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曆

藏曆

中國藏族的傳統曆法
藏曆是指中國藏族的傳統曆法。史料記載,公元前10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曆法,它根據月亮的圓缺來推算日、月、年。幾百年過後,本教徒(西藏的原始佛教)又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歸時間,并以此作為一年初始,形成了節日及各種儀軌。公元7世紀,唐朝文成、金成兩位公主先後入藏成婚結盟,帶來内地的曆法。此後,藏族古曆法與漢曆、印度曆法相結合,到元代時形成了天幹、地支、五行合為一體的獨特的曆法。現有史可證的藏族曆書,最早出現在13世紀(元朝),到19世紀,藏族曆書的編定已經趨于完善。[1]
    中文名:藏曆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Tibetan Calendar 曆法特點:有重日和缺日的陰陽曆 使用地區:西藏、青海藏區、四川藏區等

基本介紹

藏曆(拼音:zànglì注音:ㄗㄤˋㄌㄧˋ)是藏族人民創造的一種曆法,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系隋唐時期)。藏曆是陰陽合曆,将一年分為四季,以冬、春、夏、秋為序,全年354日。12個月以寅月為歲首(歲首與今《夏曆》同),以月球圓缺周期為一個月。大小月相間,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個閏月,用來調整月份和

季節的季節的關系。置閏時間,又與農曆有所不同。由于受到漢曆的影響,從9世紀以來,藏曆也一直采用幹支紀年法,不同之處是以五行代替十幹: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即子為鼠、醜為牛……依此類推。譬如農曆的甲子年,藏曆就叫木鼠年。幹支60年一循環,藏曆叫“饒瓊”,與内地“六十花甲子”相近,這反映了漢、藏兩族曆法的淵源關系。此外,藏曆還設24節氣,對西藏地區作中長期天氣預報,對五大行星運動和日月食也作預報。藏曆有三大元素,包括藏族文化固有的物候曆,由印度引進的時輪曆,與及由漢人引進的時憲曆。

2009年藏曆新年是公曆2月25号,與春節剛好相隔1個月。2010年2月14日是藏曆新年。藏曆新年和春節日期的一緻或不一緻沒有特定的規律,其關系不外乎有三種情形:同一天、相差一天或相差一個月。2010年的藏曆新年(2月14日)就和農曆春節,恰好也是西方情人節在同一天。

起源與發展

起源

從有關文獻史料及國内外研究成果來看,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經擁有曆法。從上古藏族物候曆中觀察,吐蕃統一高原之前各地主要流行的曆法有陰曆成分也有陽曆成分。在吐蕃王朝松贊幹布之前,在藏族世代居住的地方—青藏高原上雖然還沒有相對統一的文字,。

但據史料記載,公元前469年藏族第一個贊普即聶赤贊普即位時,當時西藏大地上便出現了十二位有智慧的苯教徒,其中就有專門從事“資益醫藥”的醫者和“蔔卦占算”的算者,說明當時便有專業從事藏醫和曆算的人員,也說明當時就有相對系統的曆法。

大約是公元前100年,在贊普布德公嘉時期,由于生産力的發展,藏族在能夠冶煉出銀、銅、鐵的同時,天文曆算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進步,此間出現的<山南雅拉香波紡織老婦人之月算>,其内容基本上是按日月天象以計時的陽曆,其中提到的“七天”(7天為一周)計時段對藏族天文曆算非常重要,也是藏族曆法中最重要的數據。在内地上古時代,古人就以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為七曜,亦作七耀。

東晉範甯<梁傳序>中就有七曜為之“盈宿”的記載。敦煌發現的藏文卷中,七曜的名稱是藏族至今通用的藏文名稱,依次是: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用七曜記月。雅拉香波紡織老婦人講的“七天算法”的陽曆與敦煌藏文卷中的“七曜月”極其相似:一個用數計,一個以曜名。除陰曆之外,當時還有陽曆推算法,<象雄老人口算法>就是比較典型的陽曆,一年共計365天,雖然它還處在自然曆階段,但在當時來講有其相對先進的一面。

