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體投地

五體投地

漢語成語
指兩肘、兩膝和頭頂着地,佛教最恭敬的禮節,比喻敬佩到了極點。[1]是古印度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在 《佛學大辭典》 中的 解釋:又曰五輪投地。投五處于地,為敬禮之最上者。行事鈔下之三曰:“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阿含雲: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雲五體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兩手以手承足,然後頂禮。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楞嚴經曰:“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為傾倒備至之意。
    中文名: 外文名: 拼音:wǔ tǐ tóu dì 近義詞: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反義詞:嗤之以鼻 名稱:五體投地 釋義: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用法:褒義,謂語 結構:聯合式 歇後語:魯肅服孔明

成語典故

出處:《梁書·中天竺國傳》:“今以此國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緻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646年)

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又卷四:“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去及諸大衆。”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公元707年後)

示 例

1.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清·劉鄂《老殘遊記》第六回)。

2.“黃道台這番說話,說得袁伯珍~,欽佩莫名,從此就把回家的心思,抛在腦背後去了。(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五回)

3.《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袁可立》:“楊太曦忙上前恭謹施禮道:‘對大人的高風亮節,伯雄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常引以為楷模!’

佛教相關

佛光辭典乃佛教禮法之一。又作五輪投地、投地禮、接足禮、頭面禮、頂禮。本為印度所行之禮法,據大唐西域記卷二所載,印度所行之禮敬法共有九種,其第九種即五體投地,為所有禮法中之最殷重者。其後佛教亦沿用此一禮法,并以之表禮敬之最上者。所謂五體,指兩手、兩膝、頭頂等,亦稱五輪。其行禮之法,先以右膝着地,次下左膝,再次兩肘着地,兩掌舒展過額,其後頭頂着地,良久一拜。除實際之投地禮外,一般亦以此語表示對他人極度敬重推崇之意。

另據華嚴經随疏演義鈔載,凡禮敬三寶時,必須五體投地,借此以折伏憍慢而表達虔誠。以五體行禮,其義有五,即:(一)行禮者于右膝着地之時,願使衆生得正覺道。(二)行禮者于左膝着地之時,願使衆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見,悉得安立于正覺道中。(三)行禮者于右手着地之時,願如世尊坐于金剛座上,大地震動,呈現瑞相,證入大菩提。(四)行禮者于左手着地之時,願使衆生遠離外道,以四攝法攝取難調伏者,令其入于正道。(五)行禮者于首頂着地之時,願使衆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觀無量壽經、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釋門歸敬儀卷下、四分律删繁補阙行事鈔卷下三、法苑珠林卷二十、釋氏要覽卷中](參閱‘稽首’6117、‘禮’6582)

佛學

五體投地

(梵pan~ca-man!d!ala-namaska^ren!a van-date)

印度禮法之一,為佛教最鄭重的禮拜法。即兩膝、兩肘及頭頂着地的緻敬法。又稱五輪投地、五輪着地、舉身投地頂禮、接足禮。《毗婆屍佛經》卷下雲(大正1·158b)︰‘時彼天王遙見世尊,五體投地,禮世尊足而作是言。’又《梵摩渝經》雲(大正1·884c)︰‘即興整服五體投地,三頓首曰︰歸佛、歸法、歸命聖衆。’皆是其例。

在印度,五體投地為最敬禮,相當于《大智度論》卷百所舉三種禮中第三的上禮。《大唐西域記》卷二所舉九種緻敬法中,也有五體投地及五輪俱屈之名。其作法是先并足、正身合掌、俯首、以手褰衣,先右膝着地,再下左膝,接着二肘着地,舒二掌過額,承空作接佛足之念,再以頭着地,良久方成一拜。而将中指、拇指相拄,或以掌承面,或掩地,皆非本儀。《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雲(大正14·699a)︰‘願我右膝着地之時,令諸衆生得正覺道。願我左膝着地之時,令諸衆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見,悉得安立正覺道中。願我右手着地之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震動現瑞,證大菩提。今我亦爾,共諸衆生同證覺道。願我左手着地之時,令諸外道難調伏者,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法。願我首頂着地之時,令諸衆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

此即五體投地作法之次第及意義。晚近,在中亞一帶發現了不少與此相關的圖畫。

禮拜方式

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介紹說,西域緻敬的儀式分為九等,“五體投地”是最恭敬的禮拜方式。“五體”又稱“五輪”,指雙肘、雙膝和額頂。“五體投地”就是“五輪至地而作禮”(《地持論》)。其過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頂禮。“五體投地”緻敬的對象一般是佛菩薩。如《佛般泥洹經》卷下:“太子五體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如是三稱三寶,三稱觀世音菩薩名,五體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禮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論·入寺品》:“是在家菩薩若入佛寺,初欲入時,于寺門外五體投地。”還用以禮拜王者等。如《梁書·諸夷傳·天竺國》:“今以此國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今以“五體投地”比喻傾倒、佩服至極。如清·袁枚《随園詩話》卷一:“同征友萬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魚門讀之,五體投地。”又如魯迅《而已集·新時代的放債法》:“因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許多女性都渴仰到五體投地。”(李明權)

延展閱讀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