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遺址

邺城遺址

位于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的遺址
邺城遺址位于河北臨漳縣,遺址主體河北省臨漳縣西南20公裡的漳河北岸,邺城遺址包含安陽曹操高陵。始築于春秋齊桓公時。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先後以此為都,北周時為楊堅焚毀。1957年考古工作者對邺城遺址進行了首次勘察,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向社會開放。邺城遺址是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建安文學、北朝文化的大型遺址。[1]
    中文名:邺城遺址 外文名: 别名: 發現時間:1957年 地理位置: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和河南安陽市北郊 所處年代:魏晉、南北朝時期 重要發現:漢白玉石造像;貼金和彩繪佛像 類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景點:邺城博物館 所屬地區:河北省臨漳縣,安陽市 類别:曆史遺址 著名景點:邺城博物館

曆史

邺城遺址由南北二城組成。

北城

始建于春秋齊桓公時(公元前685—644)。戰國時,西門豹為邺令,曾在此投巫修渠。

兩漢時為魏郡的郡治所在地,東漢末為冀州牧袁紹駐地。官渡之戰後,曹操擊敗袁紹,攻占邺城,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為魏公,定都于此。并廣拓城垣,興建宮殿,在城内高築鋼雀、金虎、冰井三台。

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定都洛陽,邺仍為五都之一,稱邺城為北都。西晉時,邺城多為皇室鎮守。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公元329—350年)、冉魏(公元350—352年)、前燕(公元357—370年),北朝時的東魏(公元534—550年)、北齊(公元550—577年),均以邺城為國都。

公元577年北齊滅亡後,北城逐漸衰敗。

南城

南城是東魏高歡所建,北齊時拓建後,城市建築規模宏大,殿宇豪華富麗,相傳宮殿的門窗皆以金銀為飾,以玉為石,椽伏鬥拱用沉香木制成,浮雕奇禽異獸,房瓦以胡桃油浸泡,牆壁用丁香粉塗刷。城西的仙都苑中有五嶽、五海,殿閣巍峨,氣勢非凡。五海之一的北海設置密作室,室内有各種木制人,有的會演奏樂曲,有的會行禮燒香,奇妙無比。隋代以後南城逐漸衰落,後來毀棄不用。

規模

邺北城

據《水經注》記載:邺北城東西七裡,南北五裡,城門7座,南面3座,東西面各1座,北面2座。經實地勘探的東、南、北三面城牆和城西北的金虎台、銅爵台基址,城南北1700米,東西2400米。城牆寬15~18米。現已确定門址位置的為:南面自西而東的鳳陽門、中陽門、廣陽門;東面的建春門;西面的金明門;北面的廣德門。城内發現大道6條,分别通向各面城門,并将城内劃分為幾個功能不同的區城。建春門、金明門之間的東西大道,将城分為南北二區。北區中央為宮殿區,西邊是苑囿,東邊是“戚裡”。宮殿區已探明 10 座夯土建築基址;宮殿區以西,即文獻記載的銅爵圜的位置( 後趙時為九華宮),也探明4座夯土建築基址。金明門以北,是著名的“三台”,自南往北為金虎台、銅雀台、冰井台。金虎台基址保存較好,現存南北 120米,東西71米,高 12米,銅雀台基址僅存東南部分,南北50米,東西43米,高4~6米,兩台相距83米;冰井台基址尚未探明。南區是一般衙署和居民區,有3條平行南北向幹道通往南面三門,中間中陽門大道向北正對宮殿區中央部位,形成中軸線,路面寬17米,是邺北城最寬的道路。 

邺南城

據《邺中記》記載:邺南城“東西六裡,南北八裡六十步”。文獻記載邺南城有14座城門,南北面各3座,東西面各4座。經實地勘探,已探出東、南、西三面城牆,其北城牆利用了邺北城的南城牆。城址東西2800米,南北3460米;城的西南角和東南角,均為圓角;在東西南三面城牆外部發現有加強防禦的“馬面”設施,并有環繞城牆的城壕。北面的 3座城門系利用邺北城南面的城門。其他三面已确定門址位置的有南面的啟夏、朱明、原載3門,西面的納義、乾門、上秋3門,東面的仁壽、中陽 2門等門址。城址北部中央為宮城,已探出宮城的西、北、南三面有宮牆,南北約 970米。在宮城内有建築基址10多座。經發掘的有朱明門、乾門、朱明門通向宮城的大道(即全城的中軸線)和城壕等。朱明門為南城正門。經對門址全面發掘,發現三個門道,中門道寬 5.4米,東西兩門道寬 4.8米,門道之間的隔梁寬皆 6 米,門道進深 20.3米,門墩寬(東西) 84米。門墩兩側分别有向南伸出兩段南北城牆,長約33米,兩牆盡端各有一座方形台基與之相連,這兩座方形台基應是雙阙基址。這種在城門(羅城)兩側突出有巨大的雙阙,文獻雖有記載,但經考古發掘的遺址,在中國尚屬首次。這種形制與後來的明清宮城午門是相似的。