發展

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建立後,統一了文字,确立了法典,采取了大興佛教、振興藏醫和曆算等一系列政策。從内地,以及當時的印度、大食等鄰近國家吸收了先進的醫學和曆算學内容,充實到西藏的天文曆算中來,從而使藏醫學和天文曆算學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特别是藏醫鼻祖宇妥•雲丹貢布成名以後,編寫了藏醫經典名着<四部醫典>等諸多藏醫典籍和<曆算山塵論>等曆算學着作,培養了衆多的藏醫曆算人才,著名的有“藏醫九聖”和“曆算七賢”等人,他們在那個時期為發展西藏的醫藥曆算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此時期,從漢地引進生肖、五行推算法等知識,在結合古老的自然陰曆、自然陽曆及七曜曆基礎上,發展為獨特的陰陽合曆曆法。

據<青史>記載:朗日松贊時期,從漢地傳入醫學和算明。尤其是藏曆鐵牛年(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時随帶着許多天文曆法的經典,與此同時,将四名藏族青年派往長安求學,學習了<九部續>、<三部釋解>等算學經典,并譯成藏文,對吐蕃的天文曆算學産生很大的影響。在西藏傳播最廣的有:五行計算法、十二生屬記年法、八壽六十、八卦九宮、二十四個節氣、牛算等等。

完善

11世紀,山南敏林寺天文曆算學校成立,并開始出版著名的<敏竹林曆書>。

1206年,西藏第一本完整的曆書問世,名為<薩迦曆書>。此曆書的内容包括氣候、季節變化以及各種事态善惡的日期等等,為農牧民的生活、生産和出行活動,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1425年,粗浦•嘉央傲色着<粗浦曆書>。

1916年,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在拉薩創立了醫算院(即“門孜康”),頒布了以《敏竹林曆書》為藍本的<門孜康曆書>,每年以木刻版印制後向全藏發行。

西藏和平解放後,中國西藏自治區藏醫院下設了藏曆編輯室,負責編曆工作。

1978年,藏曆編輯室升格為天文曆算研究所,并于1981年成立了西藏天文曆算學會,開展天文曆算研究項目和學術交流活動。此後,大部分地區藏醫院中建有天文曆算研究室,并出版發行各具地方特色的藏曆曆書。據中國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曆算研究所銀巴所長介紹,現在每年出版發行的藏曆曆書數量達到了10萬多冊,是除了藏文教科書以外發行量最大的藏文書,并遠銷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和中國青海、四川、雲南、甘肅等省的藏區。

從1993年起,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曆算研究所利用天文曆算學原理做出的每日天氣預報開始在西藏電視台和西藏人民廣播電台中播出,受到西藏各界人士的歡迎,也達到了較高的準确率。

吐蕃時期

吐蕃王朝時期,從漢地引進生肖、五行推算法等知識,在古老的自然陰曆、自然陽曆及七曜曆基礎上,發展為獨特的陰陽合曆曆法。《白琉璃》中說;這一時期,藏族曆法雖然比較簡單,但已形成一種獨特的記日、記月和記年的方法。如将生肖、五行。陰陽組合起來的記年法,在842年的“唐蕃會盟碑”上就有載錄。後來随着弘印度佛教滅本,許多本教大算者受到迫害,本教經典大量被毀,保存在本教文化中的吐蕃古代天文曆算知識因而失傳,現代人已很難通曉當時的曆法。

不過,人們還能從民間流傳的天文曆算知識,以及殘存的極珍貴的文獻(如巴黎圖書館藏的敦煌藏文卷P.T.76、1、82、83、85和P.T.55的80、中國)中溯源,以窺吐蕃曆法的一斑。藏族天文曆算者和民間有此知識者,均肯定這樣的數字:一個是7分,一個是4個定點。這應該在吐蕃曆法中就已定型。正由于記月時的4個7,引出了以後藏族曆法中的獨一無二的閏日和差日;用4分點法分出運算太陽時的四點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按高原氣候變化分為四季。若依照本教傳統說法,在吐蕃時代已有瓊丹紀60周年的推算方法。這些都說明,吐蕃時代藏族曆法已比較完備了。

自11世紀從印度傳入《時輪經

》曆法以後.雖然藏地仍有多種多樣的紀年、年首設置及閏月設置方法在流傳,但藏族天文曆法的計算基本是依據時輪曆的。由于藏傳時輪曆既有藏族古老曆法的基礎,又從漢族地區不斷吸收有用的内容予以調整和完善,所以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印度的時輪曆。

