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酸枝木

非洲酸枝木

木質家具材料
非洲酸枝木又稱非洲黑黃檀,伯克蘇木,價格适中。其心材明顯,紅褐紫色或紅褐色,具深紫色條紋;邊材白色或淺黃褐色,略帶木香;木材氣幹密度:0.9~1.12克/厘米3,密度較一般紅木大得多,分量非常重,入水可沉。大料需百年才能成材,随着可用資源日益減少,收藏與投資價值越來越高。[1]非洲酸枝木家具十分耐用與漂亮,不遜色于一般的紅木家具。
  • 中文名:非洲酸枝木
  • 拉丁學名:
  • 别名:伯克蘇木
  • 界:植物界
  • 亞界:
  • 總門:
  • 門:
  • 亞門:
  • 綱:
  • 亞綱:
  • 超目:
  • 目:
  • 亞目:
  • 科:蘇木科
  • 亞科:
  • 族:
  • 亞族:
  • 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分布于熱帶非洲及美洲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别稱:紅貴寶

簡介

非洲酸枝木沒有酸枝成分,不是傳統紅木,隻是雜木。而地道的酸枝木(又稱老紅木)酸枝即"孫枝",又名"紫榆"。酸枝是清代紅木家具主要的原料。用酸枝制作的家具,即使幾百年後,隻要稍加揩漆潤澤,依舊煥然若新。可見酸枝木質之優良,早為世人矚目。非洲酸枝是熱帶常綠大喬木,産地主要有印度、越南、泰國、老撾、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原先在我國福建、廣東、雲南等地也有出産。

酸枝木色有深紅色和淺紅色兩種,一般,有"油脂"的質量上乘,結構細密,性堅質重,可沉于水。特别明顯之處是在深紅色中還常常夾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條紋,紋理既清晰又富有變化。酸枝家具經打磨髹漆,平整潤滑,光澤耐久,給人一種淳厚含蓄的美。酸枝北方稱"紅木",江浙地區稱"老紅木",故酸枝家具除廣東地區外幾乎都稱紅木家具或老紅木家具。清代的紅木家具很多是酸枝家具,即老紅木家具。尤其是清代中期,不僅數量多,而且木材質量比較好,制造工藝也多精美。

宏觀特征

管孔可見,單獨為主,有短徑列複管孔;管孔散生,局部近斜列;有紫色或粉紅褐色沉積物。薄壁組織傍管型者可見,輪界者不見(鏡下明顯);傍管型者主為翼狀(具有厚薄、長短之分,翼端有尖銳或鈍截之别,還有單側或雙側等不同類型),聚翼狀少些。射線可見,大、距不等,大者略寬于輪界狀薄壁組織;在弦切面呈斑點狀。

非洲酸枝木心材闆面漂亮有光澤,紋理直或交錯,既清晰又富有變化,結構細而均勻,紋理反光有道道金絲摻雜其間,尊貴氣質撲面而來。材質硬重,強度高,幹縮大,砂光抛光後表面光潔,油性強,手感細膩舒适,結構穩固,加工好後不易走形。制成的家具經打磨髹漆,平整潤滑,光澤耐久,有一種穩重大方古典名門的貴族氣質。

材性用途

非洲酸枝木幹燥緩慢,但幹後材性穩定。創光、砂光、油漆和膠粘性能良好。廣泛用于高級家具、木架、牆壁、地闆、亭柱、樂器、旋切品、刀柄、刷背。現多創切為裝飾單闆與紅木收藏級雕刻藝術品。其制成的家具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木紋色澤會逐漸變紫加深,而且耐腐抗蛀(白蟻也不蛀蝕),做工上等的家具即使幾百上千年後,隻要稍加揩蠟潤澤,依舊煥然若新,可以真正做到一代選擇,子子孫孫永流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