考古發現

1957年考古工作者對邺城遺址進行了首次勘察,發現由于漳河的改道和曆史上頻繁的泛濫,北城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地面遺迹殘存很少,南城則全部被河道白砂所覆蓋。北城現存的地面遺迹很少,隻有位于城西垣上的銅雀、金虎二台基址和一些夯土台基。銅雀台的台基已經殘缺,東西長60米,南北寬20米,高3米。金虎台東西長約70米,南北長約120米,高8~9米。兩台的周圍出土了很多磚、瓦等建築構件。南城的平面呈長方形,四面共開辟有城門14座。除在城址的周圍發現了東魏、北齊時期的磚瓦等建築構件以外,其餘的遺迹已經蕩然無存。

邺城遺址現已發現的有:地表上殘存的金鳳台(金虎台)和銅雀台遺址、曹魏古柏、漢代夯土台榭、磚瓦、曆代碑刻、北朝佛造像等珍貴文物以及北朝皇家寺院遺址等古城考古發掘現場。

遺址

曹操高陵遺址:位于邺北城西南,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陽,靈柩運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門豹祠以西丘陵中。曹操墓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磚室墓。墓平面呈甲字形,墓葬坐西向東,墓葬全長近60米。墓室墓圹平面呈前寬後窄的梯形,東面最寬處寬22米,西面較窄處寬19.5米,東西長18米,墓圹面積接近400平方米,整個墓葬占地面積740平方米左右。由墓道、墓門、封門牆、甫道、前後主室和四個側室組成,結構複雜,規模宏大。

金鳳台遺址:位于邺北城西北隅,建安十八年(213)修造,原高8丈,有房屋135間,為當時曹操大宴群臣、舉行大典的主要場所。目前殘存夯土高12.5米,南北長122米,東西寬78米,上建有仿古建築十四間,設有建安文學展、六朝帝王展。

銅雀台遺址:位于金鳳台北80米處,建安十九年(214)造,原高10丈,為三台之主台,有房屋109間,是當時曹操登台賦詩、處理政務、檢閱軍事操演的要地。目前保存夯土高5米,南北60米、東西22米。

地下潛伏城門:位于邺北城南牆下,漳河河床内,南北52米,磚砌券頂高4.7米,寬4米,城内外地面落差7.2米,外為古代戰壕。

曹魏古柏:位于邺南城朱明門大道右側的三教堂院落,高21米,樹冠直徑26米,胸圍6米,中原罕見。

北朝皇家寺院遺址:位于邺南城朱明門大道左側,面積30萬平方米,仍保存有夯土塔基、磚涵、柱刹石。夯土南北40米,東西36米,高5米。整個院落位于地表下1.2米,有山門、僧房、圍牆遺存。2002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塔基進行了發掘,出土有大量珍貴文物,屬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中國最早的地宮埋葬制度的實物。

文物

邺城遺址出土遺物種類較多,其中以瓦的數量最多,可分為3個時期。東漢至曹魏時期的闆瓦、筒瓦多深灰色,表面飾繩紋,裡面為布紋,瓦當皆圓形雲紋;十六國時期的闆瓦、筒瓦多青灰色,質粗糙,表面多素面,筒瓦或飾籃紋,裡飾布紋,瓦當面有“大趙萬歲”、“富貴萬歲”等銘;東魏北齊時期的闆瓦、筒瓦多為黑色或黑灰色,質細密堅硬厚重,表面光滑,裡飾布紋,常有文字戳記,瓦當均為蓮花紋。此外還發現繩紋磚、陶人面紋飾件、石雕螭首、柱礎等。 

2012年3月,文物工作者在邺城遺址挖掘出土2895件東魏、北齊石造像及殘件。經發掘,邺城考古隊在一個邊長3.3米、深三四米的近似正方形的埋藏坑内,共發現2895件石造像,包括佛像和菩薩造像及大量殘片。石造像多為漢白玉和青石質地,還有非常少見的貼金和彩繪佛像出土。這些石造像大的如真人般大小,小的有20至30厘米。有的手或足部缺失,有的被砸成數塊,與曆史上毀佛事件有關。文物專家表示,這次發現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年代之久,在河北省佛教考古史上尚屬首次,在全國也屬罕見,為研究佛教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證據。

考古價值

邺城作為魏晉、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中國城市建築史上占有輝煌地位,堪稱中國城市建築的典範。

邺城分為邺北城和邺南城,邺北城東西7裡、南北5裡,外城門7個,為東漢曹操所建。邺南城東西6裡,南北8裡,外城門14個,設東市、西市等。建設布局合理、結構嚴謹、中軸對稱,對隋唐的長安城、洛陽城、元、明、清三代都城(今北京)以及公元七世紀的日本奈良平城京的構建頗具影響。

而西北隅的三台(金鳳台、銅雀台、冰井台)因與建安文學有着密切的聯系,在中國文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遺址保護

1979年12月,邺城遺址被公布為臨漳縣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1月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完成了《邺城保護總體規劃》的編制評審,邺城遺址保護列入了國家重點支持的36家大遺址之一,并列入國家、省、市“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

 2013年5月27日,根據國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準的《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河北邺城遺址含河南安陽高陵。

2017年06月20日,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陳正 通訊員王俊平、孟慶科)日前,河北臨漳縣完成對邺城遺址近300畝邺南城宮殿核心區圈圍保護工作,為邺南城宮殿區遺址架起一張“保護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