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反應

移植物抗宿主反應

特異性淋巴細胞産生的排斥反應
通常所指的排斥反應是宿主抗移植物反應(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是由移植物中的特異性淋巴細胞識别宿主抗原而發生的一種反應。
  • 中醫病名:
  • 外文名:GVHR
  • 别名: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中文名:移植物抗宿主反應
  • 适應範圍:骨髓移植等
  • 發生條件:供、受者間HLA型别不相配合

具體内容

若移植物中同種異型反應性T細胞識别宿主同種異型組織抗原而誘發針對受者的排斥反應,此為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VHR)。

GVHR主要見于骨髓移植後,是影響骨髓移植成功的首要因素,也可見于胸腺、小腸和肝移植以及免疫缺陷個體接受大量輸血時。

發生條件

(1)宿主與移植物之間的組織相容性不合;

(2)移植物中必需含有足夠數量的免疫細胞;

(3)宿主處于免疫無能或免疫功能嚴重缺損狀态。

臨床表現

受者對供者組織器官産生的排斥反應稱為宿主抗移植物反應(HVGR)根據移植物與宿主的組織相容程度,以及受者的免疫狀态,移植排斥反應主要表現為三種不同的類型。

超急排斥(hyperacute rejection)反應一般在移植後24小時發生。目前認為,此種排斥主要由于ABO血型抗體或抗Ⅰ類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的抗體引起的。受者反複多次接受輸血,妊娠或既往曾做過某種同種移植,其體内就有可能存在這類抗體。

在腎移植中,這種抗體可結合到移植腎的血管内皮細胞上,通過激活補體有直接破壞靶細胞,或通過補體活化過程中産生的多種補體裂解片段,導緻血小闆聚集,中性粒細胞浸潤并使凝血系統激活,最終導緻嚴重的局部缺血及移植物壞死。

超急排斥一發生,無有效方法治療,終将導緻移植失敗。因此,通過移植前ABO及HLA配型可篩除不合适的器官供體,以預防超急排斥的發生。

急性排斥(acute uejection)是排斥反應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一般于移植後,進行迅速。腎移植發生急性排斥時,可表現為體溫度升高、局部脹痛、腎功能降低、少尿甚至無尿、尿中白細胞增多或出現淋巴細胞尿等臨床症狀。

細胞免疫應答是急性移植排斥的主要原因,CD4+T(TH1)細胞和CD8+TC細胞是主要的效應細胞。即使進行移植前HLA配型及免疫抑制藥物的應用,仍有30%~50%的移植受者會發生急性排斥。大多數急性排斥可通過增加免疫抑制劑的用量而得到緩解。

慢性排斥(chronic rejection)一般在器官移植後數月至數年發生,主要病理特征是移植器官的毛細血管床内皮細胞增生,使動脈腔狹窄,并逐漸纖維化。

慢性免疫性炎症是導緻上述組織病理變化的主要原因。目前對慢性排斥尚無理想的治療措施。

治療

環孢素可用于治療急性或慢性GVHD,可單獨或在原有糖皮質激素的基礎上加此藥,其用法為每日2-3mg/kg分2次口服,待病情穩定後緩慢減藥。對肝移植手術時,為預防發生GVHD,應給予他克莫司(tacrolimus),其用法為每日0.1-0.2mg/kg,分2次口服,在術後6小時開始應用。對腎移植的患者用他克莫司的用法,為每日0.15-0.3mg/kg,分2次口服。

局部外用他克莫司、吡美莫司治療皮疹有效。其他如甲氨蝶呤,麥考酚酸酯,糖皮質激素,硫唑嘌呤,沙利度胺等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劑也可用來阻止發病。可使GVHD的發生率降低。有報道稱,PUVA單用或與甲氨蝶呤合用,治療慢性GVHD有效。阿維A對慢性GVHD的硬皮病樣皮損有效。

急性GVHD可用抗胸腺細胞球蛋白,其用量一般成人每日15-30mg/kg,通過大靜脈滴注。治療GVHD的重點是預防,盡量減少發生GVHD的危險因素。對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者輸血或血制品時,要先經放射線照射後再應用。

針對細胞因子的單克隆抗體、丙種球蛋白注射、體外光分離置換法(extra‐corporeal photopheresis)、免疫毒素、受體拮抗劑等,有些已經用于臨床,或将來可能用于臨床。

預後

急性一旦發生,存活率與病變程度有關。輕度可自行消退。中-重度經治療可得到改善,45%是骨髓移植的主要死因。進行性間質性肺炎是其中常見的死因。

慢性GVHD6年存活率20~70%,10年總生存率為42%。

輕度的GVHD具有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可明顯減少白血病的複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