笑語,融融一堂,為傳統節日營造了熱鬧喜慶的氣氛。

波羅粽與珠三角地區民間粽子用料大同小異,甜的是枧水粽,鹹的是糯米包豆夾鹹肉,其獨特性體現在粽葉和蒸煮上。波羅粽粽葉不用冬青、不用葉,也不用荷葉而用芭蕉葉。每年8月以後,村民就開始采集蕉葉回家,先用開水泡煮,殺青、祛除蕉葉的苦味。然後晾幹曬幹,保留了蕉葉特有的植物芬芳。波羅粽要包得實,普通端午粽切開就散,波羅粽可以切片吃。以往還有風俗,買了波羅粽,要挂在小孩脖子上一個,寓意豐衣足食。傳說粽子的形狀可以辟邪,吃的粽子越大,越可以保平安。

祭海活動

祭海活動是南海神廟傳統的活動。南海神廟是中國古代帝王祭祀海神祈求平安的場所,古時有拜四嶽、四海、四渎的傳統,隋文帝在南海神廟開創了皇帝在海邊祭祀海神的先河,一直沿用至清代末年。南海神廟也是民間拜祭南海神祈福求安之所,在每年一度的“波羅誕”正誕之日,周邊地區鄉民延續着古老的拜祭南海神的民間傳統和習俗。

仿古祭海儀式表演在2006年迎接瑞典國王一行及歡送“哥德堡”号活動中首次推出,以獨具中國嶺南文化特色的表演形式受到廣大媒體和專家的一緻首肯。仿古祭海儀式表演以南海神廟周邊地區鄉民代表為祭祀主體,再現民間朝拜南海神盛況,傳達虔誠祈福之音,營造天地和諧之境,彰顯了廣州嶺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2009年對大型仿古祭海儀式表演形式進了調整,演員陣容更大,民俗風格更突出。

五子朝王

“五子朝王”曆來是“波羅誕”廟會的一項盛大民俗文化活動。據清·嘉慶年間崔弼撰編的《波羅外記》記載,南海神廟誕期(農曆二月十一至十三)俗稱“波羅誕”,内容有“萬衆同歡”、“海上狂歡”、“四鄉會景”、“商鋪市集”等項活動。其中“四鄉會景”就是“五子朝王”。傳說南海神有5個兒子,大兒子“大案”,二兒子“源案”,三兒子“始案”,四兒子“長案”,五兒子“祖案”。其中三兒子外号“硬頸三”(“硬頸”是廣州話,意為“脾氣倔強”),因為脾氣壞,不孝順,每年都是反方向被擡進廟中。五子神像分别由南海神廟附近的鄉民在村中供奉,供奉的鄉村号稱波羅廟十五鄉。從明代開始,“五案”在“波羅誕”正誕之日,都由十五鄉鄉民擡到南海神廟中庭,向南海神祝壽,稱“五子朝王”,也稱祭海神,逢一年一小祭,三年一中祭,五年一大祭。

“五子朝王”時,各案由鄉民擡起巡遊,标旗引路,羅傘蓋頂,十八般武器護衛,鼓樂齊鳴,盛裝巡遊的隊伍,浩浩蕩蕩從各鄉會集南海神廟進行祭祀活動。祭祀完畢,各案由各鄉擡回。神像返回三鄉,各鄉自設祭壇,大人小孩雲集迎接神像,有的鄉村還舞龍舞獅助興。“五子朝王”活動反映了鄉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願望,體現了鄉民對民富物豐的追求。2007年舉辦“波羅誕”千年廟會時恢複了這項活動,參與的鄉民更多,更增添了活動熱烈、祥和的氛圍。

花朝盛會

“花朝盛會”系列民俗活動是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給遊客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花朝節,簡稱花朝,又稱“挑菜節”,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女兒們拜花祈福、愛花、賞春、比美的日子。據載,昔日的南海神廟在“波羅誕”正誕之後便舉行“花朝節”(農曆二月十四、十五兩天)活動,女兒們在這天相約來到南海神廟,行拜花之禮。其時,四鄉民衆白天祭神營商、詩文會友、款待親朋,晚上聽戲娛樂、漁歌唱晚。2008年以來,廟會恢複了中斷近百年的花朝節活動,通過舉辦拜花祈福(拜花)、賞花詠春(賞花)、百花争豔(比美)、中國古代古代服飾創新設計大賽等活動,進一步深入挖掘“花朝節”文化内涵,在民俗傳承中賦予其時代的積極内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