完善

據有關傳說及記載來推斷,在吐蕃時期藏族就可能已有曆書産生了,隻是尚無文獻資料證實。現有史可證的藏族曆書,最早出現在13世紀(元朝),到19世紀,藏族曆書的編定已經趨于完善。從現有文獻來看,藏族曆書的産生完善有這樣一些過程:

11世紀,山南敏竹林寺天文曆算學校成立,并開始出版著名的《敏竹林曆書》。

1206年,西藏第一本完整的曆書問世,名為《薩迦曆書》。此曆書的内容包括氣候、季節變化以及各種事态善惡的日期等等,為農牧民的生活、生産和出行活動,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1425年,粗浦·嘉央傲色着《粗浦曆書》。

1916年,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在拉薩創立了醫算院(即“門孜康”),頒布了以《敏竹林曆書》為藍本的《門孜康曆書》,每年以木刻版印制後向全藏發行。

西藏和平解放後,中國西藏自治區藏醫院下設了藏曆編輯室,負責編曆工作。1978年,藏曆編輯室升格為天文曆算研究所,并于1981年成立了西藏天文曆算學會,開展天文曆算研究項目和學術交流活動。此後,大部分地區藏醫院中建有天文曆算研究室,并出版發行各具地方特色的藏曆曆書。據中國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曆算研究所銀巴所長介紹,每年出版發行的藏曆曆書數量達到了10萬多冊,是除了藏文教科書以外發行量最大的藏文書,并遠銷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和中國青海、四川、雲南、甘肅等省的藏區。

從1993年起,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曆算研究所利用天文曆算學原理做出的每日天氣預報開始在西藏電視台和西藏人民廣播電台中播出,受到西藏各界人士的歡迎,也達到了較高的準确率。

天文曆法體系

藏傳時輪曆具有陰陽合曆的特征。以月相圓缺的變化周期為一月,以季節變化的周期為一年;由于年、月的長度不成整數比例,除每個平年設置12個太陰月(即朔望月)以外,還要設置

閏月來調整季節變化;同時,它又擁有一套獨特的原理和數據系統,以推算預報夭象,日、月食和預報一天中28宿和五星的方位,以及預報日、一月食的各個項目等。

藏傳時輪曆中計算時間的單位有7個:息(呼吸頃),6息為一分(漏分)60分為一刻(漏刻)60刻為一日,

藏傳時輪曆的計算方法也很獨特。它測定每個太明月為29.53058太陽日,但又規定每個太陰月為30個整太陰日。為了相應地配合太陽日與太陰日之間的日序。便出現了“閏日和差日”,月的大小就依據同日和差日來解決。有差日無閏日或差日多于閏日的月份為小月,每月29天;閏差相抵或無閏日無差日的月份為大月,每月30天。閏日與基日根據什麼法則來規定呢?藏族學者自己編着的《時輪曆精要》歸納出了簡明扼要的口訣,即“重者去大,缺者重小”。

兩句話的第四個字表示天文曆算中給出的日曜(星期)序數,第三個字代表曆書中的日期,第四個字代表先後兩天太阻日結束時刻數值的大小。日曜次序出現重複者就要把太陽日序去掉一個,日曜次序出現短缺者就增補一個太陽日序,主要依據日曜序數來保持日期的連續性。藏傳時輪曆法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五要素”和“三日算”。五要素或稱為“五括”:①曜(指太陰日結束的時刻);②日期(指日期與喜、善、勝、定、滿五名稱的配合);③星宿(指太陽日月宿,也就是當天太陽日開始時月亮所在之宿);④“會合“(由定日與月宿舍和而成);⑤“作用”(指作用的前後分)。

①②③是曆算中的科學成分;④⑤與占蔔之術有關。“三日算”指太陽日(從頭天天明到第二日天明為一完整太陽日)、太陰日(指月亮運行白分、黑分弧長的各1/15所需的時間長度)、宮日(指太陽通過一宮所需的135弧刻時間長度的1/30)。以上的“閏日和差日”設置、五括和三日算,是藏傳時輪曆法計算的最根本基礎,被稱為“曆算要害”。其中“三日算”在推算五星運行時,往往3種算法同時進行,起到相互複核的作用。

時輪曆還有3種年、月、日,各有太陽、太陰、宮的名稱,其比例關系是:

1太陽年=12太陽月=360太陽日

1太陰年=12太陰月=360太陰日

1宮年=12宮月=360宮日

65宮日=67太陰日

64太陰日≈63太陽日

時輪曆中所說的宮年就是現代所說的恒星年。在時輪曆中恒星年與回歸年不分,隻用宮年。在實際推算中,作用最大的是宮年、太陽日、太陰月和太陰日四要素,而時輪曆中的太陽年和太陽月在天文學上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時輪曆中不僅有七曜,還有兩個假想的天體,即羅睺、劫火(羅睺尾)。時輪

曆中視羅睺與其他天體一樣,羅睺的方位以黃經表示,以周長27宿相減,所得結果在時輪曆中稱為“羅睺頭”,與之相對的稱“羅睺尾”,相當于天文學上的黃白升交點和降交點。時輪曆中的長尾彗星就是九曜中的計都。

藏傳時輪曆中預報日、月食的方法,計算簡明扼要而方便,并有一定準确性。推算過程是:先由積月除以羅睺的周期,商餘化成日數,然後若推算日食加30日,推算月食加15日,再乘以羅睺每日運行的度數得到羅睺頭數值(在此數值上以半周相加,則得到羅睺尾的數值);接着求出太陽、月亮的黃經,以太陽、凡亮的黃經與羅睺頭、尾數值中最為接近者相減;最後以所得差數來判斷有無日、月食。這對于日、月食發生時刻進行預報是很方便的。

因為時輪曆的運算法則規定:當白月完結時,也就是第15個太陰日結束時,這時日、月黃經正好相差半周,因而月食永遠發生在第15個太陰日結束之時;當黑月完結時,也就是當月的最後一天的大陰日結束時,日、月正好同經。日食也隻能發生在這一時刻。如此,就能比較容易地預測日、月食是否發生,并能計定食甚時刻。總之,藏傳時輪曆已擁有一套系統的日、月食推算方法,能夠判斷食限的數值、交食發生的時刻、食延時間、入食方向。食分大小等。這些對于古代天文學來說,已是一種相當先進的方法了。

對于藏傳時輪曆法而言,在推算回歸年和朔望月的長度、安排大小月、設置閏月這些

最基本的曆法内容方面,都曾吸收了漢族曆法的先進知識而使其更加準确。典型的如以漢族曆法中的“以無中氣之月為閏月”的原則調整時輪曆。在推算過程中以某月的中氣出現在該月的最後一天以定下月為閏月。藏族曆算家稱此為“聰明人的辦法”,而加以采用。當然在實際推算中中氣仍沿用時輪曆的數據,所以閏月的設置仍與漢族農曆有别。

預報天氣和地震

這些都是在廣大藏族人民創造的基礎上,又不斷地沿用、吸收和借鑒來自印度、内地及别的地區的天文知識,而逐漸發展形成為的規模和系統的。

内容簡介

天文曆算學在藏族人民的實際生活中應用範圍很廣,如授時、編制曆法、測定方位等。其内容不僅僅是探讨天體運行和大自然變化的規律,而且還探讨疾病的診斷治療與季節氣候變化的密切關系(學習者有兼學醫、算的傳統,至今西藏天文曆算研究所還隸屬藏醫院領導)。藏曆的另一個重要内容就是氣象預報。藏族古代就發明了許多氣象預測方法,如通過觀察植物、動物、河水、星體、冰床、雲的顔色和形狀、風的方向等來判斷氣象變化;通過對狐日、鳥日、正日、觜日、兩至日、室壁日、白膠日等期間天氣狀況的觀察和分析,結合獅座圖、烏龜圖以及五星運動值等預測來年天氣狀況,諸如有無雪災、冰雹、霜露、旱澇及地震等自然災害。又根據野鴨、杜鵑鳥、戴勝鳥、大雁、烏鴉、燕子等候鳥的季節性活動時間來安排西藏各地的早、中、晚播等農事事宜等等。這種方法至今仍然廣泛使用于廣大的農村牧區。

此外,藏曆還包括五行、七曜、八卦、九宮、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六十周年、春牛芒神、韻律占、身命氣雲、堪輿風水等等依附的内容。

基本特點

這些都是在藏族人民創造的基礎上,又不斷地沿用、吸收和借鑒來自印度、内地及其他地區的天文知識,而逐漸發展形成為的規模和系統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藏曆的特征之一是,由于藏地地域廣闊,各地觀察天文的方法、條件以及傳說等都有所不同,所以也就産生了豐富多彩的諺語,而藏曆都盡可能地将這些諺語收入自己的曆書中,豐富了藏曆的内容。比如:觀察禽鳥和植物是珞、門法,觀察星與風雪是羌塘法,觀察日月運行是苯象法,觀察山湖牲畜是崗卓法等。

藏曆在節氣與季節劃分上,不是采用簡單的歲月平分法,而是依“日宿”(即太陽所在位置)定點進行推算,進而将數據與藏族地區各類鳥獸草木變化内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确定節氣和劃分季節。因此,藏曆雖然也有與通行曆法春、夏、秋、冬四季劃分的傳統,但同時又根據高原變化莫測的氣候形成了獨特的六季劃分法,即:春、後春、夏、秋、冬、後冬。這種劃分方法,符合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域的氣候特點。從整體觀察,整個藏區冬季最長,春季次之,秋季再次之,夏季最短;部分高寒地區,甚至無夏季,春、秋季連接在一起。由于同樣的原因,源于漢族農曆中的24節氣,在藏曆中,适用的隻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4個反映季節變化的節氣,而其他表示黃河中、下遊季節變化、降水量和冷暖程度的節氣在西藏地區沒有實際作用。

藏傳時輪曆的計算方法也很獨特。其計算時間的單位有7個:息(呼吸頃),6息為一分(漏分),60分為一刻(漏刻),60刻為一日,它測定每個太陰月為29.53058太陽日,但又規定每個太陰月為30個整太陰日。為了相應地配合太陽日與太陰日之間的日序,便出現了“閏日和差日”,月的大小就依據同日和差日來解決。有差日無閏日或差日多于閏日的月份為小月,每月29天;閏差相抵或無閏日無差日的月份為大月,每月30天。

時輪曆還有3種年、月、日,各有太陽、太陰、宮的名稱,其比例關系是:1太陽年=12太陽月=360太陽日1太陰年=12太陰月=360太陰日1宮年=12宮月=360宮日65宮日=67太陰日64太陰日=63太陽日

藏曆中不僅有七曜,還有兩個假想的天體,即羅目候、劫火(羅目候尾)。時輪曆中視羅目候與其他天體一樣,自己的運行周期,不同的是隻有數而無“象”,是個“隐曜”。它的運動周期為30個太陰月,合計6792.04太陽日,已相當精确(今測為6793.460日)。羅目候的方位以黃經表示,以周長27宿相減,所得結果在時輪曆中稱為“羅目候頭”,與之相對的稱“羅目候尾”,相當于天文學上的黃白升交點和降交點。藏曆中的長尾彗星就是九曜中的計都。

此外,藏曆已擁有一套系統的日、月食推算方法,能夠判斷食限的數值、交食發生的時刻、食延時間、入食方向和食分大小等。這些對于古代天文學來說,已是一種相當先進的方法。

藏曆中的各種節氣、物候現象,不僅反映了一年四季氣候的冷暧變化及各種自然天象,而且還能預測更長時間以後的天氣變化。這又是藏曆的一大特征。

賽馬會

每年藏曆六月舉行的賽馬會,是藏北草原規模盛大的傳統節日,又稱“草原盛會”,

為期5-15天不等。其中,以那曲賽馬會規模最大。節日期間,藏北各地的牧民,穿着色彩鮮豔的節日盛裝,帶着豐盛的食物,支起漂亮的帳篷,騎着駿馬,從四面八方湧向賽場。

藏曆年

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傳統節日,寺僧和俗人一樣也歡慶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不過藏曆年的推算法與農曆春節有些差異。如:2010年的藏曆年是2月14日,和農曆新年(正月初一)、西方情人節是一天;2009年藏曆新年是2009年2月25号,夏曆新年是2009年1月26号,所以時間上較夏曆年晚1個月,2008年藏曆新年和夏曆新年是同一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